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课。在现代社会, 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都离不开计算机,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是人们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一种技能, 是人们获取新知识、应用新技术的手段, 已经成为一种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为学生今后在计算机发展道路上的探索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因此, 这门课程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呢? 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现代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
1.新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众所周知, 近年来职业学校的学生, 录取分数较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我们发现新生的入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掌握水平差别很大。有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进行文字编辑、上网以及收发邮件,而有的学生甚至没有摸过计算机,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中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普及极不平衡。中职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在初中时因为文化课差, 经常被批评的学生。他们缺少关爱, 感到和同年龄的人差距太大。虽然他们由于学习的压力与对成绩的不满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 但学习依然是他们生活的重心, 他们依然渴望被关爱, 依然渴望获取成功。因此,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上, 必须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过多地注重课堂教学, 而忽视上机操作, 为学计算机而学计算机,都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有的学生课堂听课很认真, 上机时间也能完成各项实验任务, 但是遇到实际问题仍然解决不了。而有的学生则因为要用计算机完成某项任务, 于是便很快地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巧。
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日新月异。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内容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涉及的应用软件知识也越来越多, 而以前被称为“基础” 的那些知识,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已经变得不再是基础。新的理论和技术不断涌现,教师应不断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 学习课程体系中所要求的教学内容, 从而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探讨
1.如何组织课堂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操作能力极强的课程, 计算机学习环境的搭建是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各项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 很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人士提出,鉴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效果不佳, 应改革计算机教学方法, 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 并采用多媒体手段等等。这些都是必要的, 但实际的情况是, 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计算机都有浓厚的兴趣, 但是苦于上机的机会太少, 或者上机后不知道干什么。前者是由于计算机教学的硬件环境不健全,后者却是由于计算机教学的软件环境不健全。因此, 在硬件方面不足条件下, 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软件方面, 例如学校机房硬件配置不是很高, 不能达到多媒体教学, 我们就在软件方面下工夫, 在机房安装了优网科技的极域电子教室V4.0 版, 安装教师端和学生端, 教师上课通过它进行演示, 来达到多媒体教学效果, 教师操作直观、形象,使学生产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 增强了自信心,从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
2.将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改为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应用为主要教学目的, 因此课程内容中知识和技巧应并重。因此, 应该改变“填鸭式” 的教学方法, 上课时只传授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经常用到的一些操作, 以及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思路。所谓“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提倡“精讲多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引导者, 应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体会, 培养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遇到问题, 能够自己通过该软件的帮助系统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用不多的时间演示令学生感兴趣的实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己摸索、学习使用这个软件, 从而完成实例。
3.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紧跟计算机发展的步伐。所谓的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并不是指追赶各类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 而是追赶那些已经在社会经济各层面得到广泛应用,或者很有潜力, 即将在社会各层面得到广泛应用的新的信息技术, 对新内容的讲解应该随时间的推移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程度而不断加深。例如, 介绍一些硬件知识, 应该领学生参观电子城, 了解一下硬件的最新配置,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这些新的内容介绍, 才能使学生从技术角度认识到高性能的CPU, 其性能高在何处。教学方式必须采用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的新型教学方式。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的新型教学方式是指: 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 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 利用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 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有序组合, 随机再现, 来表达教学内容。
21 世纪, 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也拥有发展和创新的机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知识面广, 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需要我们不断创新, 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而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人才。
一、现代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
1.新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众所周知, 近年来职业学校的学生, 录取分数较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我们发现新生的入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掌握水平差别很大。有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进行文字编辑、上网以及收发邮件,而有的学生甚至没有摸过计算机,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中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普及极不平衡。中职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在初中时因为文化课差, 经常被批评的学生。他们缺少关爱, 感到和同年龄的人差距太大。虽然他们由于学习的压力与对成绩的不满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 但学习依然是他们生活的重心, 他们依然渴望被关爱, 依然渴望获取成功。因此,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上, 必须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过多地注重课堂教学, 而忽视上机操作, 为学计算机而学计算机,都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有的学生课堂听课很认真, 上机时间也能完成各项实验任务, 但是遇到实际问题仍然解决不了。而有的学生则因为要用计算机完成某项任务, 于是便很快地掌握了相关的操作技巧。
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日新月异。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内容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涉及的应用软件知识也越来越多, 而以前被称为“基础” 的那些知识,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已经变得不再是基础。新的理论和技术不断涌现,教师应不断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 学习课程体系中所要求的教学内容, 从而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探讨
1.如何组织课堂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操作能力极强的课程, 计算机学习环境的搭建是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各项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 很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人士提出,鉴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效果不佳, 应改革计算机教学方法, 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 并采用多媒体手段等等。这些都是必要的, 但实际的情况是, 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计算机都有浓厚的兴趣, 但是苦于上机的机会太少, 或者上机后不知道干什么。前者是由于计算机教学的硬件环境不健全,后者却是由于计算机教学的软件环境不健全。因此, 在硬件方面不足条件下, 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软件方面, 例如学校机房硬件配置不是很高, 不能达到多媒体教学, 我们就在软件方面下工夫, 在机房安装了优网科技的极域电子教室V4.0 版, 安装教师端和学生端, 教师上课通过它进行演示, 来达到多媒体教学效果, 教师操作直观、形象,使学生产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兴趣, 增强了自信心,从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
2.将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改为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应用为主要教学目的, 因此课程内容中知识和技巧应并重。因此, 应该改变“填鸭式” 的教学方法, 上课时只传授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经常用到的一些操作, 以及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思路。所谓“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提倡“精讲多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引导者, 应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体会, 培养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遇到问题, 能够自己通过该软件的帮助系统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用不多的时间演示令学生感兴趣的实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己摸索、学习使用这个软件, 从而完成实例。
3.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紧跟计算机发展的步伐。所谓的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并不是指追赶各类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 而是追赶那些已经在社会经济各层面得到广泛应用,或者很有潜力, 即将在社会各层面得到广泛应用的新的信息技术, 对新内容的讲解应该随时间的推移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程度而不断加深。例如, 介绍一些硬件知识, 应该领学生参观电子城, 了解一下硬件的最新配置,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这些新的内容介绍, 才能使学生从技术角度认识到高性能的CPU, 其性能高在何处。教学方式必须采用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的新型教学方式。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的新型教学方式是指: 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 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 利用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 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有序组合, 随机再现, 来表达教学内容。
21 世纪, 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也拥有发展和创新的机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知识面广, 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需要我们不断创新, 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而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