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堂的有效评价策略探析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le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不断进行革新和调整。因此,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也应当做出相应的改变。而评价策略的变化可以在原有的框架内,做出细节上的调整。一方面能够与新课标改革相适应;另一方面,教学评价与教学理念和学生能力是相互匹配的,而教学评价的制定正是对于理念革新和能力提升的监督和反馈。因此,本文将从评价体系、教学工作、学生成长这三个方面来探析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堂的有效评价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语文课堂;有效评价;策略探析
  课堂教学评价一般是围绕着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展开的,而评价的方式分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顺应学生作为“人”的自然天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此外,学生要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进行全面发展。因此,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堂评价的核心标准就是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全面发展。
  一、量化与质性相结合,制定全面的评价体系
  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展开有效评价的首先前提,就是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体系。而全面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以评价的维度为基准。因此,教师在建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首先,量化与质性的结合,能够实现评价过程同时具备客观元素和主观性质。这也正是评价全面性的体现。其次,量化的评价代表着某一些接受评价的内容其实是具备着标准化等级的,只有达到了某一个等级,被评价对象才有了实现达标的可能。而这些内容往往与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成绩水平相挂钩。最后,质性的评价内容意味着评价体系的流动性。质性评价往往是以文字内容来进行表达,往往显得更为全面和充盈。质性评价是建立在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了解程上,其与个人的喜恶有着较大的关联。
  全面评价体系以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由教师和学生相互进行双向评价。量化评价的评价内容一般能够直接体现准确结果。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分别为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任务完成质量和完成度、学生的成绩总体水平以及成绩阶段变化;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课堂呈现做出评定,具体体现为教师的课堂丰富度、趣味性、对学生的启发程度以及学生对于教师和语文课堂的喜爱度。不同的评价项目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各不相同。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将评价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而每个等级所对应的分数区间为“100~90、90~80、80~70、70~60”。教师和学生在进行评价时,应当写出对应的具体分数,最后与各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得出总分及对应等级,将其作为最终评价结果。
  二、以自主意识为基准,评定教师的教学工作
  教学评价所针对的对象之一,就是教师的教学工作。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理念往往决定了教学课堂的质量;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工作代表着其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低。而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师工作评价,应当是围绕着教学理念改革成果来进行。教师的教学理念改革中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学生自主意识的激发和提升。因此,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学生自己对自主意识的判定,以及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定。总而言之,教师就应当围绕着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自主意识开展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工作。
  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与教师的教学工作安排和学生个人语文学科学习潜力有直接的联系。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设计时,可以先行对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潜力进行初步判定,并在后续教学过程中,持续关注学生自主能力的变化。而学生自主能力的变化,就是教师教学成果的最佳印证。当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自主意识得到提升时,就说明教师所采取的教学安排是十分有效的,并且与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相互吻合;当学生的自主能力并没有实现突破时,教师应当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
  三、以全面发展为追求,考察学生的个人成长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的学科价值应当拓展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中。一般来说,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了“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要不断挖掘语文教学内容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要素,即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而使得学生的全面发展反过来辅助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因此,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可以将涉及学生全面发展的所有元素作为评价要素。由此,教学评价也成为学生全面发展成果的反馈,以及语文教学工作安排的最佳参照。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语文教学设计与德智体美劳这五个元素相互联系。事实上,高中语文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同时还能够通过阅读学习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并且提高学生在语文学科和文章阅读方面的审美能力。由此来引导学生分辨文学作品的优劣以及其对于自身成长的帮助。因此,新课标背景下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就是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评价要素。
  四、結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评价,必然是针对教学工作和学生能力改革的全面评价。评价体系的运用,不仅能够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形成督促作用,同时也彰显着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改革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明文.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要求[J].师道:教研,2014(1):40.
  [2]谭江永.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和务实之我见[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2(15):80.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代的教育背景之下,学生的学习不仅要与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结合在一起,还应该从传统文化之中汲取养分,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更有文化底蕴。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语文作为一项基本科目,是初中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桥梁,利用语文科目本身所具有的国学性质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日常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本文立足于初中的语文教学,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如何将
期刊
摘要: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宝贵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蕴含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里的重点,特别对于小学时期,是对学生古诗素养的启蒙阶段,这个时候的教学对学生日后的古诗词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文尝试从区位教学法进行分析,以此来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趣味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成为教学的重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人才掌握相对应的行业能力和素养,还要求人才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创造,为了应对这样的社会需求,新课标新课改应运而生,新课改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将通过研究和分析,辨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应对新课改的要求,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
期刊
摘要: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成长阶段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语言能力对于孩子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重要的影响。幼儿园这一阶段是幼儿的成长启蒙阶段,所以幼儿园要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着重培养幼儿必备的技能,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对他们的性格和习惯也会有所影响,老师应该熟练地运用参与式教学法,让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对每个幼儿的性格等进行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有利于调动幼儿对学习语言技能的动力和兴趣。因
期刊
摘要:在现代教育的开展中,学科教学要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形成一定的体系,能够对知识的学习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从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来建立起全面的学习能力和素养,所以就要重视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积极渗透各种教学方法,带动学生学好知识,收获进步。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为探讨背景,提出几点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策略,希望小学数学能够实现更优质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建
期刊
摘要:基于新课标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也积极创设新型的教育模式,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随着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情景创设教学法应运而生。情景创设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特定的情景,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情景带来的氛围,进而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新课标下初中生物课堂情景创设的具体方法,希望能为提高生物课堂效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文言文诗词等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小古文,小学生能够阅读文言文,通过结合教科书上的注释,能够了解其基本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注重积累,形成自己的感悟,且一定程度上能够运用,逐渐提高自己的品味和欣赏水平,这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字:小古文诵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水平,
期刊
摘要:写字教学的开展,可以帮助小学低段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借助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小学低段写字教学的效率。本文将分析写字教学的重要价值,并探索当前阶段小学低段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有效的教学策略,期望能从根本上构建高效的小学低段写字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教学策略  阅读、写作等教学环节的开展,都需要小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劳动精神,并且劳动也推进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要想体现教学的意义,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劳动教育的教学工作。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劳动教育的效果,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渗透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和学科内容有机融合。在下文中,我将浅议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方法。  关键字:初中语文教学;劳动教育;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工
期刊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改革,在改革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课堂的教学模式要学会改变,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学会创新。小学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对事物强烈的好奇心,爱问问题爱思考是他们的特点,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老师要及时抓住学生创新意识的迹象,指导学生热爱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