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军校任职教育,是指为了使培养对象获得适应某一军事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进行的培训模式,已经成为军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作者基层部队任职经历和多年的任职教育教学经验,探讨了“三讲”训练法在提高任职教育教学效果中的运用。
【关键词】“三讲”训练法;任职教育;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026-02
1 任职教育及其特点
全军第十五次院校会议后,我军建立了以任职教育为主体的新型院校教育体系,任职教育与生长干部学历教育实现了相对分离。任职教育,是指为了使培养对象获得适应某一军事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或具备从事某种军事工作岗位的能力而进行的培训模式。
任职教育与传统的学历教育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学历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为个人的发展奠定基础,强调基础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任职教育是职业教育,是以部队的岗位需求为牵引来设定教学目标,使接受培训的对象获得适应某一军事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任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具有鲜明的应用性。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有应用性,所谓:仗怎么打,兵怎么练,课就怎么讲。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部队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就讲授哪方面的知识。要紧紧围绕部队岗位任职需求,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内容。
1.2 课程设置的综合性:为了使接受培训的对象获得适应某一军事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从部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综合设置课程,采用专题教学的模式。一门课程包含多个专题,不同的专题由不同的教员承担,而承担该专题的教员应该是多年从事该专题教学或与之相关的专业教学的骨干教员,教学经验丰富,并且对部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可以贴合部队实际岗位需要、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讲授,既满足了学员的岗位任职需求,又拓宽了学员的思维。
1.3 教学组织的层次性:在教学组织上采用逐级晋升培训的模式,先训后提,不训不提。不同的培训层次,要设置与该层次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对战役战术知识的培训,营连级指挥员需要的是战役战术的基本知识,而团级指挥员需要的是战术层面的知识,而师级领导关注的是诸兵种联合作战理论和运用。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必须区别于学历教育,分清层次、逐步推进,保证课程前后一致性、完整性和渐进性,使学员每次培训都有新内容、新知识。
1.4 教学方法的实践性:任职教育是针对军事岗位需要而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而军事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任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有别于学历教育,它更偏重实践性。比如可以组织学员到部队(不同于本兵种的部队)参观,可以组织学员参加部队的演习发射,可以组织学员到部队进行驻训,可以组织学员进行公路机动演练,可以对着武器装备组织现地教学,也可以依托开发的训练软件进行网上演练等。
2 “三讲”训练法在提高任职教育教学效果中的探讨
2.1 什么是“三讲”训练法:“三讲”训练法,是二炮部队近几年探索出的一种强化专业技术和指挥训练的综合性训练方法,也是二炮的十大军事训练创新成果之一。
所谓“三讲”训练法,全称为“操作规程背讲、测试发射流程串讲、作战方案推讲”。所谓“操作规程背讲”:是指要求训练对象能够熟练“背讲”出操作规程,能熟记口令、熟记动作、熟记现象、会判读数据、会分析排除故障,并能够对相关技术原理进行讲解分析;所谓“测试发射流程串讲”, 是指要求训练对象能够“串讲”发射指挥口令,能够协同多人、多岗位、多部门动作,并能够熟练进行操作把关和特殊情况处置;所谓“作战方案推讲”, 是指要求训练对象能够以作战方案为依据,“推讲”指挥流程、行动要点和特殊情况处置方法。
“三讲”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训练对象能够以导弹测试发射流程为主线,掌握指挥程序、掌握操作流程、掌握协同配合、掌握把关要点,会处置特殊情况,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运用的有机结合,实现指挥与技术训练的有机融合。
2.2 “三讲”训练法在提高任职教育教学效果中的探讨:“三讲”训练法不仅是部队在长期训练中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其思想和精髓也可以应用到任职教育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基层部队任职经历和多年的任职教育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任职教育的教学效果。
