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中国传统节日之美”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来源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重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优秀传统是美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经过研究实践发现,开展特色校本课程,利用系统、连续性的课程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有效的途径之一。笔者选取中国传统节日作为特色课程的研究内容,以传统节日文化之“美”为切入点,从传说美、习俗美、食物美、传承美这“四维美”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研究,力图通过课程实施取得美育实效,启发与鼓励学生继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努力担起时代的责任。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校本课程;课程开发与实践
  一、溯源——校本课程的选题解读
  (一)新時代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课程的问题与使命
  我们国家近代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半个世纪的落后和被打压,使得我国的发展比西方国家落后了一大截,因此造成了“外国的月亮都特别圆”的错觉。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情人节”“圣诞节”开始流行,西方的道德标准和思想观念一步步侵入国人的思想和灵魂,不少青少年更是以过洋节为时尚潮流,加上商家的炒作,使得“轻中重洋”现象不断加剧。此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渐加快,传统节日在城市日渐淡化,老一辈的节日民俗也不断简化,甚至消失。
  新时代背景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树立理想信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美术教师作为学校实施美育工作的主体,承担着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的重担。特色校本课程是对学校基础课程的补充,作为文化课以外的特殊阵地,有丰富学生知识、增强劳动能力、培育精神品格等重要作用。“美育就是日常生活。这个日常生活体现了每一位受教育者能够通过美育教育的熏陶,在生活中不仅是去创造,更重要的是去发现美和欣赏美,让自己的日常生活得到美化。这是教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笔者依据此年龄段的学生特点,选取学生倍感亲切的“传统节日”,从美育的角度入手编写教材,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时代价值。
  (二)新意识形态下,传统节日文化课程的取向与特色
  具有独立组织形式的校本特色课程,相对于其他国家规定的课程来说自由度会更高,对于自由度相对高的课程我们应该如何定位并进行顶层设计呢?随着社会发展的开放化和多元化,中国基础教育正在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核心素养对未来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了明确的方向,也明确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也为本次特色校本课程构建提供了明确的目标指向——希望通过“发现中国传统节日之美”校本特色课程,让课堂教学更进一步抓住学科特点。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校本课程,让中国传统文化走进课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目前国内有关于“发现中国传统节日之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比较多,成果也比较丰富,但是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都是从德育的角度入手,比较少从美术的角度去开发。笔者所构建的传统节日课程的一大亮点是从传说美、习俗美、食物美、传承美这“四维美”展开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广度由古及今,教学内容的层次由静到动,教学效果的影响由点到面,铺设包括课堂学习、校园展示、家庭劳动等一系列的课程安排。
  二、实践——校本课程的构建实施
  (一)构建“四维美”课程内容框架
  课程犹如一座建筑,构建建筑的整体框架是本次课程开发的重中之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而且零散,加上要从美育的角度出发编制教学内容,笔者谨慎选取了四个角度着手进行了归纳整理,也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四维美”:传说美、习俗美、食物美、传承美。从教材的编写到学生学习的重点,这“四维美”就像建筑的四根大柱子,支撑起整个课程。
  首先,依据学校特色课程课时数确定课程量。“发现中国传统节日之美”特色校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学校七年级1—4班的学生,每个班每周利用学校特色课时间进行授课,每个班每周0.5节,每周课程介绍1~2个节日或节气,一个学期原则上讲授10个左右节日或节气,根据课程前后遇上的节日或节气内容可以进行灵活调整。
  其次,构建由课堂学习、校园展示、家庭劳动等递进组合的课程结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传统节日的古老传说,理解远古习俗的起源,赋予美好寓意的节日食物制作,认同传承优秀文化的美德等等,通过和团委合作进行特定节日传统文化比赛、作品展示,让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走进生活,体验愉悦,收获成功。
  (二)推进家校联动的课程实施
  如果说课程内容的框架是校本课程的主体结构,那么课程的具体实施就是建筑内部的功能区划分,每一个功能区都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相应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这个功能区主要划分为三大部分:课堂学习、校园展示、家庭劳动。课堂学习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合作探讨问题,深入了解传统节日文化;校园展示是学习结果的一个呈现,主要是结合节日所做的手工作业等,以作业展示、比赛评奖等活动形式展现;家庭劳动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课外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家人、朋友交流并参与到家庭劳动中去,学以致用。
