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二十一世纪的住宅区理论设计

来源 :中华建设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123qweq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都市生活在生活、工作、情感的压力,使人们更向往自然,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回归山水、回归自然,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使人居环境生活建筑与山水文化形成有机一体。
  【关键词】空间;心理;绿化
  About twenty-first century residential design theory
  Wang Dong-an,Du Jing-li
  (Ankang City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AnkangShaanxi725000)
  【Abstract】In modern city life to live, work, emotional stress, make people more natural longing, longing for unfettered life. Return to landscape, back to nature, the pursuit of free attitude towards life. People living cultur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iving environment to form an organic whole.
  【Key words】Space;Psychology;Green
  
   1. 居住区的空间布局
   居住是城市重要的功能和组成部分,居住空间则是城市空间的细化和延续。居住区空间是以居信建筑为主的群体组合而成,为了各种功能的需要有意识地分割或围合,组成不同大小、形状、特征、色彩的空间。这个空间环境应能保持个人、家庭、社会的特点,又有足够的手段保持互相不受干忧,又能进行面对面的交往。我国居住区的空间布局早期是借鉴西方的“邻里单位”模式居住区空间,接着仿苏联的“街坊”模式、内部庭院,到90年初形成的以“小区——组团——院落”三级空间形式序列得出的以住宅组团为中介的分级空间形式。发展到现在,规划开使出现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而这种趋势带来的居住外部空间则是向着空间的特征化和特色化发展,同时引入城市空间的概念和模式,包括城市的“街道空间”、“广场空间等”,体现了城市空间向居住区空间的延伸和渗透。这些居住外部空间的形态不仅展示了居住环境的多元化个性,更丰富了城市的景观和形象。
   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建构形式,在淡化组团空间的前提下,从住区的大环境出发,在住区的整体范围内通过对基地、自然条件、地方特色、居民活动特征等的分析,在布局中形成一个(或一系列)的特征空间作为住区的空间主体,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住区的一种明显的特征空间并生成相应的场所载体(一般为中心开敞的集中绿地或广场),同时在住宅组群内部形成代表地方特色和富于个性的特色空间(相当于院落空間),如里弄空间、四合院空间等。
   这种向特征空间发展,向特色空间深化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住宅结构和外部空间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的趋势。住区的特色空间在一定范围内可成为城市的地域空间特征,而实现了城市空间向居住空间的转移和渗透,特色空间则赋予居住外部空间地方特色和个性,从而创造出更富活力的环境氛围。
   新的居住区空间形式给住区带来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为住区的空间、景观乃至整体环境品质注入了新的活力。
  2. 良好的居民空间
   一般来讲,居民空间介于严格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通常有二者的各自特点,它的空间界限存在于城市与居住区之间,居住区与小区之间,小区与住宅团组之间,住宅团组与住宅之间,住宅与家之间,以至家庭与个人之间。
   好的居民空间设计是个人与特定城市地点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真实的写照。反之,人与城市地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决定了居民空间设计本身的重要性。这其中涉及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1)从对周围环境形体特征的抽象描述演变为对自然表达;
  (2)从个体、日常和普通的偶发事件中提炼出共同的和超验的体会;
  (3)从对权威、权势以及相关社会各方面的单独表述到通过体型环境的综合体现;
  (4)真实反映居民和国家在促进城市建设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一言以蔽之,好的居民空间设计是形体特征,生活阅历,综合效力和社会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
  3. 居住区空间的场所感
   空间(space)不等于场所(place),场所是有明确特征的空间。只有当人在一个具体的空间里感到自在,愿意逗留并产生某种联想时,空间才会成为场所。
  弄清场所的含意有利于在空间环境设计中介入人的因素和生活活动的因素。然而还有必要进一步弄清场所与场合(Occassion)所包含的不同概念。不同的时间形成不同的场合,一年里春夏秋冬气候不同,一天里早中晚人的需求各异。环境中必须有场合的概念,即时间的概念。创造居民乐于活动的场所要有三点必要的条件:
