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楚门的世界》中,主人公楚门自出生时便被放置在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中,他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无数观众窥视着,在生活中所有经历都是被调控的。“桃源岛”这种理想社会并没有留下楚门,反而充斥着谎言和极权统治,在媒介技术的掌控之下,个体的存在被弱化。最终楚门克服了对海洋的恐惧,离开了看似美好的桃源岛,反乌托邦主题意识突显的同时也引起观众深思。
【关键词】:反乌托邦;极权统治;媒介技术滥用;存在与自由
由金.凯瑞主演的超现实影片《楚门的世界》(Ten Truman Show)自1998年上映开始便赢得了无数好评,相继获得第七十一届奥斯卡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第五十六届美国金球奖剧情类最佳电影提名。电影刻画出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主人公的一生,被身边所有人欺骗,被制片人摆布,即使如此他还是拥有坚定的信念要离开这里。可以说电影的成功乃至被奉为经典离不开楚门的扮演者金凯瑞的独特表演风格,更离不开剧本的创意及电影背后的深刻内涵。
电影建构出一个乌托邦一样的理想社会,也有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名字“桃源岛”,四面环海气候宜人,小镇上的居民相处和睦生活美满。作为主人公,楚门拥有更多其他人没有的“福利”:安逸的生活环境、陪伴着的亲人朋友、已经调控好的所有稳定因素,然而当主人公知道一切都是被虚构出来时,他对于“自由”的需求便被無限放大,并為之而努力。最后电影向揭示答案:这个荒谬的世界只是高科技建构的大型片场,制片人安排了无数的群众演员和五千多台摄像机来记录楚门从出生到现在的每一天的生活,连白天夜晚都是假的,仅仅是为了满足电影里日夜守在电视机屏幕前的观众强烈的窥探心理,来营造出如此美好的一面。这个虚构的故事主题发人省醒:楚门为何逃离理想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竟然反过来控制人的一生,媒介呈现的场景是否是真实的,个人的存在与自由需求。
一、极权统治下的虚拟社会
与乌托邦主义提出的权力平等、按需分配相反,在反乌托邦思想里,阶级划分更加明确,物质和科技完全掌握在少数的领导阶层中,权利在此时代表了一切。
电影中楚门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桃源岛就是就是极权统治下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制片人克里斯托弗便是主宰一切的“神”,他通过摄像机观察楚门的生活,安排楚门与一些人打招呼,另一些又在路上和楚门相遇闲聊几句,掌控着楚门吃的食物和使用的工具,甚至连亲人和朋友都是安排好的,可以说楚门并没有自由,但他也从未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是在他人的控制之下。意外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当楚门和往日一样出门问好后,一个照明灯从天而降正好落在他旁边,楚门被吓了一跳,却没有看出来这是什么东西。当然,桃源岛背后的统治者开始补救这个小意外,于是在楚门开车上班的途中,汽车广播了一条飞机在半空中出现故障零件掉落的新闻。
这种极权统治并不是发生在现实社会场景中,电影中楚门的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真人秀的设置赋予了制片人更多的可能。电影一开始是制片人以及几位主要演员的采访,楚门的好友马龙说,“一切都是真实的,各位所见到的绝无虚假,有的只是调控”。他的妻子也说:“我的生活不分公私,楚门秀是我全部的生活,楚门秀是典范的生活,是美满的生活。”虚拟的环境并不能代表现实社会,“楚门秀”呈现出的楚门的生活早已被制片人及工作人员参与进来干扰了其真实性,观众看到的也只是媒体想让人看到的一面。对于楚门而言,他通过广播了解桃源岛中发生的事情,在发生“飞机零件”意外及“现场调度”意外,之后都是通过广播来圆场,同事看的报纸也专门有桃源岛被评为最美小镇的报道,家里电视播放的电视节目都是描述小镇生活多么美好,这些都是为了让楚门安心留在这里继续做他们的摇钱树。媒体在极权统治之下并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反而成了控制楚门思想和行为的工具。
二、媒介技术发展下的媒介滥用
反乌托邦电影往往描述了科技泯灭人性,人工智能反噬人类等故事。科技泛滥作为反乌托邦另一主要内容,多见于科幻片中,但在《楚门的世界》里桃源岛的建成以及楚门日常的拍摄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桃源岛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每一天的日出日落、狂风暴雨、蓝天白云都是用技术手段创造出来的,与目前影视剧中后期单独添加特效不同,场景里直接出现特殊效果拍摄后更加自然,一次性投入可以反复使用,省去了后期制作需要的大量时间和成本。可以说先进的技术决定了楚门秀的播出,保证了节目质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楚门秀背后位于221楼的天网摄制室,可以看出电影中的技术是远远领先与我们目前的世界的。如此先进的技术依然是掌握在总监克里斯托弗手中,当楚门发现自己生活在虚假的社会后,他打算逃离桃源岛,当他乘船在海上航行时,总监不停地让特效工作人员调高风浪来阻挡楚门。科技本没有情感没有对错,关键是掌握在谁的手里。