  本特色校本课程实施的最终目标是学有所用,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并在此过程中有所体会,这些知识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保持得更长久。所以笔者将课程的学习模式定位为学习—展示—实践,学习结果从标准化的学生课堂练习转变为个性化的学习成果呈现。
  三、评价——校本课程的实践评价
  本次课程从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度是很高的,课程内容从四个方面切入的教学,能够比较全面地兼顾传统节日、节气的内容,让学生从四个不同的维度,立体地学习。从学生作业的效果来看,课程效果初步取得成效。通过此课程带动学生关注传统节日、关心传统文化、了解节日意义,启发学生从劳动入手,传承传统文化精神,从而提高文化自信。   为了求证本次课程的效果,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在课程结束后通过学习反馈问卷调查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一个总结和分析。经过整理,挑选出六个主要问题,得出的结果如下:
  1.学校开设传统节日、节气的课程,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促进作用吗?(图一)
  调查结果显示,四个班超过55%的人觉得此课程的开设对传承中华文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觉得作用一般的占20%~40%;觉得没有必要或者不关心的比例只有初一2班的5%~10%。
  2.通过本学期课程的学习,有没有增长节日、节气知识?(图二)
  本题的设置目的是调查经过一阶段学习后,学生在传统节日、节气方面的知识收获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每个班“增长很多的”在30%~40%”;“有所增长”占一半以上;“增长很少”和不关心的占5%以下。说明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觉得自身有收获的占多数。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觉得中国传统节日、节气文化的传承重要吗?(图三)
  本题设置的目的是调查本课程有没有达到课程目的,学生有没有建立起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四个班在“很重要”方面占绝对优势,即多数人认可了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一小部分人觉得“一般重要”;而“不重要的”只占5%以下。
  4.你觉得课程中老师选取的内容(例如风俗习惯、节日传说、节日美食、视频等)有趣吗?(图四)
  本题设置的目的是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可度,教师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在后续课程内容的选取上进行科学地调整。调查结果显示,每个班“很感兴趣”的人数达到70%~85%;“一般感兴趣”在17%~39%;“不感兴趣不关心”在初一2班和初一4班占3%~9%,初一1班和初一3班则没有。
  5.希望继续保留这个课程,学到更多传统节日、节气的知识吗?(图五)
  本题设置的目的是调查本课程在学生心中的受欢迎程度,有没有开展下去的意义等。调查结果显示,四个班“希望继续学习”的人数占70%~95%,“课后自主学习”的比例在5%~20%,“此课程可有可无和不关心的”只有初一2班和初一4班的2%~9%。调查结果表明此课程在学生的心目中还是值得保留的。
  6.如果有机会你会对外国友人宣传中国的传统节日和节气文化吗?(图六)
  本题的设置目的是调查学生在本课程结束后的发展评价,学生学习了这么多传统节日、节气文化,要懂得在生活中运用,更重要的是要有对外宣传的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四个班的同学在“有机会愿意尝试”方面占一半以上的人数;而主动性很强的选项“非常乐意”有30%~40%;害怕做不好的人数每个班也有5%~19%。
  四、发展——校本课程的发展反思
  本课程从开发到实践至今暂告一段落,过程开展顺利,各项预定的目标基本实现,但是从中发现不少的问题,以下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1)课程时间:本次特色课程编排的节数是每个班每周0.5节,也就是隔一周才一节,这个时间间隔太久,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淡忘得很快,且不利于学生作业的完成和检查,总的来说就是练习活动时间不充足。
  (2)课程内容: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从传统节日、节气的传说美、习俗美、食物美、传承美四个方面入手,因为资金和上课条件的限制,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实操性还是比较欠缺,很多食物的制作只能通过观看视频学习,以后有条件的话还是以动手操作为主会更好,学生的体验也会更深刻。
  (3)发展评价:本课程的设计目的在于切实推动我校教育教学的多样化发展,形成我校教育教学的特色、亮点,激发学生民族责任感,启发与鼓励学生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努力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传承学校精神。但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筆者发现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还不够完善,只考虑到课堂评价,在课外发展评价方面没有考虑周全,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应该在完善学生学习评价方面多做努力。
  五、结论
  “发现中国传统节日之美”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持续了几年,真正开始本课题的研究也已经有两年多,从这个课程的内容来看,讲的都是很普通的日常知识,但是通过教材、课程创编的过程,笔者真切地体会到地方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艰辛和不易。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笔者认识到,这项工作能让传统文化和美术教学和谐地融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经验,还提高了学生对传统节日节气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情感、伦理和心智方面进行了文化启蒙,为扩充传承传统文化的后备力量做了铺垫。对于笔者自身而言,此次课题的研究过程虽然困难艰辛,但是通过这个特色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更清醒地认识到了自身的短板,也锤炼了意志,增强了能力,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以后特色课程的改进、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登.通过美育教学让青少年的生活体验到美[J].中国青年报,2019(5).
