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我们先聊下这部电影的气质。您觉得这部电影的整体气质是怎样的?
常松:我当时负责《太极1》和《太极2》的剪辑和部分特效。我第一次看到的版本是导演冯德伦(37秒)在香港剪的初剪版本。我很惊讶看到这个东西。当然,因为它是未完成版本,因此跟我的预期有些差距。因为冯德伦这个项目我很早就知道,我那个时候因为在忙《画皮》和《1942》,所以没有全面参与这个项目。到了需要我们的阶段我们才参与进来,负责全面剪辑的调整和部分特效的加入。这部电影有很浓重的冯德伦的气质。我和冯德伦一块在泰国待过一段时间,他这个人很具有年轻人的特点,特别喜欢游戏、动漫这些东西,但一点儿都不张扬,人很好,很温和,所以《太极1》给人的感觉是有很多与游戏、动漫相关的元素,但是没有那么张扬、那么闹腾,很符合冯德伦本身的气质,这也是他很想做的片子。
我们谈一个关键词。很多人说这个片子很“蒸汽朋克”,您作为本片参与者、创作者之一,您怎么理解这个词?
常松:我们内部沟通时,其实用“丝”这个词的时候更多一点,我们对“丝”的理解是这个词刚出现时的含义。就是那种在人群当中脱颖而出,有很独特的气质,行为超乎常人理解。但“丝”在传播过程中慢慢变成了一个越来越低下的词,所以到最后宣传的时候,提炼出来的词是“怪咖”,一直没有推男主角(袁晓超饰),一直推的就是怪咖,开始的时候大家觉得“丝”这个定位挺好,但后来讨论的时候大家觉得“丝”这个词不值钱,没品位感,所以把它提炼成了“怪咖”。
我觉得这个片子和《画皮2》在我接触的中国电影里面工业化程度要高一些,《太极1》不是靠一两个演员撑起来的,也不是靠巨大的投资,也不是靠一个很棒的导演,只有大家都很靠谱,这个片子才靠谱,它更有工业化流程制作的这种感觉。
有一种说法,是这个片子一开始的定位并没有如此,而是相对传统一些,没有这么后现代,剪出了一个很R&B的预告片之后,这个片子的气质就变了,监制陈国富希望能追寻预告片的感觉去做这个片子。有没有这样的影响呢?
常松:有可能是因为项目规模太庞大等原因,当我们看到初剪版本的时候,确实是觉得片子有点乱,但是后来经过后期的精修,以及特效的包装,这个片子的风格被慢慢提炼出来。精华被提炼出来了,也就有了后面它的营销定位。换句话说,我们在最初看到最原始的样本的时候,这个片子是在最低点,然后一步一步越来越好,最后走到市场上,走到了一个最高点。
如果说影响的话,我觉得稍微有一点,最早也有一版相对传统的预告片,因为冯德伦在和华谊谈这个项目时,他的想法是这样的,但是手法上可能没有做足这种氛围,所以当那版相对平和的预告片出来后,陈国富觉得没有抓到那个点。所以我们就玩high一点,就玩出那样的一个预告片之后,感觉到:这是对路子的。冯德伦喜欢,陈国富也喜欢,整个宣传团队也都觉得那个定位很好,预告片出来之后,大家也觉得市场OK。后来的所有工作都是往这种有品质的怪咖、屌丝范儿去走。所以可能片子的定位就是这样。但片子不是因为预告片而来的,而是因为一直就有这样的想法,但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很明确的视觉呈现方式。
这个片子的视觉很游戏化,比如走到一个地方,冒出个字标明这是村头,就像关卡的那种感觉。有一个镜头我印象很深,就是男主角的三花聚顶被打了一下而倒地后,突然旁边冒出一个“命”字,字旁边的血槽在减少。前段时间有个片子叫《歪小子斯科特》,就是特别电玩化的一个片子。年底还有一个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片《无敌破坏王》。我觉得随着年轻人的成长,他们渐渐掌握了社会话语权之后,动漫作为一种文化,一种视觉符号就变成了更有说服力的东西。
