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学分制收费的现实意义出发,阐述了学分制收费改革的益处,并对当前国内高校学分制收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做出探索性的思考和对策研究。
关键字:高校;学分制;学分制收费
基金项目:滨州学院校级高教研究项目“高校学分制收费: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滨州学院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YGJYB201310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实行以学分为基本度量单位,衡量学生完成正常学业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一种以选课为基础,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量,以累计平均学分绩点为尺度衡量学生学习成绩,学生必须取得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的教学管理制度。
一、学分制收费的现实意义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由此可见,学分制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不断推进与完善,建立以学分为单位的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对高校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传统的学年制和学年学分制,要求学生必须修读完提前设定的年限,在固定学期内,学年制有规定的课程,不允许学生自主选课,而学年学分制则有些许的改变,学生可以在规定的选课范围内自主选课。在学分制模式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个人因素灵活自主地选择专业、课程、教师、授课时间、修读方式、每学期选修门数,可以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甚至跨校选修课程,以求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实现个体的需要。每个学生都可以制定自己的个性化课程表,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资源利用率
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可以灵活自主的选择专业、课程、教师,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整合优势。首先,有些设备、教室原来只为少数院系使用,现在实行学分制之后,其他各系院的学生也可以来听课,从而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再者,虽然学生在校期间对教育资源的占用时间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选择提前修完学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第三,教育资源利用率的高低,也可以看出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无疑增强了教师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有利于提高高校收费的透明度,降低学生学费欠费率
学分制收费包括两部分:专业注册费和学分学费,考虑到各专业培养成本的差异,专业注册费根据不同的专业按年计收,而学分学费按修读课程的学分计收。各高校对学生收费实行明码标价,不同专业的专业注册费和学生的学分单价在相应的网站公开,这样学生可以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自行选择修读年限和修读课程,也就是说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课程表,计算总学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完成学校计划学分的基础上,适当少选课,或提前修读,或自由安排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通过打工、勤工助学等方式来减轻学费压力。
二、高校推行学分制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学分制收费认识不到位
学分制收费在我国出现虽然时间不短,但是大部分的高校在推行的过程中因为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推行的力度不够,大部分高校普遍实行传统的学年学分制收费标准,还未真正实行学分制收费。大学生在小学、中学期间一直是在按照指定的科目和既定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这种影响对学生而言极为深刻,进入大学校园,突然改变上课方式,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其自由选课,由于自身对学年制和学分制根本不了解、不能正确区分各课程模块以及对所选课程不了解等问题,使得学分制在学生群体推行力度大打折扣。从教学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推行学分制收费制度,就要求教学管理者从思想观念、管理制度等各方面进行转变,势必会加大工作量,而且实行的不到位还容易使得学生难以管理,因此实际操作起来难度极高,所以部分高校管理者索性就放弃了。
(二)跨校选课的自由性难以实现
高校实行学分制收费,是以学分互认为前提的。在我国学分互认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种教育领域和各种形式的教育都开展了或多或少的实践尝试,虽然得到政府、各高校的重视,但是目前的实践基本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第一,目前虽然有些高校实行了学分互认,但这种互认是有比较严格的限制条件的,多数高校是认高不认低。即对声誉排名在前面的学校的学分容易获得认同,对大多数排后或声誉不如自己的学校则大多不予认可。第二,由于各高校以及各高校不同的专业在培养目标与培养人才层次方面的不同,给学分的互认带来了难度。种种原因使得学分互认在各高校之间基本难以实现,以至于跨校选课的自由性也大打折扣。
(三)学生自主能力较弱
在校大学生由于自身认识能力有限、自主能力较弱加上对专业认识不强,从而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首先,学分制收费强调学生的个性,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在不同学校、不同系院自主选择课程、教师等,这样一来,自己就需要对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有个详细地计划,而目前大部分同学由于自我评价不够、自我意识较弱,选课时存在盲目性,较易出现“凑学分”的现象,大多数学生选择较容易的课程,自身没有一套学习计划,甚至造成“60分万岁”的风气,这样势必造成学生知识上的短缺。其次,有的学生在安排学期计划时具有随意性,极易造成某一学期没课上,到最后临近毕业的时候赶课上的现象。
