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课堂答问中常见问题的处理策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na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答教学是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提问包括教师为了引发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而提出的问题,也包括为了促使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思考而进行的追问。
  问答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最终能否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提升认知,加深理解。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诸如“答非所问”“流于表面”“方向跑偏”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实际上都是教师的问题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层次发生错位。“只有同时考虑学情与教材,以疑激思,以疑引思,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1]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明辨学生答问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合理点拨,恰当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
  問题一、学生听不“懂”问题,怎么办?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设计任何一个问题时,都需要首先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是否能听“懂”这个问题。这里的“懂”最重要的就是学生能清晰、明确地理解并把握问题的指向和范围,不会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答非所问”“南辕北辙”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敏锐地捕捉问题中给学生造成认知障碍的关键词语,并用合适的语言及时进行转换。以周晓枫的《斑纹》一文的教学片段为例:
  师:文中写了关于蛇怎样的文化意义?
  生:第三段中有一个故事,说蛇在伊甸园因为说出了一个真相,受到上帝的惩罚,是受难者。
  师:那作者是说蛇是受了委屈,应该值得同情吗?
  师:我们看整段文字,看看作者是不是要说这一层意思?我们关注几个词语“伺机偷袭”“洗劫巢穴”“狭长而腥臭”,这些词语中有怎样的态度?
  生:蛇对天堂累积了仇恨,所以他偷袭鸟。
  师:这是它(蛇)的行动表现,那么,蛇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阴险、狠毒、残忍……
  师:对了,这才是人类赋予蛇的文化意义,狠毒、残忍、阴鸷……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提问后进行了两次纠正与启发。
  学生回答的第一句话显然是“文不对题”的,而且脱离了文本表述的中心,误将“前因”,也就是“蛇因过错受罚”当成了“后果”,也就是“蛇从此成变得阴险、狠毒”。教师通过反问来引导学生回归文本,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文本中心把握的失当。
  学生的第二句话回答,已经意识到蛇的形象特点,但并未理解“文化意义”这个词应该对某一事物的内在特质进行概括,而只是将“行为表现”当作答案。因此教师肯定学生“进步”的同时,将问题更加明确化,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概括本质。
  最后教师的有意识地对“文化意义”这一词语进行重复强调,实际上提醒学生再次关注问题中“文化意义”这个词语的意义指向,使用怎样的语言进行表述才是属于“文化意义”的范畴。
  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并未准确理解和把握问题中“文化意义”这个词语的内涵,根本原因还在于提问中“文化意义”这个词过于抽象,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教师的两次纠正和启发则是“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能真正地去弄“懂”这个较为抽象的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二、学生回答浮浅,怎么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要么是出于直觉进行回答,要么仅仅复述文本中的话来作为答案,而这些回答往往都有“流于表面”的弊端,缺少深入的理性思考。而课堂教学的关键之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从“表面”到“本质”的理性思考。
  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抓住现象中的“矛盾”之处,因为矛盾是最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的。下面以《论语》教学中“颜渊季路侍”的教学片段为例:
  阅读完课文之后,老师的讨论问题是:结合儒家的仁爱观,对三个人的志向进行评析。
  生1:子路希望把自己的东西和朋友分享,很豪爽,是推己及人。自己喜欢的,就也把他给别人。
  师:不错。确实如此。那么颜回呢?
  生2:颜回非常谦虚,不浮夸。
  生3:颜回非常重视自己的修养,也就是儒家仁爱观中的“修己”与“正己”。
  师:那子路和颜回,哪个境界高些?
  生(议论):各有侧重吧。
  在上面这个教学片断中,从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子路之“志”的理解还是比较准确到位的,也能够能比较直接指出与儒家“仁爱”中“推己及人”思想的关联。
  然而,对颜渊的“愿无伐善,无施劳”的理解,能回答“注重自我修养”,也就是“修己”,看似已触及问题的核心,但教师提出“那子路和颜回,哪个境界高些?”的问题后,学生只能回答“各有侧重”实际上已经暴露出学生对于颜回思想境界,也就是对颜回“修己”问题的理解还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层次,学生仅仅是根据文本内容将其“对号入座”而已。
  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一个矛盾的问题:作为孔子的高徒,颜回怎么可能只做到“第一层次”的修己呢,难道颜回是不如子路的?
