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小说的表达技法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min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一般的读者而言,小说的表达技法永远是深不见底的谜。这是因为一般的读者并不是小说创作研究的专家。
   但如果是语文教师,从教学的需要来看,从教师的素养来看,倒是非常需要用一些时间来潜心地研究、体味、欣赏小说的表达技法。它们是真正文学的东西,是真正高雅的东西。试想,如果一位语文教师,在小说的教学中只能给学生指导小说的要素等基本常识,那是很难说得上是有一定教学素养的。
   似乎可以说,能够懂得小说的技法或笔法,就能够懂得所有其它文体的文章技法与笔法。
   也似乎可以说,只有能够比较深入地欣赏小说作品,才可能是拥有了真正的阅读欣赏能力。
   所以,语文教师如果要练就文学欣赏的功夫,就首先要关注对小说的欣赏,提高自己欣赏小说表达技巧的水平与能力。
   欣赏小说的技法,最好运用积累的方法,在对每一篇小说课文的研读中积累有关知识,然而“由一篇而推知一类”。久而久之,知识就丰富起来,眼光就敏锐起来。
   如研读小说《孔乙己》,我们可以积累这样一些知识: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的时间——清朝末年。把孔乙己置于清朝末年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来刻画,便于塑造这样一个封建科举制度殉葬品的典型,再现“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主要人物
   小说的主角就是孔乙己。其可悲之处在于其身份的边缘性。连处于社会底层的人都能任意地嘲笑他。他是一个孤独无助的形象。
   场景安排
   小说将人物的活动安排在咸亨酒店这个具体的场景中。这个环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的等级性,二是置身其中的人们的人格与道德准则的卑劣性。“酒店”对于描写孔乙己的性格和表现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是最合适的。更重要的是,酒店的设置,能在一个场景里集中地表现人物、叙述故事。
   叙事视角
   《孔乙己》采用儿童的叙事视角。《孔乙己》的故事全部来源于“小伙计”的观察。一方面他作为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观察者 ,另一方面“小伙计”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孔乙己周围的观众视角 ,代表着真正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冷漠的环境背景。
   看客设置
   短衣主顾,其他人。鲁迅总是要在他的悲剧主人公的周围,设置一群“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构成一种社会环境和氛围,从而形成“看——被看”的叙述模式。
   故事氛围
   笑。“笑”纵贯了《孔乙己》一文的始末。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登场,在人们的笑声中表演,最后又在人们的笑声中走向死亡。
   人物特征
   长衫,语言,手。它们是孔乙己最明显的人物特征。长衫是一种象征。语言直接呈现人物的身份背景。手的不同阶段的功用隐喻着孔乙己的人生命运。
   虚写手法
   小说中的丁举人,是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作者巧用侧笔,通过旁人之口,突出了他对孔乙己的拷打。这个“插曲”虽只有寥寥几笔,却也是文中相当重要的一处。它对故事情节起着前后呼应的作用,显现着孔乙己命运“质”的变化,没有这一笔,故事就不能向高潮发展。
   对比描写
   《孔乙己》通篇使用了对比手法。总的来讲,文中的对比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描写社会环境时的对比,二是人物描写中的对比。最突出的一组对比是孔乙己第一次亮相和最后一次出场,在外貌、语言、声音、神态、动作方面的对比,把精神和肉体上受到巨大摧残的孔乙己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
   小说结构
   作品选取的孔乙己在鲁镇咸亨酒店的几个典型的场面——几个他生命中时间的“点”。整个故事由小伙计“我”穿针引线、衔接缝合,由“点”带“面”、以“点”牵“线”,驭繁于简,寓言化地昭示了孔乙己式知识分子的悲剧人生。这种结构方式的小说,被定义为“横截面的小说”。
   如研读小说《故乡》,我们能够在外貌描写的笔法知识方面有一些积累:
   特写式写意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白描式写意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夸张式写意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故乡》对中年闰土的描写是工笔式的,对少年闰土的描写是白描式的,对杨二嫂的描写是漫画式的。从另外的角度看,故乡对中年闰土外貌描写运用了连续用喻法,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绘运用了回环反复法,将童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展现出来,这是浓缩对比法。