(四)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的配套制度不健全
第一,选课制度不健全、选课指导力度不够。学分制收费制度是以选课制为中心的,而在一些高校中,专业课与基础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由学校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计划刚性有余,弹性不足。而且大学四年的总学分一般都在160-200学分左右,学生要想提前休读完所有的学分,负担会较重。第二,教育资源缺乏。高校的教学体制改革,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也几乎伴随着高校的扩招而大规模地展开,从而加剧了资源供给不足与学生人数增大过快的矛盾。目前各高校部分专业普遍存在教师和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衡的现象,推行学分制,势必会造成某些教师没课上,某些教师教学任务激增的局势。第三,学籍管理弹性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专业上实行的仍然是录取定专业,不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中途转专业,即使有些高校规定了可以转专业,但人数一般控制在5%以内,而且规定录取分数低的专业不能向分数高的专业转。
三、推行学分制收费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夯实定价基础
高校转变观念推行学分制收费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学分制收费
标准问题,即学费的组成和学分单价的确立。目前做到学分制收费标准全国统一尚不能实现,但是各省市应该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统一的学年注册费,并密切监督和审查高校现行学年收费和学分收费标准的制定及变化情况。在学分单价的确立方面,各高校应细化课程教学成本核算,规范教育成本构成,加强教育成本支出的核算,归集成本项目,扣除专业注册费后,再结合高校发展规划和办学目标,拟定不同专业在大学期间需要修读的总学分,从而精确计算学分单价。
(二)利用先进的电子网络技术,建立学生学分制管理信息系统
学分制收费制度是以选课制为基础,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修读年限,学生的收费金额将随学生所选课程的变化而变化,于此每个学生在每个学年的实际所交学费会有所不同。高校财务部门应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建立一个可以实现内部教学管理和银行储蓄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学生选课、收费的一体化,并开通学生选课、缴费查询系统,学校财务、教务、学生、银行可通过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及时传递和资源共享,提高学校各部门之间以及与银行之间的协作效率,不断提高学生选课、收费管理水平。
(三)加强教学管理和德育教育,科学地指导学生选课
导师和普通的大学教师相比,存在差异性,作为本科生导师不仅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且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人,不但“自由”的学习,而且还真正的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同时重视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管理。这就需要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辅导员)的积极努力,做好新生入学教育,使学生尽快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大学四年的学习目的。同时建设校园文化,使学生在自我意识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集体文化构建,同一个自然班级,虽然平时上课可以自由选择,但是集体观念还需要凝聚和规范。
(四)完善学分制的内部配套设施和外部实施环境
首先,学分制的推行对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人才、教学设施的需求日益明显,因此需增加经费投入,用于人才引进以及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浴室、餐厅等设施的建设。其次,加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特别是在招生、编制的确定、人员的引进、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制定、学生培养、文凭发放、毕业就业等方面赋予高校自主决定权。第三,建立广泛的学分互认系统,搭建校际之间专业共建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和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第四,完善人才市场,实现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的完善,使得提前毕业、延期毕业的学生享有跟正常毕业学生相同的就业待遇,接触提前毕业和延期毕业学生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闫广芬,翟晓静. 高校学分制收费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 中国高教研究,2007(8).
[2]徐云丽,周国强.试析高校学分制收费下财务管理的经验——以XX大学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3]招雁鸿.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收费管理制度[J]. 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8(2) .
[4] 郝小宁.浅谈高校收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 科技资讯, 2009(31) .
[5] 宋瑛.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 商, 2013(15).
