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是世界管理学领域的宝贵财富。其关于“自我时间管理”“知人善用、扬长避短”“集中力量办大事”以及“尊重平凡、追求卓越”等理论主张,为当代大学生管理智慧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彼得·德鲁克;管理智慧;卓有成效;启示
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社会情境在网络通讯技术(ICT)的介入下变得极具流变性。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其管理行为都不可能遵循既往管理科学中的一种静态逻辑。这一点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同样如此。在一系列新现象、新观念的不断冲击之下,大学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社会发展的趋势意味着,所有人都必须以“合作”的形式展开工作与生活。在这样一种生活样态中,每个人都扮演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并且,无论何种角色,其都无法完全脱离组织、团队、集体或者更大范围的群体影响。就此而言,新时代的大学生理应积极思考如何建构科学、理性、高效的管理方式、管理策略、管理思想乃至更深层次的管理智慧。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魯克曾经指出,整体而言,卓有成效是管理者必须做到的事, 但是在所有的知识组织中, 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即使他没有所谓的职权, 只要他的行动和决策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能。从德鲁克的表述中,我们可知,只要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德鲁克的管理智慧,并根据这一管理思想展开关于自己的认知与思考,那么,思考的收获一定会为同学们未来日子里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带来积极的意义。
一、自我时间管理
在德鲁克看来,所有管理时间的关键和基础之一,就是要良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时间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并且无论是明星、政客还是布衣平民,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没有丝毫伸缩的弹性,无法贮存,无法转移。对此,尽可能地发挥单位时间的最大功用,是作为一个优秀管理者必备的素质,“善于管理时间的人常常可以排除外界一切干扰,将自己时间专注于有价值事情。每一名管理者都可以通过工作弄清楚自己可以支配多少时间,这样才可以下决心该放就放,对于无关紧要的事情可以不放时间,专心关注重要的事情,这样才能在时间上把握主动性。”[1]
无论是在学校中,还是在基层组织中,几乎所有管理者都会强调这样一段话: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其它同学一天不可能比你多一个小时吧,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的确,对于每一位不同的个体而言,其对自我时间的管理是存在巨大差异的。以中学时期为例,一方面,存在为数不少的同学拥有极高的学习热情和意志品质,他们试图将自我时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利用在学习之上,将浪费时间视同浪费生命。无疑,充分的时间运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换来的都是优异的成绩。但另一方面,仍有不少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他们任由时间流逝,并不在乎时间是否有效利用。合理做法是,要系统管理每天的时间,在对应的时间段完成对应的事情,并且要善于合理利用碎片化、非连续性的时间,这也是提升时间利用效率的策略。
总之,以上论述符合德鲁克的观点:记录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时间,集中自己的时间。一个卓越的管理者,首先一定是一个卓越的时间管理者,正如赫胥黎所说:“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成功的伟人与普通人不同点之一,就是对于时间的利用。作为大学生,不仅要面对很多课程任务,还有许多实践活动,善于掌握自己的时间,大学生活就更加多姿多彩,收获也更丰富。
二、知人善用、扬长避短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与兴趣,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如意,现实中就存在不少实例。比如,一位同学虽然在学习成绩上表现普通,但是精通文娱或体育,理论上,他们同样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斩获不俗的成绩。相反,如果让一位擅长智力运动的的学生,一直从事“篮球”或“长跑”这类体力型运动,其必将无法发挥自身的长处。这本质上是人力资源的浪费,更是管理者的失职。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言:“全才专家是没有的,而我们需要学会的恰恰就是如何充分发挥在某个方面有专长的人才的积极性。”用人所长,就代表着要容忍他的短处[2]。
因此,对于每一个团体、组织及其掌舵者而言,想方设法地洞悉、挖掘,进而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擅长,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严格意义上讲,组织中的每个人并不一定要是“全才”,而是要能够在适当的位置成为一个“专才”。而领导者要考量的事情是“一个人能为组织或集体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如何才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启示,“样样精通”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变向的时间浪费,同时也是不现实的。当今社会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社会,一项大工程的完成,需要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的行动者各司其职,多方协调,完美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倘若一个人在追求“全知全能”的道路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寻找自身的闪光点,并尽可能地在某一适当的领域将这一长处发挥出来,是管理过程中的每个人首要关注的问题。用人所长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是一个组织工作是否有效的关键,也是知识工作者和社会不可或缺的素质。新时代大学生需要积极思考这一问题。
三、集中精力办大事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另一个核心要点在于“集中精力办大事”。他认为,作为生物体的人的精力是存在限度的。进一步的问题就是,人们需要积极思考,如何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有有价值的事务上,此乃实现“卓有成效”管理的中另一各“秘诀”。
