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周密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意外,一旦发现“不速之客”,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及时巧妙地利用意外的“生成资源”,也许会成为课堂中一个预设之外的精彩.对此,我深有体会.那次演示实验的失败对我来说是终生难忘的,同时因演示实验的失败而带来意外精彩生成也让我历久弥新.
例如,在讲“氨气的性质”时,为了验证氨气极易溶于水,并且溶于水后溶液是碱性的,我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一个氨气形成“喷泉”的实验.由于氨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呈碱性,会使滴有酚酞溶液的水溶液变红,因此喷出的溶液会形成美丽的红色“喷泉”.这样,可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氨气是极易溶于水的.为了节约课堂演示实验的时间,笔者提前在实验室里用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满了氨气,在引发实验的胶头滴管中吸满了水,连接装置,并夹上止水夹,让课代表课前将实验仪器送到讲桌上.上课铃响后,我很自信地走上讲台,使用多媒体播放汽车运送液氨泄漏后,消防官兵奋力用消防车向空中喷洒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什么消防官兵可以用水枪处理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我要做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思考大屏幕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笔者满怀信心地准备做实验时,又一次提醒学生一定要仔细观察操作后产生的奇特实验现象.这时,所有学生都把目光集中到我的身上,教室里没有一点声音.当我用手挤压胶头滴管中的水,打开止水夹时,奇怪,真奇怪!本应该出现的美丽实验现象——红色“喷泉”,却没有出现,滴有酚酞溶液的水在烧杯中也没有按照预设的那样沿着导管向上喷出.“老师,我们没有看到什么奇特的实验现象.”一个同学说.这时我的心里也十分着急,再次狠狠地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帽.一次、两次……一切徒劳!我感到非常尴尬、紧张.虽然教室里温度只有15℃左右,但额头上已出现豆大的汗珠,我该怎么办?该怎样向学生说明?有的同学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有的在窃窃私语,安静的教室不再安静.很明显,学生已经知道这次实验完全失败.我越想越懊恼,为了这次实验,我在实验室里连续做了两遍,次次成功.自从担任高中化学课以来,每届学生教学这一内容都是这样准备的,该实验的成功率都是100%的,今天是为什么?当稍微平静后,我对学生说这次实验没有做成功,没有让同学们看到美丽的红色“喷泉”.看着在讲台上尴尬而无奈的我,课代表说:“老师,当我把仪器拿到讲台上时,他们几个非要看看,还把烧瓶上的塞子给打开了.”我明白了,在课间,几个好动的调皮鬼并不知道烧瓶中充满了无色的氨气,打开瓶塞后,虽然按原样连接上,但氨气早已跑光,我再去做实验怎能会产生红色“喷泉”呢?怎么办?是找出“犯错”的学生“算帐”,为自己失败的实验找到充足理由挽回“面子”,还是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寻找犯错的学生和实验失败的讨论中转移开,重新回到学习上?如果将宝贵的课堂时间用于“惩罚”并无恶意只是出于好奇而做错的学生影响学习,对全班学生是不公平的.不如巧妙利用这次意外,把这个“失败”变成知识的生长点,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次意外,把课堂变成一个预设之外的精彩生成.想到这里,我转而问学生,“该实验除了有同学打开胶塞‘放走’了氨气而无法使实验成功之外,同学们能不能分析实验失败的其他可能性?实验要成功,装置和仪器要注意哪些问题?对试剂和气体有什么样的要求?该实验能体现氨气哪些性质?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后告诉我.”随着我的一连串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注意力又被引回到学习上.他们开始思考、讨论并回答我提出的问题.由于学生因实验失败没能看到应出现的实验现象而对实验充满好奇.加上笔者提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对实验的探讨更加深入,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总结归纳了学生的回答和问题,我告诉学生,知道了该实验的原理、装置和实验成功的条件,下堂课我们重新做实验.我重新准备了实验,美丽的红色“喷泉”出现了.全班同学都露出喜悦的笑脸.
经过这一次教学,我体会最深的是: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是需要把握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犯错”,抓住有利于教学的生成点,创造性地运用它,才可能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让师生的活力真正在课堂上焕发出来.今天虽然第一次的实验没有成功,幸运的是笔者在随机中把握住了“生成”的瞬间,巧妙地利用学生意外的“犯错”并及时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生成”与“预设”间的相应变动,使课堂由被动变主动,将验证氨气性质的实验,拓展到“喷泉”形成的原理、实验装置的特点、实验的操作、试剂和气体选择等更深层问题的理解和探讨上,解决了更多的问题,同时将课堂演变成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型课堂,产生了一串串预设之外的精彩生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一次失败的演示实验,成就了一次成功高效的课堂教学.
