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大美中国的山水画再造探索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文化自信逐渐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山水画教学中,人们可以从大美中国的山水画再造出发,更好地贯彻文化自信的相关要求。因此,本文首先阐述大美中国的山水画再造相关理念,然后结合实际,分析大美中国的山水画再造策略。
  山水画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有着十分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审美观念,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符号。当前,我国已经明确提出文化自信,因山水画创作的要以文化自信相关要求为基础,逐渐开展大美中国的山水画再造探索,这对当代中国山水画艺术创新和贯彻文化自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大美中国的山水画再造理念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初级内容,山水画在我国传统绘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伴随我国现代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山水画以“大美中国”为背景,利用“再造”手段,逐渐增强文化自信。
  当前,我国山水画创作存在三种理念。其一,将传统的山水画创作方法作为重点,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凸显出艺术境界的符号化和抽象化;其二,将创造与写生有机结合,在艺术情怀方面提倡“人生的回归”;其三,受当代西方艺术流派的影响,在实践中大力提倡现代山水画的表现手法。
  近几年,这三种山水画创作方式逐渐呈现出合流的趋势,在不断的发展与融合中,我国山水画创作的主要格局已经成型。当前,我国山水画创作不仅要注重技巧、理论等层面的运用和发挥,更要融入文化自信,完成对山水画的再造。
  二、大美中国的山水画再造策略
  (一)山水画再造离不开理论基础
  在进行山水画创作时,首先应当注重理论知识基础的塑造。虽然山水画只是我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流派,但是其内涵和理论知识博大精深。在创作过程中,山水画创作者不仅要深入了解山水画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加强自身对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构图、风格和意境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真正将理论知识牢记于心。在开展创作活动之前,山水画创作者必须对知识进行整合,构建井然有序的、山水画相关的完整知识体系,使自身对相关知识的记忆过程更加容易。
  山水画的理论内容不仅要覆盖山水画教材,还应当进行适当的延伸阅读,如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郭熙的《林泉高致》、宗炳的《画山水序》、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潘运告的《唐五代画论》《宣和画谱》、朱良志的《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杨成寅的《视觉美》等书籍不仅拥有十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帮助山水画创作者有效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使其对我国传统绘画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山水画创作者还可以自发地组织起来,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探讨,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在融洽的学术交流过程中共同进步,对文化自信拥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二)山水画再造离不开临摹活动
  临摹是我国山水画教学的重要实践途径,山水画创作者必须注意到,临摹的过程必须具备深度和广度,否则会变成“为了临摹而临摹”,丧失临摹活动原本的意义。山水画创作者在临摹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探究作品的时代背景、构思立意、形式技巧和笔墨语言等,从而使自身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并且将内涵为我所用,避免在临摹的过程中人云亦云。
  山水画创作者需要进行广度层面的临摹,并且需要谨慎选择临摹对象,遵循“由简到难”的临摹学习方法,在完全了解该作品的内涵后,再选择其他内容进行学习,循序渐进,不断提高。除此之外,山水画创作者必须明确学习步骤,例如,可以先学习隋唐工笔山水画,然后过渡到唐宋时期的山水画,在选择作品时必须选择大多数人易懂的作品,既要有高大上的“阳春白雪”,又要有接地气的“下里巴人”。
  不仅如此,临摹教学更注重对自身审美能力的培养,山水画创作者在临摹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客观地对我国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朝代的山水画进行审视,并主动比较古代山水画和现当代山水画之间的不同之处,在比较学习的过程中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
  (三)山水畫再造离不开写生活动
  写生是山水画创作者必须重视的一个创作环节,人们可以利用写生来提高自身的山水画创作能力。写生是山水画创作前搜集素材的重要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探索地域特征、找寻事物典型特点等。写生的主要环节包括研究自然景观中的事物、寻找景观的客观规律等。写生能够使山水画创作者近距离接触自然景观,能够激发山水画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山水画创作者应当组织起来,下乡开展写生采风活动。大家一起外出参与写生活动,能够真切、直观地感受自然景观,同时运用自身已经获得的理论知识,将这些自然景观加以艺术处理,以山水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进而有效提高自身的绘画能力。
  山水画创作者在开展写生活动时必须运用之前学习的山水画临摹技法,利用笔墨之间的规律,同时对眼前的景物进行观察和提炼,从而在绘画过程中运用自身的思路来对景物展开独特的表现。在写生过程中,山水画创作者能够感受到我国大自然的美好,通过手中的笔墨以及自身掌握的山水画绘画技巧,真正领悟“大美中国”所表达的内涵。
  写生过程中,山水画创作者必须融入大自然,因此不仅要写景,更要写情,做到形神兼具。描绘自然景观并不是本意,山水画创作者必须注重表现自然景观的内在变化规律,寻找不同景物之间存在的相通之处,从而对“大美中国”拥有更深层次的认知,文化自信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树立起来。
  (四)山水画再造离不开兴趣培养
  要想真正通过对山水画的再造,获得文化自信,山水画创作者必须时刻对山水画拥有兴趣,如果山水画创作者没有对山水画的兴趣,就不会产生创作山水画的热情,山水画再造也将无从谈起。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名动天下的山水画,如《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等,山水画创作者可以多欣赏此类传世佳作,真正感受到我国山水画的独特魅力,感受到“大美中国”的内涵,从而激发自身更加深入地学习山水画、对山水画进行再造的兴趣。
  山水画的再造不仅与创作者有关,更与山水画的欣赏者有关,山水画创作者需要真正走到人民群众的海洋中,利用自身的山水画创作,将美好的视觉感受提供给人民群众,潜移默化地培养人民群众对山水画的兴趣,从而在后续的山水画创作中与人民群众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将文化自信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帮助人民群众认识“大美中国”的内涵。
  三、结语
