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简述了滑模施工的原理及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建筑工程滑模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滑模;施工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sliding mode, and 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 of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liding mod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oint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Sliding mod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层建筑上部主体结构通常层数较多,且竖向结构布置上下变化不大,特别是进入标准层后,结构施工工艺重复较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可尽量采用滑模施工法。滑模施工改善了施工条件、减少了劳动强度、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资源、降低了工程成本,充分体现了混凝土的连续性施工特点,所以一直在民用建筑,如高层民宅、烟囱、筒仓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一、滑模施工的原理
滑模施工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平面布置,将一套特制的滑升模板、提升架和与之配套的操作平台、支承杆及提升设备等组成的滑模装置安装就位,利用同步提升系统(千斤顶)作为带动整套滑模装置向上滑升的动力,利用液压千斤顶在支承杆上爬升,从而不断地在模板内分层浇灌混凝土和绑扎钢筋的连续施工方法。在滑升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操作平台上作业,钢筋绑扎和混凝土的浇灌始终在模板上口30cm左右进行,当模内浇满混凝土且模板下口混凝土强度达到0.3-0.5MPa后,向上滑升一定高度(20-30cm),这样一边绑扎钢筋,一边浇灌混凝土,一边滑升,直至建筑物顶板高度。其横向结构采用逐层滑空后常规支模的施工方法,以确保结构的整体性。
二、滑模施工的特点
(1)液压滑模施工是优质、高速、造价低的施工工艺,一次组装1m多高模板,即可连续浇注混凝土,不间断滑升模板,连续成型,直至达到设计标高。一组筒仓可以一次组装滑升,不用支脚手架,不重复支模,每天可以滑升2.5m~3.5m,最高可达5m,工期只有普通模板的三分之一,可降低成本15%~20%,混凝土连续成型,结构整体性好、使工程质量得以显著提高。
(2)滑模装置除一般的通用构件外,其他的装置均应随着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及平面布置而改变,因而滑模装置具有一定的专一性,因此,建筑物在采用滑模施工时,就必须根据滑模施工的特点选用结构类型和平面布置,也就是说,建筑物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就应先充分考虑滑模施工的特点进行设计,并进而根据建筑物施工图进行滑模施工设计。
(3)由于滑模施工可以显著减少支、拆模板和搭、拆脚手架等工序的次数,操作平台内的平面作业代替了以往的高空立体作业,而且各工序可实现交叉综合作业,操作平台也可依靠自身动力上升,因而施工进度较之其他施工方法大大加快,也利于安全生产。目前,采用滑模施工一般情况下可以2天建成一层楼,比其他方法少用5~10天,且建筑物层数越多,构筑物高度越高,则施工速度快的优越性越突出。
(4)滑模电脱模技术、滑模混凝土养生技术、滑模千斤顶工作性能现场检测技术等的开发应用,也大大提高了滑模施工技术的机械化水平,使滑模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得到了有力的设备保障,人工劳动强度进一步降低。
三、滑模施工的技術要点
(一)控制混凝土质量
(1)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混凝土质量优劣的科学依据也是保证滑模工艺施工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要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工作。
(2)采用商品混凝土时,最好由施工单位自行选择信誉比较好的混凝土供应商,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配合比,使混凝土的凝结特性满足施工要求。由业主指定混疑土供应商的作法,对滑模施工是不利的。
(3)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这一点对混凝土的输送、保温、初凝时间和工作度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
(4)混凝土的和易性(工作度),对保证顺利滑模施工有较大影响。
(二)混凝土的浇注
(1)钢筋上的混凝土既不易清理,又会影响程质量和下道工序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不要污染钢筋。
