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精理论、能实践、善研究、懂创新、富有活力和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满足学校当前与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体上数量不足
由于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同时近几年初、高中毕业生较多,再加上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学校教师人数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加,尤其一些民办学校,教师难聘,教师数量更是不足。很多学校师生比在1∶25以下,有些甚至小于1∶35,已经远远低于教育部对有关职业院校师生比的要求。
2.专业结构不合理
随着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加工制造业技能型人才需求也快速增加,很多学校纷纷开设数控、模具专业,但并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师。社会认识上的偏见及中职学校教师待遇偏低,使得工科类院校毕业生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不愿来职业学校任教,因此,造成加工制造类专业教师难聘,高素质的加工制造类教师偏少。另外,有些职业学校是由普教转换而来,文化课老师多,专业课老师少,使教师队伍专业结构更加不合理。
3.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
从本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调研分析,45岁以上和30岁以下的教师所占比重较大,30~45岁的中年教师比例偏低,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亚铃型不合理结构。从学历和职称分布情况看,学历和职称总体偏低。初级职称和大专以下学历的比例较高,高级职称和本科学历以上的教师较少,特别是一些民办中职学校,高级职称和本科学历的教师就更少。
4.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偏少
目前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一部分毕业于师范和一般的工科院校,他们虽然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但缺少在企业的实践经验,对企业生产情况不太了解,动手操作能力较低,甚至有些不会动手操作,教学中不能与实践有机结合,很多是纸上谈兵。
另一部分毕业于中专、中技,虽然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理论水平较低,有些虽然通过函授拿到了本科学历,但专业与所教专业不一致,也没有真正达到本科的理论水平。
5.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整体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等。中职学校教师目前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教科研意识不强,水平较低,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素质不高。少部分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有些欠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及爱岗敬业方面还有待加强。
6.工作负担较重
由于中职学校近几年的扩招,学生多,教师少,教师普遍教学任务较重。特别是加工制造类专业教师少,任务重,很多专业教师每周达到18课时以上的教学任务,实习指导教师每周基本上是28课时。特别有些学校为便于管理,采取放月假制度,教师连续长时间上课,工作非常辛苦。同时大部分教师还兼任了班主任工作,除了上课就是处理班级管理事务,另外还要承担招生任务等工作,工作负担重,压力大。特别是青年教师,基本上既上课又担任班主任,感到工作压力较大,工作负担重,无暇顾及知识更新和业务学习。
7.教师待遇普遍偏低
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较差,学生不愿学、组织纪律性差的现象较严重,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各学校对教师的检查考核多而严,教师的付出与回报相比差距较大。中职学校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投入较少,学生的学费低,而加工制造类专业的投入又比较大,所以,老师的待遇普遍较低,社会地位不高,特别是一些民办学校老师的待遇就更低。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1.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环境
学校要弘扬“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关爱教师”的良好风气,做到以人为本,创造“专业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有利于人才成长与发展的环境,让老师感到做教师光荣,做教师自豪,创造人人愿当教师的新局面。
2.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用人观念,建立能进能出,相对稳定的“核心层”与进出有序的“流动层”用人机制。对于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要保持相对稳定,对于不适合教师岗位或教学水平与能力较低的教师要进行转岗或淘汰,师资队伍要在流动中求稳定,稳定基础上有流动。
3.广开校门,吸引人才
为弥补学校教师总数上的不足,一方面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外聘客座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从企业或高等院校引进优秀青年人才补充新鲜血液。外聘客座教师以退休教师、企业退休或下岗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为主。引进教师应以青年和双师型教师为主。在人才引进上既要结合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又要注重师资队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重点建设专业,要大胆引进人才,新开专业教师的引进要慎重,人数要控制,以免生源紧缩造成师资闲置浪费。通过广开校门引进人才,改善师资结构。
4.加大教师教育与培训力度
(1)继续抓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与管理。对于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要给与三个优先,即优先外出学习,优先到企业锻炼,优先安排教科研经费。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研教改方面要给他们施加压力,在政策和待遇上要给与倾斜。
(2)继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安排专业带头人或老教师进行传帮带,以提高青年教师的各方面素质。
(3)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对于专业理论教师以加强企业生产实践和提高专业技能操作水平为主,对于实习指导教师以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企业生产实践为主。利用寒暑假派老师到企业实践或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对于新分来的工科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最好先安排到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企业生产实践。在外出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在校内组织教师进行理论或技能操作的培训。
(4)鼓励教师在岗学历提升,鼓励教师转岗或一专多能,改善师资学历结构或专业结构。
(5)加强教师队伍基础业务素质的培养。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职教观念,学习教育与教学艺术、多媒体现代教育手段等等,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基础业务素质。
5.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的巨匠。因此,要求教师应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及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理论。通过一系列的师德培训活动,让教师意识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做到“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
6.提高教师待遇,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教师工作的知识含量、课堂管理压力等相对于学校行管人员要大得多,而待遇相对不高。因此,要适当提高教师课时费标准,适当提高超课时费和任教二门以上课程的课时费标准,拉开与行管人员的差距,从而调动老师多上课和上多门课的工作积极性。
7.完善教师的评价考核与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考核方案,加大激励力度,要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挂钩,要逐渐实行职称的评聘分离,鼓励有职称特别是高级职称的行管人员到教学一线上课,领导要带头,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学生。同时也可减少外聘教师数量,节约学校的教学成本,在教师中也能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效应。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工业技术学院)
