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透本质方可游刃有余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6857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4月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数学周报》杯”2007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最后一题(第14题)为:
  题目 证明:对任意三角形,一定存在两条边,它们的长u,v,满足1≤u[]v<1+[KF(]5[KF)][]2.
  此题组委会所给的参考答案如下:
  证明:不等式左边显然成立.下面证明不等式的右边成立:(注:此句为笔者所加)
  
  笔者负责淄博赛区这一题的阅卷工作,在近600份参赛试卷中,此题的得分率極低,得满分者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其一,初中阶段需要利用反证法证明的题目较少,学生想不到利用反证法;其二,学生碰到对不等式进行证明的题目较少,对三角形不等式进行证明的题目更少;其三,对“任意”、“存在”之类的问题不能正确地进行否定;其四,所有的学生都没有利用答案所给的方法解答,学生对“增量法”证明不等式不熟悉.
  在解答正确的答卷中,以下解答居多:
  另证1:不等式左边显然成立.下面证明不等式的右边成立:
  
  初中生接触的三角形的不等关系只有三角形基本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上述两种解法都是否定假设,然后利用三角形基本定理推出矛盾或直接与之矛盾.相比之下,另解1更为简洁明了,直奔主题.
  由此,也让我们看透了处理这个问题的本质,即设a>b>c,则a[]b与b[]c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利用的工具就是三角形基本定理.看到这一点,我们便可得到诸多不用反证法的证法,例如:
  另证2:不等式左边显然成立.下面证明不等式的右边成立:
  
  其实,我们还可以有转化成角的关系、几何方法等多种不同形式的处理方法,但不论哪种证法,都脱离不了我们所分析的本质.
  由此也提醒我们,在引导学生处理问题时,要让学生悟透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做到方法灵活,游刃有余.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是解数学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各地中考的必考知识点,它是等式与不等式相联系的重要桥梁,若能在解题过程中正确巧妙的运用,就能给人一种简单明快、耳目一新的感觉. 下面就来谈谈判别式b2-4ac≥0在一元二次方程外的应用.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想法 ①奇偶分析法解法和标准参考答案比较要自然、简捷一些,“节省了解题力量,开发了解题智慧”;②由上解法不难发现条件“a为质数”可以减弱为“a为正整数”,因为不影响问题的求解.    作者简介:陈金红,男,1968年10生.中学数学高级职称,湖南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在《中学数学杂志》、《中学数学研究》、《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国家、省级数学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湖南省教育学会课题NH4—2
期刊
命题1 在△ABC中,∠BCA的平分线与△ABC的外接圆交点R,与BC的垂直平分线交点P,与AC的垂直平分线交点Q.设K、L分别是BC、AC的中点,证明:△RPK和△RQL的面积相等.(图1)  这是2007年7月第48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第4题[1],经笔者深入探究,发现当直线CR是∠BCA的外角平分线时,仍有此结论.于是我们可以得到.  命题2 在△ABC中,∠BCA的外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与△AB
期刊
题目 一只蚂蚁在如图1所示的树枝上寻找食物,假定蚂蚁在每个岔路口都会随机地选择一条路径,它获得食物的概率是多少?  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155页第4题.  错解 用树形图,如图2所示,解答:蚂蚁共有7种不同的走法,其中两种走法获得食物,概率为27.  剖析 树形图法是用来求古典概型概率的一种方法,古典概型试验具有两个共同特点:  1. 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有限多
期刊
教学内容 鲁教版第八册(下)第八章证明(三)第四节中位线定理(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理念 现代的数学教学,在备课、上课过程中要一切从学生出发,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说、去做,以达到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注重培养学生概括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敢于质疑;使学生在探索争鸣中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又在学习中活动.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及
期刊
例1 已知α、β是方程x2+x-1=0的两根,求α2β的值.  例2 若α、β是方程y2-2y-1=0的两根,不解方程求2α+3β2的值.  这两道题是同种类型的题目,需要利用韦达定理求含有某一元二次方程两根的代数式的值.文[1]和文[2]先后向读者介绍了这两道题各自不同的解法(两文中的解法参见原文),文[1]中增设了新的未知数,对这一类型的题给出了一种通用的解题方法——增元,确实引入了一种新的解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出数学问题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如何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成为数学教师和数学教育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问题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评价,其关键在于如何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难易程度判别,如何对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水平进行等级划分,这种等级划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它能否反映出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造性的思维品质.进一步有,这种提出问题的评价是否可以作为改进教学或学习的工具.正如斯
期刊
判别式应用极为广泛,现以例概说如下:    1 判斷方程根的情况    另外,利用判别式还可以判断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等,由于比较常见.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数学教师在word界面中如果能创建一些个性化的工具按钮,制作一些个性化的文档模板,那么将会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下面我就从创建常用的数学工具按钮、添加数学公式编辑器按钮、制作数学试卷模板三方面做一下尝试.     1 创建常用的数学工具栏按钮    必要性:数学教师在应用Word时,往往根据需要要插入很多数学符号、定理、公式及一些基本的图像等等. 如输入sin、cos、32、45°、求根公式x
期刊
南京市200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数学第27题,在考查“圆与直线位置关系”上又有了新的探索与尝试.笔者有幸参与此题阅卷工作,有机会对本题做了较多的思考,对学生解答中出现的多种解法与典型错误有较多的了解,从而引发了对平时的数学教学工作的回顾与反思,有了一些认识,现撰写成文,与同仁们交流.  图1试题:如图1,已知⊙O的半径为6cm,射线PM经过点O,OP=10cm,射线PN与⊙O相切于点Q. A,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