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教学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怎样的课堂教学会有高质量呢?关乎课堂教学质量的两个因素是课前预设和课堂实施。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这两个因素,以“文本解读”为例,笔者结合所听的一些课例,就如何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粗浅的想法和建议。
一、教学起点的设定应克服盲目性
教学起点是教师教的出发点,也是学生学的出发点,它是建立在教师课前对学生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发展可能的预测之上的。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洞察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愿望,才能准确地把握好教学的真实起点,使教学有的放矢。
案例:二年级上册《青松》一课的导入。
这是陈毅写的一首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执教者在揭题以后说:“题目如文章的眼睛,读了题目,小朋友知道了什么?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孩子除了说出知道这首诗写的是青松以外,就说不出其他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接下来该老师又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了不少问题,其中有一个孩子提出:“青松是什么? ”执教者可能觉得这个问题有些离谱,所以处理也是以简要的介绍一带而过。其实这不是一个离谱的问题,而是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它也不是一个个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因为在接下去的教学中,不少学生在理解“要知松高洁”时,一会儿把青松说成能开花的植物,在来年春天雪化后开出了美丽的花朵;一会儿又把青松说成了小动物。这使我们意识到,二年级的学生,特别是生活在城镇的二年级学生,他们学习这首诗的起点应该是认识“青松”,不然,对于诗句的理解根本无从谈起。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对教学起点的设定不能想当然,需要我们走近学生,了解学情,洞察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认为,这首诗的教学导入可作这样的修正:揭题之后,出示图片,指出:这就是青松,它高大挺拔,虽然没有艳丽的花朵和芳香的果实,却四季常青,在山上、公园、校园,我们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二、教学姿态的选择应超越浅层次
在许多课上,我们都发现小学生受年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影响,很多时候他们的需要仅停留在一些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上。如果停留在这种浅层次上,那么教学的进程、目标都无法完成,学生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此时,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超越浅层次的感性认识,实现生命个体的成长发展。案例:四年级上册《诚实与信任》的阅读理解。“快到家时,汽车刚从快车道进入慢车道,便听到“咔嚓”一声。我以为汽车出了故障,赶快停了车。一检查,发现右侧的反光镜碎了。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看见一辆小红车停靠在路边,左侧的反光镜也碎了。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执教者首先让学生自读以上段落,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的感受都是文中的“我”很诚实。其实,这是不言而喻的,不管学生是否深入地读了课文,都不难得出这个答案。此时,执教者并没有满足于学生这样浅层次的理解,而是进一步追问:“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文中‘我’的诚实。那么,你读懂了这种诚实吗?你感觉到了这里‘诚实’的分量了吗?这是一种怎样的诚实?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读出了这份“诚实”是无人监管情况下的一种自觉、自律。教师相机把这种“诚实”概括为古人所说的“慎独”,由此真正丰富了“诚实”的内涵。
三、教学设计的改进应走向灵动怎样的教学设计决定怎样的课堂实施。因此,在备课时,我们必须突破习惯性思维和固有经验,考虑怎么教的问题。作教学设计应反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学生会有什么样的答案,从而使教学设计得到优化。
案例:一年级上册《家》的教学设计。
在一次低年级段语文会课活动中,执教者上课内容都是一年级上册的《家》:“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在对此段的理解上三个执教者分别作了这样的设计:
设计一: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为什么说树林是小鸟的家?为什么说小河是鱼儿的家?为什么说泥土是种
子的家?(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很难应答。)
设计二:出示插图,读读想想: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在家里干什么?(学生对小鸟和鱼儿这两种事物交流热烈,而对另两种则没有精彩的发言。)
设计三:
师:(出示图片)“蓝天是白云的家。”看,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它们有的像——
有的像——还有的像——
(学生自由接答。)
师:这些美丽的云朵有时静,有时动,一会儿聚拢,一会
几分开,它们仿佛在做什么?
生:散步、游戏、睡觉……
师:是啊,蓝天就是他们舒适的家。
师:“小河是鱼几的家。”如果你是一条小鱼,你会在河
里干什么?
(学生自由接答。)
师:我们学过一首诗《江南》,一起来背一背,演一演,好吗?
(师生背诵、表演。)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来读句子。
师:(播放乌叫声)“树林是小鸟的家。”听,小乌在说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多么快乐的家啊!
师:(播放视频:种子破土而出,萌芽、抽叶、开花、结
果……)“泥土是种子的家。”种子会对泥土说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土地就是种子温暖的家啊!