   读古典名著的片段,会更有收获。
   下面是笔者积累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的一些文献资料的目录,每条目录都与“小说的技法”有关,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觉得美不胜收:
   达团富:“火”与“雪”有异曲同工之妙——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景物描写,《语文教学通讯》,1996年第3期
   顾军:“窃听”的艺术,《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5期
   王仙平:巧中有巧,环环相扣──浅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构思艺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6年第4期
   文生:呼应的典范——重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2期
   甘其勋:疑云迷雾 细针密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作特色谈,《语文教学通讯》,1999年第1期
   古纯一:照应严谨 周密无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艺术特色探微,《语文教学通讯》,1999年第4期
   李传瑜:试析《风雪山神庙》的露与藏,《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7期
   耿广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节奏美,《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9期
   毕静枝:谈巧合,《语文知识》,2002年第11期
   朱鹏文:一刀一枪 尽其妙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两件兵器的意义,《现代语文》(文学评论版), 2006年第2期
   渠慎松:“巧”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6年第10期
   洪玲娇:闲笔和伏笔——浅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叙事艺术,《语文知识》,2006年第10期
   贺孝恩:巧极 妙极 神极——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结构艺术,《文教资料》,2006年11月号上旬刊
   王振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情节设计,《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6年第11期
   王凤阁:小细节 大手笔——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两次“偷听”,《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第9期
   赵长河:纷纭拿斗的场面 疏密有致的笔法——简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场面描写,《阅读与鉴赏》(高中版),2008年第11期
   余小娟:“石头”的秘密——解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作为道具的“石头”,《中学语文》,2009年第18期
   刘珩、辛天军:《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草蛇灰线”法赏析,《阅读与鉴赏》(下旬),2010年第8期
   张茂全:循环往复 意味无穷——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叠文手法的运用,《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1年第1期
   ……
   下面是笔者苦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后写的技法赏析短文:
  浅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蓄势”手法
   “蓄势”一词,沿用广泛,凡分析小说的文学鉴赏文字,很少有不提到“蓄势”二字的。但令人奇怪的是,《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均没有它的词条。另一个已经用滥了的词“蓄势待发”在词典中也同样没有位置。于是我们就难以了解对它们的确切解释。
   “蓄势”一词,从字面意思来看,含有“积蓄力量”或者“积蓄了充分的能量”的意思。文学作品中的“蓄势”,特别是散文、小说中的“蓄势”,指的是运用一定的手法,一步一步地描叙事物,形成氛围,以达到对散文的旨意进行开掘或者为小说高潮的到来进行充分的足够的铺垫。
