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微信公众平台将校园文化和各种信息整合在一起,对于共青团打造多层次、广覆盖、鲜明导向性的新媒体平台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思想交流,信息交换等,逐步提高共青团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微信 公众平台 宣传
在当前新媒体的发展中,微信通过4G网络打破了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的原有边界,网络内容的生产进入了UGC时代。微信公共平台依托信息传播和图像视频推送的强大優势,对高校共青团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迅速在高校校园中被广泛应用。
一、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与应用优势
微信是一种新的跨终端、零滞后、裂变型、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平台,它可以实现与特定群组的文本、图片、语音和视频的全方位通信和交互,实现即时共享。微信公众号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载体,与用户沟通较为方便,内容丰富,传输速度很快。其传播和传播功能颠覆了计算机网络传播的缺陷,具有不受终端平台限制,信息传播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它的传输方式更加有利:是一种非线性、非点对点传播,裂变传播,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和互动。微信公众号推送图形信息或视频,其粉丝观众可以在接收时将其分享给朋友圈。沟通过程是一种带有“分权”的反馈双向流通过程。阅读越有趣,观众的指数增长和传播的广度越远高于以往任何媒体产品。
大学生是一群受过高等教育和高度认可的特殊受众。特别是在今天的校园里,尤其是95后和00后,大学生对互联网非常热衷,他们有很好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将比传统的讲道,通知或海报更能吸引他们注意力。另一方面校报、宣传栏、学校信息门户等载体想要获得大学生对新闻内容的实时反馈、评价不仅非常困难,而且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而自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以后,在宣传方式上提供了一种快速、时尚的互动方式,发布信息即时、信息阅读方便,收到反馈及时。构建了“授业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实时沟通和便捷方式,受到广大大学生的青睐。
二、现代大学生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心理状态及工作方向
1.新媒体中思想政治引领的"盐论"与"饭论"。
当前,商丘师范学院团委官方新媒体矩阵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会议精神、报道团的工作和活动,而这些恰恰最不受青年欢迎的,他们关注的一些内容是地方生活类、学习成长类、时尚娱乐类、创业就业类信息。经常发政治思想类的,阅读量往往很低(如:一图读懂共青团喜迎是加大系列活动,阅读量195次,珍爱生命远离邪教,阅读量:318次);如果一些推送一些可观赏性强的(如商师版《国家MV》阅读量2689次、迎新视频,阅读量1910次。)。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发可以发现,通过思想政治引领要潜移默化。不能把思想政治引领当做"饭"去喂给青少年,他不会吃,吃了也会吐。而要把思想政治引领当做"盐",加在他喜欢的"菜"里,让他自觉不自觉地被潜移默化。譬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不用过多的文字报道和理论说教,而是结合五四、六一、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多发一些正能量的感人故事、心灵鸡汤、"微视频"、"MV"等对正能量和主旋律的"引流"、"导流"作用。
微信平台应着力打造"有效"宣传载体
微信在互动沟通,策划热点话题,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将微信公众平台与线下宣传相结合,传统宣传载体。团委官方微信平台与学生会微信平台相得益彰、互相回应。意识形态和娱乐都是平等的,主流和基层都是平等的。服务学校和服务学生同等重视正能量。微信公众号背景可以根据阅读频道查看一段时间内图形页面阅读的趋势图。应充分利用该功能,查看共享转发和喜欢的趋势图,增强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并用大数据进行分析检查,用公开亮相来倒逼工作,以青年评议来检验成绩。譬如,每月开展网络评议活动,网络征集意见活动,网络招募志愿者、我最喜欢的推送或板块的投票活动等。
3.构建多元化的微信参与群体
及时关注亮点,培养和塑造典型。师生应积极参与校园文化交流的过程,使信息的传播从被动接受的观众到“拉”的主动关注,如:我最喜欢的老师评价,针对当下的热点和痛点为题,开辟讨论区,充分展示青年自己的声音、邀请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开设网上微课等。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服务于绝大多数年轻人、大众化的需求。什么样的产品广受青年群体欢迎,我们就重点推出和优化什么样的新媒体产品。更广泛地调动青年参与的积极性。
4.利用新媒体矩阵把握意识形态导向,破解共青团"娱乐化"
系统地加强对对青年的意识形态指导,并构思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通过微信背景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动态。有利于及时掌握大学生的信息动态,做好网络预警工作。以防患于未然。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当前网络传播是"读图"的时代、"读脸"的时代,所以在常规的文字图片报道外,还要加大"微视频"开发,推出"团校精品课程微视频"、"优秀主题团日活动微视频"、"优秀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直播"等,用身边的例子感染每一位团学青年,用身边的榜样引导每一个基层团组织,给予他们充分的参与和荣誉感。
随着微信的爆炸式发展,微信公众平台将校园文化和各种信息整合在一起,并把校园文化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灵。它的虚拟性将迎合校园文化的无形存在。对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共青团的工作,努力打造多层次、广覆盖、鲜明导向性,高度的可读性和广泛参与的团属新媒体平台越来越重要。并依托这个校园媒体系统,积极开展创新平台,思想交流,信息交换等,逐步提高共青团工作和青年指导的效率,最终推动共青团工作的整体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谢婷婷.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33
【2】张培卫,陈行,杨飞云.微信公众号在师范院校团学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20