(2)浇筑混凝土时,浇筑速度要均匀,保证有利滑升,同时,浇筑高度也要均匀;混凝土要分区分层等厚度浇筑振捣,不得从吊斗或布料杆中直接浇入模板内,应均匀布置,卸在受料平台上,再用铁锹迅速转移到模板内。
(三)模板的滑升
(1)初滑阶段:滑升行程要少,主要目的是对整个滑模装置进行带负荷检验,避免粘模,检查出模强度,确定出模时间和滑升速度。
(2)正常滑升阶段:按每层浇筑0.2m~0.3m相应滑升9个~12个行程,其中每隔20min~40min滑升1个~2个行程滑升速度和出模强度要相协调。
(四)钢筋的制作与安装
由于滑模施工中顶板和墙体连续进行,所以钢筋制作与安装的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条件差,交叉作业多,因此,在安排劳动力过程中要加强和其他工种的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四、工程实例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综合性多功能办公大楼,地上28层,地下2层,总高93.4m,建筑面积44100m2。基础为桩箱结合基础,±0.00以下为现浇钢筋砼框剪结构体系。
(二)混凝土浇筑
该工程为首次采用商品砼及泵送砼用于滑模施工。泵送砼需要大流动性,商品砼需要缓凝,这与滑模工艺是有矛盾的。滑模工艺对砼的出模强度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砼在一定时问内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保证出模砼的质量。规范规定适宜的出模强度为0.2~0.4MPa,如砼流动性太大,缓凝时间太长,则砼出模强度会降低,出模后会垮塌,不能成型。这一问题通过与砼公司和减水剂厂家的密切配合,针对开始时由于砼缓凝时间过长,滑第一层的时间为50h,采取改进措施后,提高到15h即可滑升一层结构。缓凝时间控制在6h左右。
(三)内爬式布料杆
采用砼泵配合内爬式砼布料杆布料是高层建筑现浇砼机械化的先进上艺,对滑模施工十分有利。由于布料杆方便灵活、效率高,因而可以减少滑模平台上的操作人员,减轻平台荷载。本工程首次采用非全封闭的滑模操作平台,仅沿墙、柱边缘设1m宽的一条通道,另在局部设少量活动平台,其余大部分平台上仅设有桁架支撑而不铺平台板,用安全网代替。这样既减轻了平台荷载还省去了每次拆装活动平台的工序。根据该工程要求,专门设计生产了一台工作半径为24m的HG一24型内爬式全液压砼布料杆,用于工程的滑模施。
实践表明,商品砼+砼输送泵+内爬式全液压砼布料杆+滑模工艺施工是高层建筑施工中较为先进合理的配套工艺,高度机械化且效率高。在1400m的楼面上多工种同时作业,一层结构的滑模施工只需18h,砼工程量约300m,包括楼板支模、扎钢筋,穿预应力筋、浇砼、预应力筋张拉等全过程,可达到一个月施工6层的高速度,这是其它任何施工工艺都不及的。
(四)竖向钢筋接头
滑模施工为快速施工工艺,十几个小时要完成一个结构层的全部施工工序,包括模板工程、钢筋制作绑扎、砼浇筑、门窗洞留设、水电预埋管件等竖向钢筋的连接如处理不当将影响滑模施工速度;钢筋竖向连接方式有许多种,各有利弊,一层结构的竖筋多达33l9根,不采用快速接头是跟不上滑模速度的。
(五)水平结构模板体系
在高层建筑滑模施工中滑模只解决竖向结构的模板问题,水平结构的施上问题不能解决。如果6天施工一个结构层,除竖向结构需18h外,其余5天多时间主要是施工水平结构占用的时间,因此如何加快水平结构的施丁速度是进一步提高滑模施工速度的关键,这就要求采用先进快速的模板体系。在该大楼滑模施工中,采用了WDJ模板碗扣支架拆头体系,这一体系适应性强,调整简易,支模、拆模比较方便。大面积的平面模板采用1220mm×2440mm竹编塑面模板,每块面积为2198m2,铺设速度快,拆模后光滑平整美观,不粘模,周转次数多。当竖向结构滑模滑升1m高以后,碗扣架也就快完成了,紧接着就可以铺设主楞、次楞和模板。
(六)垂直运输机械
垂直运输机械设80t.m塔机1台,主要负责钢筋和钢管的吊运,同时辅助局部砼浇筑;大量的砼主要靠输送泵和布料杆,另设1台双笼施上电梯负责施工人员的上下和装修装饰材料的运输。
(七)测量与纠偏
(1)模板滑升过程中,滑模工作平台应处于水平状态,操作平台的水平偏差不应超30mm,相邻两提升架上千斤顶的高度偏差不超过5mm。
(2)垂直度的测量。垂直度的控制采用轴线控制方法。设置观察点来测量滑模的垂直度偏差。每层滑升期间,应至少测量两次。楼板浇筑完毕后,应对滑模再校核一次。
(3)水平度的测量。滑模组装完毕后,用水平仪在其支承杆上抄出水平线,并每隔200m作一水平标记,作为测量千斤顶升差和操作平台水平度的依据。每层检查校正一次水平标记的误差。
(4)滑模纠偏。当滑模偏离轴线10mm时应逆行纠偏,一股情况可采用操作平台倾斜法纠偏。
(5)操作平台水平度调整。在每个千斤顶上安装一个调平器,只需将调平器的限位卡的下口对齐支承杆上的水平标记线固定,当千斤顶全部爬升到顶位限位卡时,滑模平台即可自动调平。
结束语
滑模施工具有速度快、砼连续性好、表面光滑、无施工缝、材料消耗少、施工安全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高层建筑施工的首选施工方案。由于滑模施工的方法较多,在采用滑模施工時,一定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使滑模施工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玉成.浅谈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科技风,2009(16).