常松:是的。这些包装部分的特效全都是我们做的。Face的那部分我们没有碰,片子中的战车、特洛伊这些东西是他们做的,为了体现片子中的怪咖、屌丝元素,我们做了你刚才说的那些关口,那些时髦的包装的部分,让片子更年轻化。《歪小子斯科特》的确就是我们的参考影片之一。每个时代都是不同的,现在的消费主体已经是玩电玩长大的那群人。比如,五六十年代拍的电影就是那种节奏和内容,因为当时那些人的文化认同就是那样的,我是1980年生人,从玩小霸王啊、星际争霸啊、红警啊、魔兽世界啊这样过来的。因为特效是种比较新的技术,我们的技术团队基本都是年轻人。所以大家跟冯德伦的沟通相对通畅,他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也会给我们一些参考,大家一碰就比较清楚,后面的修改都是集中在细节上的,大家对整体方向的认知还是OK的。
也就是说,让《太极》区别于其他武侠片最关键的这些元素是你们做的。
常松:对,实际上这也是全新的一次尝试,以前影片可能偶尔用这些元素,但不会用的这么充分。
我认为这次特效有点像广告。广告用这种手法的时候可能更多一些。过去在后期特效中这种手法应该不太常见。我推断这次特效在技术上肯定不难,可能nuke都用不上,AE就搞定了。
常松:以AE为主,但Nuke是很重要的,在电影工业中,用AE做实拍画面的合成是有缺陷的。很多功能应付不了我们特效行业的需求。其实特效这一行就源自广告,因为广告的投入大,镜头量相对少,对整个工业体系要求不像电影这么复杂,可能一个广告有两三个镜头,好的特效设计、好的特效制作手段是源于广告的需求而来的,慢慢地把一些东西应用到电影上。因为广告业在美国很发达。从全球来看,它应该是特效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我们这样的公司完全没有时间做广告,天天都在电影这块儿。08年做《风声》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特效公司,都是小工作室,三五个人的那种,都是为广告服务的,有一些成规模的(公司)都是做电视剧的,意识都不行。
这种广告感在制作流程、至少是手法上跟过去的特效应该是不太一样,比如过去的工作重点是抠像、MattePainting、建模、渲染什么的,这次不是,这次主要是在谈平面设计。作为一家特效公司,这次突然让你们做平面,文字的设计,你们会不会觉得不适应?顺便说一下,字给我的印象很深,那个字体很特别。字体是怎么做的呢? 常松:设计是让我们花费精力最多的,字是设计师用毛笔写的,其他字体牵涉到版权,而且风格上也不太适合这个片子,这个片子既传统又要年轻化,所以它的字体挺难把握,当时也和导演沟通过很多次字体的问题,包括那些设计的元素,都要把握住这个概念性的东西。
在技术上有没有什么困难?
常松:这个片子在技术上要求不高。它的难点主要在于整个后期的协调以及细节,因为我们设计的元素都与实拍画面中的人物有互动,而且要考虑到跟情节、气氛的衔接,还有更细致一点的是,我们每个画面要考虑观众的信息接收量,可能有的画面只有一秒钟,它本身拍的已经有信息量了,再加上我们做的这些东西。我们就不断进行测试,一秒钟观众能接收多少。有的时候放上去,坐着五个人,有三个人没看清楚我们的信息,那说明设计得过于复杂了。观众如果接收不到你的信息,那你放这个东西就没意义了。最早的设计都是最复杂的,后来一直在做简化,要保证观众在看到每一个镜头时都能接收到你的信息。简化你想给的信息量。你要是看最早的版本和电影最终上映的版本,你会发现已经简化了很多。这也是我们和设计团队磨合的过程。因为这些平面设计人员平常都是做平面的,他觉得观众可以花10分钟看一个东西,但电影不一样,电影是流动的图像。想想看,有实拍的画面,有我们设计的东西,
有对白,有字幕,这些东西有的时候就几秒钟,有的一两秒钟。
设计为电影服务。我觉得这部电影比较摇滚,很现代,但它又是古装片,是太极,它整个美术配色很棒,比如山间的潺潺流水,木头的质感,房子等等,我觉得景搭得很漂亮。尤其是特洛伊把房顶掀掉时,那一块一块砖都很细致。电影既保持了古风,又很现代,您怎么去把握二者的平衡?比如很多镜头都有动作戏,但不是每个镜头都有那些符号什么的,你们怎么筛选这些东西?