2.2.1 “精讲”要点难点:对要点和难点内容要讲清、讲透!接受任职培训的学员都是来自各个基层部队不同的岗位,虽然专业基础不同,需求不同,但都有丰富的基层部队工作经验,对部队面临的问题和武器装备的实际状态把握较准,他们参加任职培训往往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是带着问题而来。教员可以根据学员的任职经历和特点,因材施教,由原来的传承式、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设问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可以由比较常见的问题开始引入,层层分解,步步启发,逐渐开拓学生思维。教学手段上可以采用多媒体动画、视频资料等,把本来不容易理解或比较抽象的难点分解为一些互相之间有联系的更加直观的小问题,使学生最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能够真正彻底地理解。
2.2.2 “示讲”仪器装备:武器装备的故障分析与排除能力对解决部队实际训练中遇到的故障问题至关重要!如果单纯对着电路图来分析将会非常枯燥,而且不直观,学员不容易理解。如果能让学员对着元器件、装备和例试品,结合电路图来分析它的原理、常见的故障现象,以及可能引起的原因,甚至还可以让学员自己动手进行拆装、实验、检测和维修,就可以达到对装备结构了然于胸的实际效果,使毕业后的学员切实具有故障分析与排除的能力。
采用这种现地教学的方法,让学员亲身体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印象深刻,记得住,理解效果更好。还可以贴合部队实际需要,鼓励部分优秀的学员自己设计更加合理的电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2.3 “串讲”课程整体:在整个学习和操作过程中,要让学员了解本门课程要掌握的侧重点,通过“串讲”本课程的整体结构,使学员了解课程的侧重点及其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使学员对整门课程的认识能够前后贯通,形成一体,从而更好地为部队培养真正需要的、能够切实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人才。
3 结束语
由于任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军院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考虑到任职教育的特点,如果照搬学历教育中按部就班、由原理到公式、由概念到例题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合岗位任职教育的需求。因此,对适用于任职教育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将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顾华祥.系统备课法对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挑战[J].新疆: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98(2):27-34
[2] 匡迎春,沈岳.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引导式”教学[J].沈阳:高等农业教育,2002(10):45-46
[3] 杨桂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与途径[J].沈阳:高等农业教育,2002(11):60-62
[4] 韦克平,刘惠珍.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比较研究[J].哈尔滨:教育探索,2005(5):46-47
【关键词】“三讲”训练法;任职教育;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026-02
1 任职教育及其特点
全军第十五次院校会议后,我军建立了以任职教育为主体的新型院校教育体系,任职教育与生长干部学历教育实现了相对分离。任职教育,是指为了使培养对象获得适应某一军事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或具备从事某种军事工作岗位的能力而进行的培训模式。
任职教育与传统的学历教育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学历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为个人的发展奠定基础,强调基础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任职教育是职业教育,是以部队的岗位需求为牵引来设定教学目标,使接受培训的对象获得适应某一军事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任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具有鲜明的应用性。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有应用性,所谓:仗怎么打,兵怎么练,课就怎么讲。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部队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就讲授哪方面的知识。要紧紧围绕部队岗位任职需求,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内容。
1.2 课程设置的综合性:为了使接受培训的对象获得适应某一军事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从部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综合设置课程,采用专题教学的模式。一门课程包含多个专题,不同的专题由不同的教员承担,而承担该专题的教员应该是多年从事该专题教学或与之相关的专业教学的骨干教员,教学经验丰富,并且对部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可以贴合部队实际岗位需要、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讲授,既满足了学员的岗位任职需求,又拓宽了学员的思维。
1.3 教学组织的层次性:在教学组织上采用逐级晋升培训的模式,先训后提,不训不提。不同的培训层次,要设置与该层次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对战役战术知识的培训,营连级指挥员需要的是战役战术的基本知识,而团级指挥员需要的是战术层面的知识,而师级领导关注的是诸兵种联合作战理论和运用。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必须区别于学历教育,分清层次、逐步推进,保证课程前后一致性、完整性和渐进性,使学员每次培训都有新内容、新知识。
