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iao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们自主学习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具有强烈的探索知识的欲望,能够根据时间和学习内容合理安排自己学习的计划。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运用到作文教学中,但这种合作学习并不是说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而是需要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笔者对作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根据学生特点组织作文学习小组
  在作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首先组织作文学习小组,组织作文学习小组并不是简单的随机分配,而且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安排,要以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等进行分配,将具有相似特点的学生分为一个学习小组,有利于形成小组和谐的合作氛围,小组的成员不宜过多,一般在四五人左右为最佳,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个成员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实际组织小组成员时,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人意愿,学生也可以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并从中选举一位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每次的小组合作探究中,每位小组长主要负责维持小组内的秩序,组织小组内成员积极讨论问题。
  二、小组成员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作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主要是学生通过与小组内成员相互讨论问题、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过程,促进他们对于作文方面知识的学习,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表达能力不好的学生们可以从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的发言中学到如何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写作没有思路的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内成员的讨论中获得新的写作灵感;作文结构不合理的学生可以从作文讨论中向小组其他成员请教如何写作。以上这些都是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个人学习目标,小组内成员還需要共同确定学习目标。比如:每个人都要避免在作文中出现错字、避免出现病句;每个人都要保证作文结构正确、条理清晰;每个人在作文中都要适当的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或者名人事例等。每个小组确定了共同的学习目标之后,每个成员都要付出实际的行动。虽然小组是合作学习的模式,但是也要成员们共同比赛,进行良性的竞争,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使学生们通过合作竞争产生作文学习上的进步。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一般为:确定作文学习的目标、小组内成员合作学习探究、向教师报告探究的成果。第一,确定作文学习的目标,在进行各个小组的讨论之前,教师需要告知学生们作文学习的目标与具体内容,比如:本节课主要合作学习的是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引用、反问、设问、互文、通感、反语、反复、顶真、对比等。但是在作文的学习中,学生主要学习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反问、设问、对比就可以了。教师需要在学生们讨论之前,将这几个重要的修辞手法定义将清楚,便于学生接下来的讨论。第二,小组内成员合作学习探究,在明确了作文学习的目标与具体内容以后,学生需要根据目标进行讨论,或者小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合作,一个成员解决一个问题,最后所有成员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地引导学生。第三,向教师报告探究成果,每个小组完成作文讨论任务之后,教师可以设置展示讨论成果这一环节,全班同学都可以参与到其中,大家共享讨论的成果,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并且及时的纠正,最后教师对于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对于表现良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对于表现不如人意的小组要给予鼓励。
  以上是我个人对于作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个人思考,当然还有更多的方法,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探索与创新,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作文的教学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永昌县第七中学。
其他文献
诵读教学,古已有之。诵读,可以把诗歌中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把诗人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是学生与诗人心灵碰撞、与诗歌情境相互交融的最重要的手段,是我们诗歌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但是,长期以来,高中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诵读的现象,语文课堂教学重视诗歌内容与手法的分析而轻视诵读,语文教师对诵读的认识不充分,在诗歌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指导学生诵读,甚至自身缺乏诵读的知识与指导诵读的方法、技巧,诵
语文是传统文化的介质,是民族文化的集合,它将文化、艺术以及道德进行了融合。高中语文则是将多种文化进行了整合,为了使得学生对语文有更深层次的感受与体会,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其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将传统文化渗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语文的感知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1.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  语文课与数学课不同,高中生大多对数学有很强的
语文教育既是语言教育,又是人文教育,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个性、完善人格的重任。面对当代道德教育容易陷入单一的“知识化”“形式化”的困境,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资源,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文学的情趣,塑造人文品格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一、通过常规活动,让学生接受人类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的熏陶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高中学生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
要谈“无格”写作教学,首先就要明确何为“格”?所谓“格”即学生在写作中必需遵循的规则、技巧及其常規形式。许多老师认为,初中起始年级的写作教学也应该先指导学生学习写作的规则、技巧及其常规形式,即必须先教会学生“人格”。写作教学需要“入格”训练,但对初中起始年级的学生过早地以“格”约束,片面强调立意、构思、选材等技巧训练,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写作兴趣的丧失,进而导致学生思维发展的单一化、程式化,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