例如,在讲“氨气的性质”时,为了验证氨气极易溶于水,并且溶于水后溶液是碱性的,我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一个氨气形成“喷泉”的实验.由于氨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呈碱性,会使滴有酚酞溶液的水溶液变红,因此喷出的溶液会形成美丽的红色“喷泉”.这样,可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氨气是极易溶于水的.为了节约课堂演示实验的时间,笔者提前在实验室里用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满了氨气,在引发实验的胶头滴管中吸满了水,连接装置,并夹上止水夹,让课代表课前将实验仪器送到讲桌上.上课铃响后,我很自信地走上讲台,使用多媒体播放汽车运送液氨泄漏后,消防官兵奋力用消防车向空中喷洒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什么消防官兵可以用水枪处理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我要做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思考大屏幕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笔者满怀信心地准备做实验时,又一次提醒学生一定要仔细观察操作后产生的奇特实验现象.这时,所有学生都把目光集中到我的身上,教室里没有一点声音.当我用手挤压胶头滴管中的水,打开止水夹时,奇怪,真奇怪!本应该出现的美丽实验现象——红色“喷泉”,却没有出现,滴有酚酞溶液的水在烧杯中也没有按照预设的那样沿着导管向上喷出.“老师,我们没有看到什么奇特的实验现象.”一个同学说.这时我的心里也十分着急,再次狠狠地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帽.一次、两次……一切徒劳!我感到非常尴尬、紧张.虽然教室里温度只有15℃左右,但额头上已出现豆大的汗珠,我该怎么办?该怎样向学生说明?有的同学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有的在窃窃私语,安静的教室不再安静.很明显,学生已经知道这次实验完全失败.我越想越懊恼,为了这次实验,我在实验室里连续做了两遍,次次成功.自从担任高中化学课以来,每届学生教学这一内容都是这样准备的,该实验的成功率都是100%的,今天是为什么?当稍微平静后,我对学生说这次实验没有做成功,没有让同学们看到美丽的红色“喷泉”.看着在讲台上尴尬而无奈的我,课代表说:“老师,当我把仪器拿到讲台上时,他们几个非要看看,还把烧瓶上的塞子给打开了.”我明白了,在课间,几个好动的调皮鬼并不知道烧瓶中充满了无色的氨气,打开瓶塞后,虽然按原样连接上,但氨气早已跑光,我再去做实验怎能会产生红色“喷泉”呢?怎么办?是找出“犯错”的学生“算帐”,为自己失败的实验找到充足理由挽回“面子”,还是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寻找犯错的学生和实验失败的讨论中转移开,重新回到学习上?如果将宝贵的课堂时间用于“惩罚”并无恶意只是出于好奇而做错的学生影响学习,对全班学生是不公平的.不如巧妙利用这次意外,把这个“失败”变成知识的生长点,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次意外,把课堂变成一个预设之外的精彩生成.想到这里,我转而问学生,“该实验除了有同学打开胶塞‘放走’了氨气而无法使实验成功之外,同学们能不能分析实验失败的其他可能性?实验要成功,装置和仪器要注意哪些问题?对试剂和气体有什么样的要求?该实验能体现氨气哪些性质?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后告诉我.”随着我的一连串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注意力又被引回到学习上.他们开始思考、讨论并回答我提出的问题.由于学生因实验失败没能看到应出现的实验现象而对实验充满好奇.加上笔者提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对实验的探讨更加深入,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总结归纳了学生的回答和问题,我告诉学生,知道了该实验的原理、装置和实验成功的条件,下堂课我们重新做实验.我重新准备了实验,美丽的红色“喷泉”出现了.全班同学都露出喜悦的笑脸.
经过这一次教学,我体会最深的是: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是需要把握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犯错”,抓住有利于教学的生成点,创造性地运用它,才可能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让师生的活力真正在课堂上焕发出来.今天虽然第一次的实验没有成功,幸运的是笔者在随机中把握住了“生成”的瞬间,巧妙地利用学生意外的“犯错”并及时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生成”与“预设”间的相应变动,使课堂由被动变主动,将验证氨气性质的实验,拓展到“喷泉”形成的原理、实验装置的特点、实验的操作、试剂和气体选择等更深层问题的理解和探讨上,解决了更多的问题,同时将课堂演变成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型课堂,产生了一串串预设之外的精彩生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一次失败的演示实验,成就了一次成功高效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