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越显突出,财务决算报告既是企业经营业绩与管理水平提升的有力证明,也是财务报告使用人认知企业的有效途径。财务报告质量以及披露事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在财务报告使用人做出重大决策时,起到实质性的关键作用。因此,在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对外披露之前,对财务决算报告质量高低起到关键作用的财务决算会审工作也就成为财务报告能够客观、真实、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最后一道保险。
关键词:财务;决算;会审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识码: A
一、财务决算会审的发展阶段
财务决算会审是财务管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集团企业通过年终财务决算报告及时掌握成员企业经营业绩、管理水平并发现经营管理薄弱环节并提出整改意见的一项审计工作,旨在通过为企业管理层提出审计意见,促进企业持续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和强化内部管理而为企业创造价值。财务决算会审工作重点依据企业设立的管理目标不同而不同,服务于企业的管理需求。因此,财务决算会审在中国铁物系统内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财务报表复核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内承担计划性铁路物资供应时期,企业的管理目标为政治性的物资保供任务,管理目标单一,业务种类单一,会计核算简单,尚未形成严密的财务决算报告体系,决算会审工作只对《资金平衡表》(相当于现在的资产负债表)等少量的管理类报表进行准确性和报表之间逻辑关系的复核。可以说,在此阶段的会审工作是根据总账对财务报表编制正确与否的核对工作。
第二阶段为查找问题阶段。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特别是从铁道部(现中国铁路总公司)剥离后,中国铁物原有的行政职能也在逐渐弱化甚至消失,企业的职能也由原行政职能向经营职能转变,企业管理不再是以单一保供任务为目标,除保留原有部分铁路物资保供任务以外,则需要完全顺应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求得生存实现发展。随着企业生存发展空间的外延,经营范围逐步拓展,经营品种日渐增多,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深入,财务报告体系日渐形成。在此阶段,决算会审工作重心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会审工作重心不再是报表审核,而是依托于财务报表、会计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的财务报告体系而开展审计工作,发现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形成会审意见,在决算会审结束时将审计意见告知被审企业,要求企业落实整改,促进企业从整体上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第三阶段为防范风险阶段。随着企业的经营规模与资产规模的不断增长,经营模式的形成,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层出不穷,企业管理难度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风险管理的作用与地位被推向前延。为确保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管理由事后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所有业务纳入风险管控体系,内部控制得到强化。在此阶段,财务决算会审工作的重心,从通过查缺补漏式的发现管理漏洞再落实整改向事前管理和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是否有效等防控风险管理方向转变。
总之,无论企业肩负着怎样的使命,制定怎样的战略,设立什么样的目标,而财务决算会审工作的重心永远都是企业战略实现,完成企业使命的驱动力量。
二、财务决算会审的作用
财务决算会审已经历十余年,随着会审工作内容的日臻完善,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也日渐提高,发挥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1.不断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当企业确立使命、描绘企业景愿、形成战略目标后,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围绕使命、景愿和战略的实施而展开。年度财务报告则是对近期战略目标实现的综合概述,在财务报告中会清晰地阐述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的偏离度、投融资情况以及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等,而财务决算会审就企业战略目标和管理目标而制定会审内容,将侧重点放在发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问题,分析经营活动特点,对重大风险事件以及管理缺陷发表会审意见,决算会审意见的形成,不仅为集团公司管理层掌握成员公司经营状况提供有利的信息,也为集团公司管理层为实现战略目标而进行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当中,财务决算会审对企业向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修正与推动作用。
2.不断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进而提升企业的公信力。
诚信经营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许多企业特别是公众企业对外披露财务报告不仅是遵循法律,更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有效策略,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是树立企业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与提升企业对外公信力的最佳标志。财务决算会审工作是财务报告对外披露的最后一道关口,会审工作组将对财务报告进行交叉立体式复核,审核的内容即包括技术性审核如报表的编制、逻辑关系、完整性正确与否,还包括管理问题的审核,如重大事项在报表报告中如何反映,披露事项是否完整,是否如实的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等,并遵循现场疑问现场解决的原则,对财务报告进行完善修正,以此不断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为企业对外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企业公信力夯实基础。
