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比较” 好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shuclov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比較,就是把内容或形式相似,或有一定联系的事物彼此接上关系,来辨别异同或高下的一种思维过程。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有联系就可以比较,有比较就能鉴别,就能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就能得出正确的评价或结论。
  【关键词】音乐教学思维
  在相对抽象的音乐教学中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不但教师易于运用,而且学生也容易接受,因此我常喜欢在音乐教学中使用比较法,并且广泛运用到欣赏、歌唱等领域。实践证明,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使用比较法,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有效地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审美能力!
  一、在欣赏中有效使用比较法
  欣赏教学一直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老师们在执教过程中比较难把握的一个环节。解释多了,会限制学生的感受和想象;解释不够,不能帮助学生很好的感受理解音乐,而音乐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境界。这时,笔者认为就可以有效地使用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把握音乐。我在执教欣赏《春江花月夜》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首乐曲是经过我国几代音乐家的千锤百炼、不断演变,成为今天的音乐艺术精品时,我没做过多的解释,而是根据教参的介绍,找到了三种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对比聆听。通过对比聆听,学生感受到了变化,感受到了通过丰富音色,丰富了乐曲表现力的特点,感受到了用上“同音相连”、“换头合尾”等民族音乐创作手法后让乐曲既有变化又有整体感。在这里,我就是运用了“比较法”——把三个有一定联系的作品接上关系,让学生通过聆听辨别来感受乐曲的特点和意境,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奥妙在此化解。又如引导二年级的学生欣赏《单簧管波尔卡》时,我让学生比较乐曲行进中的速度变化。当孩子们一比较出速度不同后,马上就感受到乐曲的旋律、情绪也发生了变化,而且了解了乐曲是两个主题乐交替出现的回旋曲式。
  二、在歌唱中有效使用比较法
  歌唱表演是情感表达的艺术,必须把握好“节拍、旋律、情感(形象)”三个要素,其中“节拍”是小学音乐课中歌曲教学的一个难点。很多时候我们听到孩子们的歌声要么都是很使劲地唱,让人听了只一个字“累”,要么都是软绵绵,缺乏生气,这主要都是没掌握“节拍”这个要领的缘故。那如何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节拍”呢?我认为还是可以充分运用比较法,来解决这个难点。
  1、 乐句比较,把握旋律
  每一首歌曲总是有几个乐句组成的。在这些乐句中,总有几句乐句。或是节奏相同,旋律不同;或是旋律音相同,而节奏不同。还有的是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或是前半句不同,后半句相同。这种相似的乐句,往往会给学生造成演唱上的困难。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找出这些相似的乐句进行比较。当学生比较出异同来,学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此时,再配上教师钢琴加以伴奏,学生掌握的就更快了。如在歌曲《布谷》中有这样两个乐句:5 3 — | 5 3 — |和5 — 3 | 5 — 3 ︱这两个乐句是同样的旋律音,不同的节奏。学生唱起来很容易混淆。于是我在教的时候,就先让学生出这两句的不同点,并分别学会这两句歌谱,解决了这个难点,然后再让学生学习整首歌曲,学生就非常容易地学会了整首歌曲。
  2、知识点比较,理解透彻
  音乐知识点的讲解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难点,最枯燥、最难懂,学生在教师讲授音乐知识时常开小差,或说:“老师,听不懂”如果这个时候能让将有关的知识区别比较,那么讲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比如在对二年级学生讲知识点强、弱时。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一下什么是强弱,学生理解的肯定不会很形象、很透彻的。因此在讲这个知识点时,我就利用歌曲《大雨和小雨》的范唱,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范唱后,让学生说说我刚才把哪几句唱得特别强,哪几句唱得特别弱,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并知道因为是大雨就应该强一点;因为是小雨,所以就应该唱得弱一点。设计了这个教学环节,学生在听的时候,就已经比较出了强、弱在音乐中的表现。我只要再稍微讲解一下,再进行一些相应的练习,学生就能很精辟,很透彻地理解强和弱了,并且,记得也就很牢固了。
  3、范唱比较,感受情感
  在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简单地对比范唱来让学生感知。如教唱《快乐的节日》时,我就用平板无起伏的歌声和有强弱节拍律动变化的歌声来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比较两种唱法,哪种更能表现出歌曲的情感。毋庸置疑,学生马上能体会到有节拍律动的歌声更能表情达意。然后我让学生来模仿三种唱法,一、都是软绵绵平板无起伏的方式演唱,二、都用强拍的方式来处理演唱,三、根据歌曲的强弱规律和乐句特点有“节拍律动”地演唱,来比较哪种唱法唱起来更轻松?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感受到了,不但有“节拍律动”地演唱更能表情达意,而且演唱的时候更加轻松,不会出现拖拍、抢拍的现象。掌握了这个要领,学生在表现另外两个演唱要素时也觉得轻松了许多。
  4、自我比较,提高兴趣
  在歌唱教学中,我还常常把同学们的歌声录下来,然后放出来与范唱相比较。通过比较,学生能找到自己演唱中存在的不足,如齐唱时歌声欠整齐,有时候吐字不够清晰等。这样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来提高演唱中的不足。我又把学生改进后的演唱再次录下来,与前面的录音再去比较,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那种自豪感不言而喻。
  总之,比较法是一种运用简单方便、效果显而易见的教学方法之一。让学生在比较中进行学习,不仅能调节课堂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积极思维,认真观察,细心分析的能力,使原来那种沉闷,压抑的学习心理变为轻松,活泼的学习过程。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教”与“玩”结合的方法,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继续坚持运用和完善这种教学方法。依据笔者从小学体育教学中实践中得出的成功经验,本文从“教”与“玩”结合的基本方法、提出依据、原则要求、实践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教玩  一、小学体育教育中“教”与“玩”结合的基本方法  1、命题发挥。就是在教授某种体育运动规范后,由教师统一命
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丰富作文内涵、加强阅读教学、提高观察能力、优化作文教学及创新评价手段六个方面,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本文从改变师生角色,以学生为主体、从生活中取材,培养创新思维、创设音乐情境,强化音乐效果、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这几方面阐述了新课程改革下的高效教学的经验,以供小学音乐老师参考借鉴,旨在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音乐 高效教学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瞬息万变,未来的学校教育只能传授给学生最基本的理论、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信息。因此,就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来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书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决定教学质量与教学目标的因素也变得更为广泛。本文将以高中美术课程教育为基点,简要分析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如何进行美术课程的相关改革,以便让高中美术教育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美术高师美术课程改革  我国的高中美术教育及其相关研究起步都比较晚。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教育部才在高中教育体系中设置美术课,但该美术课也仅仅是局限于美术欣赏;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
【摘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是一门必修课,能够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们欣赏美的情操;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中的声、形、画等多种的表现手法,能够进一步的优化小学美术课堂,能够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的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进而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
在新形势下,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已成为提高民族教育整体质量的关键所在,是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区,在开展少数民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为防止由温度引起的裂缝,采取的措施以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是结构安全与质量的保证。 The reason for the mass con
目前如何在语文这个基础性教学课程中提升职业学校学生文学涵养是职校语文教学工作者积极思考的课题,本文正是从教师本身、学生情况、教材使用、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