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知识形势和互联网背景下,仅靠教师个体的力量或个体教师的力量是无法适应语文教育的,也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语文知识、能力和素养的需要;何况,作为母语学习,相比较其他学科,学生自身学习的“活水”增长速度也不一定亚于老师;更何况,其他语文教师的“活水”说不定源头更远、“流量”更大。所以,目前语文教育改革最可靠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建设互助互惠的多方共同体。
实践证明,优秀的语文教育必然有优秀的师生共同体。在共同体的正向作用下,语文教育脉络畅通、管理有序、业绩斐然,身处其中的所有人都会享受到语文教育的成果。换言之,人文氛围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管理文化精湛、师生精神饱满的语文教育现场,也容易产生师生共同体。
师生共同体主要分为教师与教师共同体、老师与学生共同体、同学与同学共同体,三个共同体相得益彰、互为因果,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通过对单个的、分散的力量进行整合,最终形成网络的力量、整体的力量。
一、对等:教师和教师共同体
这是三个共同体中最难建立、也最易流于形式的一个。在古来的文人相轻和当前的绩效考核的背景下,原因不言自明,无需赘述。但问题总要解决,问题解决了,语文教育的整体效能才会大幅度上升;否则,将会大打折扣。要形成教师和教师共同体,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各成员之间秉持对等原则。
对等的主要含义是一方给另一方以某种待遇,另一方即给以相对称的回报。既是待遇,就不是指一般分量,如一个字的正音、一个阅读题答案的修正、一个作文话题的立意乃至一份教案、一份练习卷的研制,这些属于常规教研范畴,基本不属于待遇范畴。真正的待遇包含对知识点深远背景的阐述、对经典作品的多元与深度解读、如何开展“后阅读”、阅读成果如何服务于写作、训练即见效的写作指导、对学生语文学习行为的调控与展示,等等,还包含对学生教育所必需的心理、人际交往、活动组织等领域的知识、理论和案例。在语文教育的重大问题上,各成员之间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给予对等待遇的输出,如此,教师与教师共同体才能真正建立。
对等于志趣。共同体内各成员要有共同的志趣爱好,从大的方面说,都要热爱教育事业,把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从小的方面说,都要爱读书、肯钻研、会思考。这首先决定于一所学校的先进教师文化以及教研备课组集体的正确价值取向,其次决定于要有越来越多的追求高雅志趣的教师涌现。在志趣对等的前提下,各成员才能真诚地、不间断地开展交流活动,在语文教育的重大问题上取得日有所增的突破,从而为建立教师与教师共同体提供保证。
对等于学识。共同体各成员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各有所长、各有千秋,或者对同一领域都有各自深入的研究,那么,共同体建设会因为高水准、高品位而順利开展、不断推进。一个对宋词有研究的教师,与一个对红学有研究的教师;或者几个对写作教学有研究的教师,他们自然会有深层次交流的可能。新教师或年轻教师也不能例外,虽然他们对语文教育诸多方面缺少经验以及相应的知识储备,但至少不妨碍他们对某一个问题输出有较高质量的资讯和见识。
对等于人格。各成员人格上的对等,是建成教师与教师共同体的最关键环节。共同体各成员要具有正确的名利观,特别是要看淡应试考试的结果和各级各类荣誉称号的分配;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尺度,大气大度,尤其不能搬弄是非;有热心肠,乐于助人,至少要能够给予他人精神上的慰藉;对事公平、公正,问心无愧,至少要把个人的私欲控制在他人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此,各成员之间就有人格上的对等,互相之间愿意奉献、乐意分享、快意协作。
二、常态:老师和学生共同体
这是三个共同体中最易建立、也最能见效的一个。常态不是做表面文章,也不是搞疾风骤雨。需要注意的有三点。一是能让学生自主求证、解决的,教师要一贯地放手,不替代或包办。如字音字形、词语解释、文学常识、背诵默写、古文翻译、文本背景资料、作文布局等大量支撑性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内容,可以直接交由学生处理,让学生养成自主解决非智力问题的习惯。学生不能自行解决的、需要教师准备的,一般是范围设定、方法指导、节点点拨、总结提升、巩固深化,教师应在这些宏观的、深度的问题上用足时间、下足功夫。二是对学有余力和学习吃力的学生,教师要分别与他们建立更为紧密的小范围共同体甚至结对共同体,根据情况适当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以便让这两类学生有更好的发展。这些小的共同体不是在大的考试之后才建立,而是在平时就要建立并有持续的活动。三是教师要鼓励并接受学生“求助”,使所有学生养成每天质疑的习惯。对学生托付的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尽心尽力地去帮助解决,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应付心理;对于学生提出的、带有共性的问题以及最终解决办法,应在全班予以公开展示。
