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者初心

来源 :全球商业经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ufan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宾
  徐皓峰 新生代武侠小说家、电影导演、编剧
  王大勇 编剧、策划、监制、制片人
  风间隼 时光网特约影评人、自由撰稿人
  王 涌 《全球商业经典》执行总编辑
  李国卿 《全球商业经典》副总编辑
  日本武士道1904年前后推广,中国武士会1912年建立,但结果迥异:至今,日本武士道是流行文化,中国武士会湮灭无闻。
  徐皓峰的《武士会》描写民间武人李尊吾谨守不成家、不守财、不授徒的师训,苦修独行道,却遭逢八国联军洗劫北京之变,从一个人的抵抗开始,历经十年人生创痛与变故,达到武学巅峰,成为一代武林宗师的传奇。
  因为徐是电影《一代宗师》的编剧之一,《一代宗师》中有涉及《武士会》的情节,因此当《武士会》于2013年年初出版时,被看作是“《一代宗师》的前传”。徐1973年生人,1997年开始纯文学创作,2006年整理出版口述史《逝去的武林》。2007年,发表武侠小说《道士下山》,此书被誉为“硬派武侠接脉之作”。2011年出版长篇小说《大日坛城》与纪实类文学作品《大成若缺》。2011年拍摄电影《倭寇的踪迹》,入围当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2012年,他拍摄了自己的第二部电影《箭士柳白猿》。
  民国的武林和城市分不开,武林人士在城市居住,是地方安定的重要力量。《武士会》在描写武人生态的同时,还描写了清末的民间结构、满汉权变、佛教隐情。小说对文化兴衰的因果及中国国民性格的形态给出了令人意外的解释。
  主题演讲
  徐皓峰:《武士会》这本书我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是笔墨功力,第二是知识体系。我没有受过文学训练,叙事这块的训练是上本科电影制作时学的。既然不是文学出身的,我就也不去找什么套路,心有所感就写。我由一个电影编剧的思维变成小说作家的,还是有突破的。如果在文学上,你的文字感能成为一个专业的人,你首先得有一个属于文学的笔墨,就跟拍电影一样。
  所以很多东西靠取巧是达不到的,必须靠时间去磨,别人点拨也没有太多意义,必须自己磨,这样才能出来感觉。就像传统中国画老师教徒弟,磨出来的就是有灵气,这是没法解释的。
  我从1998年大学毕业开始写小说,一直写了十五六年,直写到《武士会》的时候我才觉得自己有了所谓的一点“灵气”,觉得自己的文学笔墨上了一个档次,写的时候有了种欢愉感。好像忽然在一张纸上面可以画画了,每画一笔也觉得不错。当灵气、功力不到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写不好,觉得矛盾跟可惜。
  另外,在这本书里有我的知识体系。以前有好多武侠小说,他们写武功概念,借用诗词、琴棋书画这些理念写武功,让它有神话的感觉。但是,我的武术体系是从小耳濡目染,从民国武林一脉下来的,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了。中国武术是从战场上来,最初是杀人的东西。但是,后来开始出现高手,武术的性质就变了。人往高的地方走,并不一定非要依附什么佛学道家理论,而是人的生理。中国人把生理看成天地,一旦某样东西出现高手,大家比着往上走。这时武术的性质就变了,变成中国人造物的一部分。
  什么叫造物?物是天地造的—天地生万物。但是,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以人为本—人是有灵性的,人的灵性是通过观察天地或者内心有所感,体会出来的,是符合天地之理造出来的—人体会到就等于把它造出来,这就是中国的造物观念。
  武术属于这个体系,我从以前的小说一直贯穿到《武士会》,都从这个角度写。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知识体系,那就是中国武士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在中国历史上,武士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我虚构的,只不过这个历史被大家忽略了。首先,武士不是待在少林寺或者待在山里的,中国古人都是住在城市里,而且他们对周边的区域,比如说多少条胡同,是有影响力的。武士对治安有益,对其他行业有影响力,是起到仲裁性质的一个独特人群—这才是中国的故事。
  这个传统从清朝一直延续到民国。以前清朝的镖局,放完镖之后,有义务在街面上行走。土匪如果进城,买东西或者看热闹,其实有城内镖局秘密监管—他们跟官府是有默契的。但是镖师不能跟土匪有私交,这是当时江湖的规矩。一个武士就相当于都市里面的肺,起到呼吸吐纳的作用。所以我写《武士会》,想写的就是真实的古人生活方式是怎么建立的。
  嘉宾座谈
  李国卿:听完皓峰的故事,想起《一代宗师》里的名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就是传统中说的功夫,多少年这样磨,终于有一天磨出来了。武术和小说都是这样。
  我们都有一个武侠小说的概念。金庸小说除了写关于纯粹技术层面的武术,还包括人性,还会有家国情怀。徐皓峰讲武术是以更专业的眼光来谈的,同时他也在思考,武术到底是什么?武术本身就是人超越自我的一个途径。
