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三步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u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论文章,把构思比作熔金,把结篇比作铸器,把修改看成攻玉。《语文课程标准》也中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然而对作文的批改,我们却有那么的困惑与无奈。叶圣陶也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体会:徒劳无功。”的确的,面对一尺来高的作文,我们放弃午休、挑灯夜战,做好每一篇学生作文的“大手术”,“大审判”。等我们精批细改完这座“大山”,学生对作文本的“满篇红”,并无感激,也无欣悦,拿到作文后看一下成绩,往抽屉里一塞,了事!第二篇作文错字依旧连篇,语言依旧干瘪,层次依旧混乱。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对作文批改进行大胆尝试,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修改作文,提高写作能力,下面结合本人的作文教学经验,谈谈新理念下的作文批改“三步曲”。
  
  一、培植“乐改”之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修作文的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故事诱导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善于模仿,乐于借鉴。用古今中外名人作家修改文章的事例,感化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譬如,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都是几经斟酌修改后才定下来的。鲁迅对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达到160多处。俄国的托尔斯泰写的《战争与和平》前后改过七遍。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作过多次修改,涉及内容变动达上千处,最终导致了一部光彩照人的文学经典的诞生。这样让学生在故事中明白道理,咀嚼语言的韵味,从而培养其写后修改,推敲语言的兴趣。
  名言熏陶
  墙壁、板报、学习园地,是与学生的眼球接触最多的地方。张贴有关作文修改的名言,可以把乏味的说教转化为教育的无声语言,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如张贴名言“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删改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陀斯妥耶夫斯基)…‘我想应当把不必要的话、不必要的字,狠狠地删去,像农人锄草那样。(老舍)”“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何其芳)”等,这样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而明白修改的重要意义,提高习作修改的兴趣。
  巧设情境在学生修改作文的实践中,为他们创造条件,开展让学生充当“语病医生”、做“攻堡垒”、“小小文学评论家”等游戏活动。在活动中,鼓励他们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大胆质疑,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浓厚兴趣。
  
  二、浇灌“善改”之花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修改的能力。”在学生乐于修改以后,老师还必须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可采取多样化的批改形式,逐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导评法“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教学就是教与学的和谐体,在学生还没有练硬一双自改作文的翅膀时,教师的导尤其重要。每当收齐了学生作文后,我会大略浏览一遍整班的作文,初步了解这次作文的整体情况,抽出一至二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复印数份发给学生,作为导评的载体。每次导评都确定一个主题,或“是否有中心”,或“是否写具体”,或“是否有条理”等,具体依文而定。如教学小学语文北师大版第十一册《体育》这一单元后。学生写了相应的作文——《记一次比赛活动》。我确定了本次习作评价的重点——是否写具体,选中了吴家俊的作文——《一次激烈的接力赛》。我用多媒体出示他的作文,让学生认真默读,仔细琢磨,然后分小组讨论,再在班上发言交流,。同学们对作文的开头“下午,我们班进行了一场接力赛。”这句话纷纷点评开了。少宾说:“我认为这个开头不具体,没写出这是什么样的“下午”,在什么地方进行的什么“接力赛”,当时气氛是怎样的。”我很高兴他有这样的发现,并适时点拨:“少宾提的问题好!如果能添上他说的这些内容,这个开头就具体多了。谁能想一想,说一说?”学生举手了,出乎意料的是本文的作者也举手了,我先请他发言。他说:“我赞成大家的修改意见,我改了一下,大家看行不行。‘昨天下午课外活动时,我们班在操场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接力障碍赛,当时的热烈气氛胜过了这七月的骄阳。…听完,大家都说比刚才具体多了,好多了!这样一来,我只是给学生一个思维交锋的平台,学生却能在点评中成长。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就有方向性,准确性。