作者简介 :姓名:李可刚 (1987-10) 男 籍贯:河南商丘 学历:硕士研究生 学位:教育学硕士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共青团改革
【关键词】:微信 公众平台 宣传
在当前新媒体的发展中,微信通过4G网络打破了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的原有边界,网络内容的生产进入了UGC时代。微信公共平台依托信息传播和图像视频推送的强大優势,对高校共青团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迅速在高校校园中被广泛应用。
一、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与应用优势
微信是一种新的跨终端、零滞后、裂变型、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平台,它可以实现与特定群组的文本、图片、语音和视频的全方位通信和交互,实现即时共享。微信公众号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载体,与用户沟通较为方便,内容丰富,传输速度很快。其传播和传播功能颠覆了计算机网络传播的缺陷,具有不受终端平台限制,信息传播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它的传输方式更加有利:是一种非线性、非点对点传播,裂变传播,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和互动。微信公众号推送图形信息或视频,其粉丝观众可以在接收时将其分享给朋友圈。沟通过程是一种带有“分权”的反馈双向流通过程。阅读越有趣,观众的指数增长和传播的广度越远高于以往任何媒体产品。
大学生是一群受过高等教育和高度认可的特殊受众。特别是在今天的校园里,尤其是95后和00后,大学生对互联网非常热衷,他们有很好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将比传统的讲道,通知或海报更能吸引他们注意力。另一方面校报、宣传栏、学校信息门户等载体想要获得大学生对新闻内容的实时反馈、评价不仅非常困难,而且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而自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以后,在宣传方式上提供了一种快速、时尚的互动方式,发布信息即时、信息阅读方便,收到反馈及时。构建了“授业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实时沟通和便捷方式,受到广大大学生的青睐。
二、现代大学生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心理状态及工作方向
1.新媒体中思想政治引领的"盐论"与"饭论"。
当前,商丘师范学院团委官方新媒体矩阵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会议精神、报道团的工作和活动,而这些恰恰最不受青年欢迎的,他们关注的一些内容是地方生活类、学习成长类、时尚娱乐类、创业就业类信息。经常发政治思想类的,阅读量往往很低(如:一图读懂共青团喜迎是加大系列活动,阅读量195次,珍爱生命远离邪教,阅读量:318次);如果一些推送一些可观赏性强的(如商师版《国家MV》阅读量2689次、迎新视频,阅读量1910次。)。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发可以发现,通过思想政治引领要潜移默化。不能把思想政治引领当做"饭"去喂给青少年,他不会吃,吃了也会吐。而要把思想政治引领当做"盐",加在他喜欢的"菜"里,让他自觉不自觉地被潜移默化。譬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不用过多的文字报道和理论说教,而是结合五四、六一、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多发一些正能量的感人故事、心灵鸡汤、"微视频"、"MV"等对正能量和主旋律的"引流"、"导流"作用。
微信平台应着力打造"有效"宣传载体
微信在互动沟通,策划热点话题,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将微信公众平台与线下宣传相结合,传统宣传载体。团委官方微信平台与学生会微信平台相得益彰、互相回应。意识形态和娱乐都是平等的,主流和基层都是平等的。服务学校和服务学生同等重视正能量。微信公众号背景可以根据阅读频道查看一段时间内图形页面阅读的趋势图。应充分利用该功能,查看共享转发和喜欢的趋势图,增强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并用大数据进行分析检查,用公开亮相来倒逼工作,以青年评议来检验成绩。譬如,每月开展网络评议活动,网络征集意见活动,网络招募志愿者、我最喜欢的推送或板块的投票活动等。
3.构建多元化的微信参与群体
及时关注亮点,培养和塑造典型。师生应积极参与校园文化交流的过程,使信息的传播从被动接受的观众到“拉”的主动关注,如:我最喜欢的老师评价,针对当下的热点和痛点为题,开辟讨论区,充分展示青年自己的声音、邀请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开设网上微课等。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服务于绝大多数年轻人、大众化的需求。什么样的产品广受青年群体欢迎,我们就重点推出和优化什么样的新媒体产品。更广泛地调动青年参与的积极性。
4.利用新媒体矩阵把握意识形态导向,破解共青团"娱乐化"
系统地加强对对青年的意识形态指导,并构思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通过微信背景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动态。有利于及时掌握大学生的信息动态,做好网络预警工作。以防患于未然。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当前网络传播是"读图"的时代、"读脸"的时代,所以在常规的文字图片报道外,还要加大"微视频"开发,推出"团校精品课程微视频"、"优秀主题团日活动微视频"、"优秀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直播"等,用身边的例子感染每一位团学青年,用身边的榜样引导每一个基层团组织,给予他们充分的参与和荣誉感。
随着微信的爆炸式发展,微信公众平台将校园文化和各种信息整合在一起,并把校园文化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灵。它的虚拟性将迎合校园文化的无形存在。对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共青团的工作,努力打造多层次、广覆盖、鲜明导向性,高度的可读性和广泛参与的团属新媒体平台越来越重要。并依托这个校园媒体系统,积极开展创新平台,思想交流,信息交换等,逐步提高共青团工作和青年指导的效率,最终推动共青团工作的整体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谢婷婷.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33
【2】张培卫,陈行,杨飞云.微信公众号在师范院校团学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20
作者简介 :姓名:李可刚 (1987-10) 男 籍贯:河南商丘 学历:硕士研究生 学位:教育学硕士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共青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