作者简介:丁丽莉,女,山东滨州,1985.12,硕士研究生,助教,滨州学院经济管理系。
关键字:高校;学分制;学分制收费
基金项目:滨州学院校级高教研究项目“高校学分制收费: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滨州学院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YGJYB201310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实行以学分为基本度量单位,衡量学生完成正常学业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一种以选课为基础,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量,以累计平均学分绩点为尺度衡量学生学习成绩,学生必须取得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的教学管理制度。
一、学分制收费的现实意义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由此可见,学分制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不断推进与完善,建立以学分为单位的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对高校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传统的学年制和学年学分制,要求学生必须修读完提前设定的年限,在固定学期内,学年制有规定的课程,不允许学生自主选课,而学年学分制则有些许的改变,学生可以在规定的选课范围内自主选课。在学分制模式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个人因素灵活自主地选择专业、课程、教师、授课时间、修读方式、每学期选修门数,可以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甚至跨校选修课程,以求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实现个体的需要。每个学生都可以制定自己的个性化课程表,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资源利用率
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可以灵活自主的选择专业、课程、教师,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整合优势。首先,有些设备、教室原来只为少数院系使用,现在实行学分制之后,其他各系院的学生也可以来听课,从而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再者,虽然学生在校期间对教育资源的占用时间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选择提前修完学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第三,教育资源利用率的高低,也可以看出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无疑增强了教师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有利于提高高校收费的透明度,降低学生学费欠费率
学分制收费包括两部分:专业注册费和学分学费,考虑到各专业培养成本的差异,专业注册费根据不同的专业按年计收,而学分学费按修读课程的学分计收。各高校对学生收费实行明码标价,不同专业的专业注册费和学生的学分单价在相应的网站公开,这样学生可以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自行选择修读年限和修读课程,也就是说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课程表,计算总学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完成学校计划学分的基础上,适当少选课,或提前修读,或自由安排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通过打工、勤工助学等方式来减轻学费压力。
二、高校推行学分制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学分制收费认识不到位
学分制收费在我国出现虽然时间不短,但是大部分的高校在推行的过程中因为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推行的力度不够,大部分高校普遍实行传统的学年学分制收费标准,还未真正实行学分制收费。大学生在小学、中学期间一直是在按照指定的科目和既定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这种影响对学生而言极为深刻,进入大学校园,突然改变上课方式,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其自由选课,由于自身对学年制和学分制根本不了解、不能正确区分各课程模块以及对所选课程不了解等问题,使得学分制在学生群体推行力度大打折扣。从教学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推行学分制收费制度,就要求教学管理者从思想观念、管理制度等各方面进行转变,势必会加大工作量,而且实行的不到位还容易使得学生难以管理,因此实际操作起来难度极高,所以部分高校管理者索性就放弃了。
(二)跨校选课的自由性难以实现
高校实行学分制收费,是以学分互认为前提的。在我国学分互认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种教育领域和各种形式的教育都开展了或多或少的实践尝试,虽然得到政府、各高校的重视,但是目前的实践基本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第一,目前虽然有些高校实行了学分互认,但这种互认是有比较严格的限制条件的,多数高校是认高不认低。即对声誉排名在前面的学校的学分容易获得认同,对大多数排后或声誉不如自己的学校则大多不予认可。第二,由于各高校以及各高校不同的专业在培养目标与培养人才层次方面的不同,给学分的互认带来了难度。种种原因使得学分互认在各高校之间基本难以实现,以至于跨校选课的自由性也大打折扣。
(三)学生自主能力较弱
在校大学生由于自身认识能力有限、自主能力较弱加上对专业认识不强,从而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首先,学分制收费强调学生的个性,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在不同学校、不同系院自主选择课程、教师等,这样一来,自己就需要对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有个详细地计划,而目前大部分同学由于自我评价不够、自我意识较弱,选课时存在盲目性,较易出现“凑学分”的现象,大多数学生选择较容易的课程,自身没有一套学习计划,甚至造成“60分万岁”的风气,这样势必造成学生知识上的短缺。其次,有的学生在安排学期计划时具有随意性,极易造成某一学期没课上,到最后临近毕业的时候赶课上的现象。