常态于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体开展活动的最重要场所,只有在课堂上,共同体内的师生双方才相对有更激情的参与、更深入的交流和更精致的表达。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都要纳入共同体建设的范畴之中,并在所有的课堂一以贯之。有的教师在公开课教学中非常重视运用共同体建设的理念与形式,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却不太重视,搞“一言堂”。这是非常可惜的,不仅使“共同体”被冠以“秀场”的坏名声,而且严重打击学生对共同体建设的兴趣和期盼。
常态于课外假期。在课外,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从事对语文知识的习得和对语文现象的感悟。学生课余语文学习行为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对课堂教学任务的回应与落实;二是自我设定目标,进行更大范围的语文“补给”;三是自由式涉猎。这三种学习行为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有语文教师指导和管控行为的介入。尤其是寒暑假,如果老师与学生共同体能够正常发挥作用,那么语文教育的一些核心问题将会取得重大突破。
常态于公民教育。语文是承担公民教育的最重要学科,因为它的母语教育,也因为它的感性与理性的交融,更因为它对真善美的褒扬和对假恶丑的鞭挞。对语文资源中涉及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拼搏进取、互助友爱、公平正义、批判与创新等的内容,语文教师要经常性地引导学生树立并维护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常态化的共同体活动培养“完整的人”,进而协助学校推进素质教育。 三、即时:同学和同学共同体
这是三个共同体中最快建立、也是最长见效的一个。同学与同学共同体形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教室内座位靠近的同学组成共同体;二是兴趣相近的同学组成共同体;三是先进与后进的組成共同体,也含有信息储存和搜索的先进与落后。对这三类共同体,教师要精心培育、长期关注、及时调控,在过程中始终要让学生突出三个“相互”。一是相互尊重,同学之间不分出身的贫富,不论现状的强弱,都能相互平等对待,相互尊重各自的现状;二是相互爱护,同学之间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同学的难处,不狂妄自大排斥他人,不心胸促狭算计他人,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集体中的每一名同学;三是相互帮助,同学之间在学习上开展多边、多向、多样研讨和探究,促进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形成优秀的班风与学风,再让优秀的班风与学风回馈共同体建设。在这种良性循环的情势下,同学与同学共同体的“即时”效应就能显现,有效弥补教师与学生共同体在许多时间段不能及时发挥作用的缺憾,从而让同学与同学共同体成为三类师生共同体中最长见效的一个共同体。
即时于问题提出。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够提出问题特别是有价值的问题,是语文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征象。一个班级的学生每天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语文问题,许多问题是在同学之间相互交谈、交流时即时产生的,这些问题大多带有比较高的价值,对问题提出者来说,有填补知识空缺或思维弱点的价值;对倾听者来说,有强化知识体系或思维能力的价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同学之间在互动中即时产生的问题,往往更带有针对性和难忘性。
即时于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后,同学和同学共同体对问题的分析是立即进行的,只要有理、有序,基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堂上可以即时进行,课间更可以即时进行,假期可以通过电话等形式即时进行。愿意参与分析的都可以加入“分析圈”,对一些共性的重难点问题全班同学都可以参与分析。共同体各成员通过设置、变换问题分析的角度,形成并加工对问题分析的最终表述,逐渐达成分析过程与结论的一致性。如此,会有效避免个体学生独自面对问题分析时的等待、拖延、搁置和淡化,有效带动各成员综合思维能力的整体提升。
即时于问题解决。由于同学之间单纯、密切的关系,问题解决也就具有了即时性和可能性。从一个字的写法,到对一个文段的理解,到对一个话题的写作,再到与语文教育有关的品行、心理、习惯、毅力等,都可以首先在同学之间的不同类型的共同体的作用发挥中得到即时解决,或部分得到解决。即时解决不了的、需要向老师“求助”的问题,其实在提交前就已经让参与的学生收获了求解问题的兴致和宝贵的钻研精神,还有同学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同学之间即时解决问题,是实施“教是为了不教”的语文教育理念和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最终目标。
