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目标,指明正确方向。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语文学科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语言与思维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前两个要素是后两个要素实施的前提与必要条件。思维发展与提升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尝试从多方面入手,分析当下教育现状、该素养其本身丰富内涵、作用与重要意义、高中语文教学切实可行的措施等,探寻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生在学习语文时,首先需要通过语言这个媒介进行知识吸收、消化理解、积累梳理,进一步进行表达交流良好运用。而思维培养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思考方法与角度,客观全面、辩证理性地看待问题,对已存在的固有观点进行深入探究,敢于质疑与验证讨论的重要素养。现今教育现状存在的不足,既是提出“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客观条件背景,也给予这一素养发挥独特作用,挖掘无限潜能的广阔空间。提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可行措施更可以切合实际地帮助学生聚焦思维,引导思辨,帮助师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素养并发挥其实战价值。
1提出该素养的教育现状
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老师一味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填鸭式教育”,只注重知识积累而不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下的教程中增加了不少引导学生感悟与欣赏的内容,但是对于学生思辨性特质、逻辑性和形象性思维的培养并不到位,许多学生已经习惯接受标准答案,缺少质疑创新批判精神。或者存在学生虽然对于老师提出的附加拓展题有思考兴趣,课后却没有足够的时间进一步研究以答疑解惑,学生在思维发展方面是不足的,有效提升是有缺陷的。
2多层丰富内涵
首先,“思维发展与提升”要求学生发展直觉、逻辑、形象、辩证、创造等多方面思维,思考具有批判性深刻性等。接下来的课程目标对此进一步解释说明,形象思维指学生面对教程中语言和文字的直观体验,也就是整体感知时的第一印象的联想与想象。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需要学生能够客观地、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个问题,并有理有据地论证自己的观点,理性与感性充分结合,用心共情仔细感受,用头脑客观清醒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创新创造,强调思考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此外,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任务群”部分中提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逻辑性”,体现思维发展的实践方向。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课堂中,通过师生合作探究可以品析孔子弟子们不同的人物志向与性格,那么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依据在哪里,推演的过程是怎样的,这些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中不只说出结论,还要阐释自己的思路,带动所有同学从多个角度思考,重视推理能力与思考过程,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深层内涵。
3作用与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在教学各方面都起到积极重要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首先,能够增强学生自主思考推理意识,为今后长远学习打牢基础。比如《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是哪几方面原因造成的,“我”的回答是否是其中一个因素等问题的抛出,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仅接受所谓的答案的输出,更应该掌握技巧与方法,知道思考入手的角度,分别从整体时代背景,文中人物自身主观原因,其他客观原因,次要人物作用等方面着手,比如,原因一是祥林嫂自身的不幸,她代表着中国封建社会饱受礼教迫害的弱势妇女群体;二是周围的人们冷嘲热讽,摧毁了她继续活下去的信心;三是像“我”这样具有软弱性青年知识分子对她的问题避而不答;四是根本原因即封建社会“吃人”的腐朽落后,时代大背景是悲剧的产生的源头。
其次,有利于师生共同探究学习,进行思辨性拓展,养成良好习惯,深度挖掘学生潜力。学生做题的思路不应该是固式的,而应该学会灵活变通,随机应变地根据题目进行感悟理解,每一个人在思考空间上都是有无限可能的,成绩不够突出的学生也可以有先进的想法。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思维训练可以提升学生个人自信心,让他们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得到更好的发展。
还有,适应新高考改革大趋势大方向,坚持思维训练,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提升,教育环境整体改善。新高考不仅考察思考的结果,更是通过题目的提示与引导,要求学生在答案中体现思考的过程。
4教学可行措施
首先,教师应保持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权威,能够畅所欲言积极表达主见从而加深理解与实践,结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真实历史下的时代背景与人物形象以注重逻辑性培养。
其次,教师在任务性学习、思辨性阅读中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训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测,合理质疑,奖惩适当,让学生逐渐接受并愿意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每堂课解决问题是应抓住重点,主次矛盾相结合,条理清晰,层层递进式引导学生思考,增强系统思维。
最后,提高教学效能,师生共同讨论提高,让学生加快信息消化处理,增强认知能力,塑造阅读思考思维是培养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长久之计。也可以进行专题教学,比较阅读,避免不必要的机械的训练,最大程度提高效率,学与思牢牢结合,拓展迁移性问题可以布置为课后作业,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反馈并提出相应的见解。
