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中职学生要学好这门课必须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培养技校学生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读图能力,分别从记图、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教学方法和绘图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机械 制图 教学 读图 能力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这门课程培养学生的读空间想象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目前以初中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技工学校,因为基础教育配套教学设施比较滞后,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导致学生普遍出现了读图能力较差的问题,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一、强化学生的记图能力
机械图样作为一种 “工程语言”,也有自己的词汇和词组,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某一个形体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再现和想象能力,而记图就是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基础环节,是培养学生思维再现和想象能力的基本途径。
记图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基本体、简单的组合体的图形特征与他们所反映的空间实物形体,记住图与实物之间的特征及其联系。因此,记实现理解性的记忆,而非机械记忆,不但要求学生分析、理解图与物之间的投影联系,而且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记住基本体、简单的组合体的图形特征与它们所反映的空间实物形状,记住图与物之间的特征及其联系。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就机械制图课程来说,要培养学生将空间物体抽象成基本体的能力,以及将基本体抽象成图形元素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读图能力。
1.理解性的观察基本体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立体表面上点、线、面等基本元素以及这些元素的位置关系。基本体是构成机械制图的基本形体元素,应该引导学生认真研究这些内容,并且仔细观察点、线、面等基本元素构成的视图,掌握点、线、面的投影特性,掌握由平面到立体、由局部到整体、由细节到综合的思维过程,理解并想象出视图表达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形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位置关系,并熟记基本体的三视图。
2.认真观察组合体
多个基本体才能共同构成组合体,虽说组合形状会千变万化,但却遵循一定的规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拿不同类型的模型给学生观察,并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并分析问题。另外,还可以用板图形式演示较复杂的轴测图板图,以便弥补模型的限制性因素。演示轴测图时的基本都是以基本体为单元,逐个画出,最后形成完整的组合体。所以必须通过教师引导的观察方法,让学生理解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和特点。
三、强化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1.培养空间想象等动态思维能力
空间想象和思维基本都是产生于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境中,也是在人的思维下推动的。在技校机械制图教学中,借助投影图,创造运动联系、空间形体的转换等都是运用空间动态思维的具体体现。
例如:线面分析是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常用的方法,按此方法讲解图形上的每条“线”时,常被表述为轮廓、面形投影、重影、积聚,这样往往使得本来较抽象的“线”只能停留在线面的概念上。但是如果换成动态的表述方法(如使用切割、迭加、贴合、抽出等术语)来描述局部结构的“线”,就会让学生立马产生明快的空间形象。同样,零可以从机械制图、装配图的结构、原理、加工方法等诸因素相联系的表象中,概括出一定“功能”的空间工艺形象。
2.培养学生的平面图形分析能力
常用的图形分析方法主要有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形体分析法从特征视图入手,对应其他视图分析它们的形状特征,最后综合起来想象整体形状。对形体清晰的图形,只采用形体分析法就行,但是如果是比较复杂的形体,必须使用线面分析法才能完成读图,形体分析法是明主体,线面分析法是辩细节。在教学中教师应精选例题,如通过给出组合体的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来培养和检测学生运用图形的分析能力。
组合体读图过程也应该要注意顺序:先主要,后次要;先易后难;先整体,后细节;先用形体分析法作主要分析,后用线面分析法作补充分析,最后综合起来想形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形体分析,经过一定时间的强化训练,学生提高了图形分析能力,就能较容易地从平面三视图想象出空间物体,读起图来就会感到得心应手。
四、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形象化教学是直观性和实践性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大致包括四方面内容。
1.语言表述形象化
语言要求准确、精炼,要有针对性。重点论述时语言要强,说话要言中有形,学生才能听想结合,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板书形象化
要书写清楚,作图准确,板面规整,示范作用强。教师边讲边画,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其想象和思考。另外在绘制组合体轴测图时,尽可能地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出其中的各个基本体,使学生在图样和立体之间建立清晰的投影对应关系。
3.创造轻松的上课氛围