一、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体上数量不足
由于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同时近几年初、高中毕业生较多,再加上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学校教师人数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加,尤其一些民办学校,教师难聘,教师数量更是不足。很多学校师生比在1∶25以下,有些甚至小于1∶35,已经远远低于教育部对有关职业院校师生比的要求。
2.专业结构不合理
随着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加工制造业技能型人才需求也快速增加,很多学校纷纷开设数控、模具专业,但并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师。社会认识上的偏见及中职学校教师待遇偏低,使得工科类院校毕业生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不愿来职业学校任教,因此,造成加工制造类专业教师难聘,高素质的加工制造类教师偏少。另外,有些职业学校是由普教转换而来,文化课老师多,专业课老师少,使教师队伍专业结构更加不合理。
3.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
从本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调研分析,45岁以上和30岁以下的教师所占比重较大,30~45岁的中年教师比例偏低,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亚铃型不合理结构。从学历和职称分布情况看,学历和职称总体偏低。初级职称和大专以下学历的比例较高,高级职称和本科学历以上的教师较少,特别是一些民办中职学校,高级职称和本科学历的教师就更少。
4.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偏少
目前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一部分毕业于师范和一般的工科院校,他们虽然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但缺少在企业的实践经验,对企业生产情况不太了解,动手操作能力较低,甚至有些不会动手操作,教学中不能与实践有机结合,很多是纸上谈兵。
另一部分毕业于中专、中技,虽然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理论水平较低,有些虽然通过函授拿到了本科学历,但专业与所教专业不一致,也没有真正达到本科的理论水平。
5.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整体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等。中职学校教师目前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教科研意识不强,水平较低,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素质不高。少部分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有些欠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及爱岗敬业方面还有待加强。
6.工作负担较重
由于中职学校近几年的扩招,学生多,教师少,教师普遍教学任务较重。特别是加工制造类专业教师少,任务重,很多专业教师每周达到18课时以上的教学任务,实习指导教师每周基本上是28课时。特别有些学校为便于管理,采取放月假制度,教师连续长时间上课,工作非常辛苦。同时大部分教师还兼任了班主任工作,除了上课就是处理班级管理事务,另外还要承担招生任务等工作,工作负担重,压力大。特别是青年教师,基本上既上课又担任班主任,感到工作压力较大,工作负担重,无暇顾及知识更新和业务学习。
7.教师待遇普遍偏低
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较差,学生不愿学、组织纪律性差的现象较严重,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各学校对教师的检查考核多而严,教师的付出与回报相比差距较大。中职学校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投入较少,学生的学费低,而加工制造类专业的投入又比较大,所以,老师的待遇普遍较低,社会地位不高,特别是一些民办学校老师的待遇就更低。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1.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环境
学校要弘扬“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关爱教师”的良好风气,做到以人为本,创造“专业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有利于人才成长与发展的环境,让老师感到做教师光荣,做教师自豪,创造人人愿当教师的新局面。
2.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用人观念,建立能进能出,相对稳定的“核心层”与进出有序的“流动层”用人机制。对于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要保持相对稳定,对于不适合教师岗位或教学水平与能力较低的教师要进行转岗或淘汰,师资队伍要在流动中求稳定,稳定基础上有流动。
3.广开校门,吸引人才
为弥补学校教师总数上的不足,一方面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外聘客座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从企业或高等院校引进优秀青年人才补充新鲜血液。外聘客座教师以退休教师、企业退休或下岗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为主。引进教师应以青年和双师型教师为主。在人才引进上既要结合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又要注重师资队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重点建设专业,要大胆引进人才,新开专业教师的引进要慎重,人数要控制,以免生源紧缩造成师资闲置浪费。通过广开校门引进人才,改善师资结构。
4.加大教师教育与培训力度
(1)继续抓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与管理。对于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要给与三个优先,即优先外出学习,优先到企业锻炼,优先安排教科研经费。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研教改方面要给他们施加压力,在政策和待遇上要给与倾斜。
(2)继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安排专业带头人或老教师进行传帮带,以提高青年教师的各方面素质。
(3)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对于专业理论教师以加强企业生产实践和提高专业技能操作水平为主,对于实习指导教师以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企业生产实践为主。利用寒暑假派老师到企业实践或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对于新分来的工科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最好先安排到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企业生产实践。在外出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在校内组织教师进行理论或技能操作的培训。
(4)鼓励教师在岗学历提升,鼓励教师转岗或一专多能,改善师资学历结构或专业结构。
(5)加强教师队伍基础业务素质的培养。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职教观念,学习教育与教学艺术、多媒体现代教育手段等等,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基础业务素质。
5.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的巨匠。因此,要求教师应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及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理论。通过一系列的师德培训活动,让教师意识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做到“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
6.提高教师待遇,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教师工作的知识含量、课堂管理压力等相对于学校行管人员要大得多,而待遇相对不高。因此,要适当提高教师课时费标准,适当提高超课时费和任教二门以上课程的课时费标准,拉开与行管人员的差距,从而调动老师多上课和上多门课的工作积极性。
7.完善教师的评价考核与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考核方案,加大激励力度,要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挂钩,要逐渐实行职称的评聘分离,鼓励有职称特别是高级职称的行管人员到教学一线上课,领导要带头,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学生。同时也可减少外聘教师数量,节约学校的教学成本,在教师中也能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效应。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工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