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并非帕金森病“专利”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人认为,帕金森病与“颤抖”如影随形,帕金森病就是“抖抖病”。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
  
  上个月,一位45岁的女性患者来我院就诊。她告诉我说,每当吃饭,情绪紧张或激动时,她的双手就会不由自主地抖动,而当双手静止时,抖动会消失。2年前,她曾去某医院就诊过,医生诊断她患了帕金森病,让她服用“美多巴”。她坚持吃了2个多月的药,因效果不明显,便自行停药了。近一年来,她感觉双手抖动的幅度越来越大,连用筷子夹菜都有困难,不得不再次就医。
  经过仔细检查,我发现她属于典型的姿势性震颤——当双手处于某种姿势或做某些动作(如双手平举、吃饭拿筷子)时,震颤明显,而当双手静止时,震颤消失。她既没有动作缓慢、肢体僵硬、容易摔跤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也没有发现她有肌张力增高或肢体僵硬的表现,于是我告诉她,她患的是良性特发性震颤,并非帕金森病。
  分析:如果双手只是在拿东西(如用筷子夹食物或端杯子喝水)的时候出现抖动,静止时抖动减轻或消失,应首先考虑特发性震颤,而非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病史较长,几年至几十年不等,患者亲属中常会有类似的病例,多数预后良好,不会出现运动缓慢、肢体僵硬等症状,有些患者甚至不需要服药。资料显示,该病有2个发病高峰——青少年和50岁左右,“手抖”一般会随年龄增长而出现频率下降、抖动幅度增大的现象。当然,也有部分患者多年如一日,症状不会加重。
  提醒:除最常见的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外,某些特殊情况也会引起“手抖”,如吵架、生气等情绪应激导致的心因性震颤,紧张、焦虑、疲劳、饥饿引起的生理性震颤,以及小脑病变、甲亢、酒精戒断、某些药物副作用等。
  
  帕金森病,并非都有“手抖”
  