除了时间利用的效率问题本身,时间利用的对象选择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每个人的管理时间都是讲究效率的,但这样的效率也是需要考虑时间耗费在何等重要的事务之上的。现实中,总是存在这样的一类人,他们会将有限的时间消耗浪费在各种繁杂琐细的事情之上,而并没有仔细考量事务本身的重要性排序。换言之,对于自身工作和学习没有实质性贡献的事情,并不值得占用大量的时间。因为,错误的目标同样会影响时间利用的效率。比如,当某位同学对一门学科很感兴趣时,他会倾向于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学习它,并在这一专业的领域中,拓展出更大的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这一思维理路,对于更高层次的学术研究而言,显得更为重要。而从全世界的范围看,大部分取得巨大成功的人,皆非以“全才”著称,而是更多的将精力倾注于自己所热爱领域之中,坚持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且每次只集中精力干好一件事。专家、大师大抵如此。 作为一为智慧的管理者,应当对所做之事拥有清晰的价值认知,什么事情更重要,什么事情相对重要,其间一定存在一个“价值排序”。当某件事情已然失去其推进的价值时,就要学会及时止损,果断放弃。在复杂多变的当代社会,智慧的管理者能够果断排除企业发展中看似优质实则鸡肋的发展项目,进而留下能够让人全力以赴,并且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项目。互联网大佬,如马云、李宏彦、马化腾能在互联网的发展浪潮中异军突起,关键就在于“集中精力办大事”的能力之上。而作为大学生,应当遵循上述“抓重点”的思维逻辑,无论是从事学术搞科研,还是工作就业,都要做到专心致志,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有价值的事情上。
四、尊重平凡、追求卓越
最后是关于“意义”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生存在世,奋斗不止的意义是什么?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无论能力如何,出身如何,命運如何,其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指向是什么?平凡人也能做出伟大的事业吗?对此,德鲁克的答案是肯定的。他认为,“平凡人也能做到卓有成效吗?完全可以,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只要你付出了心智与汗水”[3]。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能力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都能在看似平凡的位置上,做成一番不平凡的事情。只不过,达成这一目标的前提是要拥有为自己的事业打拼的极度热情。
作为学生群体而言,离开象牙塔步入社会是一个不可阻逆的过程,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破茧成蝶的阵痛,这样的阵痛意味着会遭遇现实中各种形式的打击与磨难。应对之策就是,不忘初心,坚定理想。所谓初心就是正视平凡,所谓理想就是追求卓越,这是新时代大学生要拥有的意志。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能为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事业奋斗就是幸福的。深刻理解德鲁克先生的思想,坚信平凡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所有人都能收获一个大放异彩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文林.管理之“卓有成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J].现代经济信息,2018(15):70.
[2]雷静若.《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J].科技视界,2013(29):227.
[3]夏泓凌.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感[J].财务与会计,2011(02):75.
作者简介
陈亚男(1990.11—),女,汉族,江苏省淮安人,硕士,三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三江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创新实践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SZ21021。
◆关键词:彼得·德鲁克;管理智慧;卓有成效;启示
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社会情境在网络通讯技术(ICT)的介入下变得极具流变性。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其管理行为都不可能遵循既往管理科学中的一种静态逻辑。这一点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同样如此。在一系列新现象、新观念的不断冲击之下,大学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社会发展的趋势意味着,所有人都必须以“合作”的形式展开工作与生活。在这样一种生活样态中,每个人都扮演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并且,无论何种角色,其都无法完全脱离组织、团队、集体或者更大范围的群体影响。就此而言,新时代的大学生理应积极思考如何建构科学、理性、高效的管理方式、管理策略、管理思想乃至更深层次的管理智慧。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魯克曾经指出,整体而言,卓有成效是管理者必须做到的事, 但是在所有的知识组织中, 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即使他没有所谓的职权, 只要他的行动和决策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工作效能。从德鲁克的表述中,我们可知,只要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德鲁克的管理智慧,并根据这一管理思想展开关于自己的认知与思考,那么,思考的收获一定会为同学们未来日子里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带来积极的意义。
一、自我时间管理
在德鲁克看来,所有管理时间的关键和基础之一,就是要良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时间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并且无论是明星、政客还是布衣平民,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没有丝毫伸缩的弹性,无法贮存,无法转移。对此,尽可能地发挥单位时间的最大功用,是作为一个优秀管理者必备的素质,“善于管理时间的人常常可以排除外界一切干扰,将自己时间专注于有价值事情。每一名管理者都可以通过工作弄清楚自己可以支配多少时间,这样才可以下决心该放就放,对于无关紧要的事情可以不放时间,专心关注重要的事情,这样才能在时间上把握主动性。”[1]
无论是在学校中,还是在基层组织中,几乎所有管理者都会强调这样一段话: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其它同学一天不可能比你多一个小时吧,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的确,对于每一位不同的个体而言,其对自我时间的管理是存在巨大差异的。以中学时期为例,一方面,存在为数不少的同学拥有极高的学习热情和意志品质,他们试图将自我时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利用在学习之上,将浪费时间视同浪费生命。无疑,充分的时间运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换来的都是优异的成绩。但另一方面,仍有不少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他们任由时间流逝,并不在乎时间是否有效利用。合理做法是,要系统管理每天的时间,在对应的时间段完成对应的事情,并且要善于合理利用碎片化、非连续性的时间,这也是提升时间利用效率的策略。
