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人画”,在绘画理论界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话题,历代美学理论家众口不一。本文主要通过对相关画论文献资料的研究,试图从创作思想、语言形式以及创作主体这三个方面对文人画的实质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文人画;创作思想;创作主体;语言形式
关于“文人画”,自她初见端倪之时便被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提出这一概念的前辈先贤并没有对她进行详尽的阐释,只是隐隐约约有所涉足。正因如此,此后历代的美学家们便根据这些隐约之词加之个人理解对她进行阐释,可谓众说纷纭,众口不一,或曰“文人之画”,或曰“不求形似,玩弄笔墨,书写胸中意气之画”,或曰“写意画”……
在这颇有争议的问题面前,要弄清楚文人画的精神内核,我们必须要弄清楚文人画的创作思想是什么。明代董其昌认为文人画首先是自娱自乐。他在其《画旨》中写道“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故其人往往多寿……非以画为奇,以画为乐者也。”再者,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们一直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强调入世和积极进取,道家强调出世和消极遁隐。一个代表统治阶级的政治立场,一个体现失意文人士大夫的意念。而文人画正是由失意文人士大夫们所兴起的绘画,那么自然而然在其创作中受老庄思想的影响甚深。只是后来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儒道佛等各种思想的相互影响下,使得文人画的创作思想也就掺杂了其它思想。
明确了“文人画”是一群失意的文人士大夫们在老庄思想的影响下所兴起的绘画,那么由士大夫们所兴起的“文人画”是否限制了她的语言表现形式呢?或者说,文人士大夫们是否提出了文人画必须是“写意画”或者“工笔画”的观点?
董其昌在其《画旨》中是这样说的:“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家黄九子、王叔名、倪元镇、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又远接衣钵……”在他之前,北宋时期的苏轼对文人画也有相当的论述,如在其《画继》中,他这样写道:“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毛皮、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便倦。” 董其昌视王维为“文人画”之始主,所列举的文人义士,他们所选的绘画题材与运用的技法语言不尽相同,却能够被归为“文人画”这一流派中;苏轼则是强调文人画作品中所需要流露出 “神韵”。从他们的论述中,虽然我们并没有很明朗地看到“文人画”这一概念的具体内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们并没有把文人画与写意画等同起来,也没有把文人画与工笔画等同起来,也就是说并没有规定文人画的语言表现形式。
言“文人画”就是“写意画”而贬低工笔画者,他们也并非是空穴来风。苏轼在其题画诗《书鄢陵王主簿所化折枝二首》中写道:“论画以形式,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正是由于他们认为苏东坡的观点是强调作画要的是神似而摒弃形式,再加之他们受工笔画就是写实性、再现自然的绘画,只有写意画才是具有写意性、抒发性灵的绘画这种观点的影响,才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文人画”就是“写意画”。然而,苏东坡所写的诗句的原意真是如此吗?不然,苏东坡的这首诗强调的是评论画作好坏的标准不应该只停留在绘画的形似层面上,而应该注重形式以外所传达出来的神韵。正如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所言:“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还有,与苏轼同一时期的士大夫画家李公麟不就在注重文人修养的同时,又画学顾恺之、陆探微与张僧繇及前世名手佳本和向注重格致和技法的绘画行家学习绘画技巧吗?怎么能说文人画就不注重形似或者是摒弃形式呢?更何况,工笔画与写意画的本质都是写意的,它与写意画的区别仅仅只在于表现语言上的不同,而没有本质的差别。写意画能够写出胸中意气,难道工笔画就不可以抒发人之性灵吗?