  而对于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的理解,恰恰是对颜回思想境界认识从表层(现象)到深层(本质)的转变。教师追问的突破口就在于这一重“矛盾”。
  因此,教师进行了追问:
  师:儒家的仁爱观中,始于修己,然后能推己及人,而后达到泛爱众,那么颜回是仅仅追求做到第一个层次吗?
  (学生思考)
  师:颜回看不看重为他人的“劳”呢?
  生4:颜回也看中为他人“劳”,也会“推己及人”,只是不会拿出来显摆。
  师:“推己及人”之后,颜回所做的的是“不拿出来显摆”,那他要做什么?
  生5:应该是继续修养自己。
  师总结:对的,颜回的“愿无伐善,不施劳”应该是在完成的“修己——推己及人”之后“再修己”。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进一步明确了问题:颜回“劳”之后,要继续做什么?这个问题,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最后也顺利地得出关于颜回的“进一步修己”这样的理解和认识。教师这个关于“进一步”的追问比较成功地开启了学生深入的理性思考之门。之后学生的回答,也能说明学生对颜回“修己”的内涵理解也已经从最初的“对号入座”进入了理性思维的层面,在思维深度上提升了一重境界。   三、学生回答跑偏,怎么办?
  在课堂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瓶颈”,学生的思维已经“偏离”了方向,并且囿于其中难以自拔。“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那么,此时,可以撬动学生偏向思维的的支点又在哪里?这个支点就是与问题相关的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習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学生由教师经常引入寻求有根据地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问题的办法和过程,由此他们就会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原先学过的东西和掌握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经验”[2],学生的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理解便是学生最重要的“原有的知识经验”,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的联想、类比、组合,从而实现新的思考深入和认知生成。下面以郑振铎《猫》的教学片断为例:
  在郑振铎《猫》的教学中,经过研讨,学生已经基本能够认识到“‘我’是不愿意理猫的”,但若再深一层,需要学生理解“生命平等”意识这个层面,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讨论中学生呈现出来的对“猫”的感情和态度,其实与课文里的“我”是一样的,并没有把“猫”看做是和“人”地位完全对等的生命体。
  基于学生这样的思维认知水平,教师进行了这样的提问:
  师:如果今天我们班里的甲同学误解了、冤枉了乙同学,甲同学可以不去理他吗?
  生:哦,懂了。恰恰是因为第三只猫在“我”的眼里仅仅是一只“猫”,而同学之间却是人与人的关系。文中的“我”一直是把猫当成他的“宠物”而已。“我”是处在高处的的,猫却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低级的。如果二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存在这样的“不平等”了。
  师:说得很清楚,也很透彻!人与猫之间和人与人之间,这两种情况最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平等。现在同学们就可以明白了,“我”在文中所忏悔的,所愧疚的,不仅仅是对第三只猫的“误解”和“冤枉”,而是在于作者突然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将这些猫,包括第三只,也包括之前的两只,当成“宠物”,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与自己平等的生命。
  这个追问,老师同学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进行类比,:
  “一个人(甲同学,一个生命)”与“一个人(乙同学,一个生命)”
  “一个人(“我”,一个生命)”与“一只猫’(一个生命)”
  在这一层类比中,学生既理解了作者在文中的愧疚,也进一步理解了作者对生命尊严与平等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自我在内心里加深了对“生命平等”这一深沉的意识的理解。
  在上面这个教学片段中,“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而教师提问中抓住的这个问题也就成了撬动学生深入思考的“支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课堂提问始终伴随其中,教师应该始终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使所提出的问题既能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使学生易于思考、乐于思考,同时又能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使学生在思考中不断提升思维层次水平。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杜殿坤.原苏联教学论流派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其他文献