  另外一方面,从社会学来看,武士在社会上起到了某种平衡作用。这100多年,中国社会一直在剧烈变动,一些过去维护社会平衡的阶层消失了。徐皓峰写这个小说,也是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武士会》里讲,在天津成立武士会的动机不是训练武者,而是怎么形成一个平衡力量来维持社会的健康运行。
  王涌:从《逝去的武林》,到电影《倭寇的踪迹》,一直到《武士会》,徐皓峰有他的冷幽默和智慧,有很多神来之笔,能够触发我们很多思考。我一直记得其中一个细节,小说里讲到练武人的一个阶段—“自伤”—作为武者,你什么能力都存在,可就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记者有时候也会有几个月都写不出来什么作品的时候,这时他们可能就处在一个短暂“自伤”阶段。而这个阶段,必须自己走出来,功力才会更深。
  看完《武士会》,我很感慨,这本书让我看到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或者说曾经是什么样的。这些年社会迅速发展,但没有秩序,很多人也不知道自己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30年不少人跑去发财,去创业,但到了某个阶段就迷惘了。我和很多企业家聊过,他们办企业,有时突然跑着跑着就停住了,然后会问自己为什么走到这儿了?企业家自己不知道要成为什么—这就是我们没有了中国人做事做人的坐标。至少在《武士会》里,我看到了一个坐标。   王大勇:分享《武士会》让我想起一个我看过的特老的电影,讲在未来社会书成为一种被禁止、被管制的东西,专门有人四处去抓存书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检查者发现有一些地下反抗者,他们每人都把书背下来,死的时候再把这本书教给另外一个人,书就成了存在于一个人身上的知识。这是书作为传播载体的一种能量。现在虽然有互联网,但是其实,我们读书越来越少,因为我们不知道书里面有什么价值。现在都在提倡快速的价值,所以最好卖的不是思想的书,而是帮你怎么升官发财、快速交女朋友的机场读物。如果你读一个和现实生活毫无关系的书,大家估计会觉得很奇怪。其实很多事情表面上没有关系,但带给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我觉得《武士会》最大的好处,就是真正告诉大家一个武林的真相。因为在以往武侠当中,所说的江湖事件大部分都是虚构的,但其实武林是非常强大的地下力量。国家乱世的时候,武林承担了连接的力量,能够维护社会秩序,能够维护正义,真正显示出武林的价值。《武士会》把背景放在清末乱世当中,大家能捕捉到武林存在的合理性。
  一个真正活着的武林人物不是简单的生死恩仇,也不是简单的爱恨。在《武士会》里,我们会看到这里面有丰富的情感关系,但情感又点到为止。但真正需要情感的时候,又会是热烈拥抱,这点更像现代人在爱情关系面前的权衡。
  另外我想谈的是小说的现代性,现在大家基本上不读武侠小说,是因为看惯套路,不能给现实生活带来影响,只是一再重复儿女情长的故事。但在《武士会》里除了武术之外,还有对道德、对人心世故的思考融合。有两句我印象最深,一是说学武之人的宿命,临终时只有翻老棉被的味道,讲一个人死前的回忆,特别传神。另外一个,是“有一个好女人才有好青春”,非常有感觉,这是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往大家看武侠,只有武侠的世界,没有生活的世界。《武士会》里面第一次有了一个生活的世界,让人看到一个武人的工作关系、情感关系、价值观成长,这些都是现代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就是黑白事件是可以打破的,书中的主人公有复杂的人性,很难用好坏善恶评判,我觉得这是个重要的展现。
  人们喜欢武侠小说,是因为里面有自由自在的江湖,《武士会》里面的江湖比传统江湖更广阔,因为里面不但有自由自在,还有大时代背景下价值、文明在里面的选择,能看到似曾相识的历史任务一一登场。我还看到不一样的,是打着武侠的招牌,来传播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而这个形式可以很容易被大家接受。
  风间隼:我读这本书的时候,看了徐皓峰之前所有的作品。第一个感觉就是这部小说是最好的一部。我自己本身是学社会学的,社会学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就是中国社会。近代以来,中国很多问题的症结是我们有很繁复的官方体系,但在民间没有东西可以操作。
  以社会学的视角回顾历史,在1900年到1949年我们做了很多社会实验,目的都是想造出一个社会中间阶层来。在徐皓峰这本书里面,主人公就是在天津这个都市环境做了一个社会实验。书里面提到三个阶层:皇家、官绅、还有地方上的人。洋人枪炮进来之后,社会失衡,主人公想用传统方式来平衡当时的社会混乱,但是最后失败了。这一点和日本武士不同,日本武士一直是社会体系的一部分。徐皓峰这本书的好处在于,他打开了武侠小说的一种新境界,而这种境界又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
  现场问答
  问:《全球商业经典》作为一个以了解商业世界为主的杂志,介入到徐老师这样一个武术世界或者是武林世界,是怎么考虑的?
