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提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发展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可以这样说,语文课就是通过一个个提问来组织教学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有个效益问题,如果问题提得太细、太碎,往往会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教学目标难以达到;如果问题太大、太深,学生会感到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结果是启而不发;如果问题太浅,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成了伸手便能摘到的果子,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也没有什么作用。有些提问甚至根本没有效果,专家研究表明:中小学课堂提问有效的仅占56%。可见,提问要讲究效益,提问要讲究艺术。
那么,到底该怎样提问,怎样运用提问呢?这里通过几个实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问”似看山不喜平
文章平淡无奇,便没有人看;同样,问题提得平淡无奇,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试想,一堂课如果一直是“是不是”、“对不对”这样一些单调刻板的提问,学生会怎样呢?只是简单地回答“是”、“不是”、“对”、“不对”,学生的思维便处于抑制状态,思维的火花难以激发出来,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同一个问题,可以从几种不同的角度提出,有的平平淡淡,缺少启发性和趣味性,而有的却如奇峰突起,出人意料而又趣味横生。例如,对《愚公移山》里“年且九十”这个句子,要求落实“且”字的意义。如果问:“‘且’字是什么意思?”学生仅仅停留在对“且”字意义的理解上,思维顺着一个方向运动,很难激起思维的火花。钱梦龙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愚公多大年纪啦?”问题提得有趣,不同的回答又激发同学思考,思维便处于活跃状态,在分析辨别中得出结论,效果当然要好得多。《一面》中有这样一个句子:“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在这里,如果简单地提出“‘非日本’的什么东西”是什么意思,学生很可能回答不上来。为此,一位教师设计了以下一组提问——
1.《一面》写于何时?当时的背景怎样?
2.文中提到的内山与鲁迅的关系如何?何以见得?
3.在此基础上,理解“‘非日本’的什么东西”到底是什么意思?
当一个问题直接提问难以回答时,采取迂回包抄的手段,诱发学生逐层深入思考问题,常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时代这个角度着手分析,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内山与其他日本人尤其是帝国主义者是不同的,第三个问题便水到渠成。在这里,第一、第二个问题实际上为第三个问题起了架桥铺路的作用,这便是曲问的魅力所在。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个问题提出来以后,如果学生一时不能回答,怎么办?是直接把答案告诉给学生呢?还是巧加点拨,引导学生走完这山重水复之路,让学生在思考中豁然开朗,进入柳暗花明的境界呢?一位名教师在上《祝福》时曾是这样处理的——
师:“我”在祥林嫂死去的当晚,独坐在油灯下时,为什么写下雪的声音?
生:(惊异、惘然)。
师:你们平时听到过下雪的声音吗?
生:(默然)。
师:下雪在“我”听来为什么似乎“瑟瑟有声”?
生:这样写是为了说明祥林嫂就埋葬在大雪里头。
师:(引导学生研读原文,读“使人感到更加沉寂”)可见,写雪是为了写……
生:是为了写当时的封建势力之盛。
师:我们要学会具体分析的方法,不能老是套概念化的结论。“沉寂”是什么意思?反映什么心情?
生:沉闷、寂静、反映心情沉重。
师:对了,所以,写似乎听到“瑟瑟有声”,是为了写“沉寂”,是为了突出心情的沉重,气氛的沉闷。
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老师在学生“惊异、惘然”之际,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去体会,再具体指出雪声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心情,降低了教学难度。不管学生是主观臆断,还是答非所问,老师紧紧抓住对课文的研读,引导学生思考,不断改变提问角度、调整教学难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思考中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诉给学生。
可见,恰到好处的点拨,可以使学生找到方法,走出迷宫。
三.“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以后,不能让它稍纵即逝,而应该让它越烧越旺,乘着这火势,让学生从对现象的认识深入到对本质的认识,从感性理性认识上升到情感体验。对快马还须加鞭。
于漪老师教《七根火柴》时,讲到无名战士为革命献身的场景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一个动作是什么?”学生给予了满意的回答,她又问:“既然卢进勇的眼睛‘模糊’了,怎么看无名战士指向北方的手又是‘清晰’的呢?”学生又给予了满意的回答,学生已沉浸在对无名战士的崇敬之中,至此,教学目标已经达到,然而,于老师又设计了一个高潮,她说:“同学们,你们说英雄的品质象牡丹一样——象荷花一样——,象菊花一样——”随着学生们的齐声回答,于老师又把学生的思绪带到了天安门广场,带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启发学生想象和领悟“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深意和分量。从一个细节中挖掘到这样深刻的思想感情内涵,是于漪老师不断把学生的思想感情推向高潮的结果。通过一个细节使学生的认识深化、升华,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峰,确有“离天三尺三”“高可摘星辰”之感。
以上主要谈了提问的技巧、提问的点拨、提问的深化三个问题。我认为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了提问的运用,那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联通:427108湖南省桑植县沙塔坪乡中学)