3. 不断促进业务规范化,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创造价值是企业追求的目标,风险与收益是一对孪生兄弟,在企业追求创造价值的过程之中,必然要应对风险,特别是在经营品种的多元化,盈利模式复杂化,经营风险在不断增多。财务决算会审是站在第三人的角度以独立性及其职业的审慎性客观地分析成员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其职业判断能力对业务的管理流程、经营管理薄弱环节乃至于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提出较为公正的审计意见,促进企业不断增强防范风险意识,促进业务模式不断优化,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在降低经营风险的同时创造企业价值。
4.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执业能力,促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升华。
随着企业贸产融物流一体化的经营发展,盈利模式的复杂化,对财务人员的执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需要财务人员具备更深厚的理论基础,更需要财务人员深入的了解业务实质,全面掌握业务发展动态,促进业务不断规范化,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对会审人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需要会审人员不断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分析对集团公司的整体影响,完善和优化知识架构,不断的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在公司内部充分发挥其领军带头作用。通过决算会审搭建的平台,增强会审人员与参加会审企业的财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将拓宽财务人员视野,冲击其固化的思维模式,创新管理方法,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推动财务人员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
三、财务决算会审还需要完善的环节
1.将财务决算会审纳入制度,使其“合法化”。
每个年度终了企业集团层面都会对决算会审工作人员配置、工作内容、准备资料以及时间部署等做了详细的通知,但,尚未制定相应的决算会审管理办法。笔者认为若财务决算会审工作要发挥更强大的财务管理功能,承担更多管理任务,应该提高决算会审管理级别,制定决算会审管理办法,明确财务决算会审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使之纳入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使其成为一种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种管理习惯。
2.还需建立建全财务决算会审的组织结构,实现流程化管理。
集团财务部会根据决算工作进展情况,拟定决算会审工作日期,从各个层级公司抽调会审人员,制定会审工作内容并下发财务决算会审通知,并在会审期间组织协调开展会审工作。鉴于财务决算会审并不是一项日常的管理活动,具用周期性、短暂性的工作特质,使得这项工作在集团企业内部缺少稳定组织架构和開展工作的管理流程。因此,在提高财务决算会审工作管理层级的同时,也应该配置稳定的组织框架,建立建全财务决算会审管理流程,通过对财务决算会审组织、审计目标、审计要点、工作要点以及审计工作底稿以及审计程序等环节进行流程管理、规范管理,促使财务决算会审工作开展能够和谐有序,提高其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进而促进决算会审工作质量持续提高。
3.完善信息平台的构建,借用强大信息手段提高财务决算会审的效率。
ERP系统引进与使用已基本构建了企业的财务业务一体化整体架构,凭借信息化平台的搭建,部分财务决算报表已基本实现从数据库中自动提取数据功能,但是,由于各个成员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财务业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使财务决算报表提取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大打折扣;尽管在年度财务决算报表体系中设置了海量的审计公式,但是,仍不能完全解决报表错报与漏报等情况。强大的信息系统未能充分发挥审核作用,导致从各个企业抽调出来的业务精英将大量的精力耗费在核对报表错报与漏报上面,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决算会审工作效率难以实现质的突破。因此,需要不断完善ERP与财务报表的对接功能和财务报表体系的技术性审核功能,利用强大的信息平台和技术手段,将会审人员从核对报表错报与漏报的技术性审核解放出来,而将审计工作重点放在经营管理与内部控制方面,提升财务决算会审的效率与效果。
4.借助中介力量提升财务决算会审的质量
在某种意义上,企业是为了取得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一纸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报告而被动的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在配合外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而消除的截止性错误便是最好的证明。因此,中介机构对于推动企业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管理提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财务决算会审工作与外部审计服务的对象一致,工作内容与时间有重叠,集团企业可以完全信赖于权威性与专业性并重的会计师事务所,将会审与外部重复性的工作交与外部事务所去完成,以提高决算会审工作效率,此外,还可将双方发现的管理问题相互交换,一方面借助外力推动企业对管理问题的整改,另一方面也拓展财务人员视野、提升执业水平,促进决算会审工作质量稳步提升。
5.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
对于财务报表的自动提取数据功能与勾稽性技术性审核,完全可以交由功能强大信息系统完成,但是,对管理性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还需要靠人的智慧来完成。因此,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决定了财务决算会审的工作質量,可以说,不断提高财务人员执业水平就是在不断提高财务决算会审工作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选用财务人员:(1)持续进行职业操守教育,坚持以德用人的标准,使财务人员做到勤勉尽责;(2)需要企业为财务人员搭建良好的工作与学习平台,为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营造良好的学习与实践机会;(3)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设立适合的考核目标,使两者有机结合,激发财务人员完成学习目标的热情;(4)建立讲服务顾大局的学习性财务团队,坚决将不能融入团队文化、不遵循职业操守人剔除财务团队之外。