【2】唐利勤.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技术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0(21).
关键词:建筑工程;滑模;施工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sliding mode, and 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 of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liding mod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oint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Sliding mod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层建筑上部主体结构通常层数较多,且竖向结构布置上下变化不大,特别是进入标准层后,结构施工工艺重复较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可尽量采用滑模施工法。滑模施工改善了施工条件、减少了劳动强度、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资源、降低了工程成本,充分体现了混凝土的连续性施工特点,所以一直在民用建筑,如高层民宅、烟囱、筒仓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一、滑模施工的原理
滑模施工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平面布置,将一套特制的滑升模板、提升架和与之配套的操作平台、支承杆及提升设备等组成的滑模装置安装就位,利用同步提升系统(千斤顶)作为带动整套滑模装置向上滑升的动力,利用液压千斤顶在支承杆上爬升,从而不断地在模板内分层浇灌混凝土和绑扎钢筋的连续施工方法。在滑升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操作平台上作业,钢筋绑扎和混凝土的浇灌始终在模板上口30cm左右进行,当模内浇满混凝土且模板下口混凝土强度达到0.3-0.5MPa后,向上滑升一定高度(20-30cm),这样一边绑扎钢筋,一边浇灌混凝土,一边滑升,直至建筑物顶板高度。其横向结构采用逐层滑空后常规支模的施工方法,以确保结构的整体性。
二、滑模施工的特点
(1)液压滑模施工是优质、高速、造价低的施工工艺,一次组装1m多高模板,即可连续浇注混凝土,不间断滑升模板,连续成型,直至达到设计标高。一组筒仓可以一次组装滑升,不用支脚手架,不重复支模,每天可以滑升2.5m~3.5m,最高可达5m,工期只有普通模板的三分之一,可降低成本15%~20%,混凝土连续成型,结构整体性好、使工程质量得以显著提高。
(2)滑模装置除一般的通用构件外,其他的装置均应随着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及平面布置而改变,因而滑模装置具有一定的专一性,因此,建筑物在采用滑模施工时,就必须根据滑模施工的特点选用结构类型和平面布置,也就是说,建筑物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就应先充分考虑滑模施工的特点进行设计,并进而根据建筑物施工图进行滑模施工设计。
(3)由于滑模施工可以显著减少支、拆模板和搭、拆脚手架等工序的次数,操作平台内的平面作业代替了以往的高空立体作业,而且各工序可实现交叉综合作业,操作平台也可依靠自身动力上升,因而施工进度较之其他施工方法大大加快,也利于安全生产。目前,采用滑模施工一般情况下可以2天建成一层楼,比其他方法少用5~10天,且建筑物层数越多,构筑物高度越高,则施工速度快的优越性越突出。
(4)滑模电脱模技术、滑模混凝土养生技术、滑模千斤顶工作性能现场检测技术等的开发应用,也大大提高了滑模施工技术的机械化水平,使滑模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得到了有力的设备保障,人工劳动强度进一步降低。
三、滑模施工的技術要点
(一)控制混凝土质量
(1)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混凝土质量优劣的科学依据也是保证滑模工艺施工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要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工作。
(2)采用商品混凝土时,最好由施工单位自行选择信誉比较好的混凝土供应商,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配合比,使混凝土的凝结特性满足施工要求。由业主指定混疑土供应商的作法,对滑模施工是不利的。
(3)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这一点对混凝土的输送、保温、初凝时间和工作度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
(4)混凝土的和易性(工作度),对保证顺利滑模施工有较大影响。
(二)混凝土的浇注
(1)钢筋上的混凝土既不易清理,又会影响程质量和下道工序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不要污染钢筋。