之所以花费重金打造这样一档真人秀节目,主要是为了经济利益。桃源岛的设计者和总监克里斯多夫打造的这个虚假的乌托邦社会,从楚门出生开始便生活在无数的摄像头和无数演员表演之下,完全剥夺了楚门的作为人的权利。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总监克里斯托弗用尽手段要把楚门留下,在楚门的生活里处处充满广告,食物、工具、服装、路边的海报,甚至连妻子在说话时也要加入广告而变得怪异无比。媒介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深入到各个角落,观众能够购买演员的服装、食品、房屋等,在电影中可以看到楚门秀的观众用印有楚门头像的抱枕,孩子玩房屋模型。广告及销售产品为节目带来了巨额收益,相当于一个小国的年产总值。
三、个体存在状态与自由
存在的人如何理解存在,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所谓理解的本质不是人对外界的理解,而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本身即“此在”(此时此地而不是他时他地的存在)的理解。
楚门作为一档著名真人秀的演员,一开始他并不知道他的生活是被虚构好的,他生活在桃源岛和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没有多大区别,不同的是楚门是一直被观看的,只生活在电视里。观众为了满足自己窥探欲望,并没有把楚门当做真正的人来看待,更像是无聊时候无意识的任务,如同影片结尾中楚门走出这个世界,电视机前的保安问:“还有什么节目?”另一人边找遥控器边回答:“看看还有什么。”
施维雅作为唯一一位接受楚门本身存在的人,和众多楚门秀的观众及演员意见背道而驰,她认为楚门由于不知道自己身处的世界是虚假的,所以没有选择的权利。当楚门发现这一切是假的时,他的生存的权利被唤醒,于是他聪明地避开了摄像头和众人的寻找,克服了对水的恐惧心理,成功驾驶着小船逃离这个世界。生存是人类的最基本条件,而存在则是生存的基础。楚门找到了自我的存在,与施维雅相约的斐济成了心中唯一的信念,于是他放弃了亲人朋友还有家庭,去寻找自我真正想要的东西。
《楚门的世界》作为一部经典电影,在带给观众视听盛宴的同时隐藏着深刻的含义,无数的情节和细节架构起了反乌托邦主题,虽然不同于科幻片,但有独特的魅力所在。电影的最后楚门走上楼梯,即将走出桃源岛时,以他常问候的那句话谢幕:“假如再碰不见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也许现实世界像克里斯托弗说的那样虚假而残酷,但至少是自己选择的自由。
参考文献:
[1][德]约恩·里森.思考乌托邦[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彭松.乌托邦语境下的现代性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未来考古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关键词】:反乌托邦;极权统治;媒介技术滥用;存在与自由
由金.凯瑞主演的超现实影片《楚门的世界》(Ten Truman Show)自1998年上映开始便赢得了无数好评,相继获得第七十一届奥斯卡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第五十六届美国金球奖剧情类最佳电影提名。电影刻画出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主人公的一生,被身边所有人欺骗,被制片人摆布,即使如此他还是拥有坚定的信念要离开这里。可以说电影的成功乃至被奉为经典离不开楚门的扮演者金凯瑞的独特表演风格,更离不开剧本的创意及电影背后的深刻内涵。
电影建构出一个乌托邦一样的理想社会,也有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名字“桃源岛”,四面环海气候宜人,小镇上的居民相处和睦生活美满。作为主人公,楚门拥有更多其他人没有的“福利”:安逸的生活环境、陪伴着的亲人朋友、已经调控好的所有稳定因素,然而当主人公知道一切都是被虚构出来时,他对于“自由”的需求便被無限放大,并為之而努力。最后电影向揭示答案:这个荒谬的世界只是高科技建构的大型片场,制片人安排了无数的群众演员和五千多台摄像机来记录楚门从出生到现在的每一天的生活,连白天夜晚都是假的,仅仅是为了满足电影里日夜守在电视机屏幕前的观众强烈的窥探心理,来营造出如此美好的一面。这个虚构的故事主题发人省醒:楚门为何逃离理想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竟然反过来控制人的一生,媒介呈现的场景是否是真实的,个人的存在与自由需求。
一、极权统治下的虚拟社会
与乌托邦主义提出的权力平等、按需分配相反,在反乌托邦思想里,阶级划分更加明确,物质和科技完全掌握在少数的领导阶层中,权利在此时代表了一切。
电影中楚门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桃源岛就是就是极权统治下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制片人克里斯托弗便是主宰一切的“神”,他通过摄像机观察楚门的生活,安排楚门与一些人打招呼,另一些又在路上和楚门相遇闲聊几句,掌控着楚门吃的食物和使用的工具,甚至连亲人和朋友都是安排好的,可以说楚门并没有自由,但他也从未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是在他人的控制之下。意外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当楚门和往日一样出门问好后,一个照明灯从天而降正好落在他旁边,楚门被吓了一跳,却没有看出来这是什么东西。当然,桃源岛背后的统治者开始补救这个小意外,于是在楚门开车上班的途中,汽车广播了一条飞机在半空中出现故障零件掉落的新闻。
