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应用题训练“生活化”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后,教师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简易花店,标上“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问:老师想买7支菊花,可只带了30元,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吗?那你能帮老师想办法吗?老师又想买一束又漂亮又实惠的花,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买花方案。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二、立体化
应用题训练的“立体化”,是指利用一题多解或是一题多问,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如:义务教育十二册教材中的这样一道应用题:“一艘轮船所带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时。驶出时顺风,每小时30千米。驶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顺风时的。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远就应往回驶了?”老师可要求学生用几种方法解答,并说出解题思路。又如:在学习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对这些内容进行强化训练时,老师可给学生这样的条件:甲数20,乙数25,让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然后进行解答。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的训练达到高潮。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中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我们应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求异化
应用题训练的“求异化”是指在解答应用题时,既要注意培养学生不盲从,喜欢质疑,打破框框,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又要培养他们敢于求“异”,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进而养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一位教师教学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时,编写了这样一道应用题:工程队修一条长1500米的水渠,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多少米?让学生解答。按思维定式,列式为1500÷5=300(米)。可是有位同学举手回答:老师,这个式子也可以列成1000÷5=200(米)或其它算式。老师问:为什么?这位同学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这道题只说修了5天,并没有告诉5天就修完了,所以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倍加珍惜和爱护。
四、习作化
“习作”听起来好像是语文课中作文教学专用名词。而应用题训练中的“习作化”是指学生在掌握了一定概念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编写应用题解答,反过来加强对概念意义的理解。如:我在讲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时,先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出示:12×1/3,先让学生说出这个式子的意义:求12的1/3是多少。我又问:求42的1/7是多少,应怎样列式?学生列出。然后我让学生按这两个式子表述的意义编写应用题,在应用题里必须把相应式子的意义反映出来。刚开始,这样的训练有点难度,我就先示范,再让学生编写、解答。采取这样的方法会使应用题教学的难度大大降低,而且效果明显。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应用题训练“生活化”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后,教师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简易花店,标上“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问:老师想买7支菊花,可只带了30元,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吗?那你能帮老师想办法吗?老师又想买一束又漂亮又实惠的花,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买花方案。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二、立体化
应用题训练的“立体化”,是指利用一题多解或是一题多问,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如:义务教育十二册教材中的这样一道应用题:“一艘轮船所带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时。驶出时顺风,每小时30千米。驶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顺风时的。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远就应往回驶了?”老师可要求学生用几种方法解答,并说出解题思路。又如:在学习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对这些内容进行强化训练时,老师可给学生这样的条件:甲数20,乙数25,让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然后进行解答。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的训练达到高潮。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中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我们应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求异化
应用题训练的“求异化”是指在解答应用题时,既要注意培养学生不盲从,喜欢质疑,打破框框,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又要培养他们敢于求“异”,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进而养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一位教师教学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时,编写了这样一道应用题:工程队修一条长1500米的水渠,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多少米?让学生解答。按思维定式,列式为1500÷5=300(米)。可是有位同学举手回答:老师,这个式子也可以列成1000÷5=200(米)或其它算式。老师问:为什么?这位同学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这道题只说修了5天,并没有告诉5天就修完了,所以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倍加珍惜和爱护。
四、习作化
“习作”听起来好像是语文课中作文教学专用名词。而应用题训练中的“习作化”是指学生在掌握了一定概念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编写应用题解答,反过来加强对概念意义的理解。如:我在讲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时,先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出示:12×1/3,先让学生说出这个式子的意义:求12的1/3是多少。我又问:求42的1/7是多少,应怎样列式?学生列出。然后我让学生按这两个式子表述的意义编写应用题,在应用题里必须把相应式子的意义反映出来。刚开始,这样的训练有点难度,我就先示范,再让学生编写、解答。采取这样的方法会使应用题教学的难度大大降低,而且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