1.4 教学方法的实践性:任职教育是针对军事岗位需要而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而军事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任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有别于学历教育,它更偏重实践性。比如可以组织学员到部队(不同于本兵种的部队)参观,可以组织学员参加部队的演习发射,可以组织学员到部队进行驻训,可以组织学员进行公路机动演练,可以对着武器装备组织现地教学,也可以依托开发的训练软件进行网上演练等。
2 “三讲”训练法在提高任职教育教学效果中的探讨
2.1 什么是“三讲”训练法:“三讲”训练法,是二炮部队近几年探索出的一种强化专业技术和指挥训练的综合性训练方法,也是二炮的十大军事训练创新成果之一。
所谓“三讲”训练法,全称为“操作规程背讲、测试发射流程串讲、作战方案推讲”。所谓“操作规程背讲”:是指要求训练对象能够熟练“背讲”出操作规程,能熟记口令、熟记动作、熟记现象、会判读数据、会分析排除故障,并能够对相关技术原理进行讲解分析;所谓“测试发射流程串讲”, 是指要求训练对象能够“串讲”发射指挥口令,能够协同多人、多岗位、多部门动作,并能够熟练进行操作把关和特殊情况处置;所谓“作战方案推讲”, 是指要求训练对象能够以作战方案为依据,“推讲”指挥流程、行动要点和特殊情况处置方法。
“三讲”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训练对象能够以导弹测试发射流程为主线,掌握指挥程序、掌握操作流程、掌握协同配合、掌握把关要点,会处置特殊情况,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运用的有机结合,实现指挥与技术训练的有机融合。
2.2 “三讲”训练法在提高任职教育教学效果中的探讨:“三讲”训练法不仅是部队在长期训练中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其思想和精髓也可以应用到任职教育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基层部队任职经历和多年的任职教育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任职教育的教学效果。
2.2.1 “精讲”要点难点:对要点和难点内容要讲清、讲透!接受任职培训的学员都是来自各个基层部队不同的岗位,虽然专业基础不同,需求不同,但都有丰富的基层部队工作经验,对部队面临的问题和武器装备的实际状态把握较准,他们参加任职培训往往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是带着问题而来。教员可以根据学员的任职经历和特点,因材施教,由原来的传承式、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设问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可以由比较常见的问题开始引入,层层分解,步步启发,逐渐开拓学生思维。教学手段上可以采用多媒体动画、视频资料等,把本来不容易理解或比较抽象的难点分解为一些互相之间有联系的更加直观的小问题,使学生最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能够真正彻底地理解。
2.2.2 “示讲”仪器装备:武器装备的故障分析与排除能力对解决部队实际训练中遇到的故障问题至关重要!如果单纯对着电路图来分析将会非常枯燥,而且不直观,学员不容易理解。如果能让学员对着元器件、装备和例试品,结合电路图来分析它的原理、常见的故障现象,以及可能引起的原因,甚至还可以让学员自己动手进行拆装、实验、检测和维修,就可以达到对装备结构了然于胸的实际效果,使毕业后的学员切实具有故障分析与排除的能力。
采用这种现地教学的方法,让学员亲身体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印象深刻,记得住,理解效果更好。还可以贴合部队实际需要,鼓励部分优秀的学员自己设计更加合理的电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2.3 “串讲”课程整体:在整个学习和操作过程中,要让学员了解本门课程要掌握的侧重点,通过“串讲”本课程的整体结构,使学员了解课程的侧重点及其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使学员对整门课程的认识能够前后贯通,形成一体,从而更好地为部队培养真正需要的、能够切实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人才。
3 结束语
由于任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军院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考虑到任职教育的特点,如果照搬学历教育中按部就班、由原理到公式、由概念到例题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合岗位任职教育的需求。因此,对适用于任职教育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将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顾华祥.系统备课法对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挑战[J].新疆: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98(2):27-34
[2] 匡迎春,沈岳.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引导式”教学[J].沈阳:高等农业教育,2002(10):45-46
[3] 杨桂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与途径[J].沈阳:高等农业教育,2002(11):60-62
[4] 韦克平,刘惠珍.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比较研究[J].哈尔滨:教育探索,2005(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