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形势是最好的,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与时俱进,全面理解职业教育的涵义是办学定位的出发点。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与任务,是办学的标尺。要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体系。
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期望值越来越高。
职业教育的形势
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形势是最好的。从1996年9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步入依法办职业教育的新阶段,职业教育摆上议事日程。2002年首次召开由国务院主持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2005年以来,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指示,要求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在党中央批准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将发展职业教育作為我国教育三大战略之一。
在短短的数年间,国务院、教育部几次出台有关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党和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十一五”规划中,国务院亲自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家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出席大会,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主持大会,国务院总理亲自对发展职业教育进行布置,这不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国际上国家领导人这样重视职业教育也是少有的。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寄以厚望,充分显示,我国职业教育迎来最佳的发展时期。
目前,我国初、中、高职业教育体系完备,职业教育的实力空前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提升,发展改革的方向明晰。具体来说,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如普通高等教育与职教统筹,加大政府调控力度的管理经验;如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以及创办教育产业集团的发展职业教育模式;如增加政府投入,创办实验实训基地的职业教改方向等等,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到我国的职业教育。
抓住机遇,借势发展,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目前是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职业院校抓住机遇的黄金时期。今后教育工作要坚持“一个主题”,完成“三项任务”。“一个主题”即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三项任务”即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三项任务”中,一个用了巩固,一个用了提高,只有职业教育用了大力发展,可见在“三项任务”中,对职业教育的期望最重。
2005年我国教育界的大事,给职业教育带来重大转变和长远影响。当年11月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工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大职业教育力度,才能解决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才能使4.8亿农村劳动力和1.2亿农民工身份转变,才能使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2 400万人到岗到位。为此,在“十一五”期间,教育战线实施四大计划,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第一个计划,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即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好2 00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第二个计划,实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扶持100个县级职教中心;第三个计划,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好1 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第四个计划,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政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要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扶持力度,决定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职业院校的任务
全面准确理解职业教育的涵义是办学定位的出发点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技巧和技术的学习和训练。广义的职业教育包括狭义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狭义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前的培训,它的特点是时间短,工作岗位针对性强,技术含量少。职业技术教育则是系统的专业学习和技术训练,其特点是学习训练时间相对长,针对的是一组岗位群或专业群,技巧、技术含量大。现在讲的职业教育,通常讲的是广义职业教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技术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条例》中认为,职业教育是“包括学习科学技术的一般知识以及各种职业技能、实践知识、工作态度和理解能力在内的学习形式和阶段教育的过程”。
要全面理解职业教育,含义有三。第一,职业院校有责任使受教育者通过受职业教育缩小个人同社会距离,使他贴近社会,对社会具有初步认同感,并乐意为社会服务。第二,职业教育决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随心所欲,无的放矢;而是要紧扣时代、社会、世界、国家和行业、产业实际情况,要在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上下功夫。职业教育要教授或培训受教育者最直接、最现实、尽可能先进的生产工艺中的技术和技能,从而推动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生产力的提高。第三,职业体现社会分工,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使接受和未接受职业教育者在谋生能力上体现不同和区别。
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与任务是办学的标尺只有“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职业教育才能兴旺发达。一是通过职业教育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二是通过职业教育,使用人者高兴,被用者乐意;三是职业教育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把专业课堂变得范围更大更广,淡化校企的界线。
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结构结合的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改革开放为我国职业教育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和改革思路
