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krrock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由课内走到课外,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这是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動的去学习、去阅读,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语文 阅读 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越来越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组成部分。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延伸以及综合测试,阅读都成为主角。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成为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语文界的共识。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是以理解为核心的复杂的综合性极强的思维活动。阅读能力是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成的。语文课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当前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这种技能训练就包含着阅读教学的独立训练。而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一、首先是引导学生想象文章中描绘的人物、场景、情节。在语文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的文字表述,然后调动记忆中的各种表象,在脑子再造一幅想象的图景。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内涵和作者的思想企图。例如在教学《我的母亲》时,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文章的文字表述,想象出文中“我”小时候的事情。如果学生们没有小时候调皮、好学的感性认识,没有这类似的表象记忆,也就无法唤起他们的再造想象。而有了这种表象记忆,教师只要稍加点拔,就能够引起学生们对已有经验积累的联想,从已知联想到未知。这样,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就发挥出来了。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其次是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按作者的思路去想象。作者在构思各类文体文章时的思路是不相同的,阅读时要按作者的思路去想象。读小说想象情节的发展,读议论文想象论证的过程,读说明文想象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即使是同一种文体的文章,作者要组织成篇时,思路也各不相同。由于作者思路的独特性,也就构成了各自作品的独特风格。随着作者独特的思路与想象,就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特点,同时又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童趣》一文时,在教学前可引导学生们对蚊子的想象,有的把它想象作飞机,有的想作鸟等。然后再引导学生们按照作者的想象把蚊想象作鹤之后,对这只“鹤”作怎样的游戏。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了作者所说的“物外之趣”。如果没有这样的想象力训练和再造想象,任凭教师怎样解释“物外之趣”,学生们是不会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的。
  二、要使学生学会把零散的、无系统化的知识组织起来,成为有系统的知识结构。系统稳定的认知结构便于学生接受和贮存,指导学生们对课文或课文中某个方面的系统理解,对一个单元或整套课本的系统理解。如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就是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来组成单元。让学生知道学习语文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更好地增加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没有这种认识的系统化,就很难使学生理解语文学习与自身生活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各种语文知识,往往是零散的,被肢解了的,不易记忆,又不好运用。因此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有条有理性地整理好,使其系统化。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较直观、系统的认识,也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整理的方法如分析比较法、分类归纳法、条理连接法等。通过分析比较法,可以认识各种知识的共性与个性。例如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而写作消息的六要素也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类归纳法,可将相同性质的知识归在一起,分成几大类别,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系统地掌握。如将文章分为现代文与文言文,或按文体分为记叙文类、说明文类、议论文类与散文类等。通过条理连接法,可将各类知识加以排列,找出线索,理清脉络,按各种不同关系结成网络。例如可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归为听、说、读、写四大类,然后大枝上分小枝,小枝上分为丫枝。在“写”这个大枝上,分成中心、题材、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五个小枝。又在“表达方式”这个小枝上分成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五个小小枝;“描写”枝上又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等丫枝;人物描写又分为肖像描写和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三、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练习把整篇文章分解成为几个部分、几种因素。然后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这就是分析的训练。例如分析段落结构、分析思想内容、文章特点等。分析的目的是使学生对文章有具体、细致的了解。坚持有计划的训练,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综合训练与分析训练正相反。在分析训练的基础上,把文章的各部分、各个方面或各种因素联系起来,以获得整体的本质的认识,这就是综合。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在山的那边》,诗中分析了一节的内容:寻找海而失望,沮丧的心情;二节内容:妈妈用“信念凝成的海”鼓励着我战胜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综合起来,学生便理解了妈妈用“海”这个理想给我设定了一个人生的理想,正是这种理想,鼓舞着我战胜人生中的各种挫折。分析与综合常常是结合起来进行的。人们通过分析与综合,对文章的理解逐步加深,从而达到统摄全篇的目的。因此在阅读训练中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
期刊
历史是一门联络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领域不仅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主要方面,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当今社会三大问题。中国历史发展中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通过教学革新渗透环境意识,使学生能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把科学发展观化为自觉行动。而历史学科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环保问题教育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该如何渗透环保意识进行环保教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在教学中对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就应拓展更大的空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语文教学在唱好
期刊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阅读形式之一,它是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再现文章思想内容的一种教学活动。朗读既是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朗读教学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被弱化,学生朗读水平每况愈下。走进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要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观察品质,逐步养成主动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使数学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数学教学 观察力 培养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察看。数学
期刊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而课堂合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为此,几年来本人一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合作教学”模式,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营造课堂上良好的合作气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看法,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解放感”“轻松感”。这样才能有利于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解答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是训练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进行解题教学,可以促使数学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明确设计练习的目的和意义    练习
期刊
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常常会听到老师这样责备学生:“这个问题我讲了多少遍,为什么你们还是学不会……”其实老师应当思考为什么这样的情景多次出现。我的感想是老师讲课像演戏,学生听课象看戏。试想每天六七个老师演了六七场戏,学生能有多少印象,一般的场景下课即忘,所以老师应想尽一切办法使课堂精彩起来,可是数学特别是高中数学有多少内容能精彩起来。那么我就在想,既然老师对自己讲过的印象很深,何不让学生自己去演每
期刊
通过一年的教学,我发现自己虽然平时课讲得很认真,题做得也不少,可是我所带的一年级学生在计算上却时常出错。为此,我反复思索,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终于,在近一年的努力下,我发现只要能做到以下几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指日可待。    一、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在动手“摆一摆”中培养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机械化的教授知识很容易让学生丧失
期刊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本”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让孩子们“人生识字聪明始”,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