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级文化的形成是时间的沉淀,学生个性的发展受文化的熏陶、育人环境的影响,作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重点塑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文化的塑造要紧密结合班情学情,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班级文化;学生个性;发展
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让我引以为荣的是我属于国家招收的第一批“特岗”教师,自2006年8月走上工作岗位以来,至今已有15个年头了,其中担任班主任15年半(实习期间担任代理班主任),担任团委书记6年,担任政教主任5年,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的管理工作之外,我一直没有离开与班主任相关的工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地明白班级文化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下面,我结合自身实际,从三个方面谈谈班级文化形成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一、 “千呼万唤始出来”——班级物质文化的形成
班级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杂乱文化的简单拼凑。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包括班风学风建设、团队意识、班级精神、教室文化墙的布置、教师组织和参与的各项班级活动,当然也离不开班主任个人的人格魅力。
我在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工作,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初中年级班主任。我所在的学校一直实行班主任大循环制,我循环带了完整的五届学生,对学生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的变化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深知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个性成长的潜移默化作用,七年级是班级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班主任要做到未雨绸缪,提前了解学生。我校七年级新生主要来自哈达铺小学和牛家小学。七年级新生入学前,我会通过各种途径向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相关情况,包括个别学生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他们的班级文化有什么特色和特点等,以便我以最短的时间熟悉学生,更好地谋划我所带班级的文化建设。
在创建班级物质文化时,我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扬班级的民主精神,集思广益,广开言路。班级文化建设从教室布置开始,让学生的课桌“说话”,不让墙壁留“空白”。以课桌为例,七年级时,我会让学生用便利贴写不同形式的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眼中的“我”、父母眼中的“我”、科任教师眼中的“我”、朋友眼中的“我”等等,以便学生更好地认识进入中学的自己。八年级时,我让学生写“座右铭 励志名言”,座右铭可以长期保持不变,励志名言根据学习任务的轻重、个人爱好,甚至学生一段时期的心情变化等情况不定期进行更换。座右铭和励志名言可以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让学生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九年级时,我让学生写作业清单、学习目标、课后反思、考试总结等,九年级学习任务相对繁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学习,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室的文化墙和黑板报的布置与策划上,我更注重教育的细节,黑板报上每一期内容的精选、文化墙的张贴,必须要与班情学情巧妙融合,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当然,班级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对社会资源的巧妙利用,我所在的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镇哈达铺。哈达铺镇自古以来就是甘川通道上的交通重镇和商贸重镇。1935年9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经过这里,哈达铺成了名副其实的红军长征转折的重要决策地,也是长征途中的“加油站”,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如,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组织班级学生演讲、办黑板报、自办报、参观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清扫红军长征一条街等各种活动。另外,充分利用清明节、植树节、学雷锋日、五四青年节、建党节等重大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我还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积极尝试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合作,培养红色文化“小小讲解员”,我带的八年级学生张苟霞、余佳琳、张宇轩分别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组织的第一届红色文化“小小讲解员”大赛中成功进入决赛,取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这些学生对班级其他同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班级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 “柳暗花明又一村”——班级制度文化的建立
七年级时,班级文化已成雏形,但不稳定,因为这一时期学生的“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和稳定,所以到了八年级,还要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班级文化建设。八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转型期,也是關键期,各种好的习惯在这一时期形成,各种坏习惯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养成。作为班主任除了进一步加强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外,更要重视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和班干部队伍的培养。
