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走进新课程,深化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下,怎样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让有效地课堂教学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广大数学教师关注的首要问题和追求的主要教学目标,为此,除了我们广大教师的传统教学手段外,还要让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课堂,它已成为现代教学中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它能将以前课堂中说不清、道不明、突不破、落不实得问题一一化解,因此,教师对课件的制作能力和应用水平就直接决定课堂的效益,现就制作与利用及其所达到的效果做以浅谈:
一、多媒体的使用要恰到好处,不要成为课堂的点缀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三个一”(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的教学方式已成为过去,但教师现代化教学的素养还层次不齐,茫从的不在少数,没有更多的去思考多媒体对课堂教学所发挥的效益,而是粗浅的认为用了总比不用好,它可以省时、增大容量、激发兴趣、动画演示等,没能根据课型和学生探究知识的真正需要进行有机结合,这样长期下去会让教师和学生养成了依赖思想,反而不利于课堂教学的质量的提升。一位专家曾提出:应该由学生通过亲身实验感受的知识,千万不要用课件虚拟演示的形式来呈现……同样数学也如此,学生能经过动手实践发现的规律就有学生经历动手的过程,例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节中,“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由课件动态演示直观地让学生体会的效果就不如由学生经历摆火柴棒得到的效果好;图形的变换通过描有函数格的小黑板进行演示,就比多媒体教学得到的视觉效果更好,便于理解。
二、课件的制作关键是创新,不能为了省时省力才使用
课件的制作最关键的是设计者的创新,突出本节重点知识的构建和难点分解突破。其次才是技术支撑和美工构图等。因为有了独到之处的教学创新,计算机才能发挥其潜在优势。然而现在的一些数学课件并非如此,有的仅仅是把课本知识照搬在屏幕上,这样就失去了使用计算机授课的意义。在制作数学课件时,应特别注意授课中的重点、难点与关键,设计恰当的处理方法,搞好教学创意,让那些重点、难点与计算机软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课件的创新要体现以下优势:一要很好的揭示本节课的原理,服务于课题。例如:我设计的课件中动画的演示就很好的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平移、旋转、轴对称的性质,能清楚看到这些变换方式的联系和区别;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或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可以选准与生活中的某些自然现象、场景等让学生直观感受,然后再引导抽象,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又能将学会的知识生活化;二要更好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比如学习投影与视图时,学生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方面的观察和积累,但若是直接作为知识来进行探讨和学习,学生又觉得陌生和迷茫,如果制作设计一至两个这方面的实例给学生展示出来,很快就会让他们回忆起生活中的点滴,既有一种亲切和踏实感,又能为学生探究知识找到源泉和灵感;还有像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展开图的问题,可以将演示和学生动手有机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
三、课件制作要从激趣上入手,体现实用,突出有效
(1)课件开篇要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课件开篇往往能激发学生兴趣,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如果结合授课内容认真构思,就会让学生很快引入课堂。如:几何中《直线与圆的关系》这节课,空旷的沙漠一轮红日即将落下的一副壮美的图景,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
(2)课件制作做到活泼、生动、实用、有效。在授课过程中,如非必要,课件的内容不宜做得太“花”,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方便前后内容的跳转,应制作好前后链接的“按钮”;有必要的话,可设计一个方便跳转的“主界面”。
(3)课件片尾要能综合或升华课题一堂课结束,课件也使用完毕,千万不要或虎头蛇尾,或嘎然而止。最好结合本课内容制作好一个余韵袅袅的片尾,加上音乐渲染,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有的教师在课件结尾加上几句激励性的语言,直抵学生心灵深处。
四、课件的制作要能做到合理借鉴,有效使用
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一味的闭门造车,发挥个人的才智不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能够汲取他人之长为自己所用也是教师教学当中应具备的技能之一,自己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设计所需要的环节,然后可以在相关资源上查找适合自己需要的,在制作课件当中既可以节省时间、也是对自己制作过程中不足的一个补充和完善。为此应做好以下方面:一是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要做好积累,不一定网上的资源都适合你的需求,但在自己积累的课件当中修改和完善就会更方便,而且也会进一步提升自己对课标和教材的理解,把握课件制作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二是通过对优秀课件的借鉴,要认识和分析每个课件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环节过度、激发兴趣等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为自己在今后利用多媒体教学积累经验。