常松:举例说,我们为《太极1》总共设计了380多个镜头,真正用的有200多个镜头左右。要有这样的试验,就是你要做出来,放到影片里去看整部戏,看一场戏,你要判断在这个地方用这个东西会不会把这场戏的氛围破坏掉,这是需要不断地寻找和摸索的。难点是它是古装武侠片,讲的是太极,还要放进这种元素,又不能把片子的节奏感、韵味弄的乱七八糟,所以在什么位置应该出现(设计的镜头),什么位置不应该出现,这很难在没做之前就判断清楚,只能是做这么多,都摆进来,比如如果放进这些元素会把他们对村落的回忆打破,韵味不对了,那这个就拿掉。所以等于是先做多,然后再精选的过程。
现在有个时髦词“穿越”,咱们这个戏看起来就挺“穿越”的,你们不断尝试的过程中,筛选的标准是什么?是太极的故事线,还是视觉体验这条线?
常松:其实如果我们只做特效的话,这个判断标准完全不在我们这,但是我们做了特效,也做全面剪辑,全面剪辑一定要把握这些东西,所以我们会就这个部分和导演、监制沟通。我们当然希望我们已经做出来的就尽可能保留在上面。但做剪辑也会感觉到那个地方放这样一个东西会破坏整体结构,会出戏,会影响观众信息量的接受,观众的情绪的延续等等,所以这个是你在那个氛围里自己都能感受到的,因此我们就这部分和导演监制的沟通没有什么大的出入。
做这个活儿遇到了这么多新的问题,你们有没有借助外力?有没有聘一些设计师?还是说全部用本公司员工来完成?
常松:有借助,因为我们这边做电影传统特效的和这块不太搭。做的时候有两大块,一个是设计这部分,因为我们的技术没问题,但片头动画其实是原画,先要手绘出来,再去做动作,那个部分其实和我们传统特效是不搭界的,所以补充进来这两块内容,但整个风格的控制是我们的特效指导来把握。我们请了7个人的设计团队,就是平常搞平面设计的这些人,大家把想法丢进来,看看能不能为电影所用。因为这些人没碰过电影,他们不知道电影的这些东西,他们可能只对一帧画面负责,而不知道一场戏的概念,整部电影的概念。所以这是两种不同的团队的一次磨合吧。
您今后会不会有意识地去培养这方面(平面设计)的人才?