   小说中的“蓄势”,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作者往往有机地尽力地让故事情节显得扑朔迷离,显得波澜起伏,显得曲折有致,在经久的跌宕迂回之后才有力地推出故事的高潮。于是故事就非常有韵味,就有着十分引人的魅力。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蓄势”手法主要有:
   悬念。如“酒店偷听”。李小二妻子的隔墙之耳,是听不清楚陆谦等人的密谋的。假设在这个时候完全听清了,那么后续的故事情节就会索然寡味。正是这种听到一点又听不清楚的情境,在李小二夫妻、林冲和读者的心中,激起一个深深的疑团──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这就是“悬念”。悬念不解,扣人心弦,往往让人想知道事情的真相而又一时无法知道,这就是在为情节的发展“蓄势”。文势在一个一个的悬念中渐渐蓄起,故事情节一步一步地推向高潮。
   张弛。如“买刀寻敌”。当李小二将来酒店那人的容貌和“高太尉”等只言片语告诉林冲时,林冲直觉正是陆虞候来这里害他,于是大怒离开酒店,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前街后巷去寻,此时的矛盾冲突随时可以出现,就是“张”。但故事并没有朝着一场血肉迸飞的厮杀方面发展,作者在此故意顿了一笔,写林冲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也自心下慢了”;陆谦等人在小酒店里一闪后,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冲突的浪头起而又伏,情势趋向于舒缓,这就是“弛”。如果故事在“张”中就暴发矛盾,林冲手刃仇敌,那就没有一点儿味道了。文章在这样的张弛中积蓄力量,准备迎接又一轮故事情节的发生。
   渲染。如“风雪描写”。文中的风雪描写,与故事情节的进展,环境气氛的烘托紧密相联。危险的风浪暗中涌起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买酒时,可能也是陆虞候等人出发之时,“那雪正下得紧”了;买酒回来之时,离火烧草料场的时辰也就不远,“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雪越下越大,暗中涌动气氛也越来越紧张。这就是渲染、烘托。但正是由于“雪”下得“紧”,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回来时,“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于是故事情节在这里发生重大转折,形成更加迂回曲折的发展过程,此所谓“大雪塌草厅,环境再蓄势”。
   顿挫。如“庙前复仇”。所谓“顿挫”,在这儿指笔势的停顿转折。在本文中,“庙中偷听”历来是人们最为欣赏的“巧合”之一。但从文势来看,这儿却是重要的一“顿”。一块石头挡住了庙门,放火成功的陆谦们推而不能入。如果换用一种情节安排,让陆虞候等直接推门而入,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一番捉拿询问,也会写得有声有色。但这里的一“顿”,将放火的三人阻在门外,他们自以为阴谋得逞、得意忘形,尽情表现,议论纷纷,让林冲听得真真切切,一字不漏。这就像来势汹涌的大水,一下子被挡在堤坝之外,激起巨大波澜。这里的一“顿”,就是美妙的“蓄势”。
   在苦读与欣赏这篇小说节选之后,我还写了一则随记——
   2008年2月2日星期六上午余映潮随记:
   历时多天,我终于写完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映潮说课”稿,7000余字。
   最难的是课文欣赏短文的写作,1600字的短文,三易其稿,整整写了两天。
   第一次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波澜”手法。
   第二次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文学辞典”(什么悬念、抑扬、巧合之类的)。
   第三次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蓄势”手法。这是一个真正没有人写过的内容,可以说是“填补”了这篇课文的欣赏文章当中的一个小小的空白。
   在这次写作中,我为弄懂两个“术语”花去了大半天的时间。
   一个“术语”是“顿挫”,文学作品的“顿挫”到底包含什么内容,很少有人举例说明,因此也不大明白。
   一个“术语”是“蓄势”,它让我有了令我非常惊讶的发现。
   “蓄势”一词,沿用广泛,凡分析小说的文学鉴赏文字,很少有不提到“蓄势”二字的。对这个词,我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释。
   由此想到:
   如果不悉心研讨一个事物,你怎能知道它的现状?你怎能发现它其中的空白?
   在写作中,我还发现:
   对课文中“风雪”的描写,是可以从多方面的“写作技法”角度来进行欣赏的:
   1.这是“点染”的技法。什么是“点染”,我自己还说不清楚,还要通过例证来深入地理解。
   2.这是“白描”的技法。到底什么样的描写是“白描”,也还要下功夫去弄清楚。
   3.这是“渲染”、“烘托”的技法。
   4.在本文中,这也是“蓄势”的技法。
   5.还可不可以从文章局部的“线索”来理解它?
