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世界著名的粮食产量大国,肥沃的土地资源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冬小麦是我国产量较大的重要粮食作物,生长在气候条件相对较暖的区域,冬小麦种植是提升农业经济效率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农业冬小麦种植中对种植技术要求较为严格,随着我国科研技术层面的快速发展,冬小麦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优化中,对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越来越符合农业发展需求。
◆关键词:现代农业种植;冬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冬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是提升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因此为贯彻党组织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政策,需不断对冬小麦的种植技术进行不断优化。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冬小麦的种植成本,优化现有种植技术,结合现代农业种植的科技技术对冬小麦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提高冬小麦的成品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1冬小麦种植技术分析
1.1品种选择的质量控制
冬小麦种植过程中的选种环节极为重要,是决定冬小麦质量的关键因素,农户需结合种植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土壤条件以及水资源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选择品质优良的冬小麦种子,进而提高冬小麦的种植成活率。选种时应考虑种植环境的土壤条件,保证选择种子的土壤适应能力,进而减少后期的病虫害发生现象,完善种植技术的科学优化,提升冬小麦种植的质量。
1.2种植土壤的基础处理
种植土壤的天然条件是决定冬小麦种植品质的基础,因此在冬小麦种植前应对种植土壤进行必要的基础处理,保证种植土壤的土质结构稳定,提升冬小麦的品质。优质的土壤条件可以帮助冬小麦健康的成长,为冬小麦提供安全舒适的生长环境。为保证种植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在种植前需对土地进行基础的营养补给,通过高科技机械设备完成土壤的疏松,将多余杂草及时清理,使土壤种植结构达成最佳的生长状态。除此之外,还需对种植区域附近的水资源储备进行必要的考察,保证冬小麦种植及生长过程中的水灌溉需求,增强土壤的蓄水性能,提升土地的营养物质含量,增加土壤肥料,进而实现农业科学种植稳定发展。
1.3科学规划种植时间
冬小麦在我国粮食种类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大部分会在气候较暖的区域进行种植,我国北方冬小麦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地区,肥沃的土地资源使冬小麦种植产量稳步上升,占据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南方冬小麦种植区则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被称之为我国的“水稻主产区”,种植的冬小麦拥有较高的复种指数,有效提升粮食的总产量。冬小麦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播种,第二年5-6月成熟,因此为保证冬小麦的种植质量与产量,需结合种植区域的地理位置環境与土壤结构,选取科学的种植时间,进而提升冬小麦的成活率。
2现代农业冬小麦种植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1常见病虫害种类
冬小麦种植过程中,由于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土壤结构等多方面原因变化而造成病虫害现象常有发生,对冬小麦的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冬小麦种植过程中应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处理,保证东小马的种植品质。常见的冬小麦病虫害有纹枯病、全蚀病、病毒病、根腐病等,不同的病虫害所呈现出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会导致冬小麦的茎叶腐烂,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减少冬小麦的产量。
2.2物理、化学防治法
物理与化学的防治措施是冬小麦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虫害处理措施,对冬小麦的伤害较小,有效保护冬小麦的种植环境。通过物理防治法对冬小麦进行病虫捕捉,结合化学防治的轻剂量农药喷洒,完成对冬小麦的化学防治处理,尽量保证冬小麦种植环境不受破坏的基础上进行化学处理,结合实际种植环境将25%浓度的三锉酮稀释粉剂喷洒在冬小麦上,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处理。
2.3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法是冬小麦种植中教为常见的病虫处理措施,遵循生物的相生相克原则,对病虫进行天敌防治,利用病虫的天敌昆虫进行自然捕杀,有效降低冬小麦的病虫蔓延速度。蚜虫是冬小麦种植中较为常见的病虫,侵蚀小麦的茎叶,降低小麦的产量,农户可运用蚜虫的天敌草蛉进行生物处理,充分体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促进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2.4增加农户的现代农业知识
现在农业种植中机械化的智能设备随处可见,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新兴的种植技术掌握较少,导致在冬小麦种植过程中出现病虫害现象时无法及时作出科学的防治措施,进而降低冬小麦的种植产量。为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需加强对农户的现代农业专业知识培训,通过技术专家对农户进行科学讲解最新的种植技巧,以及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现象的科学处理方法,帮助农户提升自身的农业专项知识,激发农户的种植热情,帮助农户制定因地制宜的科学种植计划,增长我国农业冬小麦种植水平。
3结语
冬小麦种植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冬小麦种植技术应进行不断的优化更新,采取科学的防治手段处理冬小麦的病虫害问题,提升冬小麦种植的品质与质量,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粮食作物,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景辉,刘政光,周宇博. 基于IBAS-BP算法的冬小麦根系土壤含水率预测模型[J]. 农业机械学报,2021,52(2):294-299.
[2]周文利,郭大勇.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磷肥施用技术规程[J]. 磷肥与复肥,2021,36(2):11-13.
[3]白重九,王健波,董雯怡,等. 长期免耕旱作对冬小麦生长季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21,42(3):169-180.
[4]魏庆伟,王福州,张青,等. 基于近地遥感的冬小麦生物量动态监测方法[J]. 山东农业科学,2021,53(3):132-138.