关键词:财务;决算;会审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识码: A
一、财务决算会审的发展阶段
财务决算会审是财务管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集团企业通过年终财务决算报告及时掌握成员企业经营业绩、管理水平并发现经营管理薄弱环节并提出整改意见的一项审计工作,旨在通过为企业管理层提出审计意见,促进企业持续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和强化内部管理而为企业创造价值。财务决算会审工作重点依据企业设立的管理目标不同而不同,服务于企业的管理需求。因此,财务决算会审在中国铁物系统内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财务报表复核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内承担计划性铁路物资供应时期,企业的管理目标为政治性的物资保供任务,管理目标单一,业务种类单一,会计核算简单,尚未形成严密的财务决算报告体系,决算会审工作只对《资金平衡表》(相当于现在的资产负债表)等少量的管理类报表进行准确性和报表之间逻辑关系的复核。可以说,在此阶段的会审工作是根据总账对财务报表编制正确与否的核对工作。
第二阶段为查找问题阶段。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特别是从铁道部(现中国铁路总公司)剥离后,中国铁物原有的行政职能也在逐渐弱化甚至消失,企业的职能也由原行政职能向经营职能转变,企业管理不再是以单一保供任务为目标,除保留原有部分铁路物资保供任务以外,则需要完全顺应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求得生存实现发展。随着企业生存发展空间的外延,经营范围逐步拓展,经营品种日渐增多,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深入,财务报告体系日渐形成。在此阶段,决算会审工作重心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会审工作重心不再是报表审核,而是依托于财务报表、会计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的财务报告体系而开展审计工作,发现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形成会审意见,在决算会审结束时将审计意见告知被审企业,要求企业落实整改,促进企业从整体上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第三阶段为防范风险阶段。随着企业的经营规模与资产规模的不断增长,经营模式的形成,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层出不穷,企业管理难度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风险管理的作用与地位被推向前延。为确保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管理由事后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所有业务纳入风险管控体系,内部控制得到强化。在此阶段,财务决算会审工作的重心,从通过查缺补漏式的发现管理漏洞再落实整改向事前管理和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是否有效等防控风险管理方向转变。
总之,无论企业肩负着怎样的使命,制定怎样的战略,设立什么样的目标,而财务决算会审工作的重心永远都是企业战略实现,完成企业使命的驱动力量。
二、财务决算会审的作用
财务决算会审已经历十余年,随着会审工作内容的日臻完善,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也日渐提高,发挥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1.不断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当企业确立使命、描绘企业景愿、形成战略目标后,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围绕使命、景愿和战略的实施而展开。年度财务报告则是对近期战略目标实现的综合概述,在财务报告中会清晰地阐述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的偏离度、投融资情况以及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等,而财务决算会审就企业战略目标和管理目标而制定会审内容,将侧重点放在发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问题,分析经营活动特点,对重大风险事件以及管理缺陷发表会审意见,决算会审意见的形成,不仅为集团公司管理层掌握成员公司经营状况提供有利的信息,也为集团公司管理层为实现战略目标而进行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当中,财务决算会审对企业向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修正与推动作用。
2.不断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进而提升企业的公信力。
诚信经营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许多企业特别是公众企业对外披露财务报告不仅是遵循法律,更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有效策略,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是树立企业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与提升企业对外公信力的最佳标志。财务决算会审工作是财务报告对外披露的最后一道关口,会审工作组将对财务报告进行交叉立体式复核,审核的内容即包括技术性审核如报表的编制、逻辑关系、完整性正确与否,还包括管理问题的审核,如重大事项在报表报告中如何反映,披露事项是否完整,是否如实的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等,并遵循现场疑问现场解决的原则,对财务报告进行完善修正,以此不断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为企业对外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企业公信力夯实基础。