常松:会,其实通过这次合作,已经有人留在我们团队了。平面设计在今后电影特效设计中也会涉及到,而随着观众的年轻化,它也有可能成为一种类型。
回头看《太极1》,您觉得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常松:在第二部的时候给,我们已经改进了人为可以提高的地方。我觉得《太极1》应该是中国电影史上后期的分布地最多的电影,香港那边做剪辑,我们这边做最后剪辑的总控,原来本片的特效是Fatface和泰国的团队做,最后的特效包装部分是我们做,声音和对白是在国内做,环境声是在香港做,终混是在泰国做。这些工作部门的物料交接信息统一、沟通是我以往5倍到10倍的工作量。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做信息统一。我们做后期时,导演突然在香港的剪辑中动了一个镜头,调了一下(镜头)长短,或换了一个镜头,所有的相关部门就都要以此统一,要不然香港那边的人按照香港的版本做,一部人按照北京的剪辑版本往下做,到了后面声音终混和画面调色的时候,你会发现乱套了,此外还有大量的物料交接。我们在2的时候避免了这些问题。有专人专项负责物料交接和信息统一,随时有人跟在导演和监制身边,有任何的改动,信息就及时下达,后期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后期不怕没钱,就怕没时间(笑)。
即便您提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您最后给的评价还算是褒奖的认同。
常松:我最初和监制、导演一起看的是调完色,声音还没有终混完的电影,我那是第一次看相对完整的片子,但是图像没有完成,声音没有完成。但当你真正坐到那个环境里面去看这个片子的时候,你能感受到这个片子独特的东西,它的制作水准,所以真正转换想法是在我看到相对完整的片子的时候。我们当下可能感觉不到这个片子对这种类型片的影响,但三五年后再回过头看,它甚至有可能像徐克的《新龙门客栈》那样,是一种新的武侠风。以前没有人敢这么去玩古装片的,《太极》做到了。虽然票房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但是它也有口碑的认可,有对这种风格的认可。三五年后回过头来看,这部片子可能会对这种类型片很重要。 也就是说,这部片子在同行业中走在时代的前面。
常松:对,这一点其实是很难的,因为一种新的东西出来,从导演、监制、投资方到整个创作团队,对大家来说都是一次冒险。
对你来说也是冒险。
常松:对,我之前一直抗拒,不愿做这个片子,哈哈。一开始他们立项目的时候我们就聊过,当时《画皮2》和《1942》我都在做,肯定没精力弄这个。我等于是临危受命吧。
有消息说这个片子可能拍第三部,对您这样一个从业者来说,情节上还能拍第三部吗?
常松:其实最开始聊这个项目的时候,它是一个三集的规划,梗概,故事内容都已经有了,所以现在只是完成了前两集的前期拍摄。出于投资方的考虑,什么时候开拍第三部要看前两部的票房收入,以及有多大投资规模,市场还认不认可,这都是他们评估的因素。
《太极1》开宗立派,做了一个从来没有人见过的武侠,对您来说,从接项目的角度您期待第三部吗?
常松:我期待第三部,因为前两部做完了,大家都静下来沉了一下,被市场考验了一次,从导演、设计团队到制作团队,大家都会想第三部拿什么再去吸引观众。比如第一部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票房不好,第二部马上也要上映了。如果第二部票房也不好,那第三部应该怎么做?如果票房好,三又应该怎么做?三应该是比一和二更让人惊讶的一部片子,更让人享受这种年轻的古装武侠片风格,这是我对三的期待。当然决定权在投资商那。
今年天工接了三个片,《画皮2》、《1942》和《太极》。这三个片完全不同,对你来说会不会有压力?
常松:我自己以前也总结过,再往前推,我们做《星空》,《星空》和《画皮2》从设计层面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做项目的时候会根据项目本身配备不同的创作人员,但技术是相通的,都是这些特效技术,技术团队是一个稳定的团队,这样我们才能面对不同的电影类型。因为创作上一个人不可能做所有的东西。比如你让冯导演去拍动画片,我不可想象(笑)。所以我这边就变成了一个“垃圾桶”,但是我一定要为他们配备专门的创作人员。
这样会不会导致人员流动?
