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新生中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与帮扶对策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hengsh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和解决高校新生中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利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帮扶新生中的贫困生,是各级各类高校学生工作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高校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高校新生中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的研究,分析其心理问题特征,提出通过多种途径帮扶新生中的贫困生,形成帮扶体系,使各级各类高校更好的开展贫困生帮扶工作。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问题;帮扶对策
  在当代大学生中,贫困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贫困的压力、导致一系列心理上的变化,其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学校和社会忧心的重要问题。近十多年来,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在贫困生经济帮扶与心理救助上,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国家资助政策的支持下,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得到了基本的解决,但是在其心理上,由于受到师资力量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贫困生在心理问题上还没有得到根本的帮扶。高校在做好贫困生的帮扶工作中,应该从新生抓起,投入足够的人力与精力,形成一定的帮扶体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 高校新生中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特征
  贫困生由于受自身经济状况的限制,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具有性格内向、自卑、焦虑、偏激,情绪低沉压抑等特征,这些心理特征,在新生中的贫困生中都有所表现,只不过是程度轻重有所不同。
  1.自卑与自尊的心理并存
  自卑是人的一种不良自我意识,也是贫困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自卑感强的学生往往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劣势,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这方面表现在刚入校的新生身上尤为强烈。还有的贫困生刚入学校,彼此不熟悉,生怕别人知道他们的贫困,自尊心使他们不敢申报勤工助学岗位。
  2.焦虑与抑郁心理的困扰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贫困生不仅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还要担心父母由于多年辛苦积劳成疾的身体,同事害怕因学业差而对不起父母的一片苦心。所有这些,使得贫困生的精神压力大,形成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的情绪状态,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抑郁是一种 感受到自己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贫困学生大多来自边远贫困地区,他们试图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将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这些压力,时常让他们感到痛苦。新生中贫困生相对于快要毕业的高年级贫困生来说还不曾体验就业的压力,在这方面表现的较轻,他们只是面临生活压力,由于还不够成熟,他们为父母的考虑也还不够多。
  3.渴望交往与自我封闭的矛盾
  贫困生虽然渴望人际交往,渴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但由于其贫困的生活状况以及与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的反差,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他们不敢轻易和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在一起,更不敢轻易和他们说话。进而导致其心理状态趋于内向,对外来陷入茫然或悲观,性格孤僻,意志消沉,特别是新生中的贫困生,刚入学不久,还没有同学之间的好朋友,更不愿意轻易袒露心迹,害怕遭受挫折和伤害羞于交际,于是就把自己包裹起来。
  二、针对新生中贫困生的帮扶对策及建议
  1.先入为主,前期帮扶
  建立新生中贫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档案,做到心中有数,在新生入学后的一到两个月时间里,以班级和院系为单位,及时摸清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困难程度,在以后的帮扶工作中就能心中有数。这项工作需要爱心和细心,但也是必要和有价值的。要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新生中的貧困生提供和谐的心理环境。高校要结合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对其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2.创新方法,人文帮扶
  根据新生中建立的贫困档案,高校可以努力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对贫困生资助,鼓励企业、社会捐赠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贫困生群体的氛围。学校要教育贫困生将贫困资助与自主自立自强结合起来,以优异的成绩赢得各类奖学金。可以加大勤工助学力度,并逐步变劳务型勤工助学为文化、技术型服务,使勤工助学与培养人才相结合。
  3.形成体系,全面帮扶
  各级各类高校无论是对新生中贫困生的帮扶还是对全校所有的贫困生帮扶,都应形成有序、有效的保障体系。首先,可以形成政策帮扶体系,不断完善奖、助、贷、补、减等资助体系。其次可以形成学籍管理制度上的帮扶体系,在条件允许的高校可以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适当延长或缩短贫困学生的修业年限,使他们能通过提前就业或者勤工助学等方式解决自身经济问题。类似这样的制度帮扶体系建立,能为贫困生克服心理上的各种压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最后要形成心理关怀体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可以配合各个学院密切配合,建立贫困生心理健康档案,帮助和引导贫困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贫困,激励他们勤勉学习。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是长期存在的,对贫困生的帮扶工作,特别是新生中的贫困生帮扶工作,应该针对特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结合各个高校的实际形成一定的帮扶体系,统筹兼顾的做好帮扶工作,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是价值观,摆脱心理贫困,使他们在学校里身心都能健康的成长。
其他文献
教学管理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最有力保障。而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 开教学工作的管理和加强。因此,切实抓好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首要职责。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导和学校管理的主体,脱离了教师,或者教师作用发挥不够,学校的一切不堪设想。那么如何搞好教学管理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  首先,要尊重教师,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作为管
摘 要: 美术欣赏课程是幼师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鉴赏力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适用于幼师美术欣赏教学的科学方法。由于目前国内幼儿师范院校美术欣赏课程不被重视、资源缺乏、课程形式单调,使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对幼师美术欣赏课程的课程形式展开实践研究合理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改革对促进幼师美术欣赏课程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幼师;
摘 要:新课程的提出,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都迫切地需要肩负培养适应本世纪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重任的少先队辅导员,“与时俱进”,掌握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强化辅导员角色意识,重塑德育形象,实现必要转变,成为少先队员真正的楷模与朋友。  关键词:辅导员;少先队员;角色;理念  辅导员工作是做好少先队员工作的基础,做好辅导员工作,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育人环境,维持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促进少
摘 要:音乐教育是学前儿童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然而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家长和老师为他们选择什么样的音乐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音乐作品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音乐在学前儿童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树立儿童的审美观念,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科学的音乐活动可以会给学前儿童提供更多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
摘 要: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材料投放应注重材料的情趣性,同时与主题、教学活动相结合,注重材料的层次和多样性。为幼儿创设“愉快
摘 要: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是国家兴衰的标志。由于教育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因而贫困家庭的子女往往會因贫困而难以完成学业,甚至失去受教育的机会,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高校贫困生的问题不仅是贫困生的个人问题,更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对于贫困生的后续关注和帮助的政策却是很少。  关键词:贫困生;思想教育;意识  一、出现贫困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出现贫困生问题的原因主要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面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很多大型企业都将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放在了战略规划中重要的位置,而忽视了企业管理架构中部分职能部门的能力发挥,致使企业内部的工会、计生办、关工委等组织一定程度上存在岗位职能没有得到良好发挥的情况。笔者认为,计划生育工作关联着企业干部职工的幸福生活,是企业干部职工能够安心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后盾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对的竞争必将愈益激烈。要在国内国际“一体化”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持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引擎”是企业全员的学习力。因此,高标准创建学习型企业,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而创建学习型企业必须首先创建高水准的学习型机关,强化示范引领机制,推动企业各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创建学习型机关必须紧紧抓住强化理性指导、坚持以人为本、
碳是生命科学中最重要的元素。蛋白质(2014年清华大学成果)、核酸、DNA等有机物是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因此没有碳元素便没有生命。金刚石的人工合成、碳纤维的开发利用,以及石墨层间化合物、富勒烯(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石墨烯(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聚乙炔(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碳纳米管(2014年北京大学成果)和碳纳米泡沫(浙江大学成果)等材料的发现与合成,不对称合成化学(2001年诺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