  王涌:我们的大力推荐背后还是跟商业有关。我希望今天中国的一些商业人士,多看这样的书。因为在“术”的方面,中国商务人士的功力已经很高了;可是在格局上,在情怀上,还是有欠缺。商人都很会做生意,但是缺“练功”,比如一个企业要怎么“站桩”才能站出你的劲儿?再比如企业对待员工的整个体系,你的精气神究竟是什么?其实这是中国传统智慧,可以运用到管理理念中。徐皓峰《大成若缺》中一句话让我思索良久:“学会造势,人就潇洒了。”这不是商业吗?
  徐皓峰的武侠小说是在写百年前中国人的种种格局。今天我们总在说,我们做什么行业有尊严啊?其实都没有,公务员有尊严吗?导演有尊严吗?无论选择什么行业,你都会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尊严。可是在百年前,中国曾经有很完整的人与人之间的秩序。即使你地位很低,也不会因此就没有尊严。到了今天,我们发现没有办法构建出一个社会秩序来。
  你做老板,怎么在自己公司里去构建员工的尊严?这些道理都是非常相通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去读。商人读这本书的时候,也应该把自己当作一个武士,这对今天做事是有用的。在格局上,在形式上,我们希望今天的中国商人应该多接触这方面的思考。
  问:在现代社会,武林可能已经不存在了,但是武术作为一种文化还在传承。在一个信息时代,武术对我们的价值是什么?
  徐皓峰:我前不久跟外国大学的一个教授一起交流,他不理解中国的江湖,问我说你们的江湖,是不是跟我们美国里的黑帮相像?我说是有点像。美国教父最大的理想,就是对小教父说,我希望将来让你当一个什么州的议员。而我们江湖人最大的理想是要建国,这个美国人很难想象吧。在江湖人心中所谓的国,并不是登上皇位才叫国,家门口就是国。江湖人这辈子最大的成就感,或者说自我满足感就是能够影响民风,这是就中国的江湖。
  问:您写的小说,无论情节还是趣味都停留在过去,比如说清末社会。那么在我们当下这样的社会,武术或者说这种杀人技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
  徐皓峰:如果单纯讲杀人技,其实书法也是杀人技,中国书法的用笔,中锋与侧锋的转换也是武术。如果你能从中体会到东西,那你也可以杀人,但是它同时也是艺术。民国的时候有一个武术大师叫孙禄堂,孙禄堂晚年就是一天到晚写书法。他的徒弟就问他说,师傅你这不练武功了,一天到晚装文人。孙禄堂就很严肃地跟他徒弟说,你懂什么?中国武人到了一定水平,对所有高端的东西都能有所体会,这个就是武术古今都能存在的意义。在繁冗的生活里,大家如果对高端的东西没有体会的话,人群的质量也会下降,真正的社会影响力也不会发生。
  民国居家武人的那个传统,是针对底层民间的。其实越是在底层民间,越要有高端的东西,这样的底层社会才不至于像雨果笔下的巴黎底层社会那样,呈现一个全民堕落的社会风气,这也是中国社会呈现出的一个东西。
  问:你怎么看待去国外打UFC(终极格斗冠军赛)这样的比赛?你觉得它会反过来促动传统舞学的发展吗?
