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2001年始,普通高中都陆续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职业高中更是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要求取得相应的证书。其教学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多媒体设计等,几乎涉及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全部内容,学生不再是“零起点”。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存在知识型/技能型教学与未来计算能力需求之间的鸿沟,致使计算机教育存在危机。本文提出应对危机跨越鸿沟的办法应是开展计算思维基础教育,分析了计算学科中的思维特别是可实现思维与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
0.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院通识必修的公共基础课,长期以来学生卷面成绩不错,但当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感到无从下手。国内许多高校在大一都开设了《计算机导论》课程,选择计算机导论课程,主要是因为它简要概述了计算机领域的相关内容,是计算机体系的浓缩版。其内容涉及大学四年中的全部计算机基础知识,也涉及计算机学科的最新技术、方法和概念。但在教学中学生对专业知识缺乏全面认识,没有整体逻辑体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较差。随着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为更好地建立计算思维和学习方法,本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研究。
1.存在的问题
1.1传统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不足
1.大学教育不是“零起点”。
自2001年始,普通高中都陆续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要求取得证书,几乎涉及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全部内容,教育已不再是“零起点”。
2.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传统课程教学以等级考试为指挥棒,知识点散,停留在技能培训上,缺少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训练。
3.内容交叉重复,效果不佳。必修课与选修课有交叉,教学比较分散,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4.与部队需求有差距。基层工作涉及办公软件,网络技术、标图软件等,但当毕业学员应对问题时尚不能做到得心应手。
1.2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的困境
1.教学内容多,教师要求高。
计算机导论对计算机专业介绍过于简单,内容过于浓缩,使得教员在教学内容上难以把握;教龄较短的教员上课,在授课的内涵方面创新太少;
2.学员重操作,教学内容吸引力低。
很多学员对计算机的学习意识仅停留在具体操作上,对专业知识没兴趣。计算机导论课程不教授具体操作,而是构建计算机学科的认知模型,这与学员的认识有一定的差距。
计算机导论课程在整个军校课程体系中没有学科上的优势,可借助地方高校的经验,让学员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培养学习兴趣,再与军队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利用基础教育还可以培养计算思维,紧跟技术前沿。
2.教学内容
计算机导论课程比较抽象,教学内容没有统一的规范。教材的选择应选取一本主要教材,辅以参考教材,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合理进行课堂设计,采取60学时。教学内容构建采取理论-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用自顶向下的方法设计。以顶层设计提出课题,再追步细化,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进行充实,改进确定课程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计算机导论理论内容包括:①计算机基础知识。包含:计算机产生和发展,计算机系统,数据编码和存储,冯·诺依曼模型,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应用领域等。②计算学科。包含:计算学科定义、划分、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计算机产业与创新。③操作系统与网络计算。包含:操作系统体系结构,网络协议,安全,云计算等。④程序设计语言。包含:程序概念,程序設计方法,数据基本结构,算法与复杂性等。⑤数据库。包含:模型与信息系统,关系数据库与设计,数据挖掘等。⑥软件工程。包含:软件开发模型,设计方法,测试与文档编制等。⑦图形学与可视化。包含:图形学,图形系统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⑧离散结构与数值计算。包含:集合论,图论,数值计算,数学建模与计算机模拟等。⑨社会和职业道德。包含:计算机与道德,职业方向等。
2.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实验内容如下:①计算机部件认识与组装,网络硬件,组网配置。②安装虚拟机,操作系统与驱动程序,进程调度、管理,网络通信验证。③信息安全实验。以流行杀毒软件为实例。④程序设计实验。如理解指令系统的组成,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结构化程序设计,加深理解递归及迭代的概念,掌握用语言实现的方法,算法综合练习。⑤数据库实验。如建立数据库,数据库编程。⑥软件开发过程。⑦计算机图形绘制与动画制作。⑧设计网页、构建简单的网站、认识HTML。
3.教学方法
计算机导论的特点需要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需对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有整体的把握,需长期一线教学科研的经验总结。
3.1三遍式教学
指“专题教员精讲一遍,难点师生讨论一遍,操作学员实践一遍”。打破传统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以学员主动学习为主,教员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员主要是答疑解惑,提高学员求知欲,引导学员学习钻研。
3.2问题式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索。如计算机学科的基本问题,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引入图论,梵天塔问题引入递归、算法复杂性问题等,将问题抽象形式化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
3.3团队式教学方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展开问题讨论。对一些问题大胆探讨,使学生既融入学习氛围又培养了团队意识,课后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教学建立轻松的学习环境。
3.4实验教学
以演示模拟为主。演示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通过观察激发学生思考,更好地领会和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行分层次的实验教学。
4.考核方式
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广泛,另外它实践性很强,在考核方式上建议建立多元的考核方式,采用课程设计和课程论文相结合。教员指导学员如何撰写论文,使学员知道怎样查找和使用文献,如何把自己的想法体现出来。最后根据论文质量,划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档次,计入学员成绩档案。
5.结语