  互评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新课标也提倡:“要引导通过学生自己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首先培养习作批改的“冒尖户”。有了上一环节对全班同学导评后,我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再对刘文燕等12位作文尖子“开小灶”。从字、词、句、段、篇、标点到确定中心、选择材料、谋篇布局等方面的评改进行全面地指导。没想到,他们批改起来比老师认真,评价语言富有个性。比如文燕评林莉的作文:“流畅生动的语句,好似庐山瀑布,飞流直下,通顺极了。”再如梅芳评顺燕的作文——《地球“战士”》:“题目新鲜,像春天的竹笋,又嫩又脆,把清洁工比作地球‘战士’很有意思,我很喜欢你这个有趣的题目。”而雅菲评粗心的志蓥的作文时就更有趣了:“习作中丢的字加起来,能垒成一座高山,以后细心点好吗?”看来学生并不是没有批改的潜质,而是欠发现和培养。这样幽默的、富有个性的点评,以同伴的口吻,同学们更喜欢,更容易更正习作的缺点,也为作文批改注入了一股生机。
  然后一点带面,人人参与。我看到学生们对评改的热情也已高涨,就趁热打铁。把全班48名学生分成12个组,先前培训的12名学生分别担任这12个组的组长,再搭配不同程度的三名学生组成一组。每次习作成稿后,都要先自己修改,然后小组互相修改,将成文抄写在作文本后由组长进行点评,最后再由我对组长的评改进行点评和补充,这样,通过学生之间的改改画画,圈圈点点,并带有鼓励性的小评语,使学生潜移默化学到了他人的习作方法。提高了分析、判断和口语表达能力,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气氛友好、平等、融洽,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他们习作的自信心,为以后自己修改做好了准备。
  反思法作文不但要动笔,而且要动脑。于是乎,拿来主义者有之,随便应付者有之。为了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我要求学生写成作文后,对自己的写作过程、写作成果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如作文写好之后,自我反思“为了写好这篇作文,我做了以下的事:——我觉得本文的亮点是:——我发现自己写得不大好的是:——”这样一来,学生就比较注重作文的构思过程、选材过程,在反思中有所提高。另外,每次作文发放到学生手中之后,学生作文课的前十分钟读学生或老师的评改,然后把自己的读后的感想或体会或意见写下来,这叫改后反思。如志蓥的《我爱打篮球》一文的改后反思,他写到:“今天,我写了一篇《我爱打篮球》的作文,想不到得到了老师、同学、 甚至老爸的表扬,说我写作水平提高了。看来只有亲身经历过、有真情实感,才能把作文写好。但是我知道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在语句上还可以再通顺些,简洁些。看来写作文并不可怕,只要细细体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就不难了。”这样实现了作文的循环,让学生真正重视别人的评改,并能够发现自己作文的不足,思维得以提升。让作文批改由原来的老师一言堂,变成“百家争鸣”。
  
  三、品尝“好改”之果
  
  作文修改既是前一篇作文的总结提升,又是后一片作文的方法导向。它是一个循环前进,持之以恒的工作。为了把它进行到底,必须发挥激励的作用,让学生不断品尝修改作文的“甜果”。
  弹性评价每次习作正稿写到作文本上后,还可以重新修改。凡主动修改文章的,每改一稿,都在原来的等级分数上增加一个等级。如原来得“合”的等级分,修改一次后,可以在记分册上记为“合 ”;再改,可分别记为“优-”、“优”、“优 ”;改得好的,可以跳一级记分。一些作文能力弱的同学,也可以通过多次的主动修改,达到了好同学一样的等级分。这样让同学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从而尝试成功的喜悦。
  积分奖励每次修改时,让学生边读边用红笔圈划出作文中用得比较好的词句。好词用小圆圈标出,而好句则用波浪线划出。再根据好词好句的多少给自己打“积累分”。一个好词的运用加一分,一个好句的出现则加两分,积分前5名的奖励一份小礼品。老师在学生自改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并整体评价。最后还可以把每次作文中好词妙句佳段美文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在班上传阅。这样有竞争的风气,有奖品的刺激,学生越修改越有劲。
  成果展示每一个人在他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人肯定的渴望,孩子尤其如此。每次的作文推荐出精彩的作品与大家共享,可以满足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展示成果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可以是对全班同学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也可以是把作品张贴在学习园地,还可以把作品上传到班级qq群空间,与大家共享。这样有个交流的平台,展示的机会,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总之,作文的批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导向性。学生评改作文的过程是教师、学生、习作内容三者之间的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参与活动认识中的主体,只有学生的这种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淋漓的发挥,才会真正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水平,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才会出现满园的春色。
其他文献
【关键词】节奏 快慢错落 疏密有间 起伏有致 动静相宜    何谓节奏,《礼记?乐记》最先对节奏做出解释:“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谈到节奏人们总会联想到乐曲,《十面埋伏》的铿锵激越,《渔舟唱晚》的沉静祥和,《落雁平沙》的悠扬流畅,《春江花月夜》的委婉优美,《胡笳十八拍》的凄楚哀怨,每一首曲子以各自的节奏使人陶醉其中,变化有致,和谐流畅,都是一种美的享受。美学家朱光潜强调:“节奏是
