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教育体制的变革,只有合理的教育结构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我们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也应坚持大发展趋势下的价值取向。基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转变思想观念,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价值观层面保持一致,政府部门作出对职业性人才的培养指示,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共生,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促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衔接。以此,落实好我们教育改革价值取向,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教育体制;职业教育;普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293-01
随着科技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作为孕育人才的摇篮,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重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我国解决人才匮乏的迫切需要。普通教育就像一所房屋的地基,有了地基,便可把楼层建起来。
一、现代教育改革价值取向分析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教育主要通过培养人这一中介环节与社会沟通,通过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促进社会向前迈进。因此,教育的发展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世纪之交,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由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历程,其改革涉及到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育中的课程与教学等方面。
二、对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析
普通教育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健全人格全面发展发展为宗旨,以学习基本知识为导向,在新一轮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下,21世纪,我国普通高中大发展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大滑坡。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构呈现了明显改变的趋势,普通高中招生人数由2009年的830万人降低到2013年70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由2009年869万人降低到698万人,而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由2009年640万人增到823万人。具体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变化如表1
表1 2009~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情况
如上所述,从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招收人数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自2009年以来经过几年的大力调整,基本实现了高中阶段普职比例相当,但高等教育却却普职发展不协调,在普、职沟通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保障。综合来看,普、职教高等教育之间在办学的质量和效益、有效沟通等方面仍存在不协调的现象。
三、如何推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2004年6月,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曾经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两个支柱,必须协调发展,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度的提出,传统文化观念等一些社会外在因素的影响,对于推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提出战略性的策略。
(一)转变思想观念,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价值观层面保持一致
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在追求个人主体性发展的同时,还重视对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也是以培养人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发展职业教育应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长期政策。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更好地衔接起来,更好地为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政府部门作出对职业性人才的培养指示,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共生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劳动保障部提出八项关于培养适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措施,其中,第二项措施指出: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实施“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第三项措施指出:组织开展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活动,完善高技能人才选拔机制。第四项措施指出,改进高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第五项措施指出:建立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机制,促进其发挥更大作用。第六项措施指出: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引导更多的技能劳动者岗位成才。
(三)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促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衔接
受传统观念“一纸文凭定终身”及学历本位的影响,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薪酬待遇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完善以能力本位取代学历本位的聘用、晋升和薪酬制度,建立健全以职业为导向、以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为重点,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并重的人才评价体系,逐步规范企事业单位劳动用人机制,切实保障职业教育毕业生和普通教育毕业生都有同等的竞争机会。
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对教育高质量快速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两架马车,二者和谐地发展对于培养具有创新型、高素质、强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在现有教育体制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政策、方针、策略,发展好二者的关系,真正地为我国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季海菊:多元化背景下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2]金生弘:“教育的多元价值取向与公民的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8期。
关键词:教育体制;职业教育;普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293-01
随着科技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作为孕育人才的摇篮,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重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我国解决人才匮乏的迫切需要。普通教育就像一所房屋的地基,有了地基,便可把楼层建起来。
一、现代教育改革价值取向分析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教育主要通过培养人这一中介环节与社会沟通,通过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促进社会向前迈进。因此,教育的发展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世纪之交,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由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历程,其改革涉及到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育中的课程与教学等方面。
二、对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析
普通教育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健全人格全面发展发展为宗旨,以学习基本知识为导向,在新一轮的教育体制的改革下,21世纪,我国普通高中大发展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大滑坡。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构呈现了明显改变的趋势,普通高中招生人数由2009年的830万人降低到2013年70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由2009年869万人降低到698万人,而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由2009年640万人增到823万人。具体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变化如表1
表1 2009~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情况
如上所述,从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招收人数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自2009年以来经过几年的大力调整,基本实现了高中阶段普职比例相当,但高等教育却却普职发展不协调,在普、职沟通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保障。综合来看,普、职教高等教育之间在办学的质量和效益、有效沟通等方面仍存在不协调的现象。
三、如何推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2004年6月,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曾经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两个支柱,必须协调发展,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度的提出,传统文化观念等一些社会外在因素的影响,对于推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提出战略性的策略。
(一)转变思想观念,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价值观层面保持一致
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在追求个人主体性发展的同时,还重视对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也是以培养人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发展职业教育应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长期政策。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更好地衔接起来,更好地为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政府部门作出对职业性人才的培养指示,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共生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劳动保障部提出八项关于培养适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措施,其中,第二项措施指出: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实施“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第三项措施指出:组织开展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活动,完善高技能人才选拔机制。第四项措施指出,改进高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第五项措施指出:建立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机制,促进其发挥更大作用。第六项措施指出: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引导更多的技能劳动者岗位成才。
(三)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促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衔接
受传统观念“一纸文凭定终身”及学历本位的影响,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薪酬待遇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完善以能力本位取代学历本位的聘用、晋升和薪酬制度,建立健全以职业为导向、以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为重点,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并重的人才评价体系,逐步规范企事业单位劳动用人机制,切实保障职业教育毕业生和普通教育毕业生都有同等的竞争机会。
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对教育高质量快速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两架马车,二者和谐地发展对于培养具有创新型、高素质、强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在现有教育体制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政策、方针、策略,发展好二者的关系,真正地为我国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季海菊:多元化背景下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2]金生弘:“教育的多元价值取向与公民的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