1)政府的统筹力度大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现在高中普及率是44%左右,到2010年,高中教育入学率要达到80%左右。2004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20多万,中职教育招生550万,二者招生比为6:4。这个数字是平均数,各地政府统筹力度不同,招生比例就不同。统筹力度大的地区,政府统筹二者比例为1:1;统筹不力的地区,则是放任自流。各级政府必须认识到,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重要的是发展问题,应树立抓职教就是抓经济的观念,把职业教育办好。
2)校企合作或校产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凡是职业教育办得好的院校,大多采取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4种。第一种是最简单、最大量的是“订单招生”。这种形式出口畅通,可以保持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第二种是在市场调研基础上设置专业,然后招生,在教学过程中,“车间当教室,车床当课堂”。这种形式对专业实训要求严格,专业课几乎离不开实训基地。第三种形式是真正的校企合作,即学校出场地,企业建厂房,共建生产基地。第四种形式校企合作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广,目标是创职业教育品牌,以名牌学校的名牌专业同众多企业、众多职业学校合作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也有人叫它“职教航母”,以名牌职业院校为龙头,以专业为纽带,形成校企结合、城乡结合、校校结合的职业教育集团。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周济部长在天津召开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强调,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是世界第四大制造业大国,工科人才明显不足,工科专业设置相对不足。发达国家的高级技师及技师、高级工、初级及中级工比例为35:50:15,而我国沿海城市的比例为2:4:94,更不用说内地及边疆地区。
3)具有高效灵活的办学运行机制,是办好职业教育的灵魂。职业院校办得好坏,不仅取决于它对机遇的感知和对形势的正确判断。办好职业教育要有高效灵活的办学运行机制。首先是对市场信息能够大量接收,然后能敏锐地发现机遇,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作出前瞻性的决策和积极应对措施,创造性地工作制造出更多更大的机遇,在其运行过程中始终能高效、灵活地围绕工作重心展开有成效的工作。职业院校都面临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不仅面临着国家给职业教育找人给钱的局面(找人即指要扩招,给钱即指“十一五”期间的财政专项投入及要给贫困学生补学费问题),更重要的是职业教育面临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型时期和解决“三农”关键时期,能否为就业和再就业做出贡献,能否配合经济结构调整来培养造就合格技能人才,确实是对其运行机制最直接的检验。好的职业教育办学运行机制高效、灵活、充满活力,有着强盛生命力,有极好的诚信度,表现为内外关系协调和谐,工作主线明确,在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考生上无空档,就业工作和内部管理抓得紧、落得实。
4)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体系。我国的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最缺少的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办学观和发展观”。目前,评价职业院校的标准是教育部的办学水平评估,是统一的、“一刀切”的条件,它注重表面的办学硬件,忽视职业教育的实质,即职业学校办学的目的。评价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必须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其当年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的高低,即当年毕业生与毕业生总数之比和当年对口就业毕业生与同专业毕业生之比,这一指标可反映出院校及专业设置的意义;二是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被称为就业力,主要考核就业学生的起点工资和就业后的发展前景。这两项也就是常讲的“分的出、用的上、有发展”。办好职业教育不仅要考核就业率,更重要是考核就业力,二者统一才是最好。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期望值越来越高。
职业教育的形势
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形势是最好的。从1996年9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步入依法办职业教育的新阶段,职业教育摆上议事日程。2002年首次召开由国务院主持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2005年以来,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指示,要求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在党中央批准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将发展职业教育作為我国教育三大战略之一。
在短短的数年间,国务院、教育部几次出台有关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党和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十一五”规划中,国务院亲自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家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出席大会,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主持大会,国务院总理亲自对发展职业教育进行布置,这不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国际上国家领导人这样重视职业教育也是少有的。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寄以厚望,充分显示,我国职业教育迎来最佳的发展时期。
目前,我国初、中、高职业教育体系完备,职业教育的实力空前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提升,发展改革的方向明晰。具体来说,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如普通高等教育与职教统筹,加大政府调控力度的管理经验;如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以及创办教育产业集团的发展职业教育模式;如增加政府投入,创办实验实训基地的职业教改方向等等,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到我国的职业教育。
抓住机遇,借势发展,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目前是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职业院校抓住机遇的黄金时期。今后教育工作要坚持“一个主题”,完成“三项任务”。“一个主题”即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三项任务”即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三项任务”中,一个用了巩固,一个用了提高,只有职业教育用了大力发展,可见在“三项任务”中,对职业教育的期望最重。