(四)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的配套制度不健全
第一,选课制度不健全、选课指导力度不够。学分制收费制度是以选课制为中心的,而在一些高校中,专业课与基础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由学校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计划刚性有余,弹性不足。而且大学四年的总学分一般都在160-200学分左右,学生要想提前休读完所有的学分,负担会较重。第二,教育资源缺乏。高校的教学体制改革,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也几乎伴随着高校的扩招而大规模地展开,从而加剧了资源供给不足与学生人数增大过快的矛盾。目前各高校部分专业普遍存在教师和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衡的现象,推行学分制,势必会造成某些教师没课上,某些教师教学任务激增的局势。第三,学籍管理弹性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专业上实行的仍然是录取定专业,不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中途转专业,即使有些高校规定了可以转专业,但人数一般控制在5%以内,而且规定录取分数低的专业不能向分数高的专业转。
三、推行学分制收费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夯实定价基础
高校转变观念推行学分制收费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学分制收费
标准问题,即学费的组成和学分单价的确立。目前做到学分制收费标准全国统一尚不能实现,但是各省市应该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统一的学年注册费,并密切监督和审查高校现行学年收费和学分收费标准的制定及变化情况。在学分单价的确立方面,各高校应细化课程教学成本核算,规范教育成本构成,加强教育成本支出的核算,归集成本项目,扣除专业注册费后,再结合高校发展规划和办学目标,拟定不同专业在大学期间需要修读的总学分,从而精确计算学分单价。
(二)利用先进的电子网络技术,建立学生学分制管理信息系统
学分制收费制度是以选课制为基础,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修读年限,学生的收费金额将随学生所选课程的变化而变化,于此每个学生在每个学年的实际所交学费会有所不同。高校财务部门应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建立一个可以实现内部教学管理和银行储蓄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学生选课、收费的一体化,并开通学生选课、缴费查询系统,学校财务、教务、学生、银行可通过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及时传递和资源共享,提高学校各部门之间以及与银行之间的协作效率,不断提高学生选课、收费管理水平。
(三)加强教学管理和德育教育,科学地指导学生选课
导师和普通的大学教师相比,存在差异性,作为本科生导师不仅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且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人,不但“自由”的学习,而且还真正的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同时重视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管理。这就需要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辅导员)的积极努力,做好新生入学教育,使学生尽快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大学四年的学习目的。同时建设校园文化,使学生在自我意识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集体文化构建,同一个自然班级,虽然平时上课可以自由选择,但是集体观念还需要凝聚和规范。
(四)完善学分制的内部配套设施和外部实施环境
首先,学分制的推行对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人才、教学设施的需求日益明显,因此需增加经费投入,用于人才引进以及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浴室、餐厅等设施的建设。其次,加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特别是在招生、编制的确定、人员的引进、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制定、学生培养、文凭发放、毕业就业等方面赋予高校自主决定权。第三,建立广泛的学分互认系统,搭建校际之间专业共建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和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第四,完善人才市场,实现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的完善,使得提前毕业、延期毕业的学生享有跟正常毕业学生相同的就业待遇,接触提前毕业和延期毕业学生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闫广芬,翟晓静. 高校学分制收费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 中国高教研究,2007(8).
[2]徐云丽,周国强.试析高校学分制收费下财务管理的经验——以XX大学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3]招雁鸿.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收费管理制度[J]. 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8(2) .
[4] 郝小宁.浅谈高校收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 科技资讯, 2009(31) .
[5] 宋瑛.高校学分制收费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 商, 2013(15).
作者简介:丁丽莉,女,山东滨州,1985.12,硕士研究生,助教,滨州学院经济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