总之,信息时代的教育,就需要教师能娴熟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改变传统课堂教法,提高课堂效益,而课件的制作和运用就是多媒体教学重中之重。
(作者单位:陕西省镇安县西口镇关坪九一贯制学校)
一、多媒体的使用要恰到好处,不要成为课堂的点缀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三个一”(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的教学方式已成为过去,但教师现代化教学的素养还层次不齐,茫从的不在少数,没有更多的去思考多媒体对课堂教学所发挥的效益,而是粗浅的认为用了总比不用好,它可以省时、增大容量、激发兴趣、动画演示等,没能根据课型和学生探究知识的真正需要进行有机结合,这样长期下去会让教师和学生养成了依赖思想,反而不利于课堂教学的质量的提升。一位专家曾提出:应该由学生通过亲身实验感受的知识,千万不要用课件虚拟演示的形式来呈现……同样数学也如此,学生能经过动手实践发现的规律就有学生经历动手的过程,例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节中,“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由课件动态演示直观地让学生体会的效果就不如由学生经历摆火柴棒得到的效果好;图形的变换通过描有函数格的小黑板进行演示,就比多媒体教学得到的视觉效果更好,便于理解。
二、课件的制作关键是创新,不能为了省时省力才使用
课件的制作最关键的是设计者的创新,突出本节重点知识的构建和难点分解突破。其次才是技术支撑和美工构图等。因为有了独到之处的教学创新,计算机才能发挥其潜在优势。然而现在的一些数学课件并非如此,有的仅仅是把课本知识照搬在屏幕上,这样就失去了使用计算机授课的意义。在制作数学课件时,应特别注意授课中的重点、难点与关键,设计恰当的处理方法,搞好教学创意,让那些重点、难点与计算机软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课件的创新要体现以下优势:一要很好的揭示本节课的原理,服务于课题。例如:我设计的课件中动画的演示就很好的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平移、旋转、轴对称的性质,能清楚看到这些变换方式的联系和区别;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或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可以选准与生活中的某些自然现象、场景等让学生直观感受,然后再引导抽象,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又能将学会的知识生活化;二要更好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比如学习投影与视图时,学生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方面的观察和积累,但若是直接作为知识来进行探讨和学习,学生又觉得陌生和迷茫,如果制作设计一至两个这方面的实例给学生展示出来,很快就会让他们回忆起生活中的点滴,既有一种亲切和踏实感,又能为学生探究知识找到源泉和灵感;还有像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展开图的问题,可以将演示和学生动手有机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
三、课件制作要从激趣上入手,体现实用,突出有效
(1)课件开篇要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课件开篇往往能激发学生兴趣,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如果结合授课内容认真构思,就会让学生很快引入课堂。如:几何中《直线与圆的关系》这节课,空旷的沙漠一轮红日即将落下的一副壮美的图景,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
(2)课件制作做到活泼、生动、实用、有效。在授课过程中,如非必要,课件的内容不宜做得太“花”,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方便前后内容的跳转,应制作好前后链接的“按钮”;有必要的话,可设计一个方便跳转的“主界面”。
(3)课件片尾要能综合或升华课题一堂课结束,课件也使用完毕,千万不要或虎头蛇尾,或嘎然而止。最好结合本课内容制作好一个余韵袅袅的片尾,加上音乐渲染,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有的教师在课件结尾加上几句激励性的语言,直抵学生心灵深处。
四、课件的制作要能做到合理借鉴,有效使用
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一味的闭门造车,发挥个人的才智不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能够汲取他人之长为自己所用也是教师教学当中应具备的技能之一,自己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设计所需要的环节,然后可以在相关资源上查找适合自己需要的,在制作课件当中既可以节省时间、也是对自己制作过程中不足的一个补充和完善。为此应做好以下方面:一是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要做好积累,不一定网上的资源都适合你的需求,但在自己积累的课件当中修改和完善就会更方便,而且也会进一步提升自己对课标和教材的理解,把握课件制作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二是通过对优秀课件的借鉴,要认识和分析每个课件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环节过度、激发兴趣等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为自己在今后利用多媒体教学积累经验。
总之,信息时代的教育,就需要教师能娴熟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改变传统课堂教法,提高课堂效益,而课件的制作和运用就是多媒体教学重中之重。
(作者单位:陕西省镇安县西口镇关坪九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