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发展,人才辈出,竞争日益激烈。这要求人们在拥有各种知识、技能的同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占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校是一所全寄宿制省一级重点中学,学生们逐渐离开父母的怀抱,独立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怎样面对挫折、如何与同学交往、面对父母的期望与唠叨该怎么办?学习的竞争日益激烈,高考的自我期望与现实的落差该如何调整?自己的价值又在哪里,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学生真实面临的课题。基于这样的现实,我校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它渗透在教师们的日常课堂教学中,浸润在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中,也表现在学校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之中。回顾几年来的工作,对照“浦江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考核表,现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一总结。
一、组织机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来为校各级领导所重视。校党支部书记潘文戎、校长陈建浦在各级工作会议上倡导爱心教育、关注学生心灵。学校在分管德育的陈伟忠校长助理、政教处张方镇主任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心理辅导与咨询小组,并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秀娟、潘丽英、陈长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B级证书教师张辽成、周谨、张日伙、金春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级证书教师陈霞、徐燕、张文龙、楼迎红、朱田、郑万乡组成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织。学校有专职的心理教师——陈长兴,他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负责心理教育工作的日常事务。日常活动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宣传、有总结提高。学校领导经常利用校教职工大会宣传、布置工作,在全校营造了良好氛围,形成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喜人局面。学校拥有独立、规范的心理辅导室,由陈长兴老师担任辅导员工作。心理辅导室有工作条例和辅导员守则。
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它可以为学校的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可以提高教师教育决策和科学研究的水平,可以为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工作提供操作指南,可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可以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我校目前已建立了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档案,并根据学生心理档案,积极、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二)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我们在高一、高二整个年级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每隔一周一课时),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一定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引导学生自我了解、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心理教师积极配合毕业班教师对学生进行考试焦虑心理的调适,包括深呼吸松弛法、联想放松法、积极暗示法、转移刺激法、模仿学习法、系统脱敏法等一系列心理辅导,坚定学生的信念和决心,帮助他们增强临考的心理素质。
(三)经常性开展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竞争日益激烈、青春萌动以及遇到的一系列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迫切需要专业心理辅导以摆脱日益严重的不良情绪。我校的心理咨询室(我们称之为“师生聊天室”)充分发挥了其作用,相应开设了信件咨询、学生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及家长咨询。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困惑需要帮助而又因为某些原因不能面谈的,都可以写信投到“心灵之约”信箱,由心理老师写回信放到传达室。信箱每天下午开一次,保证第二天准时回复。适时的心理咨询为学生解决了一些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包括考试心理胆怯、思想压抑、食欲不振、厌倦学习、情绪低落和如何调节不良情绪、怎样追求远大目标等。
心理咨询室于每周一至周五的中午和傍晚时间定时开放,学生也可以和心理教师预约时间。当面咨询所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有学习问题、自制力问题、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还包括自信心、情绪问题等。心理教师对每一名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都会耐心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帮助。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了适当的心理干预,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服务、指导和帮助。同时,对极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康复辅导。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等团体活动
我校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员工学习教育、心理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重视心理工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开展了德育导师制:每位科任教师负责跟踪班级中有需要帮助与引导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背景,建立健全该生的背景资料,定期进行辅导,定期与其父母取得交流,形成相应的谈话记录与情况反馈,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与交流。由于全校老师的参与,该项工作成效显著。
