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切花菊优香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出口切花菊优香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整地与拉网、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出口切花菊;优香;定植;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S682.1 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216-01
  
  切花菊优香是一个夏菊品种,自然花期在7月下旬,通过电照、遮光等栽培措施可使其在7~9月开花。优香花为白色,由于其花头大、花型正、花期持久、茎杆挺拔、叶片平展、抗病性强、耐运输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销售商的青睐。特别是在7~9月高温季节,其他切花菊品种在这一时期受高温影响花朵易畸形,影响其商品价值[1-4],从而不能出口,这一时期出口的切花菊主要以优香为主。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现将切花菊优香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种植者参考。
  
  1整地与拉网
  
  定植前施入腐熟的猪粪30~45t/hm2或腐熟的牛粪45~60t/hm2,另加复合肥750kg/hm2,均匀撒开深翻25cm以上。做床以高床为好,床宽70cm,作业道宽30cm,床高15~20cm,整个床面要耙得水平,以利于浇水。重茬地要进行土壤消毒,可用五氯硝基苯60kg/hm2,拌细沙土撒入苗床,用耙子拌匀,或用2%阿维菌素乳油稀释1 500~2 000倍后用喷雾器喷雾,然后用钉耙混土。支撑网采用5目网眼,网眼距为10cm×10cm,床面两头各钉2根铁杆,将花网拉紧,中间要用短竹竿将花网撑开以利于定植。
  
  2定植
  
  定植前要往床面上喷1次水,使土壤保持湿润,利于缓苗。种苗运到后要在最短时间内定植完毕,确保种苗不失水,定植最好选择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晴天棚外要挂遮阳网。定植深度3~4cm,用手按实,使种苗保持直立。中间1行网眼最好不栽,两侧的2行网眼每个网眼栽1株,定植30.0~37.5万株/hm2。定植后立即浇透水,必须确保每株苗根系周围都充分湿润,隔1d再浇1次透水,3~5d以后视土壤干旱程度和缓苗情况再作决定。
  
  3田间管理
  
  3.1定植至停光前管理
  定植后的前7d中午温度高时要挂遮阳网进行遮荫,7d以后视缓苗情况决定是否撤掉遮阳网。定植后深夜要加光4~5h(22∶00~3∶00),光照强度60Lx以上。夜温要保持在10~13℃以上,昼温在25~30℃,温度高于35℃时应悬挂遮阳网或采取其他降温措施。浇水要根据土壤干湿情况,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定植15d左右开始施肥,可施干燥鸡粪1 500kg/hm2或用0.3%的复合肥(20∶8∶12)120~150kg/hm2进行浇灌,以后根据植株长势隔10~15d施肥1次。为了达到出口标准高度,切花菊优香在定植成活后10d左右开始进行赤霉素处理,浓度为30~50mg/kg,10d左右1次,连续3次,最后一次在停光前3~5d进行。气温低的时期或生长停止的场合可以用加大浓度的方法来处理。当植株高度达到65~70cm时开始停止电照,从定植开始到停光需要45~50d。
  
  3.2停光后管理
  停光后马上要进行遮光处理,每天遮光13.5~14.0h,17时开始遮光至第2天7时打开。要保证夜温在15℃以上,夜温高于25℃时要靠风扇来降温或晚上打开遮光布通风等方法降低温度,白天温度高于35℃要悬挂遮阳网降温。为了控制花脖长度过长,在优香现蕾后需要喷施800~1 000倍B9,5~7d噴1次,连续喷施3次,最好在下午天气比较干燥、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喷施,喷完后第2天尽量不要浇水。停光后可适当减少浇水量,土壤不干即可有利于花芽分化,待植株现蕾后可加大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停光现蕾后可喷施1~2次0.2%~0.5%磷酸二氢钾和0.1%尿素水溶液可促进花色鲜艳、叶色浓绿。从停光到开花需要40~45d。
  
  4病虫害防治
  
  切花菊优香的病害主要是白锈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如降低湿度,加强通风。发病前可喷施代森锰锌500倍液、金雷800倍液、腈菌唑1 000倍液等交替使用,7~10d喷1次,发病后可用宝丽安500倍液或阿米西达1 000~1 500倍液正反两面喷施,3~5d喷1次,连续喷2~3次,防治效果较好。虫害主要有潜叶蝇、蓟马、蚜虫、菜青虫等。防治潜叶蝇用万灵1 000倍液 阿维菌素1 000倍液或用灭蝇胺1 000倍液喷雾。防治蓟马用敌敌畏1 000倍液 吡虫啉1 000倍液喷施或用敌敌畏熏蒸。防治蚜虫用半月闲1 000倍液或啶虫脒1 200倍液喷施。防治菜青虫用甲胺磷1 000倍液 氯氰菊酯1 000倍液喷施。
  