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离不开学校纪律的规范,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更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班集体也需要有属于自己的规章制度,用符合班情、学情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比班主任的一言堂有更好的效果。
班级制度的建设我最忌讳班主任“一言堂”,对于班级管理一直坚持用制度来规范,绝不会想起一套是一套,因为这样只能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是独断专行。缺乏科学民主的管理会导致学生严重的叛逆,我从来不硬性要求学生必须几点到校,几点写作业,迟到必须自觉罚站等既不合理又不人性化的条条框框。班级制度的制定我一般都是放手让班委会成员去完成,最后我会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集体民主决定。班级制度的落实除了靠班干部的监督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班级制度的敬畏,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遵守。有些人可能会怀疑,你的学生有那么自觉吗?我的学生有时候确实也很不自觉。但是,当师生之间有了信任之后,大部分学生就会很自觉地遵守班级制度了,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我一般要求学生到校时间早于学校规定的时间三五分钟,以便学生尽快调节情绪,做好准备,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关于学生到校时间,我的班级制度一般是这样规定的,家离学校的距离决定到校时间的迟早,把学生到校时间分为三个时段。家离学校最远的学生可以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到校,其他学生根据家校之间距离的远近早到十分钟或一刻钟,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迟到的学生。如果偶尔有迟到的,我一般不会简单地罚站,首先让他解释迟到的理由,如果能给出合理的理由,没有按时到校是可以原谅的。每学期我也会给每个学生两次迟到的机会,但是很少有学生会利用这两次机会。看似宽松的班级制度其实更加刚性化了,因为再违反班级制度,他们会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很少有人违反。 当班级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学生对班级制度有了敬畏感,人人都愿意自觉地遵守班级制度,班级制度就成了一种文化,不需要靠外力约束,学生也能自觉遵守。
对于班干部的选人用人也是一门艺术,有些班主任会选小学当过班干部的同学,因为用起来得心应手;有些班主任会选自律性差的同学,目的是靠班干部的头衔来约束这些同学的行为;还有些班主任会靠个人感觉直接指定,觉得这样可以成为自己的心腹;更有甚者有些班主任只选一名班长、一名学习委员就可以了,觉得其他人员没有多大作用。我觉得这些做法都有不合理性,一个班级班干部队伍要健全,尽可能做到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事干。班干部队伍的组建还是要靠民主的力量、集体的智慧,这样班干部管理班级也就顺理成章,其他同学也就愿意接受班干部的管理,班干部的管理可以让其他学生心服口服,自己选出来的班委会成员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学生就会自觉地服从他们的领导和安排。
有句话说得好“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班干部再小他也是“干部”,成为班委会成员,即使是当一名课代表或小组长,学生也有荣誉感和成就感,因为这是集体对个人的信任。同样,学生也可以通过为集体付出,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价值。所以,这些同学也会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协助班主任和老师管理好班级,有了班主任的正确引导,有了科任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他们会很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班级管理者。
三、 “忽如一夜春風来”——班级文化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
到了九年级,大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初步形成,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也会更加的明确,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也会更加的确定,对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思考会更加的具体。
九年级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十字路口,需要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有了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有了完善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有了得心应手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可谓如鱼得水。到了九年级,班主任会迎来班级管理的春天,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这一时期,真正受益的就是学生。
2019年,我带毕业了一届学生,这届学生是我带班以来自认为带的最成功的一届学生。上课前,我站在门口候课,他们就知道我这节课提问还是不提问;每次开班会前,班长就会将主题写在黑板上,与我要开班会的主题八九不离十;课间,我也会偷看他们有没有在楼道或教室吵闹,但总是看到他们那么自觉的样子。班上的每一件事都有各自分管的班干部,营养餐的管理、每周集会的整队、上操时的口号、开学的教室布置,期中期末考试的考场布置、家长会的会场布置、期末结束后评优选先的推荐和上报等等,我从来没有操心过,很多时候我只在办公室里等班长来让我检查,其实我知道他们已经做好了。毕业后,他们送我一个外号“鹏哥”,我的年龄和这些孩子的父母差不多,但他们依然这样称呼我,后来才知道,他们觉得这样叫我,我会永远年轻,和他们就没有代沟了。
班主任工作是复杂而没有“套路”的,没有固定的管理公式可供参考,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一个矛盾的特殊体。在班级管理上只有不断探索和重复实践,只有不断总结和积极思考,才会有一点一滴进步。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积累了一点不成熟的带班经验,我把这些经验用文字记录下,分享出来,以便同仁批评指正,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董桂玲.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J].学周刊,2018(30):163-164.
[2]金鸿文.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学周刊,2018(30):165-166.