我们还经常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问题背景,由教科室和心理辅导室倡导活动主题,如“朋友,我想对你说……”“成长的烦恼——亲子关系”“请把眼睛擦亮——学会选择”“高考,想说爱你不容易”,等等。针对高三学生,我们开展了大型团体辅导“成长心连心”活动:让教师、家长、学生在该活动中开放自己,表达真情实感,释放负性情绪,寻找积极力量,获得成长的力量继续前行。14个班级以“减轻、释放心理压力”“学会体谅、理解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人际关系”“正确面对人生选择”“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树立自信、勇敢的性格”等为目的,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的影响下,班主任们改变了以往工作的方式,逐渐在工作中渗透心理辅导内容,并经常以学生关心的心理问题为主题进行相互探讨。此类活动还有:针对高二学生的“如何提升女性魅力”的女生价值引导;针对高一学生的“高中,你准备好了”适应性辅导;针对高三中学的“成人礼”心理成长活动、共栽许愿树活动;等等。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十分重视,各班主任、年级组长、政教处都有规律地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展开研讨,并进行课题研究。在探索主体性德育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普通高中“模块”德育的实践研究,并以“行为德育”“人格德育”“励志德育”作为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总课题。课题由陈建浦校长和陈伟忠校长助理牵头,学校政教处、心理健康小组和全体班主任广泛参与。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在深入进行该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大胆实践,开拓创新,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努力形成学校办学的主要特色。我们从人格和人的心理角度来深化德育工作,课题强调学校的人格培养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主体,兼顾矫治少数学生的人格障碍。研究前期,全校德育工作者围绕主题进行理论探讨,鼓励教师通过资料检索对比和反复思考,提炼出一些较有新意的观点。我们认为,根据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明确一致的人生哲学、生活定向;良好的日常习惯、生活与学习方式;自我认可、现实性知觉和自我客观化表现;坚韧自觉的意志、行为准则;主动积极的观察、思考、探索习惯;与他人热情交往、和谐合作的能力;一定的审美情趣与修养;较强的责任感和较高的道德品质与情操;优良的性格、气质特征。这些反映了一个人在心理、生理、社会、道德、文化等各方面所应达到的和谐统一境界。实验初期,学校聘请有关专家来校作讲座,组织参加实验的教师系统学习国内外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美育、德育的理论著作,了解和掌握学校人格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最新动态。在问卷调查阶段,我们了解了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道德、个性等方面的人格现状,为实验研究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在实验班和对照班,我们以问卷形式组织学生参加人格现状测定和情感活动现状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为学生建立了人格档案。在实验研究阶段,我们通过专题培训、主题班会、实践活动、个别辅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有针对性且全方位的训练和指导。此外,班主任案例评比、优秀德育导师评比、班级优秀心理委员评比等活动促进了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收获
通过近几年各项工作的系统开展,我校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首先,心理教育紧密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抓住了学生的特点,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学生需要什么就及时开展相应的教育指导工作。如新生入学一段时间后,有很多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学校就及时进行新生适应不良症的教育,指导他们如何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形式以及和新同学相处等。
其次,心理辅导工作在时间安排上应尽量方便学生。正常的教学可以有正规的课时安排,但心理咨询不同,要随时以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工作时间。为了方便学生,我们把咨询时间放在了中午,这样心理教师就不得不放弃午休时间,另外预约的时间更是不包括在规定时间之内。咨询的时机是千变万化的,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找到,而有些学生是鼓足勇气,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去心理咨询室的,如果没能及时得到帮助,也许就不会有下次了。因此,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心理教师要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一切以学生为重。
再次,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要抓住学生渴望心理健康教育的心情。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学生在体验自身成长变化的同时,还要感受激烈的竞争、学习的压力及以不断变革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影响,因此他们内心的矛盾、冲突、压抑就更为显著。我们在开展心理教育的工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的迫切需求和渴望参与的心情。这样的情况有利于学校开展各项活动,也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指导。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让教师心理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以前很多教师对心理学一知半解,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等都不清楚。现在大多数教师都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如对学生的异性交往问题,不再是以往的严厉批评、生硬拆散、严禁交往等,而是能够正确看待青春期中学生向往异性接触的心理,会找学生谈心,并和他们一起分析探讨。因此,随着教师心理水平的提高,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更趋于人性化,更注重心理感受,进而减少了师生间矛盾冲突的发生。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社会竞争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能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的环境。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是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有其长期性和复杂性,心理辅导室的工作任重道远,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将一如既往,孜孜不倦,做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航标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自助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自我调控和自我改变的能力,完善人格,以成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去对待学习、人际交往、情感及自我发展等问题,促进他们潜能的开发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我们也将继续努力,拓展工作范围,为学生、教师、家长提供全面的心理咨询和帮助,并积极向“建设浙江省心理辅导一级站”的目标靠近。