常松:这个行业本身就是这样,我们这家公司在行业中已经相对来说是一个超级稳定的企业了。因为我们做的片子摆在这呢,其他公司可能很难做到这种片子。
今年最重头的几部戏都是你们做的,您觉得公司接下来会怎么规划?您有没有想过把公司打造成中国最有实力的一家特效公司?因为我觉得你们公司已经隐隐约约有那股劲了。
常松:这些项目逼着我们要足够好,通过做这些项目,尤其是今年集中的这几个项目,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所以我们的规划是先把公司变成全后期,一定要自己有声音,自己有调色,不再跟这些公司去交接物料,沟通交流,那样太没效率,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你有了全后期的框架,有了这样的硬件支撑之后,你的服务、你的质量标准(要提高),这是天工映画今后要走的路。我们希望在中国如果有靠谱一些的项目,在后期上你首先想到的是天工映画,这是我们的定位。
常松:我当时负责《太极1》和《太极2》的剪辑和部分特效。我第一次看到的版本是导演冯德伦(37秒)在香港剪的初剪版本。我很惊讶看到这个东西。当然,因为它是未完成版本,因此跟我的预期有些差距。因为冯德伦这个项目我很早就知道,我那个时候因为在忙《画皮》和《1942》,所以没有全面参与这个项目。到了需要我们的阶段我们才参与进来,负责全面剪辑的调整和部分特效的加入。这部电影有很浓重的冯德伦的气质。我和冯德伦一块在泰国待过一段时间,他这个人很具有年轻人的特点,特别喜欢游戏、动漫这些东西,但一点儿都不张扬,人很好,很温和,所以《太极1》给人的感觉是有很多与游戏、动漫相关的元素,但是没有那么张扬、那么闹腾,很符合冯德伦本身的气质,这也是他很想做的片子。
我们谈一个关键词。很多人说这个片子很“蒸汽朋克”,您作为本片参与者、创作者之一,您怎么理解这个词?
常松:我们内部沟通时,其实用“丝”这个词的时候更多一点,我们对“丝”的理解是这个词刚出现时的含义。就是那种在人群当中脱颖而出,有很独特的气质,行为超乎常人理解。但“丝”在传播过程中慢慢变成了一个越来越低下的词,所以到最后宣传的时候,提炼出来的词是“怪咖”,一直没有推男主角(袁晓超饰),一直推的就是怪咖,开始的时候大家觉得“丝”这个定位挺好,但后来讨论的时候大家觉得“丝”这个词不值钱,没品位感,所以把它提炼成了“怪咖”。
我觉得这个片子和《画皮2》在我接触的中国电影里面工业化程度要高一些,《太极1》不是靠一两个演员撑起来的,也不是靠巨大的投资,也不是靠一个很棒的导演,只有大家都很靠谱,这个片子才靠谱,它更有工业化流程制作的这种感觉。
有一种说法,是这个片子一开始的定位并没有如此,而是相对传统一些,没有这么后现代,剪出了一个很R&B的预告片之后,这个片子的气质就变了,监制陈国富希望能追寻预告片的感觉去做这个片子。有没有这样的影响呢?
常松:有可能是因为项目规模太庞大等原因,当我们看到初剪版本的时候,确实是觉得片子有点乱,但是后来经过后期的精修,以及特效的包装,这个片子的风格被慢慢提炼出来。精华被提炼出来了,也就有了后面它的营销定位。换句话说,我们在最初看到最原始的样本的时候,这个片子是在最低点,然后一步一步越来越好,最后走到市场上,走到了一个最高点。
如果说影响的话,我觉得稍微有一点,最早也有一版相对传统的预告片,因为冯德伦在和华谊谈这个项目时,他的想法是这样的,但是手法上可能没有做足这种氛围,所以当那版相对平和的预告片出来后,陈国富觉得没有抓到那个点。所以我们就玩high一点,就玩出那样的一个预告片之后,感觉到:这是对路子的。冯德伦喜欢,陈国富也喜欢,整个宣传团队也都觉得那个定位很好,预告片出来之后,大家也觉得市场OK。后来的所有工作都是往这种有品质的怪咖、屌丝范儿去走。所以可能片子的定位就是这样。但片子不是因为预告片而来的,而是因为一直就有这样的想法,但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很明确的视觉呈现方式。
这个片子的视觉很游戏化,比如走到一个地方,冒出个字标明这是村头,就像关卡的那种感觉。有一个镜头我印象很深,就是男主角的三花聚顶被打了一下而倒地后,突然旁边冒出一个“命”字,字旁边的血槽在减少。前段时间有个片子叫《歪小子斯科特》,就是特别电玩化的一个片子。年底还有一个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片《无敌破坏王》。我觉得随着年轻人的成长,他们渐渐掌握了社会话语权之后,动漫作为一种文化,一种视觉符号就变成了更有说服力的东西。