计算机导论作为军事院校计算机和相关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它是为了将学员带入计算机科学的殿堂。授课教员要不断加强学习,了解计算机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结合计算机最新技术,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最新的知识教授给学员。
参考文献:
[1]袁方,王兵等. 改革教学方法,发挥计算机导论五导作用[J].计算机教育,2011(1)
[2]刘双庆. 军事院校计算机导论课程初探[J].计算机教育,2013(8)
[3]董荣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
0.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院通识必修的公共基础课,长期以来学生卷面成绩不错,但当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感到无从下手。国内许多高校在大一都开设了《计算机导论》课程,选择计算机导论课程,主要是因为它简要概述了计算机领域的相关内容,是计算机体系的浓缩版。其内容涉及大学四年中的全部计算机基础知识,也涉及计算机学科的最新技术、方法和概念。但在教学中学生对专业知识缺乏全面认识,没有整体逻辑体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较差。随着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为更好地建立计算思维和学习方法,本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研究。
1.存在的问题
1.1传统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不足
1.大学教育不是“零起点”。
自2001年始,普通高中都陆续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要求取得证书,几乎涉及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全部内容,教育已不再是“零起点”。
2.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传统课程教学以等级考试为指挥棒,知识点散,停留在技能培训上,缺少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训练。
3.内容交叉重复,效果不佳。必修课与选修课有交叉,教学比较分散,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4.与部队需求有差距。基层工作涉及办公软件,网络技术、标图软件等,但当毕业学员应对问题时尚不能做到得心应手。
1.2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的困境
1.教学内容多,教师要求高。
计算机导论对计算机专业介绍过于简单,内容过于浓缩,使得教员在教学内容上难以把握;教龄较短的教员上课,在授课的内涵方面创新太少;
2.学员重操作,教学内容吸引力低。
很多学员对计算机的学习意识仅停留在具体操作上,对专业知识没兴趣。计算机导论课程不教授具体操作,而是构建计算机学科的认知模型,这与学员的认识有一定的差距。
计算机导论课程在整个军校课程体系中没有学科上的优势,可借助地方高校的经验,让学员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培养学习兴趣,再与军队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利用基础教育还可以培养计算思维,紧跟技术前沿。
2.教学内容
计算机导论课程比较抽象,教学内容没有统一的规范。教材的选择应选取一本主要教材,辅以参考教材,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合理进行课堂设计,采取60学时。教学内容构建采取理论-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用自顶向下的方法设计。以顶层设计提出课题,再追步细化,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进行充实,改进确定课程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计算机导论理论内容包括:①计算机基础知识。包含:计算机产生和发展,计算机系统,数据编码和存储,冯·诺依曼模型,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应用领域等。②计算学科。包含:计算学科定义、划分、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计算机产业与创新。③操作系统与网络计算。包含:操作系统体系结构,网络协议,安全,云计算等。④程序设计语言。包含:程序概念,程序設计方法,数据基本结构,算法与复杂性等。⑤数据库。包含:模型与信息系统,关系数据库与设计,数据挖掘等。⑥软件工程。包含:软件开发模型,设计方法,测试与文档编制等。⑦图形学与可视化。包含:图形学,图形系统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⑧离散结构与数值计算。包含:集合论,图论,数值计算,数学建模与计算机模拟等。⑨社会和职业道德。包含:计算机与道德,职业方向等。
2.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实验内容如下:①计算机部件认识与组装,网络硬件,组网配置。②安装虚拟机,操作系统与驱动程序,进程调度、管理,网络通信验证。③信息安全实验。以流行杀毒软件为实例。④程序设计实验。如理解指令系统的组成,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结构化程序设计,加深理解递归及迭代的概念,掌握用语言实现的方法,算法综合练习。⑤数据库实验。如建立数据库,数据库编程。⑥软件开发过程。⑦计算机图形绘制与动画制作。⑧设计网页、构建简单的网站、认识HTML。
3.教学方法
计算机导论的特点需要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需对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有整体的把握,需长期一线教学科研的经验总结。
3.1三遍式教学
指“专题教员精讲一遍,难点师生讨论一遍,操作学员实践一遍”。打破传统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以学员主动学习为主,教员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员主要是答疑解惑,提高学员求知欲,引导学员学习钻研。
3.2问题式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索。如计算机学科的基本问题,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引入图论,梵天塔问题引入递归、算法复杂性问题等,将问题抽象形式化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
3.3团队式教学方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展开问题讨论。对一些问题大胆探讨,使学生既融入学习氛围又培养了团队意识,课后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教学建立轻松的学习环境。
3.4实验教学
以演示模拟为主。演示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通过观察激发学生思考,更好地领会和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行分层次的实验教学。
4.考核方式
计算机导论课程内容广泛,另外它实践性很强,在考核方式上建议建立多元的考核方式,采用课程设计和课程论文相结合。教员指导学员如何撰写论文,使学员知道怎样查找和使用文献,如何把自己的想法体现出来。最后根据论文质量,划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档次,计入学员成绩档案。
5.结语
计算机导论作为军事院校计算机和相关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它是为了将学员带入计算机科学的殿堂。授课教员要不断加强学习,了解计算机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结合计算机最新技术,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最新的知识教授给学员。
参考文献:
[1]袁方,王兵等. 改革教学方法,发挥计算机导论五导作用[J].计算机教育,2011(1)
[2]刘双庆. 军事院校计算机导论课程初探[J].计算机教育,2013(8)
[3]董荣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