【摘 要】本文拟从课堂教学入手,探讨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能力结构特点,采用多种策略变学生不愿学,苦学为想学,爱学,乐学,主动学习·  【关键词】课堂教学策略 选择教法 处理教材 特色课堂设计    时下,高中语文教学面临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考分差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134-01  小学英语教学重点不应放在学生掌握的知识层面上,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中学学习英语打好基础。学生在这个年领特点,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教学时应贴近生活来激发小学和学习兴趣。  教学材料和教
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授课年级:四年级(下)人民音乐出版社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阿细跳月》,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2、通过欣赏《阿细跳月》,知道乐曲不同的演奏乐器。3、通过欣赏《阿细跳月》,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记忆乐曲的旋律,会跳彝族“跳月”的基本舞步。  教学重点:1、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了解彝族音乐。2、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会跳彝族“跳月”的基本舞步。  教学难点:1、记忆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056-02  摘要:学校如果没有对教师的校本培训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这势必影响学校的新课程改革与推进。教研活动的开展需要有一个“抓手”,更需要落实到实际的操作上,尽可能地有多人来参与,也为进一步搞教育教学科研奠定基础,当然也应该注重活动的成效与实效。基于以上这些考虑,我对校学术团队式的校本教研活动进行了初步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有规律可循,又无一成不变的模式。对有些教师来说,不是缺乏敬业精神,而是缺乏当好班主任的技巧。自己长期担任主任工作,细细想来,有顺利也有挫折,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困惑,更有启迪。    一 目标定向,巧管理    制订目标,自主管理。每学期初,班主任根据学校整体安排结合班级实际,制订本班的目标。再由班委会分别订出涵盖学习、纪律、卫生、体育、集体活动等方面的目标,
【摘 要】论文首先分析了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后论述了虚拟实验具有的优点,并进一步提出虚拟实验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虚拟实验 中学物理教学 创新意识    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中学生动手能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和条件所限,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许多不足。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实验应运而
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给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农村幼儿园教育的调查研究,探讨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为还农村幼儿真正的“幼儿教育”提供帮助、为政府办好农村幼教提供依据。    1 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产生的原因    1.1 国家的公共政策对农村幼教重视不足  尽管这些年国家对农村教育有所重视,但作为一种思维的惯性,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尤其是
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越来越向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怎样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交给学生,是我们课改实验的新课题。尤其是我们山区学校,受地理位置、社会条件、思想素质等的影响,又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重视,学好学坏无所谓;他们的生活条件、学习环境差。家长忙于生计,往往忽略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教育亟待解决,因此,这给思想品德学科的课改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几年来,我和师生不断努力,终于探
[摘要]本文在分析情感教学的内涵及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感教学在初中史教学中运用的对策,以期更好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情感教学;初中历史教学;运用;对策    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高度重视学生情感方面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健康而高尚的情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情感教育的实施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情感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具有了更加现实、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