这种极权统治并不是发生在现实社会场景中,电影中楚门的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真人秀的设置赋予了制片人更多的可能。电影一开始是制片人以及几位主要演员的采访,楚门的好友马龙说,“一切都是真实的,各位所见到的绝无虚假,有的只是调控”。他的妻子也说:“我的生活不分公私,楚门秀是我全部的生活,楚门秀是典范的生活,是美满的生活。”虚拟的环境并不能代表现实社会,“楚门秀”呈现出的楚门的生活早已被制片人及工作人员参与进来干扰了其真实性,观众看到的也只是媒体想让人看到的一面。对于楚门而言,他通过广播了解桃源岛中发生的事情,在发生“飞机零件”意外及“现场调度”意外,之后都是通过广播来圆场,同事看的报纸也专门有桃源岛被评为最美小镇的报道,家里电视播放的电视节目都是描述小镇生活多么美好,这些都是为了让楚门安心留在这里继续做他们的摇钱树。媒体在极权统治之下并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反而成了控制楚门思想和行为的工具。
二、媒介技术发展下的媒介滥用
反乌托邦电影往往描述了科技泯灭人性,人工智能反噬人类等故事。科技泛滥作为反乌托邦另一主要内容,多见于科幻片中,但在《楚门的世界》里桃源岛的建成以及楚门日常的拍摄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桃源岛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每一天的日出日落、狂风暴雨、蓝天白云都是用技术手段创造出来的,与目前影视剧中后期单独添加特效不同,场景里直接出现特殊效果拍摄后更加自然,一次性投入可以反复使用,省去了后期制作需要的大量时间和成本。可以说先进的技术决定了楚门秀的播出,保证了节目质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楚门秀背后位于221楼的天网摄制室,可以看出电影中的技术是远远领先与我们目前的世界的。如此先进的技术依然是掌握在总监克里斯托弗手中,当楚门发现自己生活在虚假的社会后,他打算逃离桃源岛,当他乘船在海上航行时,总监不停地让特效工作人员调高风浪来阻挡楚门。科技本没有情感没有对错,关键是掌握在谁的手里。
之所以花费重金打造这样一档真人秀节目,主要是为了经济利益。桃源岛的设计者和总监克里斯多夫打造的这个虚假的乌托邦社会,从楚门出生开始便生活在无数的摄像头和无数演员表演之下,完全剥夺了楚门的作为人的权利。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总监克里斯托弗用尽手段要把楚门留下,在楚门的生活里处处充满广告,食物、工具、服装、路边的海报,甚至连妻子在说话时也要加入广告而变得怪异无比。媒介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深入到各个角落,观众能够购买演员的服装、食品、房屋等,在电影中可以看到楚门秀的观众用印有楚门头像的抱枕,孩子玩房屋模型。广告及销售产品为节目带来了巨额收益,相当于一个小国的年产总值。
三、个体存在状态与自由
存在的人如何理解存在,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所谓理解的本质不是人对外界的理解,而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本身即“此在”(此时此地而不是他时他地的存在)的理解。
楚门作为一档著名真人秀的演员,一开始他并不知道他的生活是被虚构好的,他生活在桃源岛和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没有多大区别,不同的是楚门是一直被观看的,只生活在电视里。观众为了满足自己窥探欲望,并没有把楚门当做真正的人来看待,更像是无聊时候无意识的任务,如同影片结尾中楚门走出这个世界,电视机前的保安问:“还有什么节目?”另一人边找遥控器边回答:“看看还有什么。”
施维雅作为唯一一位接受楚门本身存在的人,和众多楚门秀的观众及演员意见背道而驰,她认为楚门由于不知道自己身处的世界是虚假的,所以没有选择的权利。当楚门发现这一切是假的时,他的生存的权利被唤醒,于是他聪明地避开了摄像头和众人的寻找,克服了对水的恐惧心理,成功驾驶着小船逃离这个世界。生存是人类的最基本条件,而存在则是生存的基础。楚门找到了自我的存在,与施维雅相约的斐济成了心中唯一的信念,于是他放弃了亲人朋友还有家庭,去寻找自我真正想要的东西。
《楚门的世界》作为一部经典电影,在带给观众视听盛宴的同时隐藏着深刻的含义,无数的情节和细节架构起了反乌托邦主题,虽然不同于科幻片,但有独特的魅力所在。电影的最后楚门走上楼梯,即将走出桃源岛时,以他常问候的那句话谢幕:“假如再碰不见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也许现实世界像克里斯托弗说的那样虚假而残酷,但至少是自己选择的自由。
参考文献:
[1][德]约恩·里森.思考乌托邦[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彭松.乌托邦语境下的现代性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未来考古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