[5]张秀,朱文美,董述鑫,等. 灌水量与密度互作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21,32(1):163-174.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伟力·肉孜,新疆巴州和静县乃门莫敦镇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第二作者:导师:刘琦,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现代农业种植;冬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冬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是提升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因此为贯彻党组织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政策,需不断对冬小麦的种植技术进行不断优化。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冬小麦的种植成本,优化现有种植技术,结合现代农业种植的科技技术对冬小麦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提高冬小麦的成品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1冬小麦种植技术分析
1.1品种选择的质量控制
冬小麦种植过程中的选种环节极为重要,是决定冬小麦质量的关键因素,农户需结合种植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土壤条件以及水资源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选择品质优良的冬小麦种子,进而提高冬小麦的种植成活率。选种时应考虑种植环境的土壤条件,保证选择种子的土壤适应能力,进而减少后期的病虫害发生现象,完善种植技术的科学优化,提升冬小麦种植的质量。
1.2种植土壤的基础处理
种植土壤的天然条件是决定冬小麦种植品质的基础,因此在冬小麦种植前应对种植土壤进行必要的基础处理,保证种植土壤的土质结构稳定,提升冬小麦的品质。优质的土壤条件可以帮助冬小麦健康的成长,为冬小麦提供安全舒适的生长环境。为保证种植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在种植前需对土地进行基础的营养补给,通过高科技机械设备完成土壤的疏松,将多余杂草及时清理,使土壤种植结构达成最佳的生长状态。除此之外,还需对种植区域附近的水资源储备进行必要的考察,保证冬小麦种植及生长过程中的水灌溉需求,增强土壤的蓄水性能,提升土地的营养物质含量,增加土壤肥料,进而实现农业科学种植稳定发展。
1.3科学规划种植时间
冬小麦在我国粮食种类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大部分会在气候较暖的区域进行种植,我国北方冬小麦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地区,肥沃的土地资源使冬小麦种植产量稳步上升,占据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南方冬小麦种植区则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被称之为我国的“水稻主产区”,种植的冬小麦拥有较高的复种指数,有效提升粮食的总产量。冬小麦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播种,第二年5-6月成熟,因此为保证冬小麦的种植质量与产量,需结合种植区域的地理位置環境与土壤结构,选取科学的种植时间,进而提升冬小麦的成活率。
2现代农业冬小麦种植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1常见病虫害种类
冬小麦种植过程中,由于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土壤结构等多方面原因变化而造成病虫害现象常有发生,对冬小麦的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冬小麦种植过程中应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处理,保证东小马的种植品质。常见的冬小麦病虫害有纹枯病、全蚀病、病毒病、根腐病等,不同的病虫害所呈现出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会导致冬小麦的茎叶腐烂,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减少冬小麦的产量。
2.2物理、化学防治法
物理与化学的防治措施是冬小麦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虫害处理措施,对冬小麦的伤害较小,有效保护冬小麦的种植环境。通过物理防治法对冬小麦进行病虫捕捉,结合化学防治的轻剂量农药喷洒,完成对冬小麦的化学防治处理,尽量保证冬小麦种植环境不受破坏的基础上进行化学处理,结合实际种植环境将25%浓度的三锉酮稀释粉剂喷洒在冬小麦上,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处理。
2.3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法是冬小麦种植中教为常见的病虫处理措施,遵循生物的相生相克原则,对病虫进行天敌防治,利用病虫的天敌昆虫进行自然捕杀,有效降低冬小麦的病虫蔓延速度。蚜虫是冬小麦种植中较为常见的病虫,侵蚀小麦的茎叶,降低小麦的产量,农户可运用蚜虫的天敌草蛉进行生物处理,充分体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促进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2.4增加农户的现代农业知识
现在农业种植中机械化的智能设备随处可见,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新兴的种植技术掌握较少,导致在冬小麦种植过程中出现病虫害现象时无法及时作出科学的防治措施,进而降低冬小麦的种植产量。为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需加强对农户的现代农业专业知识培训,通过技术专家对农户进行科学讲解最新的种植技巧,以及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现象的科学处理方法,帮助农户提升自身的农业专项知识,激发农户的种植热情,帮助农户制定因地制宜的科学种植计划,增长我国农业冬小麦种植水平。
3结语
冬小麦种植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冬小麦种植技术应进行不断的优化更新,采取科学的防治手段处理冬小麦的病虫害问题,提升冬小麦种植的品质与质量,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粮食作物,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景辉,刘政光,周宇博. 基于IBAS-BP算法的冬小麦根系土壤含水率预测模型[J]. 农业机械学报,2021,52(2):294-299.
[2]周文利,郭大勇.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磷肥施用技术规程[J]. 磷肥与复肥,2021,36(2):11-13.
[3]白重九,王健波,董雯怡,等. 长期免耕旱作对冬小麦生长季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21,42(3):169-180.
[4]魏庆伟,王福州,张青,等. 基于近地遥感的冬小麦生物量动态监测方法[J]. 山东农业科学,2021,53(3):132-138.
[5]张秀,朱文美,董述鑫,等. 灌水量与密度互作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21,32(1):163-174.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伟力·肉孜,新疆巴州和静县乃门莫敦镇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第二作者:导师:刘琦,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