常松:是的。这些包装部分的特效全都是我们做的。Face的那部分我们没有碰,片子中的战车、特洛伊这些东西是他们做的,为了体现片子中的怪咖、屌丝元素,我们做了你刚才说的那些关口,那些时髦的包装的部分,让片子更年轻化。《歪小子斯科特》的确就是我们的参考影片之一。每个时代都是不同的,现在的消费主体已经是玩电玩长大的那群人。比如,五六十年代拍的电影就是那种节奏和内容,因为当时那些人的文化认同就是那样的,我是1980年生人,从玩小霸王啊、星际争霸啊、红警啊、魔兽世界啊这样过来的。因为特效是种比较新的技术,我们的技术团队基本都是年轻人。所以大家跟冯德伦的沟通相对通畅,他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也会给我们一些参考,大家一碰就比较清楚,后面的修改都是集中在细节上的,大家对整体方向的认知还是OK的。
也就是说,让《太极》区别于其他武侠片最关键的这些元素是你们做的。
常松:对,实际上这也是全新的一次尝试,以前影片可能偶尔用这些元素,但不会用的这么充分。
我认为这次特效有点像广告。广告用这种手法的时候可能更多一些。过去在后期特效中这种手法应该不太常见。我推断这次特效在技术上肯定不难,可能nuke都用不上,AE就搞定了。
常松:以AE为主,但Nuke是很重要的,在电影工业中,用AE做实拍画面的合成是有缺陷的。很多功能应付不了我们特效行业的需求。其实特效这一行就源自广告,因为广告的投入大,镜头量相对少,对整个工业体系要求不像电影这么复杂,可能一个广告有两三个镜头,好的特效设计、好的特效制作手段是源于广告的需求而来的,慢慢地把一些东西应用到电影上。因为广告业在美国很发达。从全球来看,它应该是特效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我们这样的公司完全没有时间做广告,天天都在电影这块儿。08年做《风声》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特效公司,都是小工作室,三五个人的那种,都是为广告服务的,有一些成规模的(公司)都是做电视剧的,意识都不行。
这种广告感在制作流程、至少是手法上跟过去的特效应该是不太一样,比如过去的工作重点是抠像、MattePainting、建模、渲染什么的,这次不是,这次主要是在谈平面设计。作为一家特效公司,这次突然让你们做平面,文字的设计,你们会不会觉得不适应?顺便说一下,字给我的印象很深,那个字体很特别。字体是怎么做的呢? 常松:设计是让我们花费精力最多的,字是设计师用毛笔写的,其他字体牵涉到版权,而且风格上也不太适合这个片子,这个片子既传统又要年轻化,所以它的字体挺难把握,当时也和导演沟通过很多次字体的问题,包括那些设计的元素,都要把握住这个概念性的东西。
在技术上有没有什么困难?
常松:这个片子在技术上要求不高。它的难点主要在于整个后期的协调以及细节,因为我们设计的元素都与实拍画面中的人物有互动,而且要考虑到跟情节、气氛的衔接,还有更细致一点的是,我们每个画面要考虑观众的信息接收量,可能有的画面只有一秒钟,它本身拍的已经有信息量了,再加上我们做的这些东西。我们就不断进行测试,一秒钟观众能接收多少。有的时候放上去,坐着五个人,有三个人没看清楚我们的信息,那说明设计得过于复杂了。观众如果接收不到你的信息,那你放这个东西就没意义了。最早的设计都是最复杂的,后来一直在做简化,要保证观众在看到每一个镜头时都能接收到你的信息。简化你想给的信息量。你要是看最早的版本和电影最终上映的版本,你会发现已经简化了很多。这也是我们和设计团队磨合的过程。因为这些平面设计人员平常都是做平面的,他觉得观众可以花10分钟看一个东西,但电影不一样,电影是流动的图像。想想看,有实拍的画面,有我们设计的东西,
有对白,有字幕,这些东西有的时候就几秒钟,有的一两秒钟。
设计为电影服务。我觉得这部电影比较摇滚,很现代,但它又是古装片,是太极,它整个美术配色很棒,比如山间的潺潺流水,木头的质感,房子等等,我觉得景搭得很漂亮。尤其是特洛伊把房顶掀掉时,那一块一块砖都很细致。电影既保持了古风,又很现代,您怎么去把握二者的平衡?比如很多镜头都有动作戏,但不是每个镜头都有那些符号什么的,你们怎么筛选这些东西?