3. 不断促进业务规范化,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创造价值是企业追求的目标,风险与收益是一对孪生兄弟,在企业追求创造价值的过程之中,必然要应对风险,特别是在经营品种的多元化,盈利模式复杂化,经营风险在不断增多。财务决算会审是站在第三人的角度以独立性及其职业的审慎性客观地分析成员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其职业判断能力对业务的管理流程、经营管理薄弱环节乃至于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提出较为公正的审计意见,促进企业不断增强防范风险意识,促进业务模式不断优化,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在降低经营风险的同时创造企业价值。
4.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执业能力,促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升华。
随着企业贸产融物流一体化的经营发展,盈利模式的复杂化,对财务人员的执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需要财务人员具备更深厚的理论基础,更需要财务人员深入的了解业务实质,全面掌握业务发展动态,促进业务不断规范化,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对会审人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需要会审人员不断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分析对集团公司的整体影响,完善和优化知识架构,不断的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在公司内部充分发挥其领军带头作用。通过决算会审搭建的平台,增强会审人员与参加会审企业的财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将拓宽财务人员视野,冲击其固化的思维模式,创新管理方法,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推动财务人员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
三、财务决算会审还需要完善的环节
1.将财务决算会审纳入制度,使其“合法化”。
每个年度终了企业集团层面都会对决算会审工作人员配置、工作内容、准备资料以及时间部署等做了详细的通知,但,尚未制定相应的决算会审管理办法。笔者认为若财务决算会审工作要发挥更强大的财务管理功能,承担更多管理任务,应该提高决算会审管理级别,制定决算会审管理办法,明确财务决算会审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使之纳入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使其成为一种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种管理习惯。
2.还需建立建全财务决算会审的组织结构,实现流程化管理。
集团财务部会根据决算工作进展情况,拟定决算会审工作日期,从各个层级公司抽调会审人员,制定会审工作内容并下发财务决算会审通知,并在会审期间组织协调开展会审工作。鉴于财务决算会审并不是一项日常的管理活动,具用周期性、短暂性的工作特质,使得这项工作在集团企业内部缺少稳定组织架构和開展工作的管理流程。因此,在提高财务决算会审工作管理层级的同时,也应该配置稳定的组织框架,建立建全财务决算会审管理流程,通过对财务决算会审组织、审计目标、审计要点、工作要点以及审计工作底稿以及审计程序等环节进行流程管理、规范管理,促使财务决算会审工作开展能够和谐有序,提高其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进而促进决算会审工作质量持续提高。
3.完善信息平台的构建,借用强大信息手段提高财务决算会审的效率。
ERP系统引进与使用已基本构建了企业的财务业务一体化整体架构,凭借信息化平台的搭建,部分财务决算报表已基本实现从数据库中自动提取数据功能,但是,由于各个成员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财务业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使财务决算报表提取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大打折扣;尽管在年度财务决算报表体系中设置了海量的审计公式,但是,仍不能完全解决报表错报与漏报等情况。强大的信息系统未能充分发挥审核作用,导致从各个企业抽调出来的业务精英将大量的精力耗费在核对报表错报与漏报上面,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决算会审工作效率难以实现质的突破。因此,需要不断完善ERP与财务报表的对接功能和财务报表体系的技术性审核功能,利用强大的信息平台和技术手段,将会审人员从核对报表错报与漏报的技术性审核解放出来,而将审计工作重点放在经营管理与内部控制方面,提升财务决算会审的效率与效果。
4.借助中介力量提升财务决算会审的质量
在某种意义上,企业是为了取得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一纸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报告而被动的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在配合外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而消除的截止性错误便是最好的证明。因此,中介机构对于推动企业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管理提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财务决算会审工作与外部审计服务的对象一致,工作内容与时间有重叠,集团企业可以完全信赖于权威性与专业性并重的会计师事务所,将会审与外部重复性的工作交与外部事务所去完成,以提高决算会审工作效率,此外,还可将双方发现的管理问题相互交换,一方面借助外力推动企业对管理问题的整改,另一方面也拓展财务人员视野、提升执业水平,促进决算会审工作质量稳步提升。
5.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
对于财务报表的自动提取数据功能与勾稽性技术性审核,完全可以交由功能强大信息系统完成,但是,对管理性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还需要靠人的智慧来完成。因此,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决定了财务决算会审的工作質量,可以说,不断提高财务人员执业水平就是在不断提高财务决算会审工作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选用财务人员:(1)持续进行职业操守教育,坚持以德用人的标准,使财务人员做到勤勉尽责;(2)需要企业为财务人员搭建良好的工作与学习平台,为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营造良好的学习与实践机会;(3)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设立适合的考核目标,使两者有机结合,激发财务人员完成学习目标的热情;(4)建立讲服务顾大局的学习性财务团队,坚决将不能融入团队文化、不遵循职业操守人剔除财务团队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