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过程,促进内化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cj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语言的学习是为了最终的交流的需要,英语的学习也不例外。课堂是小学生接触和使用英语的重要场所。规范的、优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不仅帮助实现教学目的,而且帮助学生实现语言的内化,实现认知的飞跃。
  【关键词】关注 教学过程 内化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学习方式同其他语言学习一样,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作为小学生接触和使用英语的重要场所的课堂,其教学过程的优化、规范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英语知识的内化和语言的习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优化教学过程作出要求:“教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学内容、形式、手段、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过程是由教学的双方(教师和学生方)各要素共同参与来完成的。因此,要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首先必须保证教学过程的规范化和双方活动要素的最优化,从而建立起教与学两系统间相互协调、彼此适应的同步联系。
  一、创设有注释性的情景为交际打下基础
  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不同在于缺乏母语环境和学习的氛围,因此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这就要求所创设的教学情景对要呈现的新内容有注释性和可理解性,起到引导、指向、暗示的作用。如在教学"How many … can you see?”“I can see…”句型时,老师先出示一叠的书向自己问:"How many books can you see?”紧接着“ One two three ….Oh,I can see seventeen books.”然后问学生: “How many books can you see?”学生通过刚才注释性情景的展示已理解了该句型的含义并能作出回答。因为老师通过肢体语言及实物的演示,又先进行了示范回答,这个情景对教学内容" How many …can you see?”这句话有注释性和解释性。
  假如老师直接指向学生问:“How many books can you see?”学生就不一定能理解句子内容,会不知所措,老师指着书问什么呢?学生茫然不解是由于老师创设的“直接出示物品”这个情景对" How many books can you see?”这句话没有注释性而造成的。学生在注释性的情景中不仅很轻松地理解了句型的意思,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交际。注释性情景为交际创设了语言交流的氛围,为交际打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建科学的课堂目的语语言释义方式
  英语教学释义,就是在教学中,对目的语语言现象进行的解释或注释。英语释义方法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释义方法多,教学方法就多,课堂教学操作也就灵活多样、活 泛,具有吸引力。然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语言现象在一定的肢体语言下是那么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这就导致了一些教师释义方法单调,主要采用语言释义语言的方法或使用生词解释。这样常常会出现,学生只是仅仅知道了某个知识点,而对其的交际作用并不能真正理解,更谈不上语言的习得、内化、运用,从而失去了学习英语的意义。如“Wow,how nice!”中“nice”解释为“beautiful”,学生本身对“beautiful”就不理解,这样一解释,学生就更糊涂了。
  这种采用生词解释生词的方法既单调有乏味,对学生的学习不仅没有帮助作用,可能久而久之,学生会因“背着包袱”上课,负担太重而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弃英语学习。在解释目的语语言现象时应该采用多种释义方法配合进行,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理解语言现象,并实现语言的内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图像释义、动作释义、声响释义、图表释义等方法。如教学“happy”“sad”可在黑板上画上一个笑脸和哭脸;教学“tall”“short”可以通过比画自己的身高;如教学“hungry”时,教师手捂着肚子作饥饿狀,而“full”教师者挺着肚子用手满足地摸摸肚皮。
  三、创造信息差,促进多向性信息交流
  信息差是人们在对某一事物或人了解、知晓的程度上存在的差距。英语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交际使学生掌握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而人们之间进行交际、谈话,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谈话双方之间存在信息差,彼此都想了解双方的信息,弥补自己与对方的信息差距,才产生了交际的愿望和想法,交际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英语教学也一样,要想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意义的会话交流,就必须在会话双方之间制造信息差,使他们产生想从对方了解有关信息的迫切愿望和需求,有了想开口讲英语的良好动机。
  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不能满足学生交流的需要的,因为它制造不了师生间的信息差,它只是一味的给学生灌输。这种学习不是学生内在的需要,学生仅仅是接受者。师对生的不存在信息差的单向信息交流方式已被有创造性信息差的师生双向交流方式所取代。如:句型“Is this …?”“Yes,it is/No it isn’t。”的教学,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领读,学生很容易就疲倦及失去学习的动力,更谈不上交际了。教师可以出示某个实物或图片,但不让学生看见,让他们用该句型进行猜:“Is this …?”。这样就制造了一个信息差,有了信息差,学生就迫切想知道在图片上到底画着什么,愿意开口与对方交流,使原来单一的信息交流导向多向性的信息交流。这样就能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交流,才能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语言的学习是为了最终的交流的需要,英语的学习也不例外。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也是运用英语实现交际的重要场所。在注释性的、真实的情景中,教师运用科学的目的语语言释疑方式,创造性制造信息差实现多向信息交流,使课堂教学过程更规范、更优化,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的习得、内化,实现学习语言的目的——交际。
  【参考文献】