  (1)整洁、舒适、优美的环境;
  (2)必要的消闲、交往设施;
  (3)限定的空间。
  4. 居住区中的居民需求。
   居民对环境的需求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的需求和精神的需求。通过社会调查分析,我们将城市居民对居住区环境的需求分为以下5个层次:
  (1)生理的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新鲜的空气、充足的阳光、良好的通风、没有噪声干忧、要求冬暖夏凉等是求得生存的保证,乃是生理上优先的需要。
  (2)安全的需求包括个人私生活不受侵犯,避免人身和财产遭受伤害和损失等也是一种求生存的基本需求,自远古至今从来如此。
  (3)人与人的接触、邻里关系、互助互爱等社会交生的需求是文明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人类活动,离开社会交往城市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4)消闲指的是闲暇时间如何消谴,休息、游戏、文艺、体育、娱乐等等,各人爱好不同、内容十分广泛。
  (5)美的需求不仅指赏心悦目景观等环境的美,还指在这样的空间里人们感到生活是那么美好,产生一种自豪感,不禁令人自觉地尊重别人并受到别人的尊重。正象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的一句话:“美就是生活”。
   5. 居住区的交通环境
   居住区的人车交通组织方式应视居住区的区位、等级规模、交通结构、建设资金以及居民出行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具体情况而定,并在道路系统规划中得以体现。
  5.1根据居住区规模进行选择。对于规模较大的城市居住区或居住综合区,在机动车交通量很大的情况下,可用平面系统分流的形式,建设各自相对独立的运输体系,以提高交通效率,保障生活环境;吸引居民转向公共交通,从而减少其他机动车的交通发生量,营造优良居住环境。对于居住小区和小型居住区,一般可视具体情况采取人车部分分流的形式,如道路横断面分流和人车局部分流等形式。
  5.2根据住区的分区进行选择在旧城区,为了改造方便,可:
  (1)结合原有的街巷系统,在一定区域内构建无机动车交通发生的紧凑而有生气的传统生活空间。(2)在对机动车拥有量适度控制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原有的“干道——街——巷——弄”逐步分级的道路系统,对各类交通系统进行组织、引导人车共存。(3)对局部空间进行重点改造,建设庭院式道路,使人与车共享道路空间。(4)根据原有道路情况,对不同道路进行交通管制,分别建立人行道系统,机动车道系统、自行车道系统甚至公交道路系统。而另一方,可结合旧城区的大规模改造,将车行交通引导至地下或半地下,或将人行交通空间作架空或抬高处理,从而建构多层面的立体交通体系。另外,在机动车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还可实现道路断面分流。
  6. 居住区的绿化环境。
   应包括地形处理、种植设计和小品设计。
  6.1地形处理 地形处理是绿地的骨架,应根据绿地的功能场地的现状,绿化后的景观和植物配置等综合处理。
  (1)地面 地面的地形处理要让它接近自然。原有起伏的地貌不要轻易变动,只要不影响排水就要充分保护利用,进行必要的改造。等高线设计要自然流畅,与植物坛、台的边界线平行或垂直,有利于绿地的完整性与规律化。要十分重视对基地原有树木的保护并组织到规划布局中去。
  (2)水体 利用原有水系或改造低洼地,在绿地中布置一定规模的水体来美化居住环境是行之有效的。但形成水体要注意水源和气候适宜两个基本条件。将水体自然地融汇在绿化和建筑之间的关键是处理好岸型。
  6.2种植设计 正确选择植物品种进行合理的配置,在造景功能方面起到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分割空间,转移画面,引人入胜;二是掩蔽建筑缺陷,改变建筑线条,矫正建筑比例,在丰富室外空间环境中起积极的作用。
  (1)物质品种 选择植物品种时必须结合居住区的具体条件。
  (2)植物配植 植物配值应根据居住区绿化的功能,因地制宜综合安排、确定基调树种。 
  6.3小品设计 小品在绿化环境中可以创造出各种风格独特的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建筑空间组合得当则可构成丰富多彩的室外空间。
   7. 水体在环境中的运用
   人与水体的接触,一是依靠视觉的观赏;二是依靠听觉来聆听水声;三是依靠触觉,直接戏水与游水;四是依靠渡船、小桥、云步等媒介荡漾于水中。以水造景,应结合具体的环境条件和地形地势,因式制宜地进行灵活创造。
   8. 生态与社区的融合
   生态与社区的融合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个美好的前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居民的活动空间与大自然的天然网络相融合,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对自己的社区有强烈的认同和深深的依恋。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二十一世纪人们对居住的环境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因此,二十一世纪的住宅区发展必须根据人们的各层次需求,在空间布局、心理行为、生态绿化上付出更多的努力,打造出真正的住宅区精品。
  
  [文章编号]1619-2737(2012)08-31-826
其他文献
近几年,宁夏中南部持续干旱,人畜饮水极为困难,温家宝总理宁夏调研视察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做老百姓最盼望、最急切的事情。宁夏中部干旱带首要的任务是解决人畜饮水” 。宁夏《西吉县西部引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7年5月14日~16日,水利部水利水電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进行了审查, 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设计报告,工程批复投资2980万元。