常松:举例说,我们为《太极1》总共设计了380多个镜头,真正用的有200多个镜头左右。要有这样的试验,就是你要做出来,放到影片里去看整部戏,看一场戏,你要判断在这个地方用这个东西会不会把这场戏的氛围破坏掉,这是需要不断地寻找和摸索的。难点是它是古装武侠片,讲的是太极,还要放进这种元素,又不能把片子的节奏感、韵味弄的乱七八糟,所以在什么位置应该出现(设计的镜头),什么位置不应该出现,这很难在没做之前就判断清楚,只能是做这么多,都摆进来,比如如果放进这些元素会把他们对村落的回忆打破,韵味不对了,那这个就拿掉。所以等于是先做多,然后再精选的过程。
现在有个时髦词“穿越”,咱们这个戏看起来就挺“穿越”的,你们不断尝试的过程中,筛选的标准是什么?是太极的故事线,还是视觉体验这条线?
常松:其实如果我们只做特效的话,这个判断标准完全不在我们这,但是我们做了特效,也做全面剪辑,全面剪辑一定要把握这些东西,所以我们会就这个部分和导演、监制沟通。我们当然希望我们已经做出来的就尽可能保留在上面。但做剪辑也会感觉到那个地方放这样一个东西会破坏整体结构,会出戏,会影响观众信息量的接受,观众的情绪的延续等等,所以这个是你在那个氛围里自己都能感受到的,因此我们就这部分和导演监制的沟通没有什么大的出入。
做这个活儿遇到了这么多新的问题,你们有没有借助外力?有没有聘一些设计师?还是说全部用本公司员工来完成?
常松:有借助,因为我们这边做电影传统特效的和这块不太搭。做的时候有两大块,一个是设计这部分,因为我们的技术没问题,但片头动画其实是原画,先要手绘出来,再去做动作,那个部分其实和我们传统特效是不搭界的,所以补充进来这两块内容,但整个风格的控制是我们的特效指导来把握。我们请了7个人的设计团队,就是平常搞平面设计的这些人,大家把想法丢进来,看看能不能为电影所用。因为这些人没碰过电影,他们不知道电影的这些东西,他们可能只对一帧画面负责,而不知道一场戏的概念,整部电影的概念。所以这是两种不同的团队的一次磨合吧。
您今后会不会有意识地去培养这方面(平面设计)的人才?