一、组织机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来为校各级领导所重视。校党支部书记潘文戎、校长陈建浦在各级工作会议上倡导爱心教育、关注学生心灵。学校在分管德育的陈伟忠校长助理、政教处张方镇主任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心理辅导与咨询小组,并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秀娟、潘丽英、陈长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B级证书教师张辽成、周谨、张日伙、金春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级证书教师陈霞、徐燕、张文龙、楼迎红、朱田、郑万乡组成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织。学校有专职的心理教师——陈长兴,他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负责心理教育工作的日常事务。日常活动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宣传、有总结提高。学校领导经常利用校教职工大会宣传、布置工作,在全校营造了良好氛围,形成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喜人局面。学校拥有独立、规范的心理辅导室,由陈长兴老师担任辅导员工作。心理辅导室有工作条例和辅导员守则。
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它可以为学校的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可以提高教师教育决策和科学研究的水平,可以为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工作提供操作指南,可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可以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我校目前已建立了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档案,并根据学生心理档案,积极、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二)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我们在高一、高二整个年级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每隔一周一课时),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一定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引导学生自我了解、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心理教师积极配合毕业班教师对学生进行考试焦虑心理的调适,包括深呼吸松弛法、联想放松法、积极暗示法、转移刺激法、模仿学习法、系统脱敏法等一系列心理辅导,坚定学生的信念和决心,帮助他们增强临考的心理素质。
(三)经常性开展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竞争日益激烈、青春萌动以及遇到的一系列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迫切需要专业心理辅导以摆脱日益严重的不良情绪。我校的心理咨询室(我们称之为“师生聊天室”)充分发挥了其作用,相应开设了信件咨询、学生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及家长咨询。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困惑需要帮助而又因为某些原因不能面谈的,都可以写信投到“心灵之约”信箱,由心理老师写回信放到传达室。信箱每天下午开一次,保证第二天准时回复。适时的心理咨询为学生解决了一些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包括考试心理胆怯、思想压抑、食欲不振、厌倦学习、情绪低落和如何调节不良情绪、怎样追求远大目标等。
心理咨询室于每周一至周五的中午和傍晚时间定时开放,学生也可以和心理教师预约时间。当面咨询所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有学习问题、自制力问题、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还包括自信心、情绪问题等。心理教师对每一名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都会耐心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帮助。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了适当的心理干预,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服务、指导和帮助。同时,对极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康复辅导。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等团体活动
我校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员工学习教育、心理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重视心理工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开展了德育导师制:每位科任教师负责跟踪班级中有需要帮助与引导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背景,建立健全该生的背景资料,定期进行辅导,定期与其父母取得交流,形成相应的谈话记录与情况反馈,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与交流。由于全校老师的参与,该项工作成效显著。