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自由环境,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三视图想象形体的形状,制作模型,再绘制该模型的三视图草图以检验是否正确。多进行图样与立体对应的练习,在授课中每一个三视图都要求学生建立方位关系,时刻牢记左右为长,上下为高,前后为宽,把原投影规律中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变通为主、俯视图左右对正,主、左视图上下平齐,俯、左视图前后相等。强调每一个三视图只不过是从形体的三个不同方位观察所得的结果。这些若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讨论问题的方式得出结论,则更能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4.灵活应用模型和轴测图
读图方法步骤与直观教具的关系在读图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介绍读图方法,教材中也列出了读图方法步骤,对于初学者来说为了引导学习途径,归纳总结出一些读图方法步骤也是必要的,但过分强调甚至当作经典条文,作为教学重点内容介绍就不符合教学心理学原则了。因为方法步骤并不是客观规律,读图的方法步骤和顺序还要因人、因图、因不同的要求而有差异。在读图训练过程中,学生读图出现困难或一时看不懂图,想不出图样所表达的形状时,教师常采用演示模型或画轴测图的方法辅导学生,其实这不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最好方法。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说,直观的形象虽然能帮助学生提高感性认识,但不利于学生的抽象思维。
提高读图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分析能力,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思维活动最终理解图样所表达的内容。一旦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答案一下子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用不着作多深的思考,学生表面看来好像很快认识了、理解了、满足了,但对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起到最佳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懂得灵活应用模型和轴测图。
五、强化绘图训练
绘图是将实物用正投影法表达在图纸上,是从空间形体到平面图形的表达过程。读图是依据平面图形想象出空间物体的结构形状。读图和绘图两种能力是相辅相成、共同提高的。教师从画图能力着手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可事半功倍。读图和绘图能力的培养是机械制图教学两大主题,但职业学校机械专业学生毕业后, 大多数从事机械加工和机械设备维修工作,因此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为主,应加大读图训练,减少画图的分量。但不要片面地认为只有读图作业才能培养识图能力,读图教学中必须安排一定比例精简的绘图作业。
例如,给出两个视图或是不完整的三视图,由学生画出完整的三视图。由易到难进行绘图训练。可采用手工绘图,也可采用Auto CAD软件进行绘图。布置这类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画图作业来增加和巩固读图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总之,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提高与绘图训练是相互促进的。
参考文献
[1]王志军 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改革趋势[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02)。
[2]石雪萍《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7,(09)。
[3]史素华《机械制图》课程的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关键词:机械 制图 教学 读图 能力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这门课程培养学生的读空间想象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目前以初中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技工学校,因为基础教育配套教学设施比较滞后,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导致学生普遍出现了读图能力较差的问题,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一、强化学生的记图能力
机械图样作为一种 “工程语言”,也有自己的词汇和词组,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某一个形体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再现和想象能力,而记图就是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基础环节,是培养学生思维再现和想象能力的基本途径。
记图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基本体、简单的组合体的图形特征与他们所反映的空间实物形体,记住图与实物之间的特征及其联系。因此,记实现理解性的记忆,而非机械记忆,不但要求学生分析、理解图与物之间的投影联系,而且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记住基本体、简单的组合体的图形特征与它们所反映的空间实物形状,记住图与物之间的特征及其联系。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就机械制图课程来说,要培养学生将空间物体抽象成基本体的能力,以及将基本体抽象成图形元素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读图能力。
1.理解性的观察基本体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立体表面上点、线、面等基本元素以及这些元素的位置关系。基本体是构成机械制图的基本形体元素,应该引导学生认真研究这些内容,并且仔细观察点、线、面等基本元素构成的视图,掌握点、线、面的投影特性,掌握由平面到立体、由局部到整体、由细节到综合的思维过程,理解并想象出视图表达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形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位置关系,并熟记基本体的三视图。
2.认真观察组合体
多个基本体才能共同构成组合体,虽说组合形状会千变万化,但却遵循一定的规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拿不同类型的模型给学生观察,并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并分析问题。另外,还可以用板图形式演示较复杂的轴测图板图,以便弥补模型的限制性因素。演示轴测图时的基本都是以基本体为单元,逐个画出,最后形成完整的组合体。所以必须通过教师引导的观察方法,让学生理解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和特点。
