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中职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工作中常产生职业倦怠现象。本文结合笔者多年职校生涯的工作实践,对中职学校教师工作中的职业倦怠现象进行分析,力求探寻消除和缓解这一现象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教育 中职教师 职业倦怠 途径和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诸多问题也不同程度的显现出来,使得中职学校的各项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中职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工作中常有挫败感、无力感,缺乏成就感,产生职业倦怠现象。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笔者认为如果教师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和职业倦怠现象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缓解,将会给学校的生存乃至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结合笔者多年职校生涯的工作实践和思考,对中职学校教师工作中的职业倦怠现象进行分析,力求探寻消除和缓解这一现象的途径和方法,以期能使各位职教同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较高的职业素养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1.职业学校教师工作中职业倦怠表现
1.1 在情绪方面,教师工作中表现为持续的精神不振,情绪抑郁,对教学体验倦怠,情绪低落、易怒,自我评价低,对他人容忍度降低,认为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和价值,对前途悲观失望,丧失工作信心和热情。
1.2 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厌倦教学工作,减少工作投入,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呆板,方法老套,缺乏创新,尽量逃避教学环境,对学生冷漠,师生关系紧张,逃避与同事交往与合作,对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甚多。
2.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职业倦怠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是它带给教师情绪上的困扰,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消极、感伤的心境,严重损害和威胁教师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使个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二是由职业倦怠带来的教师敬业精神不振和工作热情下降必然影响其教学水平的发挥,造成教学工作的低效化和学校资源的浪费,进而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教师职业倦怠及由此引发的对学生态度冷漠,对后进生歧视、排斥及采用强制手段管理班集体等将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对其个性发展带来伤害,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 产生职业倦怠感的原因:
2.1 客观原因: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相对较差。在同龄人中,中职学校的学生群体是相对不优秀的,他们文化基础知识较差,学习习惯不好,自律性较差,有的还沾染一些不良习气,更多的中职生表现为方向不明,动力不足、浑浑噩噩、无所用心。中职学校教师工作长期面对存在诸多问题的教学对象和相对较差的教学环境,感到身心疲惫,工作中缺乏成就感,对教学工作丧失兴趣,产生职业倦怠感。
2.2 主观原因:教师不能因材施教。中职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中、老年教师过去教学生涯中面对是比较优秀的学生,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初高、中学校毕业的优秀学生。而目前的中职学生大多缺乏理想,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课堂上往往是玩手机、睡大觉、聊天……面对迥然不同的教育对象,这部分老师不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而是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长期面对如此的教育对象和教学环境,这部分老师感到失落、沮丧,工作充满挫败感,出现职业倦怠;另外,一部分是刚走出大学校门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当初走上工作岗位对教师工作满怀憧憬,原本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满腹经纶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实际工作中面对普遍厌学的中职学生以及乱糟糟的课堂秩序,工作兴趣大减、失去了自信,得过且过,甚至觉着人生的前途渺茫,职业倦怠不言而喻。
基于上述原因,客观地说职业学校教师工作中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和职业倦怠是可以理解的。当然,承认职校教师产生这些负面情绪的合理性,并不等于同意让职校教师陷入这些情绪而自暴自弃。而是应该让职校教师从负面情绪和职业倦怠中摆脱出来必须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职校老师工作中出现的职业倦怠除上述客观原因外,更多是因为一些主观因素造成的,其中职业学校教师对自己的教师角色定位不准是主要诱因。中职学校教师中大多数人比较明确的是"教师"身份,但常常忽略"职业学校"这个定语,以普通教师的身份从事职业教育,必然遭遇诸多碰壁和困惑,碰壁绕不开,困惑解不了,职业倦怠必然而生。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与其他类型教育的学生相比有着太多、太大的不同。笔者认为职校教师要消除职业倦怠感,必须立足中职教育现实,准确定位自己的职校教师角色。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立足中职教育现实,正确对待中职学生
职业学校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学校的教师有别于其他类型学校的教师身份,职校教师必须明白基于目前我国的社会现实和教育制度,任何一个人或团体在短时间内都是无法改变目前的职业教育现状;必须明白不论中职学生素质如何、表现如何,他们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必须明白相对较差的生源素质和相对较差的工作氛围等一系列的客观条件都不会因为我们的抱怨和埋怨而改变,我们能做的便只有立足中职教育现实,调整教育教学理念,重新认识定位自己的"教师"身份,正确对待学生。我们必须明白,中职学生的今天是由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为他们过去买单的不应该仅仅是他们自己,我们的工作关乎他们的前途命运。平时工作中,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换位思考,唤醒自己对学生的同情心、耐心、责任心和爱心。面对学生的现实生存需要,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拿到一张职场入场券。
2.走进学生心灵,改善师生关系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走进学生心灵,为他们设计"梦想",帮助学生转变学生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生源状况目前尚不可能有根本改变的前提下,要想有一个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就必须走进学生心灵,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首先,要有爱心,即喜悦之心,和谐之心,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学习习惯,健康状况,家庭社会环境深入了解。真正地与学生在一起,要真心地与学生交朋友。其次,对学生要有足够的信心,即欣赏之心,期待之心。教育是一种期待,无论是好学生还是调皮不守纪律的学生,教师要像欣赏自己的孩子一样,从内心流露一种期盼,形成学生成长的动力。再次,要有恒心、耐心和粗心。恒心既坚持之心,负责到底之心,教育不是一蹴而就,要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耐心,即冷静之心,迂回之心,允许学生错误的反复;粗心,即包容之心,体谅之心,在教师的粗心中,使学生彰显自我,炫耀自我,发展自我。另外,教学相长,教师要放下身价,真正地与学生共进步,真诚地与学生共成长。其中,学生成长的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教师成长的是教育的方法、艺术与智慧。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浇灌出芬芳的花朵,师生双方才能共赢。 3.加强师德素养,提升业务能力