但是,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有个效益问题,如果问题提得太细、太碎,往往会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教学目标难以达到;如果问题太大、太深,学生会感到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结果是启而不发;如果问题太浅,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成了伸手便能摘到的果子,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也没有什么作用。有些提问甚至根本没有效果,专家研究表明:中小学课堂提问有效的仅占56%。可见,提问要讲究效益,提问要讲究艺术。
那么,到底该怎样提问,怎样运用提问呢?这里通过几个实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问”似看山不喜平
文章平淡无奇,便没有人看;同样,问题提得平淡无奇,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试想,一堂课如果一直是“是不是”、“对不对”这样一些单调刻板的提问,学生会怎样呢?只是简单地回答“是”、“不是”、“对”、“不对”,学生的思维便处于抑制状态,思维的火花难以激发出来,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同一个问题,可以从几种不同的角度提出,有的平平淡淡,缺少启发性和趣味性,而有的却如奇峰突起,出人意料而又趣味横生。例如,对《愚公移山》里“年且九十”这个句子,要求落实“且”字的意义。如果问:“‘且’字是什么意思?”学生仅仅停留在对“且”字意义的理解上,思维顺着一个方向运动,很难激起思维的火花。钱梦龙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愚公多大年纪啦?”问题提得有趣,不同的回答又激发同学思考,思维便处于活跃状态,在分析辨别中得出结论,效果当然要好得多。《一面》中有这样一个句子:“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在这里,如果简单地提出“‘非日本’的什么东西”是什么意思,学生很可能回答不上来。为此,一位教师设计了以下一组提问——
1.《一面》写于何时?当时的背景怎样?
2.文中提到的内山与鲁迅的关系如何?何以见得?
3.在此基础上,理解“‘非日本’的什么东西”到底是什么意思?
当一个问题直接提问难以回答时,采取迂回包抄的手段,诱发学生逐层深入思考问题,常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时代这个角度着手分析,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内山与其他日本人尤其是帝国主义者是不同的,第三个问题便水到渠成。在这里,第一、第二个问题实际上为第三个问题起了架桥铺路的作用,这便是曲问的魅力所在。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个问题提出来以后,如果学生一时不能回答,怎么办?是直接把答案告诉给学生呢?还是巧加点拨,引导学生走完这山重水复之路,让学生在思考中豁然开朗,进入柳暗花明的境界呢?一位名教师在上《祝福》时曾是这样处理的——
师:“我”在祥林嫂死去的当晚,独坐在油灯下时,为什么写下雪的声音?
生:(惊异、惘然)。
师:你们平时听到过下雪的声音吗?
生:(默然)。
师:下雪在“我”听来为什么似乎“瑟瑟有声”?
生:这样写是为了说明祥林嫂就埋葬在大雪里头。
师:(引导学生研读原文,读“使人感到更加沉寂”)可见,写雪是为了写……
生:是为了写当时的封建势力之盛。
师:我们要学会具体分析的方法,不能老是套概念化的结论。“沉寂”是什么意思?反映什么心情?
生:沉闷、寂静、反映心情沉重。
师:对了,所以,写似乎听到“瑟瑟有声”,是为了写“沉寂”,是为了突出心情的沉重,气氛的沉闷。
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老师在学生“惊异、惘然”之际,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去体会,再具体指出雪声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心情,降低了教学难度。不管学生是主观臆断,还是答非所问,老师紧紧抓住对课文的研读,引导学生思考,不断改变提问角度、调整教学难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思考中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诉给学生。
可见,恰到好处的点拨,可以使学生找到方法,走出迷宫。
三.“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以后,不能让它稍纵即逝,而应该让它越烧越旺,乘着这火势,让学生从对现象的认识深入到对本质的认识,从感性理性认识上升到情感体验。对快马还须加鞭。
于漪老师教《七根火柴》时,讲到无名战士为革命献身的场景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一个动作是什么?”学生给予了满意的回答,她又问:“既然卢进勇的眼睛‘模糊’了,怎么看无名战士指向北方的手又是‘清晰’的呢?”学生又给予了满意的回答,学生已沉浸在对无名战士的崇敬之中,至此,教学目标已经达到,然而,于老师又设计了一个高潮,她说:“同学们,你们说英雄的品质象牡丹一样——象荷花一样——,象菊花一样——”随着学生们的齐声回答,于老师又把学生的思绪带到了天安门广场,带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启发学生想象和领悟“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深意和分量。从一个细节中挖掘到这样深刻的思想感情内涵,是于漪老师不断把学生的思想感情推向高潮的结果。通过一个细节使学生的认识深化、升华,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峰,确有“离天三尺三”“高可摘星辰”之感。
以上主要谈了提问的技巧、提问的点拨、提问的深化三个问题。我认为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了提问的运用,那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联通:427108湖南省桑植县沙塔坪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