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心得;知识点;倾听;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獻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12(B)-0086-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服务者,不断创新教学途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从而使教学收到实效。
一、每节课讲授的知识点不宜太多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总希望面面俱到,生怕有所疏漏,导致学生知识学习不全面,但是每节课只有45分钟,如果讲授知识点太多,涉及面太广,只会顾此失彼,得不偿失。为此,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一节课中最好从一两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切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训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深入探究,在实践中体验,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二、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应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使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一个自己喜欢的课堂中得到知识、得到快乐、得到提高、得到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积极创设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把课堂交给学生,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随心所欲,也不意味着教师要放弃自身主导地位,只是要求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服务者。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活动;教师应为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展示才华提供时间和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合理运用教学语言,态度要平和
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即使在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时,甚至是错误时,也不能一味批评学生。教师可通过“有没有同学反驳他的观点?~我这样认为”等话语进行表述。这样既保护了回答错误学生的自尊心。让其感到自己的回答是错误的,又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促使其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弄清自己错误所在。同时,还能增强回答正确学生的自信心——老师的观点和我一致,无形之中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加认真思考。
四、学会倾听
课改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多了,讨论交流多了,这就需要教师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认真倾听学生的讨论,和他们共同交流。倾听是一种习惯、一种态度,其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倾听学生心声,与学生打成一片,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畅所欲言,主动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为宽广。
五、回归本源
在课改实践中,有部分教师采用了一些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教学手段,这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偏离了教学目标。教学时间非常宝贵,教师无权浪费学生的时间去做无用功。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要切切实实使学生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搞花架子。
六、教学反思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古人云:“吾一日三省吾身。”做人需要自省,教学亦需要反思。有反思就会有扬弃,有扬弃就会有创新,有创新就会有进步。为此,教师要积极反思、认真反思、全面反思,努力提高教学反思的自觉性和实效性,静下心来钻研业务、研究教材,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进而提高教学实效。
总之,教学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和大胆创新。新时期的广大教师通过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一定会把新课程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编辑:孟刚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獻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12(B)-0086-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服务者,不断创新教学途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从而使教学收到实效。
一、每节课讲授的知识点不宜太多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总希望面面俱到,生怕有所疏漏,导致学生知识学习不全面,但是每节课只有45分钟,如果讲授知识点太多,涉及面太广,只会顾此失彼,得不偿失。为此,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一节课中最好从一两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切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训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深入探究,在实践中体验,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二、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应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使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一个自己喜欢的课堂中得到知识、得到快乐、得到提高、得到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积极创设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把课堂交给学生,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随心所欲,也不意味着教师要放弃自身主导地位,只是要求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服务者。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活动;教师应为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展示才华提供时间和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合理运用教学语言,态度要平和
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即使在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时,甚至是错误时,也不能一味批评学生。教师可通过“有没有同学反驳他的观点?~我这样认为”等话语进行表述。这样既保护了回答错误学生的自尊心。让其感到自己的回答是错误的,又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促使其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弄清自己错误所在。同时,还能增强回答正确学生的自信心——老师的观点和我一致,无形之中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加认真思考。
四、学会倾听
课改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多了,讨论交流多了,这就需要教师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认真倾听学生的讨论,和他们共同交流。倾听是一种习惯、一种态度,其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倾听学生心声,与学生打成一片,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畅所欲言,主动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为宽广。
五、回归本源
在课改实践中,有部分教师采用了一些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教学手段,这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偏离了教学目标。教学时间非常宝贵,教师无权浪费学生的时间去做无用功。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要切切实实使学生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搞花架子。
六、教学反思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古人云:“吾一日三省吾身。”做人需要自省,教学亦需要反思。有反思就会有扬弃,有扬弃就会有创新,有创新就会有进步。为此,教师要积极反思、认真反思、全面反思,努力提高教学反思的自觉性和实效性,静下心来钻研业务、研究教材,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进而提高教学实效。
总之,教学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和大胆创新。新时期的广大教师通过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一定会把新课程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编辑: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