作者简介:刘鹏,甘肃省陇南市,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中学。
关键词:班级文化;学生个性;发展
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让我引以为荣的是我属于国家招收的第一批“特岗”教师,自2006年8月走上工作岗位以来,至今已有15个年头了,其中担任班主任15年半(实习期间担任代理班主任),担任团委书记6年,担任政教主任5年,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的管理工作之外,我一直没有离开与班主任相关的工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地明白班级文化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下面,我结合自身实际,从三个方面谈谈班级文化形成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一、 “千呼万唤始出来”——班级物质文化的形成
班级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杂乱文化的简单拼凑。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包括班风学风建设、团队意识、班级精神、教室文化墙的布置、教师组织和参与的各项班级活动,当然也离不开班主任个人的人格魅力。
我在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工作,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初中年级班主任。我所在的学校一直实行班主任大循环制,我循环带了完整的五届学生,对学生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的变化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深知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个性成长的潜移默化作用,七年级是班级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班主任要做到未雨绸缪,提前了解学生。我校七年级新生主要来自哈达铺小学和牛家小学。七年级新生入学前,我会通过各种途径向小学班主任了解学生的相关情况,包括个别学生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他们的班级文化有什么特色和特点等,以便我以最短的时间熟悉学生,更好地谋划我所带班级的文化建设。
在创建班级物质文化时,我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扬班级的民主精神,集思广益,广开言路。班级文化建设从教室布置开始,让学生的课桌“说话”,不让墙壁留“空白”。以课桌为例,七年级时,我会让学生用便利贴写不同形式的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眼中的“我”、父母眼中的“我”、科任教师眼中的“我”、朋友眼中的“我”等等,以便学生更好地认识进入中学的自己。八年级时,我让学生写“座右铭 励志名言”,座右铭可以长期保持不变,励志名言根据学习任务的轻重、个人爱好,甚至学生一段时期的心情变化等情况不定期进行更换。座右铭和励志名言可以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让学生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九年级时,我让学生写作业清单、学习目标、课后反思、考试总结等,九年级学习任务相对繁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学习,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室的文化墙和黑板报的布置与策划上,我更注重教育的细节,黑板报上每一期内容的精选、文化墙的张贴,必须要与班情学情巧妙融合,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当然,班级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对社会资源的巧妙利用,我所在的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镇哈达铺。哈达铺镇自古以来就是甘川通道上的交通重镇和商贸重镇。1935年9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经过这里,哈达铺成了名副其实的红军长征转折的重要决策地,也是长征途中的“加油站”,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如,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组织班级学生演讲、办黑板报、自办报、参观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清扫红军长征一条街等各种活动。另外,充分利用清明节、植树节、学雷锋日、五四青年节、建党节等重大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我还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积极尝试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合作,培养红色文化“小小讲解员”,我带的八年级学生张苟霞、余佳琳、张宇轩分别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组织的第一届红色文化“小小讲解员”大赛中成功进入决赛,取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这些学生对班级其他同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班级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 “柳暗花明又一村”——班级制度文化的建立
七年级时,班级文化已成雏形,但不稳定,因为这一时期学生的“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和稳定,所以到了八年级,还要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班级文化建设。八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转型期,也是關键期,各种好的习惯在这一时期形成,各种坏习惯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养成。作为班主任除了进一步加强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外,更要重视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和班干部队伍的培养。
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离不开学校纪律的规范,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更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班集体也需要有属于自己的规章制度,用符合班情、学情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比班主任的一言堂有更好的效果。