  广州市第九十八中  陈明明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提问开始的。那么怎样的提问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呢?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笔者总结了三个重要的课堂提问技巧,即:“突出重点,精心提问”“深入分析,合理提问”“延伸课堂,拓展提问”。实践证明运用这三个技巧设计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打造和谐共生的灵动
期刊
[摘要]针对农村小学教育资源不足和家庭辅导水平不高的现状,在国家大力推动智能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今天,开发与应用以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为特点的农村小学校本微课势在必行。笔者提出通过联合学校、家长和钉钉平台,建立起智能化微课交互平台和设计即时问题反馈系统,打造智能化微课开发与应用体系,丰富农村小学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业务水平。[关键词]智能技术;微课;农村小学  一、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期刊
【摘 要】少先队组织提供给少先队员的是一种必须亲身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和学习。开展以培养少先队员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在实践活动中快乐地成长,是促进少年儿童全面提高素质的主要渠道。本文从创设实践活动氛围,专题活动树立人生观,开展素质化、多元化的评价等几方面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实践体验;多元化;过程评价  在少先队活动中,优化队员的品质,
期刊
[摘要]为探讨中学女住宿生人际关系困扰的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文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567名中学女住宿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女住宿生人际关系困扰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年级差异;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交谈困扰、交际困扰以及待人接物困扰程度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基于此作者建议学校针对女住宿生的特点,开展人际关系辅导,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统编语文教材中生命教育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结合教材内容、阅读教学过程、渗透中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实现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机渗透,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资源开发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
期刊
[摘要]职业生涯是人的一生中与工作相关的活动、行为、态度、价值观、愿望的有机整体。职业生涯教育在人力资源发展中意义重大,主要通过课程学习、职业选择、学习规划来实施。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随着国家高考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而受到关注,重点在于唤醒高中学生在自我生涯规划中的主体意识,方向在于引领高中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主体意识;终身学习  笔近年,国家基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化学中考加强了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具备捕捉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初中化学教学中,教育观念陈旧、评价标准不够科学、教师专业素养待更新等成为改革的焦点。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科特点,整合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加强与实际生活联系,充分应用课内外信息资源,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信息处理能力;中考试题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课程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进行教学设计,展示了教师如何与生活密切联系向学生讲解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总结出借助经验与直观、拓展应用场景等教学经验,以期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中已经有接触过负数的经验,但尚未作为“数的拓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关于小学阶段的“负数”,《标准》在具体目标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情景教学法的定义、作用、原则以及如何进行适合情景课堂教学的活动设计等,探讨当前英语课堂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力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实施好情景教学,深刻理解我国现阶段的英语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情景教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  德国一位学者说过:情景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景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怎样让教学情景显示出它的活力
期刊
【摘 要】新高考制度的改革,是以拓宽终身学习通道为最终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全局发展观为导向。本课例通过游戏体验和思考,让学生通过画生命线去直面自己的生命,感受生命的短暂,学会去规划人生的不同阶段,让生命更加出彩。  【关键词】生命教育;游戏体验;生命线;教学课例  【活动理念】新高考制度的改革,是以拓宽终身学习通道为最终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全局发展观为导向。本课例通过游戏体验和思考,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