教育部《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文件指出,教师队伍建设核心是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笔者认为中职学校教师要从以下三方面提升自己的师德素养,首先要求教师不断加强教育法规和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育理论修养,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师德修养,在教学中,德、教并重,加强素质教育。其次,要有无私奉献的责任心,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而不是在任何"压力"之上。再次,要有公正开明的"公心"。做到让所有的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最后,教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要深信"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身教重于言教,为此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个性修养,调整自身价值定位和行为标准,以高尚的道德去熏陶、影响学生。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立身的根本。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学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和技能,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技能和新的教学理念,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新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阵地,教师要精心的上好每一堂课,既要重视基础理论又要重视技能操作实战,鼓励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大胆设想,大胆创新,大胆探究,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善学乐学。课后要写教学反思日志,总结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写教学机智、教学创新,让自己在教学反思中提高;教师要学会研究。把课堂作为研究现场,把每一次教学交往活动作为思考的对象,在问题的寻找与问题答案的索解中重新认识教学的取向与实施方式。在教学研究中改进教学,在教学研究中成长,用自己的业务实力"征服"学生,在教学研究中提升自己。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认识、体会和思考,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职教同仁能够以准确的教师角色定位去应对目前中职教育的现实问题,去面对存在诸多问题的学生,去开展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一定会发生改变,职业教育的地位也一定会提升,我们也会因为工作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而增加自己的生活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2]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陕教职〔2012〕39号.
[3] 刘景忠.《职校教师该如何为自己的角色定位》,中国教育报2012,10,24.
【关键词】中职教育 中职教师 职业倦怠 途径和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诸多问题也不同程度的显现出来,使得中职学校的各项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中职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工作中常有挫败感、无力感,缺乏成就感,产生职业倦怠现象。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笔者认为如果教师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和职业倦怠现象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缓解,将会给学校的生存乃至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结合笔者多年职校生涯的工作实践和思考,对中职学校教师工作中的职业倦怠现象进行分析,力求探寻消除和缓解这一现象的途径和方法,以期能使各位职教同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较高的职业素养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1.职业学校教师工作中职业倦怠表现
1.1 在情绪方面,教师工作中表现为持续的精神不振,情绪抑郁,对教学体验倦怠,情绪低落、易怒,自我评价低,对他人容忍度降低,认为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和价值,对前途悲观失望,丧失工作信心和热情。
1.2 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厌倦教学工作,减少工作投入,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呆板,方法老套,缺乏创新,尽量逃避教学环境,对学生冷漠,师生关系紧张,逃避与同事交往与合作,对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甚多。
2.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职业倦怠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是它带给教师情绪上的困扰,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消极、感伤的心境,严重损害和威胁教师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使个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二是由职业倦怠带来的教师敬业精神不振和工作热情下降必然影响其教学水平的发挥,造成教学工作的低效化和学校资源的浪费,进而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教师职业倦怠及由此引发的对学生态度冷漠,对后进生歧视、排斥及采用强制手段管理班集体等将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对其个性发展带来伤害,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 产生职业倦怠感的原因:
2.1 客观原因: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相对较差。在同龄人中,中职学校的学生群体是相对不优秀的,他们文化基础知识较差,学习习惯不好,自律性较差,有的还沾染一些不良习气,更多的中职生表现为方向不明,动力不足、浑浑噩噩、无所用心。中职学校教师工作长期面对存在诸多问题的教学对象和相对较差的教学环境,感到身心疲惫,工作中缺乏成就感,对教学工作丧失兴趣,产生职业倦怠感。