  今年3月,从骨质疏松门诊转来一位患者,女性,65岁。患者说,她有背痛,容易摔跤,曾在骨科就诊,后又到骨质疏松科就诊。服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背痛有所缓解,但还是容易跌倒,走路速度也比以前慢了许多。
  经过仔细询问病史,我发现该患者有长期的便秘史,近2年来,她不仅跌倒多次,行动也日趋缓慢,走路时常向前冲,有“刹不住车”的感觉。同时,我也注意到,该患者的面部表情少,走路缓慢,双上肢肌张力增高。尽管没有“手抖”症状,我依然考虑她患了帕金森病。
  分析:“手抖”并不是诊断帕金森病的必要条件,约30%的帕金森病患者的手并不抖。不过,帕金森病患者无一例外会有动作迟缓的表现,若同时伴有肢体僵硬、肌张力增高、姿势失衡等问题,特别是单侧起病且对多巴制剂有较好疗效时,即可确诊。
  提醒:中老年人若出现一侧手脚不能控制的抖动(“搓丸样”动作),且抖动在肢体静止时明显,活动时减轻,需高度警惕帕金森病可能。若同时伴有运动缓慢、手脚精细动作困难,甚至行走不稳、容易摔跤等情况时,患帕金森病的可能性更大。有些老年人尽管没有“手抖”,但在扣纽扣、穿袜子、系鞋带、刷牙时,动作明显变慢,或有写字过小或过大、容易摔跤等问题,抑或有嗅觉障碍、睡眠障碍、抑郁、便秘等症状时,也要留意是否帕金森病的早期表现。
  帕金森病虽然不会致命,但一旦发展到晚期,临床表现极为复杂,治疗也较棘手。中老年人一旦发现自己身上有帕金森病的“蛛丝马迹”,应尽早去医院诊治。
其他文献
生活实例    “冠心病”是假,“贫血”是真:59岁的叶教授,虽然年纪不小,但身体却一点不比年轻人差,平时健步如飞。最近几个月,他突然变得“虚弱”了不少,走楼梯时,常常觉得心慌、气喘,需要停下来休息。医务室医生怀疑他患了冠心病,给他开了些扩张血管的药物。可服药一段时间后,心慌、气喘症状并未好转。无奈之下,叶教授只得去大医院请心血管病专家诊治。由于心电图检查提示有“心肌缺血”,专家依然按“冠心病”给
儿童:补水润肤    儿童皮肤较薄,皮脂腺分泌量较少,皮肤保湿能力较差。进入冬季后。皮肤容易干燥,严重时,会出现脱屑、皲裂现象。有异位性皮炎或湿疹的小儿,原有病变可能会加重。在寒冷的冬季,家长一定要注意给小儿补足水分。最简单、经济的方法包括:饮用白开水;在每次沐浴或洗脸后,及时使用润肤品等,以保持皮肤滋润。  提醒:小儿使用的润肤品应当是不含香料、酒精,无刺激性的儿童专用产品。一般有润肤露、润肤霜
有一位高血压患者很长时间没来门诊看病。这次因为头晕又来到门诊,一测血压170/80毫米汞柱,问他是否服用降压药?他说: “前一段时间吃了降压药,血压降下来了,怕血压降得太低,不敢再吃,就自己停了。”他误以为自己的血压已经控制住,没想到血压还是这么高。  无疑,这位高血压患者是幸运的,他没有发生脑血管意外。但还有许多不经常到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就没有他那么幸运了。  目前,受医学条件的限制,高血
对读者验方的评价  有效性★★★★☆  安全性★★★★★  实用性★★★★★  局部按摩治疗和预防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辅助方法,只要操作正确,长期坚持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该读者介绍的此按摩方,通过按摩相关的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畅气血,改善前列腺组织的生理功能,而起到了一定的症状缓解作用。其方法操作简便,较易掌握,安全性较好,值得同病患者参考。  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复杂,病程绵长,临
防 牙膏强制标准    2009年2月1日起,卫生部门将实施新的牙膏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成人含氟牙膏氟含量应为0.05%~0.15%,儿童含氟牙膏中氟含量则应控制在0.05%~0.11%之间。大多数儿童在3岁以前就开始学习刷牙,可不少家长没有留意儿童牙膏里含有什么成分,甚至随意给孩子使用成人牙膏。专家提醒,儿童6岁前,牙齿处于发育期,如果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很可能造成“氟牙症”,甚至慢性氟
帕金森病    专家简介  范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神经病学会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脑血管病和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  专家门诊:周二、周四上午    问:我母亲75岁,近几年来行动和反应日渐缓慢,走路易向前冲,左手有些抖,请问这是帕金森病吗?  范薇: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肢体的不自主抖动、
目前,互联网已非常普及,可以上网从事的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看新闻、查资料、发邮件、聊天、打游戏、买卖东西……可以说,网络就像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事实上,网络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部分,很多人发现生活中真的离不开它了。  然而,伴随着网络生活的丰富,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网络过度使用的现象。很多人花过多的时间沉浸在网络世界之中,其中一些人甚至网络成瘾。为此,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苏林雁
研究一:ED反映心血管问题  2008年3月18日来自纽约的报道:约翰·霍普金斯前列腺疾病预警机构日前报告了两项关于勃起功能障碍(英文简称ED)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相关性的最新研究,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勃起功能障碍不仅会影响性生活的质量,并且是反映全身健康,特别是心脏健康的晴雨表。  共有4000名男性参加了勃起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7岁,其中约50%的
代言化妆品广告无疑是每一位演艺明星的愿望,不过,能担当如此“重任”的不是“腕儿”也得是人气骤飚的“星星”,因为人气就是销量。经她们代言,一个本来不出名的产品,甚至能出现脱销的情况,那“我的肌肤全靠她”是不是真的值得信赖呢?为了识破这些美丽的谎言,作为消费者还是需要多长个心眼。    活肤╳    正常的皮肤是根据自身原有的生物规律不断地新陈代谢,从而保持青春,但广告商宣传的“活肤”,则是利用一种医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有糖尿病病史10~20年者,50%会发生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病史在20年以上者,几乎100%发生糖尿病肾病。在欧美国家,30%~4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在我国,这个比例可能更大。在发达国家的透析患者中,绝大多数是糖尿病肾病;在我国,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也占40%以上。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攀升,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引起尿毒症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