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聚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才能让学生走得更远。数学表达是一种聚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让学生走得更远的实践范式。构建数学表达课堂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重组教材,让学生看得懂,初步整体感知数学表达;互动交往,让学生讲得出,学会用言语进行数学表达;实践探索,让学生会应用,学会用行动进行数学表达;总结提炼,让学生善反思,学会用结构进行数学表达;拓展延伸,让学生勤联想,学会用智慧进行数学表达。
【关键词】数学表达;数学核心素养;数学课堂
当前,很多一线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聚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如何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大家都在不断探索之中。笔者以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一课教学为例,尝试以数学表达为突破口,构建聚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数学课堂,力求通过变革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一、重组教材
教师紧紧抓住数学核心知识,重组教材,采用图像、符号、文字等多元化表达,不断优化教材的呈现方式,让学生看得懂,初步整体感知数学表达。
教材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如图1。
笔者将其呈现方式做了改变,如表1所示。
改变后,内容虽一样,但呈现方式不同,给学生的感觉也不同。后一种呈现方式中的三种表达方式一一对应,使人一目了然,这样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关于因数与倍数意义的数学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对因数与倍数的理解。
二、互动交往
在注重数学表达的课堂,学生不仅要看得懂还要讲得出数学知识,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如表1呈现了因数与倍数的多元化表达,学生看懂后,还要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表格内容表达出来:
1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有三种不同拼法:第一种,横着看,每排4个,排成3列(或竖着看,每排3个,排成4列),用乘法算式表示为3×4=12(或4×3=12),我们就说,3和4都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也是4的倍数。第二种……
一方面,部分学生能在数学口语表达中不断深化对因数与倍数意义的理解,锻炼了数学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增强数学表达的自信心;另一方面,那些暂时还没有看懂的学生,也能在倾听其他同学的数学表达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在交流互动中学会言语表达的方法。
三、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性尝试应用,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看懂并能用口语表达因数与倍数的意义后,及时引导他们进行实践探索性应用。
教师提问:“你能以16个相同的小正方形为例,通过拼一拼、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像老师这样,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因数与倍数意义的理解吗?”
大部分学生都能自然表达(如表2)。
学生在拼一拼、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中,自然学会用动作、图像、符号和文字等表达对因数与倍数意义的理解。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多元化表征方式,为其以后灵活提取和应用相关知识,实现多元智能个性化发展打好了基础。
四、总结提炼
学生多元化表达因数与倍数意义的过程中,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顺利学会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正确方法。如找出18的所有因数,学生自然会想到用18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画出相应图像,接着用乘法算式表达:18=1×18=2×9=3×6,得知18的因数有1、18、2、9、3、6,从而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地一一列举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提炼找因数的方法:既可以用图像表达,动手拼一拼或画一画,用相同数目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所拼出图形的长和宽的小正方形个数,分别就是小正方形总数的因数;也可以用符号表达,动手写一写,列举积是这个数的所有乘法算式,乘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从而总结归纳出因数的特点: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从而让学生学会结构性地表达数学知识,不断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
五、拓展延伸
学生掌握一种数学知识后,可以进行相应的拓展延伸性联想,如本节课,想象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列举“班级同学出操可以设计多少种不同队形,其实质就是找班级学生人数的因数”等实例,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将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结合生活情景,用智慧的方式表達对数学的理解,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除了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还可以加强数学内部知识之间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广泛联系,进行适度拓展延伸[1]。如学生学完“分解质因数”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一个数因数的个数和质因数之间的联系。在科学课上,学生学到细胞繁殖的内容时,可以和“2的倍数”建立联系等。这样的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想得更远,学得更活,有助于学生智慧的提升。
实践证明,数学表达是进行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实现数学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进行数学理解、问题解决和数学创造的一把“金钥匙”[2]。教师应紧紧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从多个维度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表达,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数学表达;数学核心素养;数学课堂
当前,很多一线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聚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如何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大家都在不断探索之中。笔者以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一课教学为例,尝试以数学表达为突破口,构建聚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数学课堂,力求通过变革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一、重组教材
教师紧紧抓住数学核心知识,重组教材,采用图像、符号、文字等多元化表达,不断优化教材的呈现方式,让学生看得懂,初步整体感知数学表达。
教材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如图1。
笔者将其呈现方式做了改变,如表1所示。
改变后,内容虽一样,但呈现方式不同,给学生的感觉也不同。后一种呈现方式中的三种表达方式一一对应,使人一目了然,这样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关于因数与倍数意义的数学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对因数与倍数的理解。
二、互动交往
在注重数学表达的课堂,学生不仅要看得懂还要讲得出数学知识,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如表1呈现了因数与倍数的多元化表达,学生看懂后,还要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表格内容表达出来:
1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有三种不同拼法:第一种,横着看,每排4个,排成3列(或竖着看,每排3个,排成4列),用乘法算式表示为3×4=12(或4×3=12),我们就说,3和4都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也是4的倍数。第二种……
一方面,部分学生能在数学口语表达中不断深化对因数与倍数意义的理解,锻炼了数学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增强数学表达的自信心;另一方面,那些暂时还没有看懂的学生,也能在倾听其他同学的数学表达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在交流互动中学会言语表达的方法。
三、实践探索
实践探索性尝试应用,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看懂并能用口语表达因数与倍数的意义后,及时引导他们进行实践探索性应用。
教师提问:“你能以16个相同的小正方形为例,通过拼一拼、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像老师这样,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因数与倍数意义的理解吗?”
大部分学生都能自然表达(如表2)。
学生在拼一拼、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中,自然学会用动作、图像、符号和文字等表达对因数与倍数意义的理解。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多元化表征方式,为其以后灵活提取和应用相关知识,实现多元智能个性化发展打好了基础。
四、总结提炼
学生多元化表达因数与倍数意义的过程中,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顺利学会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正确方法。如找出18的所有因数,学生自然会想到用18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画出相应图像,接着用乘法算式表达:18=1×18=2×9=3×6,得知18的因数有1、18、2、9、3、6,从而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地一一列举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提炼找因数的方法:既可以用图像表达,动手拼一拼或画一画,用相同数目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所拼出图形的长和宽的小正方形个数,分别就是小正方形总数的因数;也可以用符号表达,动手写一写,列举积是这个数的所有乘法算式,乘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从而总结归纳出因数的特点: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从而让学生学会结构性地表达数学知识,不断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
五、拓展延伸
学生掌握一种数学知识后,可以进行相应的拓展延伸性联想,如本节课,想象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列举“班级同学出操可以设计多少种不同队形,其实质就是找班级学生人数的因数”等实例,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将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结合生活情景,用智慧的方式表達对数学的理解,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除了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还可以加强数学内部知识之间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广泛联系,进行适度拓展延伸[1]。如学生学完“分解质因数”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一个数因数的个数和质因数之间的联系。在科学课上,学生学到细胞繁殖的内容时,可以和“2的倍数”建立联系等。这样的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想得更远,学得更活,有助于学生智慧的提升。
实践证明,数学表达是进行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实现数学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进行数学理解、问题解决和数学创造的一把“金钥匙”[2]。教师应紧紧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从多个维度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表达,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