  文化自信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文化自信,其自身的发展也将无从谈起。当前,我国山水画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符号,更作为一种我国传统的绘画流派,已经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而山水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我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很好地贯彻国家对文化自信的相关要求,使我国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真正得以树立。山水画再造可以展现“大美中国”的显著特色,帮助山水画创作者陶冶情操、提升艺术审美层次,成为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化的全新人才。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当今时代是一个交汇与融合并存、创新与保守并存的时代。在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音乐研究更应该冲破“门第观念”,走向多学科交织与融合的春天。国内已经积累了非常多元的研究基础,涉及美学、心理学等方面。以技术现象学的角度来研究钢琴表演,目前还尚未多见。  一、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第一,钢琴表演与技术现象学的研究将人、技术、世界进行了整合,跳出以往分割性的研究阈限,从整体视域展现钢琴表演的主动选择与技术层
期刊
舒伯特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被誉为“歌曲之王”。舒伯特英年早逝,终年31岁,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给世界留下丰厚的音乐文化遗产,尤其是他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更是对后世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舒伯特的钢琴音乐作品既能体现维也纳传统音乐的古典情怀,也富有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色彩,旋律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作品风格更是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  舒伯特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既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是
期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形式越来越丰富,音乐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调味料。笙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目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笙,另一种是键笙。传统笙具有鲜明的民族乐器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演变,人们不断对其进行改良。人们要区别这两种乐器,结合其实际发展情况并且参考文献资料,对其发展现状做出具体分析。  一、概述  笙是我国较为独特的一种传统乐器,也是唯一能够进行单一演奏和和声演奏
期刊
民族声乐是我国音乐艺术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更是代表着中国特色音乐文化的关键构成。学习民族声乐不仅是提升自身艺術水准和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瑰宝的必经之路。但是,若要对民族声乐唱法进行有效的传承,就必须保证在传唱、二度创作等过程中充分还原民族声乐的本来样貌。这需要演唱者对民族声乐唱法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和特点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掌握。因此,为了实现对民族音乐的有效传承与保护,人们需要对
期刊
几百年来,看戏曾是我国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戏曲的发展也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融媒体发展的今天,地方戏曲怎样传承和发展是戏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以戏缘APP为例,对地方戏曲如何搭上网络快车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互联网+”时代地方戏曲发展的机遇  (一)“互联网+”概念  “互联网+”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2012年11月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
期刊
音乐剧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近年来被广泛关注。众多高校设立音乐剧专业,对音乐剧的演唱教学进行研究。新时代,流行唱法在音乐剧演唱中的应用成为热门话题。流行唱法风格非常多样,不同的表演者有着不同的个性与特色,流行唱法通常利用音响等设备对音色进行调控,是一门集音乐与表演一体的综合艺术,与音乐剧表演有着相似之处。音乐剧作为一种舞台艺术,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变化。如今,音乐剧与时俱进,流行唱法被应用于音乐剧演唱
期刊
随着时间的推移,格里高利圣咏在横向上的扩展已不足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多聲部音乐本身具有无穷魅力,作曲家一经尝试,便一发不可收拾。因此,多声部音乐的出现是这一时期音乐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元9世纪,复调音乐也就应运而生。本文将通过逻辑框架图的形式将中世纪主要的复调音乐奥尔加农、迪斯康特、孔杜克图斯等进行一个可视化呈现,在图前会配上相关文字作为说明。  一、奥尔加农(Organum)  奥尔
期刊
声乐是一门特殊且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形式。有人曾经说过:“呼吸是人体发声的动力,也是歌唱艺术的基础。”因此,不管是研究声乐的人员还是爱好声乐的人,怎样做到正确呼吸是声乐演唱学习最关键的环节。本文研究了声乐演唱中的呼吸,旨在使演唱者在歌唱中更准确地运用呼吸,更好地演绎歌曲。  在声乐演唱中,嗓音是靠声带震动发出的,而歌者使声带震动的必不可缺的条件就是气息,想要拥有好的气息,其必须正确呼吸。我国古代许多声
期刊
一场成功的话剧表演离不开台词和情感动作的运用。台词是演员的基本功,台词的合理运用可以将鲜活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观众眼前。话剧表演需要动作的融入,动作可以表现话剧人物的性格,给观众不同的感受。所以,话剧演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台词表现力和情感动作表现力,并将二者合理结合。  一、话剧表演中的台词展现  话剧表演具有现场性,没有经过任何后期制作,话剧人物非常形象,如同现实中活生生的人,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在话剧
期刊
红色音乐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音乐的发展形成了红色音乐文化,其主要反映的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面貌、文化面貌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革命胜利、建设新中国等历史性时刻与历史文化。新的历史时期仍然需要继承并发扬红色音乐文化,本文主要探讨红色音乐文化的特性及未来发展,重点围绕红色音乐文化特点、未来发展展开分析,旨在推动红色音乐文化的发展。  红色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