常松:会,其实通过这次合作,已经有人留在我们团队了。平面设计在今后电影特效设计中也会涉及到,而随着观众的年轻化,它也有可能成为一种类型。
回头看《太极1》,您觉得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常松:在第二部的时候给,我们已经改进了人为可以提高的地方。我觉得《太极1》应该是中国电影史上后期的分布地最多的电影,香港那边做剪辑,我们这边做最后剪辑的总控,原来本片的特效是Fatface和泰国的团队做,最后的特效包装部分是我们做,声音和对白是在国内做,环境声是在香港做,终混是在泰国做。这些工作部门的物料交接信息统一、沟通是我以往5倍到10倍的工作量。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做信息统一。我们做后期时,导演突然在香港的剪辑中动了一个镜头,调了一下(镜头)长短,或换了一个镜头,所有的相关部门就都要以此统一,要不然香港那边的人按照香港的版本做,一部人按照北京的剪辑版本往下做,到了后面声音终混和画面调色的时候,你会发现乱套了,此外还有大量的物料交接。我们在2的时候避免了这些问题。有专人专项负责物料交接和信息统一,随时有人跟在导演和监制身边,有任何的改动,信息就及时下达,后期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后期不怕没钱,就怕没时间(笑)。
即便您提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您最后给的评价还算是褒奖的认同。
常松:我最初和监制、导演一起看的是调完色,声音还没有终混完的电影,我那是第一次看相对完整的片子,但是图像没有完成,声音没有完成。但当你真正坐到那个环境里面去看这个片子的时候,你能感受到这个片子独特的东西,它的制作水准,所以真正转换想法是在我看到相对完整的片子的时候。我们当下可能感觉不到这个片子对这种类型片的影响,但三五年后再回过头看,它甚至有可能像徐克的《新龙门客栈》那样,是一种新的武侠风。以前没有人敢这么去玩古装片的,《太极》做到了。虽然票房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但是它也有口碑的认可,有对这种风格的认可。三五年后回过头来看,这部片子可能会对这种类型片很重要。 也就是说,这部片子在同行业中走在时代的前面。
常松:对,这一点其实是很难的,因为一种新的东西出来,从导演、监制、投资方到整个创作团队,对大家来说都是一次冒险。
对你来说也是冒险。
常松:对,我之前一直抗拒,不愿做这个片子,哈哈。一开始他们立项目的时候我们就聊过,当时《画皮2》和《1942》我都在做,肯定没精力弄这个。我等于是临危受命吧。
有消息说这个片子可能拍第三部,对您这样一个从业者来说,情节上还能拍第三部吗?
常松:其实最开始聊这个项目的时候,它是一个三集的规划,梗概,故事内容都已经有了,所以现在只是完成了前两集的前期拍摄。出于投资方的考虑,什么时候开拍第三部要看前两部的票房收入,以及有多大投资规模,市场还认不认可,这都是他们评估的因素。
《太极1》开宗立派,做了一个从来没有人见过的武侠,对您来说,从接项目的角度您期待第三部吗?
常松:我期待第三部,因为前两部做完了,大家都静下来沉了一下,被市场考验了一次,从导演、设计团队到制作团队,大家都会想第三部拿什么再去吸引观众。比如第一部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票房不好,第二部马上也要上映了。如果第二部票房也不好,那第三部应该怎么做?如果票房好,三又应该怎么做?三应该是比一和二更让人惊讶的一部片子,更让人享受这种年轻的古装武侠片风格,这是我对三的期待。当然决定权在投资商那。
今年天工接了三个片,《画皮2》、《1942》和《太极》。这三个片完全不同,对你来说会不会有压力?
常松:我自己以前也总结过,再往前推,我们做《星空》,《星空》和《画皮2》从设计层面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做项目的时候会根据项目本身配备不同的创作人员,但技术是相通的,都是这些特效技术,技术团队是一个稳定的团队,这样我们才能面对不同的电影类型。因为创作上一个人不可能做所有的东西。比如你让冯导演去拍动画片,我不可想象(笑)。所以我这边就变成了一个“垃圾桶”,但是我一定要为他们配备专门的创作人员。
这样会不会导致人员流动?
常松:这个行业本身就是这样,我们这家公司在行业中已经相对来说是一个超级稳定的企业了。因为我们做的片子摆在这呢,其他公司可能很难做到这种片子。
今年最重头的几部戏都是你们做的,您觉得公司接下来会怎么规划?您有没有想过把公司打造成中国最有实力的一家特效公司?因为我觉得你们公司已经隐隐约约有那股劲了。
常松:这些项目逼着我们要足够好,通过做这些项目,尤其是今年集中的这几个项目,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所以我们的规划是先把公司变成全后期,一定要自己有声音,自己有调色,不再跟这些公司去交接物料,沟通交流,那样太没效率,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你有了全后期的框架,有了这样的硬件支撑之后,你的服务、你的质量标准(要提高),这是天工映画今后要走的路。我们希望在中国如果有靠谱一些的项目,在后期上你首先想到的是天工映画,这是我们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