2005年我国教育界的大事,给职业教育带来重大转变和长远影响。当年11月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工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大职业教育力度,才能解决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才能使4.8亿农村劳动力和1.2亿农民工身份转变,才能使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2 400万人到岗到位。为此,在“十一五”期间,教育战线实施四大计划,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第一个计划,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即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好2 00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第二个计划,实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扶持100个县级职教中心;第三个计划,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好1 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第四个计划,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政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要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扶持力度,决定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职业院校的任务
全面准确理解职业教育的涵义是办学定位的出发点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技巧和技术的学习和训练。广义的职业教育包括狭义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狭义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前的培训,它的特点是时间短,工作岗位针对性强,技术含量少。职业技术教育则是系统的专业学习和技术训练,其特点是学习训练时间相对长,针对的是一组岗位群或专业群,技巧、技术含量大。现在讲的职业教育,通常讲的是广义职业教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技术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条例》中认为,职业教育是“包括学习科学技术的一般知识以及各种职业技能、实践知识、工作态度和理解能力在内的学习形式和阶段教育的过程”。
要全面理解职业教育,含义有三。第一,职业院校有责任使受教育者通过受职业教育缩小个人同社会距离,使他贴近社会,对社会具有初步认同感,并乐意为社会服务。第二,职业教育决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随心所欲,无的放矢;而是要紧扣时代、社会、世界、国家和行业、产业实际情况,要在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上下功夫。职业教育要教授或培训受教育者最直接、最现实、尽可能先进的生产工艺中的技术和技能,从而推动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生产力的提高。第三,职业体现社会分工,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使接受和未接受职业教育者在谋生能力上体现不同和区别。
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与任务是办学的标尺只有“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职业教育才能兴旺发达。一是通过职业教育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二是通过职业教育,使用人者高兴,被用者乐意;三是职业教育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把专业课堂变得范围更大更广,淡化校企的界线。
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结构结合的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改革开放为我国职业教育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和改革思路
1)政府的统筹力度大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现在高中普及率是44%左右,到2010年,高中教育入学率要达到80%左右。2004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20多万,中职教育招生550万,二者招生比为6:4。这个数字是平均数,各地政府统筹力度不同,招生比例就不同。统筹力度大的地区,政府统筹二者比例为1:1;统筹不力的地区,则是放任自流。各级政府必须认识到,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重要的是发展问题,应树立抓职教就是抓经济的观念,把职业教育办好。
2)校企合作或校产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凡是职业教育办得好的院校,大多采取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4种。第一种是最简单、最大量的是“订单招生”。这种形式出口畅通,可以保持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第二种是在市场调研基础上设置专业,然后招生,在教学过程中,“车间当教室,车床当课堂”。这种形式对专业实训要求严格,专业课几乎离不开实训基地。第三种形式是真正的校企合作,即学校出场地,企业建厂房,共建生产基地。第四种形式校企合作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广,目标是创职业教育品牌,以名牌学校的名牌专业同众多企业、众多职业学校合作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也有人叫它“职教航母”,以名牌职业院校为龙头,以专业为纽带,形成校企结合、城乡结合、校校结合的职业教育集团。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周济部长在天津召开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强调,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是世界第四大制造业大国,工科人才明显不足,工科专业设置相对不足。发达国家的高级技师及技师、高级工、初级及中级工比例为35:50:15,而我国沿海城市的比例为2:4:94,更不用说内地及边疆地区。
3)具有高效灵活的办学运行机制,是办好职业教育的灵魂。职业院校办得好坏,不仅取决于它对机遇的感知和对形势的正确判断。办好职业教育要有高效灵活的办学运行机制。首先是对市场信息能够大量接收,然后能敏锐地发现机遇,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作出前瞻性的决策和积极应对措施,创造性地工作制造出更多更大的机遇,在其运行过程中始终能高效、灵活地围绕工作重心展开有成效的工作。职业院校都面临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不仅面临着国家给职业教育找人给钱的局面(找人即指要扩招,给钱即指“十一五”期间的财政专项投入及要给贫困学生补学费问题),更重要的是职业教育面临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型时期和解决“三农”关键时期,能否为就业和再就业做出贡献,能否配合经济结构调整来培养造就合格技能人才,确实是对其运行机制最直接的检验。好的职业教育办学运行机制高效、灵活、充满活力,有着强盛生命力,有极好的诚信度,表现为内外关系协调和谐,工作主线明确,在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考生上无空档,就业工作和内部管理抓得紧、落得实。
4)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体系。我国的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最缺少的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办学观和发展观”。目前,评价职业院校的标准是教育部的办学水平评估,是统一的、“一刀切”的条件,它注重表面的办学硬件,忽视职业教育的实质,即职业学校办学的目的。评价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必须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其当年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的高低,即当年毕业生与毕业生总数之比和当年对口就业毕业生与同专业毕业生之比,这一指标可反映出院校及专业设置的意义;二是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被称为就业力,主要考核就业学生的起点工资和就业后的发展前景。这两项也就是常讲的“分的出、用的上、有发展”。办好职业教育不仅要考核就业率,更重要是考核就业力,二者统一才是最好。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