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技术素养、地理人文素养以及地理科学素养是地理素养的三大类,地理素养是一个整体性复合性的概念。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以及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发现古典诗词的应用对于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落实地理人文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诗词;高中地理教学;人文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180
新课程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其中不仅包括对地理知识的探究意识,还包含对地理人文知识的自我积淀。我国诗词博大精深,它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里面还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一些诗词,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地理人文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运用古典诗词导入新课,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能力
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更是如此,借一句趣话课堂就会增加几分诙谐,用一句诗词导入,就会立刻激活课堂,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例如,在讲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这一特点时我设计这样的导入方法。上课时首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一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滚滚长江东逝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然后問:这些诗句都蕴含着怎样的地理知识?学生们迅速说出我国许多河流是向东流入海的,我顺势引导“河流的流向是由什么影响的?”学生们说出由于地势的高低引起的。我继续追问.我国地势什么特点呢?这样自然导入到这一节,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运用古典诗词学习地理知识,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感受到古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气候是与天气相关联而又不同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大气在长时间内的平均状态,比如说我们国家冬冷夏热,冬季常刮西北风等。诗人墨客关注于自然界的变化,对于天气的变化以及气候极为敏感,从不同的角度对天气及气候进行的准确而精彩的描写,流传下来了许多千古佳作。试看几例:
1.暖锋天气
我们知道,在暖锋中,暖气团在推挤冷气团过程中缓缓沿锋面向上滑行,典型的天气特征就是和风细雨。杜甫的《春夜喜雨》就是一首描写暖锋降水的诗作。该诗颔联写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该诗句写道春雨“随风入夜”就是说下雨时有风(即暖气团的水平移动);春雨“润物无声”写出了暖锋降水雨量小的特点。
此外写暖锋降水还有张志和的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等。再补充一句,谚语“一场春雨一场暖”的道理在于,春雨多为暖锋降水,暖锋过境之后气温会随之上升。
2.冷锋天气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根据移动速度的快慢,冷锋可以分为慢行冷锋和快行冷锋。冷锋在我国活动范围比较广,是影响我国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古代诗作中描写冷锋天气的诗作甚多,下面介绍其中的几篇。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成功地再现了一次冷锋天气突变。首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写快行冷锋来势猛,冷锋过境时先出现大风;然后“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是写云层加厚,这是暖气团被迫抬升之故;而这之后就“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时就下起了大雨。这三句把冷锋过境时出现的天气特征描绘的淋漓尽致。
再来看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前四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四句诗也成功描写了一次快行冷锋天气,用比喻和夸张地手法写出了天气的神奇变化。我国冬季时的冷锋活动频繁,且多为快行冷锋,移动速度快,其冷气团多从俄罗斯、蒙古进入我国西北地区,故多吹北风。
再来看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这首诗出神入化地写出了夏季天气的神奇变化,一个“未”字和一个“忽”字,写出了夏季暴雨来得快、去的也快的特点。其实,诗中所写的雨也和快行冷锋活动密切相关。苏东坡的这首诗成功地描写了夏季暴雨的典型特征。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能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生动有趣,并把已有诗词知识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轻松掌握地理知识,又可以发现地理科目当中的文学,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在地理教学中,古典诗词的使用,可以培养学生批判和质疑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和科学精神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还应鼓励学生具有批判和质疑的精神,对于伪科学、假科守具有鉴别力,理解和尊重科学的事实,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核心之一。例如,在讲水循环时,运用李白《将进酒》诗中前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出问题,这首诗歌气势磅礴,但就地理学来讲,这首诗描述的语言准确吗?为什么?同学们通过看书讨论,最后有学生指出黄河之水东流入海,但是通过海陆间水循环,海洋水还会通过蒸发和水汽输送及降水三个环节回到黄河中去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再如,讲地球自转线速度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毛主席诗云“坐地日行八方里,巡天遥看—千河”毛主席他老人家在北京坐地一天真的能行八万里吗?比八万里多还是少呢?为什么?同学们通过仔细分析教材中的图,最后就有同学回答:赤道上的线速度大约为1670千米每小时,可以算出赤道的周长大约是4028千米即大约为八万里,赤道所处的纬线圈最长,而毛主席所处的北京约北纬40°,纬线圈的长度应小于八万里,那么毛主席坐地日行就应该小于八万里。最后我指出,毛主席采用了夸张的手法,但从地理上严格来讲就不够准确。这样学习,既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又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地理课堂上运用一些诗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提升地理课堂的文化品味。这需要地理教师在平时多读一读诗词,提高文学知识的修养。并且要有一双聪慧的“地理眼”,能够敏锐地发现文学之美下隐藏的地理奥秘。