比较以上三种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位教师的设计是非常空洞的,学生学习诗句需要的不是理性的“为什么蓝天是白云的家”这样的问题,而是要获得真切实在的感受;而第二位教师的设计有了实在的内容,但是比较机械,对四句诗采用了同样的解读方法,也并不合理;第三位教师的设计则能针对具体的诗句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展开教学,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获得诗情丽意的感受。
(作者单位: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一、教学起点的设定应克服盲目性
教学起点是教师教的出发点,也是学生学的出发点,它是建立在教师课前对学生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发展可能的预测之上的。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洞察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愿望,才能准确地把握好教学的真实起点,使教学有的放矢。
案例:二年级上册《青松》一课的导入。
这是陈毅写的一首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执教者在揭题以后说:“题目如文章的眼睛,读了题目,小朋友知道了什么?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孩子除了说出知道这首诗写的是青松以外,就说不出其他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接下来该老师又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了不少问题,其中有一个孩子提出:“青松是什么? ”执教者可能觉得这个问题有些离谱,所以处理也是以简要的介绍一带而过。其实这不是一个离谱的问题,而是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它也不是一个个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因为在接下去的教学中,不少学生在理解“要知松高洁”时,一会儿把青松说成能开花的植物,在来年春天雪化后开出了美丽的花朵;一会儿又把青松说成了小动物。这使我们意识到,二年级的学生,特别是生活在城镇的二年级学生,他们学习这首诗的起点应该是认识“青松”,不然,对于诗句的理解根本无从谈起。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对教学起点的设定不能想当然,需要我们走近学生,了解学情,洞察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认为,这首诗的教学导入可作这样的修正:揭题之后,出示图片,指出:这就是青松,它高大挺拔,虽然没有艳丽的花朵和芳香的果实,却四季常青,在山上、公园、校园,我们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二、教学姿态的选择应超越浅层次
在许多课上,我们都发现小学生受年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影响,很多时候他们的需要仅停留在一些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上。如果停留在这种浅层次上,那么教学的进程、目标都无法完成,学生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此时,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超越浅层次的感性认识,实现生命个体的成长发展。案例:四年级上册《诚实与信任》的阅读理解。“快到家时,汽车刚从快车道进入慢车道,便听到“咔嚓”一声。我以为汽车出了故障,赶快停了车。一检查,发现右侧的反光镜碎了。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看见一辆小红车停靠在路边,左侧的反光镜也碎了。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执教者首先让学生自读以上段落,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的感受都是文中的“我”很诚实。其实,这是不言而喻的,不管学生是否深入地读了课文,都不难得出这个答案。此时,执教者并没有满足于学生这样浅层次的理解,而是进一步追问:“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文中‘我’的诚实。那么,你读懂了这种诚实吗?你感觉到了这里‘诚实’的分量了吗?这是一种怎样的诚实?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读出了这份“诚实”是无人监管情况下的一种自觉、自律。教师相机把这种“诚实”概括为古人所说的“慎独”,由此真正丰富了“诚实”的内涵。
三、教学设计的改进应走向灵动怎样的教学设计决定怎样的课堂实施。因此,在备课时,我们必须突破习惯性思维和固有经验,考虑怎么教的问题。作教学设计应反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学生会有什么样的答案,从而使教学设计得到优化。
案例:一年级上册《家》的教学设计。
在一次低年级段语文会课活动中,执教者上课内容都是一年级上册的《家》:“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在对此段的理解上三个执教者分别作了这样的设计:
设计一: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为什么说树林是小鸟的家?为什么说小河是鱼儿的家?为什么说泥土是种
子的家?(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很难应答。)
设计二:出示插图,读读想想: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在家里干什么?(学生对小鸟和鱼儿这两种事物交流热烈,而对另两种则没有精彩的发言。)
设计三:
师:(出示图片)“蓝天是白云的家。”看,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它们有的像——
有的像——还有的像——
(学生自由接答。)
师:这些美丽的云朵有时静,有时动,一会儿聚拢,一会
几分开,它们仿佛在做什么?
生:散步、游戏、睡觉……
师:是啊,蓝天就是他们舒适的家。
师:“小河是鱼几的家。”如果你是一条小鱼,你会在河
里干什么?
(学生自由接答。)
师:我们学过一首诗《江南》,一起来背一背,演一演,好吗?
(师生背诵、表演。)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来读句子。
师:(播放乌叫声)“树林是小鸟的家。”听,小乌在说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多么快乐的家啊!
师:(播放视频:种子破土而出,萌芽、抽叶、开花、结
果……)“泥土是种子的家。”种子会对泥土说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土地就是种子温暖的家啊!
比较以上三种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位教师的设计是非常空洞的,学生学习诗句需要的不是理性的“为什么蓝天是白云的家”这样的问题,而是要获得真切实在的感受;而第二位教师的设计有了实在的内容,但是比较机械,对四句诗采用了同样的解读方法,也并不合理;第三位教师的设计则能针对具体的诗句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展开教学,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获得诗情丽意的感受。
(作者单位: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