  徐皓峰:我觉得这是个求生的心理。很多时候,我们没有长远的格局,对眼前求生的东西太重视,或者是急于找一个廉价的东西来证明自己,这是现在中国人的一个普遍心态。刚才有人说,中国现在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确实如此,这固然有体制和外界的一些原因,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些有大师素质的人,都不练功夫,都成为评论家了。不练功夫是这个时代很大的危机,如果这个民族,靠打比赛靠拼力量,去赢得一些局部性的胜利,那这个民族很难走得长远。
其他文献
我第一次做别人的老师时,18岁。我记得阶梯会议室里有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姑娘站起来提问:“如果你觉得四周一片黑暗,怎么办?”  那时候,我实在太年轻了,根本没有理解这个问题里所蕴含的智慧,但作为一个初涉江湖轻狂自大的小镇姑娘,我尚有回答这个问题的机巧:“如果你的四周一片黑暗,那说明你自己就不是一盏明灯!”  整整十年之后,我觉得四周一片黑暗时,遇到了我的皈依师,第一次见面,他题写了这样一句话:“于
期刊
2013年8月,在被问及是否真的要把企业整个搬到国外去时,“娃哈哈公主”宗馥莉说:“真的有可能,你知道李嘉诚都已经搬出去了,为什么我以后不可能搬出去呢?”宗馥莉还自称为处理和政府的关系头疼不已,“我觉得政府需要面对我们这一代,我们一代永远不可能像我老爸这一代一样。”此言一出,争议四起,一直精心平衡政商关系的宗老爷子更是大怒,估计同时还得大冒一身冷汗。  这位“中国首富”的女儿还以“叛逆者”的姿态口
期刊
当我们称呼一个男人为“父亲”时,究竟赋予了他多少理所当然的“责任”和“义务”?  相比之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亲子关系中的“母亲”角色似乎有更多关注;当代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焦点,也大量地放在了母婴关系上。而“父亲”则常常处于公众视野与专业探讨的边缘,有时或被遮蔽、遗忘。  “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中所占据的位置毋庸置疑至关重要;即便在单亲家庭中,无论父亲离开或离世,其角色意义都不会真正地灭失,而是转
期刊
2012年11月11日下午,《读库》七周年沙龙现场,张立宪在回答读者提问。  问题一:今天是“双十一”,除了很多单身的人觉得这和情感有关以外(光棍节),今天还是个买书的好日子。京东买三百减一百五,我上午刚下了单。我总结出三种书最好卖,第一种是成功学,第二种教你怎么谈恋爱,第三种就是乱七八糟的文艺书。你对读者选书有什么建议?  张立宪回答:书最好不要和钱发生太多的关系,虽然书是用钱买的。我觉得最好的
期刊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大路  目前我国每年堕胎数约1000万例,其中不满18岁的有250万例;  全国人流与活产比例为60%,即出生100个婴儿,另有60个做了人流、人流率世界第二;  25岁以上的人流者中有64%做过反复流产,25岁以下的占36.9%;  每年有10万女性死于人流。  对于人流,我们仅有的一点关心,往往停留在生殖道上,然而,最致命的打击其实是心理损伤一痛苦会从手术室里爬出,像影
期刊
2012年5月15日,原《中国企业家》杂志执行总编辑李岷创办的虎嗅网上线,名字来自英国诗人Siegfried Sassoon的名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在上线后的六个月里,虎嗅的访问量上升迅速,这吸引了大量业内人士的关注。  上线不到一年半,虎嗅在Alexa的流量排名中,在中国区的排名为334,已经超过同类科技博客中的36氪、爱范儿、极客公园和Pingwest等,成为中国地区访问量最高的科技博客。
期刊
时至今日,已经不需要谁来指出移动互联领域存在的巨大商业机遇了。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10亿之巨,据市场调研公司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预测,到2013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将超过一半,这意味着有超过5亿中国人随身带着一台近乎无所不能的移动终端。现在看来,当初把mobile phone这个词翻译为“手机”,而不是严格根据字面意义翻译成“移动电话”的人的确有先见之明。  业界普遍预测,移动互联产业的未来产
期刊
边书平在做的产品是“铝包木窗”,别误会,这不是那种在老旧屋子上摇曳斑驳的木质窗户,而是德式工艺与设计,拥有精密铝制零件、木材经过特殊处理,防腐、防火、防变形的高级现代木窗,密闭性和保温、隔热性能力极强。  他在哈尔滨郊外的王岗镇拥有一个年总生产能力为50万标准平方米木窗的工厂—在中国木窗行业里,他的工厂面积不是最大的,但生产能力和产量一直稳居第一。如果加上2013年1月14日投产的新工厂,边书平的
期刊
作为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的主办城市,成都最近有点尴尬,还含着委屈。尴尬是好心办坏事,本来参会嘉宾都受到了热情周到的接待,市民也因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快或有受益,但传出的怨言也不少。  国内大多媒体因为严格的筛选机制无法进入财富论坛的会场,市民因为地面交通管制和最高等级的卡点安检而不胜其扰,参会嘉宾也因为随行秘书无法获得通行证而变成了有语言障碍的光杆司令。  委屈是会议成果确实显著,招商引资数
期刊
贾樟柯正火。  在华语电影逐渐在国际电影节失去竞争力的大潮中,他导演的《天注定》获得了第66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改编自近年来网络热点暴力事件的故事、武侠片的形式感以及海报上手持猎枪的姜武形象,令普通观众第一次如此期待贾樟柯的电影。  这不再是少数人从盗版碟中看《小武》的年代了,也不再是他的《三峡好人》遭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年代。当年,在排场稀少、观众寥寥的状况下,贾樟柯只能“悲愤”地说:在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