关键词:诗词;高中地理教学;人文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180
新课程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其中不仅包括对地理知识的探究意识,还包含对地理人文知识的自我积淀。我国诗词博大精深,它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里面还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一些诗词,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地理人文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运用古典诗词导入新课,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能力
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更是如此,借一句趣话课堂就会增加几分诙谐,用一句诗词导入,就会立刻激活课堂,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例如,在讲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这一特点时我设计这样的导入方法。上课时首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一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滚滚长江东逝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然后問:这些诗句都蕴含着怎样的地理知识?学生们迅速说出我国许多河流是向东流入海的,我顺势引导“河流的流向是由什么影响的?”学生们说出由于地势的高低引起的。我继续追问.我国地势什么特点呢?这样自然导入到这一节,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运用古典诗词学习地理知识,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感受到古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气候是与天气相关联而又不同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大气在长时间内的平均状态,比如说我们国家冬冷夏热,冬季常刮西北风等。诗人墨客关注于自然界的变化,对于天气的变化以及气候极为敏感,从不同的角度对天气及气候进行的准确而精彩的描写,流传下来了许多千古佳作。试看几例:
1.暖锋天气
我们知道,在暖锋中,暖气团在推挤冷气团过程中缓缓沿锋面向上滑行,典型的天气特征就是和风细雨。杜甫的《春夜喜雨》就是一首描写暖锋降水的诗作。该诗颔联写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该诗句写道春雨“随风入夜”就是说下雨时有风(即暖气团的水平移动);春雨“润物无声”写出了暖锋降水雨量小的特点。
此外写暖锋降水还有张志和的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等。再补充一句,谚语“一场春雨一场暖”的道理在于,春雨多为暖锋降水,暖锋过境之后气温会随之上升。
2.冷锋天气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根据移动速度的快慢,冷锋可以分为慢行冷锋和快行冷锋。冷锋在我国活动范围比较广,是影响我国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古代诗作中描写冷锋天气的诗作甚多,下面介绍其中的几篇。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成功地再现了一次冷锋天气突变。首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写快行冷锋来势猛,冷锋过境时先出现大风;然后“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是写云层加厚,这是暖气团被迫抬升之故;而这之后就“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时就下起了大雨。这三句把冷锋过境时出现的天气特征描绘的淋漓尽致。
再来看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前四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四句诗也成功描写了一次快行冷锋天气,用比喻和夸张地手法写出了天气的神奇变化。我国冬季时的冷锋活动频繁,且多为快行冷锋,移动速度快,其冷气团多从俄罗斯、蒙古进入我国西北地区,故多吹北风。
再来看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这首诗出神入化地写出了夏季天气的神奇变化,一个“未”字和一个“忽”字,写出了夏季暴雨来得快、去的也快的特点。其实,诗中所写的雨也和快行冷锋活动密切相关。苏东坡的这首诗成功地描写了夏季暴雨的典型特征。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能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生动有趣,并把已有诗词知识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轻松掌握地理知识,又可以发现地理科目当中的文学,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在地理教学中,古典诗词的使用,可以培养学生批判和质疑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和科学精神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还应鼓励学生具有批判和质疑的精神,对于伪科学、假科守具有鉴别力,理解和尊重科学的事实,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核心之一。例如,在讲水循环时,运用李白《将进酒》诗中前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出问题,这首诗歌气势磅礴,但就地理学来讲,这首诗描述的语言准确吗?为什么?同学们通过看书讨论,最后有学生指出黄河之水东流入海,但是通过海陆间水循环,海洋水还会通过蒸发和水汽输送及降水三个环节回到黄河中去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再如,讲地球自转线速度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毛主席诗云“坐地日行八方里,巡天遥看—千河”毛主席他老人家在北京坐地一天真的能行八万里吗?比八万里多还是少呢?为什么?同学们通过仔细分析教材中的图,最后就有同学回答:赤道上的线速度大约为1670千米每小时,可以算出赤道的周长大约是4028千米即大约为八万里,赤道所处的纬线圈最长,而毛主席所处的北京约北纬40°,纬线圈的长度应小于八万里,那么毛主席坐地日行就应该小于八万里。最后我指出,毛主席采用了夸张的手法,但从地理上严格来讲就不够准确。这样学习,既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又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地理课堂上运用一些诗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提升地理课堂的文化品味。这需要地理教师在平时多读一读诗词,提高文学知识的修养。并且要有一双聪慧的“地理眼”,能够敏锐地发现文学之美下隐藏的地理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