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对案例教学的体现与现行教学大纲有两点明显的不同:一是由于区域发展内容的教学由选修变成必修,实际上使案例教学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二是课程标准不再规定必学的区域案例。虽然在大多数实验教材中,很可能仍选择现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那些案例,但课程标准的开放对促进高中地理课程的进一步开放和适应各地区具体地理情况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更加明确地体现了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学习原理而非仅学习具体区域"的实质。
1.作为学生研究对象的案例
在教学中,案例的使用经常会被泛化,只要是用于教学的实例,如教案、教学体会、教学实录等,都可能被称为"案例"。为了区别教师经常使用的各种例子,本文将"案例"界定为用于学生探索学习用的专门实例,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它具备如下特征:
1.1 情境化
地理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引用一些鲜活、真实的实例,但这些实例往往不具备情境性,如在讲"人口迁移"问题时,可以使用从我国温州地区到法国巴黎打工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在巴黎逐渐形成了一个"温州城"的事例。一般教师会把这个实例作为"举例"讲述给学生,而且不可能讲述得比较详细。如果把"温州城"事例加工成案例,使其成为一个有迁移背景、具体时间、地点及移民生存状况等的描述,就具有了"情境"。情境化是案例的突出特征。
1.2 典型性和针对性地理案例是根据教学目标整合过的一类教学资源
专门为教学开发的案例都有明确的重点,有清晰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获得充足的教学案例,自己开发教学案例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即使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使用的也大多是一些未经加工的素材,如新闻报道。尽管这些素材也源于现实生活但它并不是专门为地理教学准备的。如果教师使用这些素材作案例,需要在选择时充分考虑素材的典型性和针对性,或者稍做加工,使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可以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
1.3 内容丰富、相对完整地理教学案例
从一开始背景的交代到问题情境的描述是相对完整的,有比较丰富的信息使学生对一个点、一个具体区域、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能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置于案例的特定情境中去思考、去决策。一个出色的案例提供的是一个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侧面分析解释的可能性,内容的丰富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
1.4 可读性强优秀的教学案例常能吸引学生阅读
案例的情节、所给的材料和叙述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案例的可读性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提,既然案例的使用者是学生,如果学生对阅读案例失去兴趣,案例就会失去意义,所以案例应有既能令人愉悦又能增加学生学习经验的价值。
2.案例教学的特征和形式
2.1 案例教学的特征
案例教学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以案例为媒介,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案例所含地理原理进行提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的方式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与其它教学法不同,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所具有的特征有助于学生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2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两种形式
高中地理教学仍然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做基础,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比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明显提高。根据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而案例教学是培养高中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决策能力的途径之一。案例的使用有不同方法,这里讨论两种,一种是分析型,一种是决策型。
分析型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是:阅读案例一案例分析一内容扩展。下面是环境教育的一个案例:在北京市郊区的杨镇的有一片面积近3000亩的湿地。一家开发商看中该地区,准备在此开发建设"京东大芦荡休闲旅游度假村"。该消息传出后,当地村民十分高兴,并纷纷积极配合开发商的征地工作,并希望将来能到度假村工作。但是,环保志愿者得知该消息后,却纷纷为这片湿地的命运担忧。当环保志愿者多次赴现场进行考察,四处奔走,先后在多家媒体发表文章,呼吁政府采取行动保护这片湿地。最终,当地政府对该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采纳了环保志愿者的建议。
呈现案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一事件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事件中不同的角色所持观点各不相同,所采取的行动亦各不相同。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持那样的观点,采取那样的行动,又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冲突呢?然后安排学生对环境事件中色的身份、行为、观点及行为后果进行行为价值分析,了解人的环境价值取向起着什么作用。最后安排学生分析其他社会现象中人的环境行为及价值观取向。
3.案例教学推进地理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
新课程标准只提出使用案例学习的要求而不规定具体案例的做法,不仅对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开放性有积极意义,而且为推进高中地理评价方式的改革打开了新的思路。
使用案例教学也为尝试把平时完成的课程作业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创造了条件。既然是通过案例研究学习某个地理原理或理解某个地理问题,无须死记硬背,可以尝试把学生平时完成的案例研究的课程作业,作为最终考试的一部分。案例研究的课程作业主要评价学生对地理原理和地理问题的理解;研究案例做出判断的方法;文章中呈现资料的方法和效果;如何解释这些资料的等。学生可以使用教材中的案例,也可以使用教师提供的其他案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允许学生使用乡土案例。