持“文人画就是文人之画”观点者,难道也曾认为文人所作之画就一定是格调高雅、气韵生动的吗?应该不会有人这么认为吧!陈师曾先生在其《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说到“‘文人画’不应指文人所作之画,而是画中需含文人之意趣內容。”并同时指出“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陈师曾关于文人画四要素的观点不正是说明了即便是文人所作之画也必须要具有“人品”、“学问”、“才情”、“思想”才能称其为“文人画”吗?从陈师曾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强调的“文人画”必须是要含有文人之意趣内容的绘画,也即苏东坡等人所强调的画要能够传达出神韵。至于这种文人意趣是体现在工笔画还是写意画中似乎也没有加以限制。
综上所述,“文人画”指的不应该是一种绘画语言表现形式,也不应该是专指文人所作之画,而应该指的是在老庄思想的影响下,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画家,不局限于某种绘画语言所作的、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情志和文人意趣的绘画。
作者简介:
唐彬,男,1987年11月生于贵州余庆。2010年6月,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中国画理论研究与创作方向研究生,主攻工笔花鸟画,并于2013年6月获文学硕士学位。在恩师曾景祥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创作了大量工笔花鸟画,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苏轼引发的“文人画”风波》、《小品画定义初探》等。现工作于贵阳市花溪区文化馆。
关键词:文人画;创作思想;创作主体;语言形式
关于“文人画”,自她初见端倪之时便被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提出这一概念的前辈先贤并没有对她进行详尽的阐释,只是隐隐约约有所涉足。正因如此,此后历代的美学家们便根据这些隐约之词加之个人理解对她进行阐释,可谓众说纷纭,众口不一,或曰“文人之画”,或曰“不求形似,玩弄笔墨,书写胸中意气之画”,或曰“写意画”……
在这颇有争议的问题面前,要弄清楚文人画的精神内核,我们必须要弄清楚文人画的创作思想是什么。明代董其昌认为文人画首先是自娱自乐。他在其《画旨》中写道“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故其人往往多寿……非以画为奇,以画为乐者也。”再者,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们一直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强调入世和积极进取,道家强调出世和消极遁隐。一个代表统治阶级的政治立场,一个体现失意文人士大夫的意念。而文人画正是由失意文人士大夫们所兴起的绘画,那么自然而然在其创作中受老庄思想的影响甚深。只是后来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儒道佛等各种思想的相互影响下,使得文人画的创作思想也就掺杂了其它思想。
明确了“文人画”是一群失意的文人士大夫们在老庄思想的影响下所兴起的绘画,那么由士大夫们所兴起的“文人画”是否限制了她的语言表现形式呢?或者说,文人士大夫们是否提出了文人画必须是“写意画”或者“工笔画”的观点?
董其昌在其《画旨》中是这样说的:“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家黄九子、王叔名、倪元镇、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又远接衣钵……”在他之前,北宋时期的苏轼对文人画也有相当的论述,如在其《画继》中,他这样写道:“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毛皮、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便倦。” 董其昌视王维为“文人画”之始主,所列举的文人义士,他们所选的绘画题材与运用的技法语言不尽相同,却能够被归为“文人画”这一流派中;苏轼则是强调文人画作品中所需要流露出 “神韵”。从他们的论述中,虽然我们并没有很明朗地看到“文人画”这一概念的具体内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们并没有把文人画与写意画等同起来,也没有把文人画与工笔画等同起来,也就是说并没有规定文人画的语言表现形式。
言“文人画”就是“写意画”而贬低工笔画者,他们也并非是空穴来风。苏轼在其题画诗《书鄢陵王主簿所化折枝二首》中写道:“论画以形式,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正是由于他们认为苏东坡的观点是强调作画要的是神似而摒弃形式,再加之他们受工笔画就是写实性、再现自然的绘画,只有写意画才是具有写意性、抒发性灵的绘画这种观点的影响,才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文人画”就是“写意画”。然而,苏东坡所写的诗句的原意真是如此吗?不然,苏东坡的这首诗强调的是评论画作好坏的标准不应该只停留在绘画的形似层面上,而应该注重形式以外所传达出来的神韵。正如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所言:“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还有,与苏轼同一时期的士大夫画家李公麟不就在注重文人修养的同时,又画学顾恺之、陆探微与张僧繇及前世名手佳本和向注重格致和技法的绘画行家学习绘画技巧吗?怎么能说文人画就不注重形似或者是摒弃形式呢?更何况,工笔画与写意画的本质都是写意的,它与写意画的区别仅仅只在于表现语言上的不同,而没有本质的差别。写意画能够写出胸中意气,难道工笔画就不可以抒发人之性灵吗?
持“文人画就是文人之画”观点者,难道也曾认为文人所作之画就一定是格调高雅、气韵生动的吗?应该不会有人这么认为吧!陈师曾先生在其《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说到“‘文人画’不应指文人所作之画,而是画中需含文人之意趣內容。”并同时指出“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陈师曾关于文人画四要素的观点不正是说明了即便是文人所作之画也必须要具有“人品”、“学问”、“才情”、“思想”才能称其为“文人画”吗?从陈师曾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强调的“文人画”必须是要含有文人之意趣内容的绘画,也即苏东坡等人所强调的画要能够传达出神韵。至于这种文人意趣是体现在工笔画还是写意画中似乎也没有加以限制。
综上所述,“文人画”指的不应该是一种绘画语言表现形式,也不应该是专指文人所作之画,而应该指的是在老庄思想的影响下,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画家,不局限于某种绘画语言所作的、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情志和文人意趣的绘画。
作者简介:
唐彬,男,1987年11月生于贵州余庆。2010年6月,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中国画理论研究与创作方向研究生,主攻工笔花鸟画,并于2013年6月获文学硕士学位。在恩师曾景祥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创作了大量工笔花鸟画,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苏轼引发的“文人画”风波》、《小品画定义初探》等。现工作于贵阳市花溪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