班级制度的建设我最忌讳班主任“一言堂”,对于班级管理一直坚持用制度来规范,绝不会想起一套是一套,因为这样只能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是独断专行。缺乏科学民主的管理会导致学生严重的叛逆,我从来不硬性要求学生必须几点到校,几点写作业,迟到必须自觉罚站等既不合理又不人性化的条条框框。班级制度的制定我一般都是放手让班委会成员去完成,最后我会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集体民主决定。班级制度的落实除了靠班干部的监督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班级制度的敬畏,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遵守。有些人可能会怀疑,你的学生有那么自觉吗?我的学生有时候确实也很不自觉。但是,当师生之间有了信任之后,大部分学生就会很自觉地遵守班级制度了,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我一般要求学生到校时间早于学校规定的时间三五分钟,以便学生尽快调节情绪,做好准备,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关于学生到校时间,我的班级制度一般是这样规定的,家离学校的距离决定到校时间的迟早,把学生到校时间分为三个时段。家离学校最远的学生可以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到校,其他学生根据家校之间距离的远近早到十分钟或一刻钟,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迟到的学生。如果偶尔有迟到的,我一般不会简单地罚站,首先让他解释迟到的理由,如果能给出合理的理由,没有按时到校是可以原谅的。每学期我也会给每个学生两次迟到的机会,但是很少有学生会利用这两次机会。看似宽松的班级制度其实更加刚性化了,因为再违反班级制度,他们会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很少有人违反。 当班级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学生对班级制度有了敬畏感,人人都愿意自觉地遵守班级制度,班级制度就成了一种文化,不需要靠外力约束,学生也能自觉遵守。
对于班干部的选人用人也是一门艺术,有些班主任会选小学当过班干部的同学,因为用起来得心应手;有些班主任会选自律性差的同学,目的是靠班干部的头衔来约束这些同学的行为;还有些班主任会靠个人感觉直接指定,觉得这样可以成为自己的心腹;更有甚者有些班主任只选一名班长、一名学习委员就可以了,觉得其他人员没有多大作用。我觉得这些做法都有不合理性,一个班级班干部队伍要健全,尽可能做到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事干。班干部队伍的组建还是要靠民主的力量、集体的智慧,这样班干部管理班级也就顺理成章,其他同学也就愿意接受班干部的管理,班干部的管理可以让其他学生心服口服,自己选出来的班委会成员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学生就会自觉地服从他们的领导和安排。
有句话说得好“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班干部再小他也是“干部”,成为班委会成员,即使是当一名课代表或小组长,学生也有荣誉感和成就感,因为这是集体对个人的信任。同样,学生也可以通过为集体付出,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价值。所以,这些同学也会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协助班主任和老师管理好班级,有了班主任的正确引导,有了科任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他们会很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班级管理者。
三、 “忽如一夜春風来”——班级文化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
到了九年级,大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初步形成,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也会更加的明确,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也会更加的确定,对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思考会更加的具体。
九年级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十字路口,需要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有了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有了完善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有了得心应手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可谓如鱼得水。到了九年级,班主任会迎来班级管理的春天,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这一时期,真正受益的就是学生。
2019年,我带毕业了一届学生,这届学生是我带班以来自认为带的最成功的一届学生。上课前,我站在门口候课,他们就知道我这节课提问还是不提问;每次开班会前,班长就会将主题写在黑板上,与我要开班会的主题八九不离十;课间,我也会偷看他们有没有在楼道或教室吵闹,但总是看到他们那么自觉的样子。班上的每一件事都有各自分管的班干部,营养餐的管理、每周集会的整队、上操时的口号、开学的教室布置,期中期末考试的考场布置、家长会的会场布置、期末结束后评优选先的推荐和上报等等,我从来没有操心过,很多时候我只在办公室里等班长来让我检查,其实我知道他们已经做好了。毕业后,他们送我一个外号“鹏哥”,我的年龄和这些孩子的父母差不多,但他们依然这样称呼我,后来才知道,他们觉得这样叫我,我会永远年轻,和他们就没有代沟了。
班主任工作是复杂而没有“套路”的,没有固定的管理公式可供参考,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一个矛盾的特殊体。在班级管理上只有不断探索和重复实践,只有不断总结和积极思考,才会有一点一滴进步。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积累了一点不成熟的带班经验,我把这些经验用文字记录下,分享出来,以便同仁批评指正,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董桂玲.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J].学周刊,2018(30):163-164.
[2]金鸿文.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学周刊,2018(30):165-166.
作者简介:刘鹏,甘肃省陇南市,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