(2)浇筑混凝土时,浇筑速度要均匀,保证有利滑升,同时,浇筑高度也要均匀;混凝土要分区分层等厚度浇筑振捣,不得从吊斗或布料杆中直接浇入模板内,应均匀布置,卸在受料平台上,再用铁锹迅速转移到模板内。
(三)模板的滑升
(1)初滑阶段:滑升行程要少,主要目的是对整个滑模装置进行带负荷检验,避免粘模,检查出模强度,确定出模时间和滑升速度。
(2)正常滑升阶段:按每层浇筑0.2m~0.3m相应滑升9个~12个行程,其中每隔20min~40min滑升1个~2个行程滑升速度和出模强度要相协调。
(四)钢筋的制作与安装
由于滑模施工中顶板和墙体连续进行,所以钢筋制作与安装的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条件差,交叉作业多,因此,在安排劳动力过程中要加强和其他工种的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四、工程实例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综合性多功能办公大楼,地上28层,地下2层,总高93.4m,建筑面积44100m2。基础为桩箱结合基础,±0.00以下为现浇钢筋砼框剪结构体系。
(二)混凝土浇筑
该工程为首次采用商品砼及泵送砼用于滑模施工。泵送砼需要大流动性,商品砼需要缓凝,这与滑模工艺是有矛盾的。滑模工艺对砼的出模强度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砼在一定时问内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保证出模砼的质量。规范规定适宜的出模强度为0.2~0.4MPa,如砼流动性太大,缓凝时间太长,则砼出模强度会降低,出模后会垮塌,不能成型。这一问题通过与砼公司和减水剂厂家的密切配合,针对开始时由于砼缓凝时间过长,滑第一层的时间为50h,采取改进措施后,提高到15h即可滑升一层结构。缓凝时间控制在6h左右。
(三)内爬式布料杆
采用砼泵配合内爬式砼布料杆布料是高层建筑现浇砼机械化的先进上艺,对滑模施工十分有利。由于布料杆方便灵活、效率高,因而可以减少滑模平台上的操作人员,减轻平台荷载。本工程首次采用非全封闭的滑模操作平台,仅沿墙、柱边缘设1m宽的一条通道,另在局部设少量活动平台,其余大部分平台上仅设有桁架支撑而不铺平台板,用安全网代替。这样既减轻了平台荷载还省去了每次拆装活动平台的工序。根据该工程要求,专门设计生产了一台工作半径为24m的HG一24型内爬式全液压砼布料杆,用于工程的滑模施。
实践表明,商品砼+砼输送泵+内爬式全液压砼布料杆+滑模工艺施工是高层建筑施工中较为先进合理的配套工艺,高度机械化且效率高。在1400m的楼面上多工种同时作业,一层结构的滑模施工只需18h,砼工程量约300m,包括楼板支模、扎钢筋,穿预应力筋、浇砼、预应力筋张拉等全过程,可达到一个月施工6层的高速度,这是其它任何施工工艺都不及的。
(四)竖向钢筋接头
滑模施工为快速施工工艺,十几个小时要完成一个结构层的全部施工工序,包括模板工程、钢筋制作绑扎、砼浇筑、门窗洞留设、水电预埋管件等竖向钢筋的连接如处理不当将影响滑模施工速度;钢筋竖向连接方式有许多种,各有利弊,一层结构的竖筋多达33l9根,不采用快速接头是跟不上滑模速度的。
(五)水平结构模板体系
在高层建筑滑模施工中滑模只解决竖向结构的模板问题,水平结构的施上问题不能解决。如果6天施工一个结构层,除竖向结构需18h外,其余5天多时间主要是施工水平结构占用的时间,因此如何加快水平结构的施丁速度是进一步提高滑模施工速度的关键,这就要求采用先进快速的模板体系。在该大楼滑模施工中,采用了WDJ模板碗扣支架拆头体系,这一体系适应性强,调整简易,支模、拆模比较方便。大面积的平面模板采用1220mm×2440mm竹编塑面模板,每块面积为2198m2,铺设速度快,拆模后光滑平整美观,不粘模,周转次数多。当竖向结构滑模滑升1m高以后,碗扣架也就快完成了,紧接着就可以铺设主楞、次楞和模板。
(六)垂直运输机械
垂直运输机械设80t.m塔机1台,主要负责钢筋和钢管的吊运,同时辅助局部砼浇筑;大量的砼主要靠输送泵和布料杆,另设1台双笼施上电梯负责施工人员的上下和装修装饰材料的运输。
(七)测量与纠偏
(1)模板滑升过程中,滑模工作平台应处于水平状态,操作平台的水平偏差不应超30mm,相邻两提升架上千斤顶的高度偏差不超过5mm。
(2)垂直度的测量。垂直度的控制采用轴线控制方法。设置观察点来测量滑模的垂直度偏差。每层滑升期间,应至少测量两次。楼板浇筑完毕后,应对滑模再校核一次。
(3)水平度的测量。滑模组装完毕后,用水平仪在其支承杆上抄出水平线,并每隔200m作一水平标记,作为测量千斤顶升差和操作平台水平度的依据。每层检查校正一次水平标记的误差。
(4)滑模纠偏。当滑模偏离轴线10mm时应逆行纠偏,一股情况可采用操作平台倾斜法纠偏。
(5)操作平台水平度调整。在每个千斤顶上安装一个调平器,只需将调平器的限位卡的下口对齐支承杆上的水平标记线固定,当千斤顶全部爬升到顶位限位卡时,滑模平台即可自动调平。
结束语
滑模施工具有速度快、砼连续性好、表面光滑、无施工缝、材料消耗少、施工安全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高层建筑施工的首选施工方案。由于滑模施工的方法较多,在采用滑模施工時,一定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使滑模施工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玉成.浅谈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科技风,2009(16).
【2】唐利勤.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技术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