实践证明,优秀的语文教育必然有优秀的师生共同体。在共同体的正向作用下,语文教育脉络畅通、管理有序、业绩斐然,身处其中的所有人都会享受到语文教育的成果。换言之,人文氛围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管理文化精湛、师生精神饱满的语文教育现场,也容易产生师生共同体。
师生共同体主要分为教师与教师共同体、老师与学生共同体、同学与同学共同体,三个共同体相得益彰、互为因果,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通过对单个的、分散的力量进行整合,最终形成网络的力量、整体的力量。
一、对等:教师和教师共同体
这是三个共同体中最难建立、也最易流于形式的一个。在古来的文人相轻和当前的绩效考核的背景下,原因不言自明,无需赘述。但问题总要解决,问题解决了,语文教育的整体效能才会大幅度上升;否则,将会大打折扣。要形成教师和教师共同体,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各成员之间秉持对等原则。
对等的主要含义是一方给另一方以某种待遇,另一方即给以相对称的回报。既是待遇,就不是指一般分量,如一个字的正音、一个阅读题答案的修正、一个作文话题的立意乃至一份教案、一份练习卷的研制,这些属于常规教研范畴,基本不属于待遇范畴。真正的待遇包含对知识点深远背景的阐述、对经典作品的多元与深度解读、如何开展“后阅读”、阅读成果如何服务于写作、训练即见效的写作指导、对学生语文学习行为的调控与展示,等等,还包含对学生教育所必需的心理、人际交往、活动组织等领域的知识、理论和案例。在语文教育的重大问题上,各成员之间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给予对等待遇的输出,如此,教师与教师共同体才能真正建立。
对等于志趣。共同体内各成员要有共同的志趣爱好,从大的方面说,都要热爱教育事业,把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从小的方面说,都要爱读书、肯钻研、会思考。这首先决定于一所学校的先进教师文化以及教研备课组集体的正确价值取向,其次决定于要有越来越多的追求高雅志趣的教师涌现。在志趣对等的前提下,各成员才能真诚地、不间断地开展交流活动,在语文教育的重大问题上取得日有所增的突破,从而为建立教师与教师共同体提供保证。
对等于学识。共同体各成员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各有所长、各有千秋,或者对同一领域都有各自深入的研究,那么,共同体建设会因为高水准、高品位而順利开展、不断推进。一个对宋词有研究的教师,与一个对红学有研究的教师;或者几个对写作教学有研究的教师,他们自然会有深层次交流的可能。新教师或年轻教师也不能例外,虽然他们对语文教育诸多方面缺少经验以及相应的知识储备,但至少不妨碍他们对某一个问题输出有较高质量的资讯和见识。
对等于人格。各成员人格上的对等,是建成教师与教师共同体的最关键环节。共同体各成员要具有正确的名利观,特别是要看淡应试考试的结果和各级各类荣誉称号的分配;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尺度,大气大度,尤其不能搬弄是非;有热心肠,乐于助人,至少要能够给予他人精神上的慰藉;对事公平、公正,问心无愧,至少要把个人的私欲控制在他人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此,各成员之间就有人格上的对等,互相之间愿意奉献、乐意分享、快意协作。
二、常态:老师和学生共同体
这是三个共同体中最易建立、也最能见效的一个。常态不是做表面文章,也不是搞疾风骤雨。需要注意的有三点。一是能让学生自主求证、解决的,教师要一贯地放手,不替代或包办。如字音字形、词语解释、文学常识、背诵默写、古文翻译、文本背景资料、作文布局等大量支撑性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内容,可以直接交由学生处理,让学生养成自主解决非智力问题的习惯。学生不能自行解决的、需要教师准备的,一般是范围设定、方法指导、节点点拨、总结提升、巩固深化,教师应在这些宏观的、深度的问题上用足时间、下足功夫。二是对学有余力和学习吃力的学生,教师要分别与他们建立更为紧密的小范围共同体甚至结对共同体,根据情况适当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以便让这两类学生有更好的发展。这些小的共同体不是在大的考试之后才建立,而是在平时就要建立并有持续的活动。三是教师要鼓励并接受学生“求助”,使所有学生养成每天质疑的习惯。对学生托付的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尽心尽力地去帮助解决,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应付心理;对于学生提出的、带有共性的问题以及最终解决办法,应在全班予以公开展示。