  [1] 李英,黄艳明.英语新课程教学设计[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2] 蒋媚. 小学英语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 冯静.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M].新华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松阳县实验小学集团学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增加学生课堂关注度,吸引学生回归课堂,一直是高中政治教师所关注的课题。然而,在试图通过情境教学、视频演示等多元化途径吸引学生眼球时,如果教前准备不全、课堂引导不善,又会让教学流于形式,损耗课堂效率。如何在二者之中寻找平衡点,一直是很多政治教师头疼的问题。本文从笔者数次公开示范课的筹备与演示实践出发,浅谈如何利用并提高课堂情景剧这一教学形式的吸引力与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情
【内容摘要】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广大化学教师认真对待,经过缜密的分析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解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本文从高中化学实际教学出发,提出几点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尝试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存在问题业务素养策略探究  高中化学学科在高考中的理综中占有重要地位,化学学科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在现实中的高中化学教
【内容摘要】语文是学习语言和文字综合运用的学科,它有很强的实践性。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的知识,还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这就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励教师进行积极的改革和创新,以面对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  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我们教育教学也要时刻铭记这一点
【内容摘要】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完善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是帮助人类发挥潜能和获得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的人学习效率更高。笔者在英语词汇课堂教学中,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福流理论,提出了构建英语阳光词汇课堂的一些有效做法。  【关键词】心理学 福流 英语词汇 课堂  一、福流产生的要素  心理学家维克多·佛兰克尔说:“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幸福就降临了,福流就产生了”
【内容摘要】中学生不可避免的受到流行歌曲的影响,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歌曲,让流行歌曲为语文教学服务。  【关键词】流行歌曲高中语文课堂朗读歌词与作文   “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   “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哼唱这些歌的不是别人,而是十几岁的高中生。他们本应该唱积极健康的青春歌曲,怎么会经常哼唱这些充满爱情因素的流行歌曲呢?  其实,流行歌曲,自古有之。奉为
【内容摘要】本文就数学这门课程来说,从激发兴趣,调动有意注意;对学困学生进行两补,扫清学习障碍;对学困生分类指导,对症下药;建立学困生的成长记录;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五方面来为学困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  进入初中容易出现数学学困生,若不能及时转化,学困生的数量将越来越大,必然影响他们的后续发展。数学学困生的主要表现在理解能力弱、自觉性差、解题方法乱。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丰富的教学形式与手段应用于教学课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构建高效课堂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新课程教学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科,课堂中的实验教学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最能反映科学本质,激发学生探究内驱力,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教学模式。对此,本文基于以浙教版“光的反射”教学为例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落实,我国教育理念已有了重大转变,在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前提下,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摒弃了传统教学理念中过于重视教学成绩、忽视学生能力的弊端。而在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黄金阶段,学术学科的学习会为初中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需要体育学科平衡学科之间的压力程度、难易程度,以体育教学的轻松环境加强初中生心理素质的锻炼。文章从加强初中生心理素质锻炼的意义
【内容摘要】在探究活动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适时指导,恰当点拨,注意情感引导,使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主导设计指导情感引导   初中物理探究活动就是把本来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让学生自己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改变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相对讲授法而言,探究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我认为开展探究教学活动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
【内容摘要】伴随社会各界对于中学体育的持续看重,中学体育社团逐渐成为一种体育锻炼方式,于是各式各样的体育社团在我国中学的发展中方兴未艾。其对于学校体育课的课内课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体育社团与班集体的体育学习方式有所不同,其更能展体现学生的体育乐趣,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运动能力,培养学生毕生的体育认知,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为学生创造多姿多彩课外活动的关键载体。本文通过对学生参加体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