案例教学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它与其他教学方式一起构成地理教学方法体系。除了课程标准中规定使用案例的学习内容外,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其他内容,特别是人文地理部分,也适合使用案例教学。由于案例教学需要较常规教学更多的时间,教师需要对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教学做统筹安排,以利于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
1.作为学生研究对象的案例
在教学中,案例的使用经常会被泛化,只要是用于教学的实例,如教案、教学体会、教学实录等,都可能被称为"案例"。为了区别教师经常使用的各种例子,本文将"案例"界定为用于学生探索学习用的专门实例,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它具备如下特征:
1.1 情境化
地理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引用一些鲜活、真实的实例,但这些实例往往不具备情境性,如在讲"人口迁移"问题时,可以使用从我国温州地区到法国巴黎打工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在巴黎逐渐形成了一个"温州城"的事例。一般教师会把这个实例作为"举例"讲述给学生,而且不可能讲述得比较详细。如果把"温州城"事例加工成案例,使其成为一个有迁移背景、具体时间、地点及移民生存状况等的描述,就具有了"情境"。情境化是案例的突出特征。
1.2 典型性和针对性地理案例是根据教学目标整合过的一类教学资源
专门为教学开发的案例都有明确的重点,有清晰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获得充足的教学案例,自己开发教学案例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即使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使用的也大多是一些未经加工的素材,如新闻报道。尽管这些素材也源于现实生活但它并不是专门为地理教学准备的。如果教师使用这些素材作案例,需要在选择时充分考虑素材的典型性和针对性,或者稍做加工,使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可以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
1.3 内容丰富、相对完整地理教学案例
从一开始背景的交代到问题情境的描述是相对完整的,有比较丰富的信息使学生对一个点、一个具体区域、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能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置于案例的特定情境中去思考、去决策。一个出色的案例提供的是一个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侧面分析解释的可能性,内容的丰富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
1.4 可读性强优秀的教学案例常能吸引学生阅读
案例的情节、所给的材料和叙述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案例的可读性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提,既然案例的使用者是学生,如果学生对阅读案例失去兴趣,案例就会失去意义,所以案例应有既能令人愉悦又能增加学生学习经验的价值。
2.案例教学的特征和形式
2.1 案例教学的特征
案例教学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以案例为媒介,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案例所含地理原理进行提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的方式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与其它教学法不同,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所具有的特征有助于学生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2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两种形式
高中地理教学仍然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做基础,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比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明显提高。根据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而案例教学是培养高中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决策能力的途径之一。案例的使用有不同方法,这里讨论两种,一种是分析型,一种是决策型。
分析型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是:阅读案例一案例分析一内容扩展。下面是环境教育的一个案例:在北京市郊区的杨镇的有一片面积近3000亩的湿地。一家开发商看中该地区,准备在此开发建设"京东大芦荡休闲旅游度假村"。该消息传出后,当地村民十分高兴,并纷纷积极配合开发商的征地工作,并希望将来能到度假村工作。但是,环保志愿者得知该消息后,却纷纷为这片湿地的命运担忧。当环保志愿者多次赴现场进行考察,四处奔走,先后在多家媒体发表文章,呼吁政府采取行动保护这片湿地。最终,当地政府对该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采纳了环保志愿者的建议。
呈现案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一事件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事件中不同的角色所持观点各不相同,所采取的行动亦各不相同。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持那样的观点,采取那样的行动,又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冲突呢?然后安排学生对环境事件中色的身份、行为、观点及行为后果进行行为价值分析,了解人的环境价值取向起着什么作用。最后安排学生分析其他社会现象中人的环境行为及价值观取向。
3.案例教学推进地理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
新课程标准只提出使用案例学习的要求而不规定具体案例的做法,不仅对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开放性有积极意义,而且为推进高中地理评价方式的改革打开了新的思路。
使用案例教学也为尝试把平时完成的课程作业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创造了条件。既然是通过案例研究学习某个地理原理或理解某个地理问题,无须死记硬背,可以尝试把学生平时完成的案例研究的课程作业,作为最终考试的一部分。案例研究的课程作业主要评价学生对地理原理和地理问题的理解;研究案例做出判断的方法;文章中呈现资料的方法和效果;如何解释这些资料的等。学生可以使用教材中的案例,也可以使用教师提供的其他案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允许学生使用乡土案例。
案例教学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它与其他教学方式一起构成地理教学方法体系。除了课程标准中规定使用案例的学习内容外,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其他内容,特别是人文地理部分,也适合使用案例教学。由于案例教学需要较常规教学更多的时间,教师需要对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教学做统筹安排,以利于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