常态于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体开展活动的最重要场所,只有在课堂上,共同体内的师生双方才相对有更激情的参与、更深入的交流和更精致的表达。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都要纳入共同体建设的范畴之中,并在所有的课堂一以贯之。有的教师在公开课教学中非常重视运用共同体建设的理念与形式,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却不太重视,搞“一言堂”。这是非常可惜的,不仅使“共同体”被冠以“秀场”的坏名声,而且严重打击学生对共同体建设的兴趣和期盼。
常态于课外假期。在课外,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从事对语文知识的习得和对语文现象的感悟。学生课余语文学习行为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对课堂教学任务的回应与落实;二是自我设定目标,进行更大范围的语文“补给”;三是自由式涉猎。这三种学习行为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有语文教师指导和管控行为的介入。尤其是寒暑假,如果老师与学生共同体能够正常发挥作用,那么语文教育的一些核心问题将会取得重大突破。
常态于公民教育。语文是承担公民教育的最重要学科,因为它的母语教育,也因为它的感性与理性的交融,更因为它对真善美的褒扬和对假恶丑的鞭挞。对语文资源中涉及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拼搏进取、互助友爱、公平正义、批判与创新等的内容,语文教师要经常性地引导学生树立并维护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常态化的共同体活动培养“完整的人”,进而协助学校推进素质教育。 三、即时:同学和同学共同体
这是三个共同体中最快建立、也是最长见效的一个。同学与同学共同体形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教室内座位靠近的同学组成共同体;二是兴趣相近的同学组成共同体;三是先进与后进的組成共同体,也含有信息储存和搜索的先进与落后。对这三类共同体,教师要精心培育、长期关注、及时调控,在过程中始终要让学生突出三个“相互”。一是相互尊重,同学之间不分出身的贫富,不论现状的强弱,都能相互平等对待,相互尊重各自的现状;二是相互爱护,同学之间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同学的难处,不狂妄自大排斥他人,不心胸促狭算计他人,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集体中的每一名同学;三是相互帮助,同学之间在学习上开展多边、多向、多样研讨和探究,促进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形成优秀的班风与学风,再让优秀的班风与学风回馈共同体建设。在这种良性循环的情势下,同学与同学共同体的“即时”效应就能显现,有效弥补教师与学生共同体在许多时间段不能及时发挥作用的缺憾,从而让同学与同学共同体成为三类师生共同体中最长见效的一个共同体。
即时于问题提出。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够提出问题特别是有价值的问题,是语文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征象。一个班级的学生每天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语文问题,许多问题是在同学之间相互交谈、交流时即时产生的,这些问题大多带有比较高的价值,对问题提出者来说,有填补知识空缺或思维弱点的价值;对倾听者来说,有强化知识体系或思维能力的价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同学之间在互动中即时产生的问题,往往更带有针对性和难忘性。
即时于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后,同学和同学共同体对问题的分析是立即进行的,只要有理、有序,基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堂上可以即时进行,课间更可以即时进行,假期可以通过电话等形式即时进行。愿意参与分析的都可以加入“分析圈”,对一些共性的重难点问题全班同学都可以参与分析。共同体各成员通过设置、变换问题分析的角度,形成并加工对问题分析的最终表述,逐渐达成分析过程与结论的一致性。如此,会有效避免个体学生独自面对问题分析时的等待、拖延、搁置和淡化,有效带动各成员综合思维能力的整体提升。
即时于问题解决。由于同学之间单纯、密切的关系,问题解决也就具有了即时性和可能性。从一个字的写法,到对一个文段的理解,到对一个话题的写作,再到与语文教育有关的品行、心理、习惯、毅力等,都可以首先在同学之间的不同类型的共同体的作用发挥中得到即时解决,或部分得到解决。即时解决不了的、需要向老师“求助”的问题,其实在提交前就已经让参与的学生收获了求解问题的兴致和宝贵的钻研精神,还有同学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同学之间即时解决问题,是实施“教是为了不教”的语文教育理念和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