   如果我再就此问题写一篇赏析文,可能也是比较独到的。
   另外,如果专门利用这一课的例证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也是很有“啃头”的:
   如悬念,伏应,巧合,张弛,顿挫,点染,渲染,波澜,白描,露与藏,草灰蛇线等。
   ……
   由此可见,教师“习得”一点文学知识特别是小说表达技法知识是多么的艰难。
   而习得、感悟之后的感觉又是多么的美好。
  [作者通联:湖北荆州教科院]
其他文献
一、导入  师: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柳宗元的《黔之驴》,知道柳宗元吗?哪个朝代的?  生(齐声):唐代文学家。  师:他最擅长写什么?  生:杂文。  师:最擅长写杂文里的什么类型?  生:寓言。  师:真厉害!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记住啦!唐宋八大家主要都是散文写得好,柳宗元不仅散文写得好,传记写得也不错,写得尤其好的是寓言。哪位同学说说寓言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有什么特点?  生:寓言能以一个小
研读肖培东的《孔乙己》课例①,我们发现:善于运用教学辩证艺术实现“浅浅地教语文”,是他语文课堂的最主要特征。所谓“浅浅地教语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老老实实地把学生引领到读、写、听、说的实践中去。下面我们就以《孔乙己》这堂课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点拨三个方面来初步解读肖培东“浅浅地教语文”的教学特征。  一、教学内容:简约而丰富的交融  肖老师执教《孔乙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毫无疑问,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加强对文本的阅读。  在《羚羊木雕》一文的教学中,我选择了以“读”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读”走进文本,理解和把握全文的思想感情,通过“读”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读”
《沙之书》入选人教版、苏教版和北京版语文选修教材。这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共识:让学生开启想象的翅膀,多元解读文本。通常意义,对于一篇作品,我们可以将它读少读精,读懂读透,可《沙之书》却相反,它使我们越读越多,越读越不解。这就是《沙之书》带给读者的一种阅读体验。  一、无限和有限  “沙之书”是一本神奇的书。它的神奇就在其无限性上,作者在行文之初始,就对无限和有限做了这样的叙述:“线是由一系列的点
审视时下的语文课堂,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多有窄化理解、单一阐释的现象。如一说到卖油翁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一说行道树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一说菲力普夫妇是“贪婪势利、自私冷酷”,一说孔乙己就是“穷困迂腐、好吃懒做”……这种标签式的浅层次的解读,把原本色彩缤纷的主题或丰富多姿的形象阐释得呆板而无味。这种话语的专利性质,来自于传统理论的浩大阵势和人们对它不容置疑的信仰,让不懂得独立思考的人长期受它的统
笔者在开设“私家文学课”这一选修课期间,尝试着举办了一次朴素的“经典推荐会”。因为是第一次,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为了做好示范,就给学生介绍了《牡丹的拒绝》《狗这一辈子》《怀念萧珊》等十篇散文,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篇文章进行赏读,然后写一段推荐词。让笔者感到比较兴奋的是,这样一种稍微花了点心思的尝试,我们的学生就写出了很多精彩的文字。有一个学生写了关于张抗抗《牡丹的拒绝》的推荐词,其中这样写道:  
新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一个极其重要的亮点就是——充分重视了“语言文字运用”。据统计,此次修订稿中“语言文字运用”出现10次之多。其中:导言中4次;“课程性质”中2次;“课程基本理念”中3次;“课程设计思路”中1次。而相关的“语言”一词就出现了43次之多。  本次语文新课标如此高频次、高力度、全方位地聚焦“语言文字运用”,意义重大。在这个课标中,首次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
语文难在哪里,难在过于琐碎。许多语文老师甚至某些专家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语文琐碎是客观的。这其实混淆了中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与社会大语文的界限,将母语使用的丰富意蕴、方法技巧加在中小学语文学科上,让学生们去认知、感悟,显然勉为其难。中学语文教与学,是可以繁中求简的。  一、“简”中求语文之道  语文是人文的,它源于生活,作为一门学科,语文以“简”的形态高于生活,方便人们交流,传递情感与思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育“泛人文化”的取向遭到批评和质疑,“语文知识”、“语言训练”等一度被淡出的词语再次回归语文研究的视域。2007年第10期的《中学语文教学》,集中刊发了一组讨论语文知识的文章,王荣生、王鹏伟、陈钟樑先生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语文知识的重要性。2008年,吴忠豪在《关于语文训练的讨论》一文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不能没有训练”的观点(《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12期);20
[原有目标]  [教学目标]  1.生动具体的形象与深刻的思想;  2.幽默生动而富于战斗力的语言;  3.严谨的结构与严密的论证。  [升格思路]  这是广泛流行于诸多网站的教学目标,也是对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执教《春末闲谈》一课起了相当作用的教学目标。然而,教学目标的标准如此高大上,怎能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达成呢?笔者认为应当进行必要的纠正与升格才是。  至于三项目标都没有行为动词来陈述的问题则又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