我们还经常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问题背景,由教科室和心理辅导室倡导活动主题,如“朋友,我想对你说……”“成长的烦恼——亲子关系”“请把眼睛擦亮——学会选择”“高考,想说爱你不容易”,等等。针对高三学生,我们开展了大型团体辅导“成长心连心”活动:让教师、家长、学生在该活动中开放自己,表达真情实感,释放负性情绪,寻找积极力量,获得成长的力量继续前行。14个班级以“减轻、释放心理压力”“学会体谅、理解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人际关系”“正确面对人生选择”“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树立自信、勇敢的性格”等为目的,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的影响下,班主任们改变了以往工作的方式,逐渐在工作中渗透心理辅导内容,并经常以学生关心的心理问题为主题进行相互探讨。此类活动还有:针对高二学生的“如何提升女性魅力”的女生价值引导;针对高一学生的“高中,你准备好了”适应性辅导;针对高三中学的“成人礼”心理成长活动、共栽许愿树活动;等等。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十分重视,各班主任、年级组长、政教处都有规律地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展开研讨,并进行课题研究。在探索主体性德育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普通高中“模块”德育的实践研究,并以“行为德育”“人格德育”“励志德育”作为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总课题。课题由陈建浦校长和陈伟忠校长助理牵头,学校政教处、心理健康小组和全体班主任广泛参与。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在深入进行该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大胆实践,开拓创新,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努力形成学校办学的主要特色。我们从人格和人的心理角度来深化德育工作,课题强调学校的人格培养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主体,兼顾矫治少数学生的人格障碍。研究前期,全校德育工作者围绕主题进行理论探讨,鼓励教师通过资料检索对比和反复思考,提炼出一些较有新意的观点。我们认为,根据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明确一致的人生哲学、生活定向;良好的日常习惯、生活与学习方式;自我认可、现实性知觉和自我客观化表现;坚韧自觉的意志、行为准则;主动积极的观察、思考、探索习惯;与他人热情交往、和谐合作的能力;一定的审美情趣与修养;较强的责任感和较高的道德品质与情操;优良的性格、气质特征。这些反映了一个人在心理、生理、社会、道德、文化等各方面所应达到的和谐统一境界。实验初期,学校聘请有关专家来校作讲座,组织参加实验的教师系统学习国内外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美育、德育的理论著作,了解和掌握学校人格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最新动态。在问卷调查阶段,我们了解了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道德、个性等方面的人格现状,为实验研究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在实验班和对照班,我们以问卷形式组织学生参加人格现状测定和情感活动现状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为学生建立了人格档案。在实验研究阶段,我们通过专题培训、主题班会、实践活动、个别辅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有针对性且全方位的训练和指导。此外,班主任案例评比、优秀德育导师评比、班级优秀心理委员评比等活动促进了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收获
通过近几年各项工作的系统开展,我校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首先,心理教育紧密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抓住了学生的特点,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学生需要什么就及时开展相应的教育指导工作。如新生入学一段时间后,有很多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学校就及时进行新生适应不良症的教育,指导他们如何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形式以及和新同学相处等。
其次,心理辅导工作在时间安排上应尽量方便学生。正常的教学可以有正规的课时安排,但心理咨询不同,要随时以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工作时间。为了方便学生,我们把咨询时间放在了中午,这样心理教师就不得不放弃午休时间,另外预约的时间更是不包括在规定时间之内。咨询的时机是千变万化的,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找到,而有些学生是鼓足勇气,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去心理咨询室的,如果没能及时得到帮助,也许就不会有下次了。因此,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心理教师要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一切以学生为重。
再次,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要抓住学生渴望心理健康教育的心情。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学生在体验自身成长变化的同时,还要感受激烈的竞争、学习的压力及以不断变革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影响,因此他们内心的矛盾、冲突、压抑就更为显著。我们在开展心理教育的工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的迫切需求和渴望参与的心情。这样的情况有利于学校开展各项活动,也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指导。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让教师心理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以前很多教师对心理学一知半解,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等都不清楚。现在大多数教师都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如对学生的异性交往问题,不再是以往的严厉批评、生硬拆散、严禁交往等,而是能够正确看待青春期中学生向往异性接触的心理,会找学生谈心,并和他们一起分析探讨。因此,随着教师心理水平的提高,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更趋于人性化,更注重心理感受,进而减少了师生间矛盾冲突的发生。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社会竞争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能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的环境。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是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有其长期性和复杂性,心理辅导室的工作任重道远,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将一如既往,孜孜不倦,做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航标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自助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自我调控和自我改变的能力,完善人格,以成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去对待学习、人际交往、情感及自我发展等问题,促进他们潜能的开发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我们也将继续努力,拓展工作范围,为学生、教师、家长提供全面的心理咨询和帮助,并积极向“建设浙江省心理辅导一级站”的目标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