总之,以上论述符合德鲁克的观点:记录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时间,集中自己的时间。一个卓越的管理者,首先一定是一个卓越的时间管理者,正如赫胥黎所说:“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成功的伟人与普通人不同点之一,就是对于时间的利用。作为大学生,不仅要面对很多课程任务,还有许多实践活动,善于掌握自己的时间,大学生活就更加多姿多彩,收获也更丰富。
二、知人善用、扬长避短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与兴趣,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如意,现实中就存在不少实例。比如,一位同学虽然在学习成绩上表现普通,但是精通文娱或体育,理论上,他们同样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斩获不俗的成绩。相反,如果让一位擅长智力运动的的学生,一直从事“篮球”或“长跑”这类体力型运动,其必将无法发挥自身的长处。这本质上是人力资源的浪费,更是管理者的失职。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言:“全才专家是没有的,而我们需要学会的恰恰就是如何充分发挥在某个方面有专长的人才的积极性。”用人所长,就代表着要容忍他的短处[2]。
因此,对于每一个团体、组织及其掌舵者而言,想方设法地洞悉、挖掘,进而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擅长,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严格意义上讲,组织中的每个人并不一定要是“全才”,而是要能够在适当的位置成为一个“专才”。而领导者要考量的事情是“一个人能为组织或集体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如何才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启示,“样样精通”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变向的时间浪费,同时也是不现实的。当今社会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社会,一项大工程的完成,需要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的行动者各司其职,多方协调,完美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倘若一个人在追求“全知全能”的道路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寻找自身的闪光点,并尽可能地在某一适当的领域将这一长处发挥出来,是管理过程中的每个人首要关注的问题。用人所长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是一个组织工作是否有效的关键,也是知识工作者和社会不可或缺的素质。新时代大学生需要积极思考这一问题。
三、集中精力办大事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另一个核心要点在于“集中精力办大事”。他认为,作为生物体的人的精力是存在限度的。进一步的问题就是,人们需要积极思考,如何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有有价值的事务上,此乃实现“卓有成效”管理的中另一各“秘诀”。
除了时间利用的效率问题本身,时间利用的对象选择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每个人的管理时间都是讲究效率的,但这样的效率也是需要考虑时间耗费在何等重要的事务之上的。现实中,总是存在这样的一类人,他们会将有限的时间消耗浪费在各种繁杂琐细的事情之上,而并没有仔细考量事务本身的重要性排序。换言之,对于自身工作和学习没有实质性贡献的事情,并不值得占用大量的时间。因为,错误的目标同样会影响时间利用的效率。比如,当某位同学对一门学科很感兴趣时,他会倾向于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学习它,并在这一专业的领域中,拓展出更大的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这一思维理路,对于更高层次的学术研究而言,显得更为重要。而从全世界的范围看,大部分取得巨大成功的人,皆非以“全才”著称,而是更多的将精力倾注于自己所热爱领域之中,坚持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且每次只集中精力干好一件事。专家、大师大抵如此。 作为一为智慧的管理者,应当对所做之事拥有清晰的价值认知,什么事情更重要,什么事情相对重要,其间一定存在一个“价值排序”。当某件事情已然失去其推进的价值时,就要学会及时止损,果断放弃。在复杂多变的当代社会,智慧的管理者能够果断排除企业发展中看似优质实则鸡肋的发展项目,进而留下能够让人全力以赴,并且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项目。互联网大佬,如马云、李宏彦、马化腾能在互联网的发展浪潮中异军突起,关键就在于“集中精力办大事”的能力之上。而作为大学生,应当遵循上述“抓重点”的思维逻辑,无论是从事学术搞科研,还是工作就业,都要做到专心致志,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有价值的事情上。
四、尊重平凡、追求卓越
最后是关于“意义”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生存在世,奋斗不止的意义是什么?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无论能力如何,出身如何,命運如何,其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指向是什么?平凡人也能做出伟大的事业吗?对此,德鲁克的答案是肯定的。他认为,“平凡人也能做到卓有成效吗?完全可以,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只要你付出了心智与汗水”[3]。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能力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都能在看似平凡的位置上,做成一番不平凡的事情。只不过,达成这一目标的前提是要拥有为自己的事业打拼的极度热情。
作为学生群体而言,离开象牙塔步入社会是一个不可阻逆的过程,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破茧成蝶的阵痛,这样的阵痛意味着会遭遇现实中各种形式的打击与磨难。应对之策就是,不忘初心,坚定理想。所谓初心就是正视平凡,所谓理想就是追求卓越,这是新时代大学生要拥有的意志。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能为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事业奋斗就是幸福的。深刻理解德鲁克先生的思想,坚信平凡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所有人都能收获一个大放异彩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文林.管理之“卓有成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J].现代经济信息,2018(15):70.
[2]雷静若.《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J].科技视界,2013(29):227.
[3]夏泓凌.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感[J].财务与会计,2011(02):75.
作者简介
陈亚男(1990.11—),女,汉族,江苏省淮安人,硕士,三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三江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创新实践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SZ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