唐 健,安徽省淮南二十八中教师。  近年来,我所在的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思维方式也具有跳跃性,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发言,敢于质疑。为顺应新形势,我在教学中设置“学生质疑”这一环节。每讲一节课,在学生预习、教师提问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课本一些不会不懂的疑点、难点展开质疑、讨论。这对发展学生智力、开拓学生思路大有裨益。  这几年,我在教学活动中,遇到学生在课堂中提出了一些质疑,现结合自己没有深入细
期刊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structivism,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
期刊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说:“作品把世界的公开场保持在其敞开中”[1]“作品的作用在于:自作品中演历出存在者的无蔽状态的转变,亦即,存在者的存在的转换。”[2]那么,作为作品创造者无疑把其人生体验、思想情感乃至生命的本质也保持在作品的敞开之中,至于如何把握作品,则是关乎接受者怎样剥离作品存在的遮蔽,深入体察到“存在者的演历”的问题而已。鉴于此,《赤壁赋》以汉语言文字符号的精美结构和富有情
期刊
文本如同“冰山”,需要我们透过浮在“水面”上的“语言文字”进而体悟隐在“水面”下的“深厚意蕴”。“不同的作者在意义的表达上,有的直白,有的隐晦,有的平淡质朴,有的含蓄曲折,丰富多彩的意义传输方式给文本解读带来了巨大的解读空间。”[1]“教师需要在反复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努力发现文本的隐秘处(这里的隐秘处也就是最紧要处,最‘含糊’之处),进而发掘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意’”。[2]  所以咀嚼品味字里行
期刊
家童,是古代私家奴仆的统称,指未成年的仆役,或曰童子、僮仆。其地位虽说颇有些卑微,但他们在古代名篇中作为艺术形象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很有探讨的必要。古诗文中的家童,總是躲在看似毫不显眼的区区一隅,以其懵懂无知、少不更事、无忧无虑的“愚者”形象来衬托作者或抒情主人公作为“智者”的敏感与清醒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强烈的情感体验。家童所代表的儿童世界,在作品中,尽管模糊得毫无个性,但我们完全可以透
期刊
李清照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被选编入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深得学生喜爱,这无疑是拣玉挑金之举。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对“昨夜雨疏风骤”进行交流探讨时产生了争议,一方认为应解读成“雨大风狂”,一方则认为应该是“小雨时风”。课下,笔者翻阅教参,发现里面的“名家赏析”是2000年第10期《文史知识》中陈祖美先生
期刊
高中语文教科书有两篇文章是写项羽的,一篇是《鸿门宴》,一篇是《项羽之死》。读过这两篇文章的人对项羽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掩卷而思,会发出太多叹惜。  尤其是《项羽之死》一课,课后专设一题,有意引导学生思考:“项羽该不该过江东,历来意见不一。试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多次听此课,凡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学生发言积极,讨论热烈,但意见不外乎两种:一种认为项羽应该过江东,此类学生大多用杜牧《题乌江亭
期刊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知识形势和互联网背景下,仅靠教师个体的力量或个体教师的力量是无法适应语文教育的,也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语文知识、能力和素养的需要;何况,作为母语学习,相比较其他学科,学生自身学习的“活水”增长速度也不一定亚于老师;更何况,其他语文教师的“活水”说不定源头更远、“流量”更大。所以,目前语文教育改革最可靠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建设互助互惠的多方共同体。  实践证明,优秀的语文教
期刊
“体验”指的是什么?“体验”就是“体”和“验”.体:身体(大脑、肢体、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学习要重视身体参与以获得充分的感性知识——即“亲身体验”,才能进而升华出
期刊
语文课程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相关的语言、文学知识,而且要用优秀的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相对于浩瀚无边的传统文化,日常教学中有限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时间显得远远不够。对于高中学生,必须使他们熟练掌握一定量的文化常识,具有一定的古籍阅读能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和习惯,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对此,《高中语文新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