2.2 主观原因:教师不能因材施教。中职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中、老年教师过去教学生涯中面对是比较优秀的学生,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初高、中学校毕业的优秀学生。而目前的中职学生大多缺乏理想,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课堂上往往是玩手机、睡大觉、聊天……面对迥然不同的教育对象,这部分老师不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而是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长期面对如此的教育对象和教学环境,这部分老师感到失落、沮丧,工作充满挫败感,出现职业倦怠;另外,一部分是刚走出大学校门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当初走上工作岗位对教师工作满怀憧憬,原本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满腹经纶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实际工作中面对普遍厌学的中职学生以及乱糟糟的课堂秩序,工作兴趣大减、失去了自信,得过且过,甚至觉着人生的前途渺茫,职业倦怠不言而喻。
基于上述原因,客观地说职业学校教师工作中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和职业倦怠是可以理解的。当然,承认职校教师产生这些负面情绪的合理性,并不等于同意让职校教师陷入这些情绪而自暴自弃。而是应该让职校教师从负面情绪和职业倦怠中摆脱出来必须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职校老师工作中出现的职业倦怠除上述客观原因外,更多是因为一些主观因素造成的,其中职业学校教师对自己的教师角色定位不准是主要诱因。中职学校教师中大多数人比较明确的是"教师"身份,但常常忽略"职业学校"这个定语,以普通教师的身份从事职业教育,必然遭遇诸多碰壁和困惑,碰壁绕不开,困惑解不了,职业倦怠必然而生。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与其他类型教育的学生相比有着太多、太大的不同。笔者认为职校教师要消除职业倦怠感,必须立足中职教育现实,准确定位自己的职校教师角色。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立足中职教育现实,正确对待中职学生
职业学校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学校的教师有别于其他类型学校的教师身份,职校教师必须明白基于目前我国的社会现实和教育制度,任何一个人或团体在短时间内都是无法改变目前的职业教育现状;必须明白不论中职学生素质如何、表现如何,他们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必须明白相对较差的生源素质和相对较差的工作氛围等一系列的客观条件都不会因为我们的抱怨和埋怨而改变,我们能做的便只有立足中职教育现实,调整教育教学理念,重新认识定位自己的"教师"身份,正确对待学生。我们必须明白,中职学生的今天是由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为他们过去买单的不应该仅仅是他们自己,我们的工作关乎他们的前途命运。平时工作中,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换位思考,唤醒自己对学生的同情心、耐心、责任心和爱心。面对学生的现实生存需要,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拿到一张职场入场券。
2.走进学生心灵,改善师生关系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走进学生心灵,为他们设计"梦想",帮助学生转变学生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生源状况目前尚不可能有根本改变的前提下,要想有一个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就必须走进学生心灵,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首先,要有爱心,即喜悦之心,和谐之心,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学习习惯,健康状况,家庭社会环境深入了解。真正地与学生在一起,要真心地与学生交朋友。其次,对学生要有足够的信心,即欣赏之心,期待之心。教育是一种期待,无论是好学生还是调皮不守纪律的学生,教师要像欣赏自己的孩子一样,从内心流露一种期盼,形成学生成长的动力。再次,要有恒心、耐心和粗心。恒心既坚持之心,负责到底之心,教育不是一蹴而就,要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耐心,即冷静之心,迂回之心,允许学生错误的反复;粗心,即包容之心,体谅之心,在教师的粗心中,使学生彰显自我,炫耀自我,发展自我。另外,教学相长,教师要放下身价,真正地与学生共进步,真诚地与学生共成长。其中,学生成长的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教师成长的是教育的方法、艺术与智慧。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浇灌出芬芳的花朵,师生双方才能共赢。 3.加强师德素养,提升业务能力
教育部《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文件指出,教师队伍建设核心是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笔者认为中职学校教师要从以下三方面提升自己的师德素养,首先要求教师不断加强教育法规和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育理论修养,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师德修养,在教学中,德、教并重,加强素质教育。其次,要有无私奉献的责任心,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而不是在任何"压力"之上。再次,要有公正开明的"公心"。做到让所有的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最后,教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要深信"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身教重于言教,为此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个性修养,调整自身价值定位和行为标准,以高尚的道德去熏陶、影响学生。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立身的根本。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学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和技能,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技能和新的教学理念,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新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阵地,教师要精心的上好每一堂课,既要重视基础理论又要重视技能操作实战,鼓励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大胆设想,大胆创新,大胆探究,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善学乐学。课后要写教学反思日志,总结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写教学机智、教学创新,让自己在教学反思中提高;教师要学会研究。把课堂作为研究现场,把每一次教学交往活动作为思考的对象,在问题的寻找与问题答案的索解中重新认识教学的取向与实施方式。在教学研究中改进教学,在教学研究中成长,用自己的业务实力"征服"学生,在教学研究中提升自己。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认识、体会和思考,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职教同仁能够以准确的教师角色定位去应对目前中职教育的现实问题,去面对存在诸多问题的学生,去开展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一定会发生改变,职业教育的地位也一定会提升,我们也会因为工作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而增加自己的生活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2]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陕教职〔2012〕39号.
[3] 刘景忠.《职校教师该如何为自己的角色定位》,中国教育报201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