三、强化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1.培养空间想象等动态思维能力
空间想象和思维基本都是产生于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境中,也是在人的思维下推动的。在技校机械制图教学中,借助投影图,创造运动联系、空间形体的转换等都是运用空间动态思维的具体体现。
例如:线面分析是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常用的方法,按此方法讲解图形上的每条“线”时,常被表述为轮廓、面形投影、重影、积聚,这样往往使得本来较抽象的“线”只能停留在线面的概念上。但是如果换成动态的表述方法(如使用切割、迭加、贴合、抽出等术语)来描述局部结构的“线”,就会让学生立马产生明快的空间形象。同样,零可以从机械制图、装配图的结构、原理、加工方法等诸因素相联系的表象中,概括出一定“功能”的空间工艺形象。
2.培养学生的平面图形分析能力
常用的图形分析方法主要有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形体分析法从特征视图入手,对应其他视图分析它们的形状特征,最后综合起来想象整体形状。对形体清晰的图形,只采用形体分析法就行,但是如果是比较复杂的形体,必须使用线面分析法才能完成读图,形体分析法是明主体,线面分析法是辩细节。在教学中教师应精选例题,如通过给出组合体的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来培养和检测学生运用图形的分析能力。
组合体读图过程也应该要注意顺序:先主要,后次要;先易后难;先整体,后细节;先用形体分析法作主要分析,后用线面分析法作补充分析,最后综合起来想形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形体分析,经过一定时间的强化训练,学生提高了图形分析能力,就能较容易地从平面三视图想象出空间物体,读起图来就会感到得心应手。
四、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形象化教学是直观性和实践性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大致包括四方面内容。
1.语言表述形象化
语言要求准确、精炼,要有针对性。重点论述时语言要强,说话要言中有形,学生才能听想结合,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板书形象化
要书写清楚,作图准确,板面规整,示范作用强。教师边讲边画,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其想象和思考。另外在绘制组合体轴测图时,尽可能地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出其中的各个基本体,使学生在图样和立体之间建立清晰的投影对应关系。
3.创造轻松的上课氛围
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自由环境,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三视图想象形体的形状,制作模型,再绘制该模型的三视图草图以检验是否正确。多进行图样与立体对应的练习,在授课中每一个三视图都要求学生建立方位关系,时刻牢记左右为长,上下为高,前后为宽,把原投影规律中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变通为主、俯视图左右对正,主、左视图上下平齐,俯、左视图前后相等。强调每一个三视图只不过是从形体的三个不同方位观察所得的结果。这些若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讨论问题的方式得出结论,则更能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4.灵活应用模型和轴测图
读图方法步骤与直观教具的关系在读图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介绍读图方法,教材中也列出了读图方法步骤,对于初学者来说为了引导学习途径,归纳总结出一些读图方法步骤也是必要的,但过分强调甚至当作经典条文,作为教学重点内容介绍就不符合教学心理学原则了。因为方法步骤并不是客观规律,读图的方法步骤和顺序还要因人、因图、因不同的要求而有差异。在读图训练过程中,学生读图出现困难或一时看不懂图,想不出图样所表达的形状时,教师常采用演示模型或画轴测图的方法辅导学生,其实这不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最好方法。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说,直观的形象虽然能帮助学生提高感性认识,但不利于学生的抽象思维。
提高读图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分析能力,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思维活动最终理解图样所表达的内容。一旦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答案一下子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用不着作多深的思考,学生表面看来好像很快认识了、理解了、满足了,但对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起到最佳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懂得灵活应用模型和轴测图。
五、强化绘图训练
绘图是将实物用正投影法表达在图纸上,是从空间形体到平面图形的表达过程。读图是依据平面图形想象出空间物体的结构形状。读图和绘图两种能力是相辅相成、共同提高的。教师从画图能力着手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可事半功倍。读图和绘图能力的培养是机械制图教学两大主题,但职业学校机械专业学生毕业后, 大多数从事机械加工和机械设备维修工作,因此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为主,应加大读图训练,减少画图的分量。但不要片面地认为只有读图作业才能培养识图能力,读图教学中必须安排一定比例精简的绘图作业。
例如,给出两个视图或是不完整的三视图,由学生画出完整的三视图。由易到难进行绘图训练。可采用手工绘图,也可采用Auto CAD软件进行绘图。布置这类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画图作业来增加和巩固读图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总之,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提高与绘图训练是相互促进的。
参考文献
[1]王志军 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改革趋势[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02)。
[2]石雪萍《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7,(09)。
[3]史素华《机械制图》课程的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