期刊
【摘 要】主要阐述城建档案管理的作用,存在问题及措施。  【关键词】城建档案;作用 ;问题;措施  1.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城建檔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各项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建档案是积累城市建设经验,进行城市建设技术储备的手段
期刊
【摘 要】危险源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能够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危险源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借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通过对建筑施工危险源管理的研究,提出了构建以危险源管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安全控制系统,实现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的标准化、集成化和科学化,旨在对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危险源管理;建筑施工;安全控制系
期刊
【摘 要】本文试就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工作中,如何重视工地试验室建设,重视现场跟踪检查,提高设计质量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质量  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从提高全员质量意识、重视工地试验室建设、重视现场跟踪检查、采取有效的质量奖罚措施、提高设计质量等方面较重视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1. 高速公路工程应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1. 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是实现三大控制目标(质量、投资、进度)的重点。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项目
期刊
【摘 要】监理资料是监理工作的原始记录,是评价监理工作,界定监理责任的依据。 是监理工程师实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重要手段, 随着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监理资料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本文阐述了在施工过程中监理资料所起的作用和如何做好监理资料。  【关键词】监理资料;特点;作用;管理  1. 监理资料的特点  1.1 广泛性:监理资料来自于业主单位、承建单位、监理组织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优劣的首要前提,本文将从认识建筑工程质量、现在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建筑工程质量发展趋势等几方面略述一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以提高人们的质量意识。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控制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优劣的首要前提,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阶段我国
期刊
【摘要】自压引水系统首部设计包括取水头部设计、引水管道计算、引水口安装高度,对倒虹吸管引水系统还应计算倒虹吸管的安装高度及抽真空设备的计算和选择等。  【关键词】水库;自压供水;供水系统;措施  Since the first water supply reservoir pressure design Analysis  Huang Hong-jian  (Xinjiang Yu To
期刊
【摘 要】以杭州东站广场综合体隧道盾构施工为工程背景,选取14#盾构南侧的BC561#工程桩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盾构推进过程中工程桩的应力、变形和弯矩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盾构侧穿工程桩使桩身内外侧应力发生了改变,而与隧道中心线等高的桩体内外侧都为压应力;盾构侧穿工程桩使桩体向隧道外和向隧道推進方向有明显的变形,且垂直于盾构轴线方向变形与盾构机形状相似;盾构侧穿工程桩使在盾构上下界线
期刊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普及率逐年提高其能耗也在不断增长,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将热管热泵低温热能回收机组应用于空调新风机组,充分利用建筑物的排风预热新风,从而提高新风机组入口的新风温度,并在其初投资和成本回收、节能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了熱管热泵低温热能回收机组运行的经济合理性。  【关键词】空调普及 热管热泵机组;经济性;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