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9年9月开始,淮安中学一部在部委会的组织安排下积极探索“三环教学法”。高二历史组(现高三)在我的主持下,经过全组老师的努力,经过多次上课的探索、反思、归纳、总结,形成了历史学科“三环教学法”的总体思路,基本形成了历史“三环教学法”的总体教学实施方案,此方案因形成时间较短,实践案例较少,所以还有很多经验教训要在以后的实践中去总结、反思和完善。现本人将实施方案归纳如下。欢迎同行批评、指教。
一、历史学科“三环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第一环:预习检测
1.学生预习。利用每天的预习课完成《学案导航》,初步掌握所学内容的基本知识。
2.学生互查。安排在上课前两至三分钟。由小组长或学科承包人负责检查,并将未能保质保量完成预习任务的学生名单交到课代表处,由课代表汇总交给老师。若在老师抽测过程中发现有学生没有完成预习任务,则追究检查人的责任。
3.释疑解惑。在上课铃响后,老师要求学生们拿出学案导航,询问学生们在预习中遇到什么问题,由学生主动举手提出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将重点讲的问题。
4.抽测效果。安排在上课开始后的三至五分钟。检测可分为原题抽测和拓展抽测。原题抽测主要是《学案导航》中原题,拓展抽测主要是预习内容的变式或拓展内容。
第二环:问题探究
1.基础性问题。目标指向一般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与预习问题不同点在于:形成体系、精细加工、渗透学法指导内容。难度较低,主要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或小组讨论完成,老师进行巡回点拨和指导。
2.综合性、思辨性问题。目标指向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与预习问题和基础性问题不同点在于: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学科思想,对所学知识进行精细加工和综合运用,主要培养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归纳材料、论从史出等方面的能力。这部分以老师讲解为主,穿插学生讨论和展示。展示的过程中,本小组的同学可以随时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及时质疑、纠正或点评。
问题探究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对学生的问题(包括超出课本范围或过于简单的问题)都不直接地回绝,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2.对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也不批评,转为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旨在引导学生如何质疑。
3.及时抓住学生思维中的火花,全班表扬,并分析问题的价值,进行具体指导。
4.有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不宜在课堂上展开。根据分层教育的原则课后讨论。
第三环:巩固练习
1.采取递进式练习设计。巩固练习一般采取预习题和课堂例题的变式题。
2.题量一般控制在8~10分钟。题目一般采用学案导航上的练习题,不同班级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做一些必要的删减。
3.五分钟左右的练习讲评。精讲为主,只讲评那些学生在练习中的共性问题,个别性问题一带而过,一般不采取整条题目都讲的方式,而是讲解关键步骤和突出性的问题。讲评的重点在于评,可吸引学生互评,展示部分学生优秀的或有独特见解的答案,并给予表彰。讲评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弄懂、会做、做对、拿全分。
4.布置作业。指明学生晚读早读学习内容及检测方式、整理课堂笔记、预习下一段内容、订正课堂练习中的错误、做课后实践性课题、收集有关资料等。一般要做到有布置一定有检查、有反馈。
以上就是近期历史学科“三环教学法”初探结果。
二、历史学科“三环教学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很多学生没有预习或很少预习,这大大影响“三环教学”的效果,因为预习是第一环,是基础环节。学生没有预习的原因有:思想重视不夠;没有预习时间;教师检查力度不够。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需提升。“三环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要自主探究问题并能尝试解决问题,但由于长期的习惯等原因,在这方面学生还有很大的欠缺。
3.教师教学方法、思维的转变还有个过程。“三环教学”法要成为基本的教学法,有赖于我们教师教学观念更新。只有教师教学观念变了,才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也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之,“三环教学”法对我们广大老师来说是个全新的理念,需要我们多实践、多总结、多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完善本学科的“三环教学”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中学一部高三历史组
一、历史学科“三环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第一环:预习检测
1.学生预习。利用每天的预习课完成《学案导航》,初步掌握所学内容的基本知识。
2.学生互查。安排在上课前两至三分钟。由小组长或学科承包人负责检查,并将未能保质保量完成预习任务的学生名单交到课代表处,由课代表汇总交给老师。若在老师抽测过程中发现有学生没有完成预习任务,则追究检查人的责任。
3.释疑解惑。在上课铃响后,老师要求学生们拿出学案导航,询问学生们在预习中遇到什么问题,由学生主动举手提出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将重点讲的问题。
4.抽测效果。安排在上课开始后的三至五分钟。检测可分为原题抽测和拓展抽测。原题抽测主要是《学案导航》中原题,拓展抽测主要是预习内容的变式或拓展内容。
第二环:问题探究
1.基础性问题。目标指向一般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与预习问题不同点在于:形成体系、精细加工、渗透学法指导内容。难度较低,主要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或小组讨论完成,老师进行巡回点拨和指导。
2.综合性、思辨性问题。目标指向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与预习问题和基础性问题不同点在于: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学科思想,对所学知识进行精细加工和综合运用,主要培养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归纳材料、论从史出等方面的能力。这部分以老师讲解为主,穿插学生讨论和展示。展示的过程中,本小组的同学可以随时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及时质疑、纠正或点评。
问题探究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对学生的问题(包括超出课本范围或过于简单的问题)都不直接地回绝,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2.对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也不批评,转为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旨在引导学生如何质疑。
3.及时抓住学生思维中的火花,全班表扬,并分析问题的价值,进行具体指导。
4.有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不宜在课堂上展开。根据分层教育的原则课后讨论。
第三环:巩固练习
1.采取递进式练习设计。巩固练习一般采取预习题和课堂例题的变式题。
2.题量一般控制在8~10分钟。题目一般采用学案导航上的练习题,不同班级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做一些必要的删减。
3.五分钟左右的练习讲评。精讲为主,只讲评那些学生在练习中的共性问题,个别性问题一带而过,一般不采取整条题目都讲的方式,而是讲解关键步骤和突出性的问题。讲评的重点在于评,可吸引学生互评,展示部分学生优秀的或有独特见解的答案,并给予表彰。讲评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弄懂、会做、做对、拿全分。
4.布置作业。指明学生晚读早读学习内容及检测方式、整理课堂笔记、预习下一段内容、订正课堂练习中的错误、做课后实践性课题、收集有关资料等。一般要做到有布置一定有检查、有反馈。
以上就是近期历史学科“三环教学法”初探结果。
二、历史学科“三环教学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很多学生没有预习或很少预习,这大大影响“三环教学”的效果,因为预习是第一环,是基础环节。学生没有预习的原因有:思想重视不夠;没有预习时间;教师检查力度不够。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需提升。“三环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要自主探究问题并能尝试解决问题,但由于长期的习惯等原因,在这方面学生还有很大的欠缺。
3.教师教学方法、思维的转变还有个过程。“三环教学”法要成为基本的教学法,有赖于我们教师教学观念更新。只有教师教学观念变了,才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也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之,“三环教学”法对我们广大老师来说是个全新的理念,需要我们多实践、多总结、多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完善本学科的“三环教学”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中学一部高三历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