5结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重要而珍贵的价值意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符合培养人才、培育祖国栋梁的可行性要求,新时期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加之深入理解和贯彻落实,重视学生的多方位思维角度,高质量思维品质,恰当结合其他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理想,坚定文化自信,繼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主义事业挥洒青春激情,贡献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生在学习语文时,首先需要通过语言这个媒介进行知识吸收、消化理解、积累梳理,进一步进行表达交流良好运用。而思维培养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思考方法与角度,客观全面、辩证理性地看待问题,对已存在的固有观点进行深入探究,敢于质疑与验证讨论的重要素养。现今教育现状存在的不足,既是提出“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客观条件背景,也给予这一素养发挥独特作用,挖掘无限潜能的广阔空间。提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可行措施更可以切合实际地帮助学生聚焦思维,引导思辨,帮助师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素养并发挥其实战价值。
1提出该素养的教育现状
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老师一味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填鸭式教育”,只注重知识积累而不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下的教程中增加了不少引导学生感悟与欣赏的内容,但是对于学生思辨性特质、逻辑性和形象性思维的培养并不到位,许多学生已经习惯接受标准答案,缺少质疑创新批判精神。或者存在学生虽然对于老师提出的附加拓展题有思考兴趣,课后却没有足够的时间进一步研究以答疑解惑,学生在思维发展方面是不足的,有效提升是有缺陷的。
2多层丰富内涵
首先,“思维发展与提升”要求学生发展直觉、逻辑、形象、辩证、创造等多方面思维,思考具有批判性深刻性等。接下来的课程目标对此进一步解释说明,形象思维指学生面对教程中语言和文字的直观体验,也就是整体感知时的第一印象的联想与想象。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需要学生能够客观地、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个问题,并有理有据地论证自己的观点,理性与感性充分结合,用心共情仔细感受,用头脑客观清醒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创新创造,强调思考的深刻性与独特性。
此外,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任务群”部分中提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逻辑性”,体现思维发展的实践方向。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课堂中,通过师生合作探究可以品析孔子弟子们不同的人物志向与性格,那么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依据在哪里,推演的过程是怎样的,这些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中不只说出结论,还要阐释自己的思路,带动所有同学从多个角度思考,重视推理能力与思考过程,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深层内涵。
3作用与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在教学各方面都起到积极重要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首先,能够增强学生自主思考推理意识,为今后长远学习打牢基础。比如《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是哪几方面原因造成的,“我”的回答是否是其中一个因素等问题的抛出,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仅接受所谓的答案的输出,更应该掌握技巧与方法,知道思考入手的角度,分别从整体时代背景,文中人物自身主观原因,其他客观原因,次要人物作用等方面着手,比如,原因一是祥林嫂自身的不幸,她代表着中国封建社会饱受礼教迫害的弱势妇女群体;二是周围的人们冷嘲热讽,摧毁了她继续活下去的信心;三是像“我”这样具有软弱性青年知识分子对她的问题避而不答;四是根本原因即封建社会“吃人”的腐朽落后,时代大背景是悲剧的产生的源头。
其次,有利于师生共同探究学习,进行思辨性拓展,养成良好习惯,深度挖掘学生潜力。学生做题的思路不应该是固式的,而应该学会灵活变通,随机应变地根据题目进行感悟理解,每一个人在思考空间上都是有无限可能的,成绩不够突出的学生也可以有先进的想法。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思维训练可以提升学生个人自信心,让他们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得到更好的发展。
还有,适应新高考改革大趋势大方向,坚持思维训练,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提升,教育环境整体改善。新高考不仅考察思考的结果,更是通过题目的提示与引导,要求学生在答案中体现思考的过程。
4教学可行措施
首先,教师应保持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权威,能够畅所欲言积极表达主见从而加深理解与实践,结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真实历史下的时代背景与人物形象以注重逻辑性培养。
其次,教师在任务性学习、思辨性阅读中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训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测,合理质疑,奖惩适当,让学生逐渐接受并愿意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每堂课解决问题是应抓住重点,主次矛盾相结合,条理清晰,层层递进式引导学生思考,增强系统思维。
最后,提高教学效能,师生共同讨论提高,让学生加快信息消化处理,增强认知能力,塑造阅读思考思维是培养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长久之计。也可以进行专题教学,比较阅读,避免不必要的机械的训练,最大程度提高效率,学与思牢牢结合,拓展迁移性问题可以布置为课后作业,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反馈并提出相应的见解。
5结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重要而珍贵的价值意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符合培养人才、培育祖国栋梁的可行性要求,新时期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加之深入理解和贯彻落实,重视学生的多方位思维角度,高质量思维品质,恰当结合其他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理想,坚定文化自信,繼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主义事业挥洒青春激情,贡献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