  5采收与加工
  
  出口切花菊通常在花瓣着色花蕾开度为1~2度时即可采收,切花采收最好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采收,一般在9时以前采收完成或18时以后采收。采收完成后要在最短时间运到加工间,根据切花长度、重量、花蕾开放度进行分级,每10枝一束捆扎后放入2~4℃的冷库中吸水6h以上,然后控水装箱,分类贮藏。
  
  6参考文献
  
  [1] 李屾,刘艳丽,战勇,等.鲜切菊花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5):69-71.
  [2] 任淑云,兰晓娟.切花菊的栽培技术[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20):95.
  [3] 冯秀丽,杨迎东,屈连伟,等.菊花鲜切花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科学,2006(1):56-57.
  [4] 赵菊莲.标准型菊花切花栽培技术要点[J].甘肃农业科技,2005(1):55.
其他文献
摘要介绍了景宁县森林防火工作的现状,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防火工作;现状;发生原因;对策;浙江景宁  中图分类号S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7-0246-03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如何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对景宁县建设“绿色畲乡、生态景宁”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目前而言,在景宁县森林保护方面,最重要
摘要阔叶林在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远超过针叶林,然而目前浙西南阔叶林面积很小,针阔结构比例失调,带来诸多弊病,亟待扭转这一局面。阐述了培育阔叶林的重要性,分析了浙西南阔叶林经营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浙西南阔叶林经营保护对策。  关键词阔叶林;培育保护;存在问题;对策;浙西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F3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241-02    阔叶林
摘要阐述了新两优6380的特征特性,并从播种、栽培、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新两优6380的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新两优6380;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4-0173-01    新两优6380是南京农业大学育成的两系超级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江苏省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
摘要 阐述了鄂西瓜8号水旱轮作提早栽培的优点,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包括催芽播种、保温育苗、开沟整田、拱棚移栽、精细田管、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采取该种植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鄂西瓜8号;水旱轮作;优点;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118-02    石首市东升镇常年种植西瓜1 000hm2以上,于2001
摘要介绍了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包括铺电热线、穴盘选择、基质选择与配比、基质搅拌与装盘、播种、苗床管理等内容,以供蔬菜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04 .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133-01    育苗是蔬菜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蔬菜获得早熟、高产、优质生产的重要环节[1]。随着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和工厂化农业的推进
摘要不同国内外新杀虫剂控制水稻二化螟药试验结果表明,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0%氟虫双酰胺·阿维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等4种酰胺类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具有持效性长、控害效果好的特点,保苗效果达87.9%~91.4%;24%氰氟虫腙悬浮剂速效性一般,持效性较长,保苗效果80.2%;这5种药剂均可作为水稻二化螟防治药剂应用于生产。10.5%甲维盐·氟铃脲水
摘要介绍了宜优673的特征特性,提出其主要栽培技术,包括适时稀播种、培育带蘖壮秧、适时早插秧、插足基本苗、科学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杂交水稻;宜优673;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196-01    1产量表现  2004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宜优673平均产量7 100
摘要调查了信阳市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分析了近年来该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根据“治前熟,保后熟”的防治策略,提出了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与可持续控制技术,以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和流行。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规律;发生原因;防治对策;河南信阳  中图分类号S435.111.4 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5-0201-01    水稻
摘要介绍了思普麻鸡育雏技术,包括进鸡前鸡舍准备、饮水与开食、温湿度及光照管理、疫病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思普麻鸡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普麻鸡;育雏;鸡舍准备;饮水与开食;温湿度及光照管理;疫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3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315-01    思普麻鸡具有耐粗饲、成熟早、脂肪沉积率高、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觅食能力强、性情温顺、肉嫩味美等特点。
摘要阐述了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类型及迁移性质,介绍了重金属迁移规律的研究方法,并分析了重金属在水体中的污染特征。  关键词重金属;水体;存在形态;迁移规律;污染特征  中图分类号 X52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269-01    1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    1.1存在形态的类型  要分析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首先就要了解污染物在水体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