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独居,方能享用“荷香月色”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mi8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是一种群居的动物,正是因为群居,人类才能得以生存而延续,而哲人们却反其道而为之,说了许多独居的好处,正是因为独居,他们才能沉淀心灵,才能勾勒出最壮丽的蓝图。
  毋庸置疑,群居有群居的優势。苏轼说,“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有酒有友,一曲《满庭芳》相伴,人生何乐而不为?这就是群居的妙处:于世生活,与人相处,总能找到知己好友,找到归属感;总能在与人交流中化解心结,提升精神境界。但不可否认,独居更有其妙处。独居强调的是思想的平和,这和“大隐隐于市”的道理是一样的。都市虚浮而热闹,只有思想的独居才能在车马喧嚣中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无止境”的天地。
  哲人们选择独居,是为了体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自在,追求精神的创新。梭罗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体验着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完成了经典之作《瓦尔登湖》。无疑,梭罗是成功的。他的独居,让他惬意地思考,让他的心灵澄澈宁静,让他真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明心境。
  可是,像梭罗这样完全远离尘世,我们是否都能做到?答案不言而喻。现代人的独居是什么?是在群居中独居,是能找到“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样的境地,是在浮华喧嚣的都市,摒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让思想真正地独处。
  老子摒弃尘世的纷扰,完成了至善的《道德经》;沈从文摒弃躁动的浮华,拥有了凤凰山水纯净的灵魂;思特里克兰德摒弃时代的揶揄讥嘲,创作出了艺术杰作。群居总是让人忘乎所以,将追求浮名的道路拉长,但群居中的独居,却能减去虚华奢靡,留下智慧的痕迹。
  然而,纷繁社会中,“入世”简单,心灵的“出世”谈何容易!许多人说坚守初心,不被世俗潮流裹挟。我却认为,思想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不必畏惧他的存在,我们所要的“独居之心”不应成为生活的牵绊,而是要用我们的思想为这个世界点盏光明之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持一枝素笔,勾勒千般思绪,在无尽的繁华中,内心修篱种菊,享用这人世间独有的“荷香月色”。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都生活在关注之中。无论个人或社会,都离不开关注。鼓励、肯定,質疑、问难,批评、否定……不同角度的关注,都可能促进成长或进步。  【写作指导】  围绕“关注”这个核心概念,材料从三个层面引导考生展开联想,打开思路。  第一句话,从日常生活出发,强调“关注”的广泛性。  第二句话,点明“关注”对个人或社会的重要性。  第三句话,先从正反两
【2018备考热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植物需要茎叶来支撑,人体需要骨骼肌肉来支撑,高楼大厦需要钢筋水泥来支撑,国家需要栋梁来支撑。支撑还是一种精神姿态,世界的运转离不开各种支撑。  支撑让事物有了饱满的形状,讓生命体健康发展,让奇迹发生,让生活有了多般可能。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题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关于2017年高考考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  其中语文科目有两点主要变化:一是“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二是“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以达到“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目的。  对于这些变化,广大师生有赞赏,有质疑,有困惑……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生活不是静止,而是对“旧事物”的吸引力的永恒反抗。——罗曼·罗兰  请以上面两句名言为基础确定立意,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1.审题要全面。材料是两句话,第一句强调“规矩”的重要性;第二句强调生活的变化,强调变革的必然性。两句合起来,体现了“新”“旧”变化的进程。  2.立意要辩证。新旧更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名不红的演员是种什么体验?”演员万茜在网络上实名回答了这个问题。万茜说,不红的演员,“没有那么多可以参与大IP大电影的工作机会,但只要有些本事,当个会演戏的演员,还是会有圈里人会认,会有质量不错的戏投来橄榄枝,还是会慢慢过上不错的小日子……”  出道十几年的万茜,仍然属于那种走在大街上没有几个路人可以认出的演员,身上没有半点的八卦话题。可只要她出现在影视作品里,看到那
听到这样一个故事,颇感不是滋味。一位老人实名举报某官员的违法行为,百姓拍手叫好,却遭到正在高中读书的孙子的批评:“六十多岁的人了,当什么英雄,一点不成熟!”孙子批评爷爷,这也是一种民主意识吧,无可非议。可是青春年少,正是心有鸿鹄的年龄,却如此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竟把低俗当成熟,难免令人忧虑。  心胸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的视野问题,只看到鼻子下面的口字,只知饭菜香,只识小我私利,不识崇高,不知壮丽
记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集中營回忆录里,看过一个故事。德国纳粹抓人,抓了一堆,问里面有没有犹太人,是犹太人的站出来。  明明知道自己出去,会被送去集中营,一个犹太人却毫不考虑地说:“我是!”  后来有人问他:你长得那么像德国人,德语又那么好,为什么站出去?  “因为我有我的自尊!”  编辑/关晓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浅谈书法的气质  气质原本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也指风度、模样。借用到书法上来,讲的也是其稳定的个性特点。书法的气质便是在色彩、布局、笔墨、线条中展现。那么,除了表现之外,书法的气质来源于哪里呢?一个人的气质是一个人内在涵养和修养的外在体现,是内心平衡及文化修养的结合,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实现了大跨越,而被需要的精神世界则显露出空虚无依。被需要是一种人类内心渴望认可的外化形式。生命的厚重从来都不是一人的埋头苦行,人们相互扶持,相互认可,才能让生命在需要和被需要之间交织穿梭,成就美好。  自古及今,被时代需要是读书人的至高理想。“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世人需要他们以黎民苍生为己任,兼济天下。古有宋儒张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有哈佛学子甘当村官
有一个叫万茜的姑娘,她素雅娟秀的面容有风情万种,她一颦一笑的回眸瞬间,如春夏生机盎然的细雨,给秋冬带来了温暖的阳光。  无论是《大唐荣耀》里英姿飒爽的独孤靖瑶、《九州·海上牧云记》里心机深重的南枯月漓,或者是《猎场》里敢爱敢恨的熊青春、《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里坚韧隐忍的伏寿,镜头下每个不紧不迫的情绪都将她的技艺诠释到了极致。  与如今当红的小花小生相比,万茜或许缺少流量与炒作的噱头,但她将自己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