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理论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发展阶段,在近些年又提出了“混合学习”的理论。混合学习强调传统学习和数字化学习的相结合,其“混合”特性,体现出超越单一学习方式的优势。笔者在混合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职信息技术课程《office 2007办公软件应用》中的“制作专业电子报”为案例,运用呼和学习理论分析该案例的教学设计过程。
【关键词】混合学习理论;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课程
综观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教学设计的发展与学习理论的发展紧密相关,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学习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发展阶段,而这几种学习理论并不是一种替代的发展关系,而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派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影响巨大,并由此形成相应的教学设计观。这几种学习理论都有科学的一面,同样也有局限性的一面。
任何一种教学设计都不是万能的,并不存在绝对优或绝对劣的教学。由于不同的教学设计所完成的教学目标、使用的操作程序不同,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不尽相同。而笔者在此要探索的是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何为混合学习理论?目前关于混合学习理论的定义各持观点,就笔者个人观点,较倾向于何克抗教授关于混合学习的定义。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過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1]
混合学习主要强调的是将传统的教学理论与现在网络教学相融合,实现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多种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正如黄荣怀教授所说,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重点关注特定学习目标的成果,并针对“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应用“合适”的技术、根据“合适”的个人学习风格、传递“合适”的技能,对媒体通信(什么时候使用面对面,什么时候使用网络)的选择非常重要。[2]
笔者结合混合学习理论的学习分析,利用混合学习理论作指导,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在此笔者以信息技术课程之一的《office 2007办公软件应用》课程为例,开发基于混合学习的《office 2007办公软件应用》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预先分析;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的设计;教学评价与总结。
第一部分:混合学习教学设计预先分析
一、对学习者的分析。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中职学校,职校生的学习情绪、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中职生对知识类的学习认知活动缺乏兴趣,甚至根本没有兴趣,他们的兴趣集中在富有感官刺激与惊险好奇的、能满足他们感官需求的活动和事物。《office 2007办公软件应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中职二年级的学生,从预备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已经学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对计算机也有较大兴趣。通过一年的学习,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二、对学习内容的分析。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将不同的专业知识融入计算机办公软件的课程内容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办公软件的知识技能。本方案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办公软件教学设计方案。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在Office Word 2007中的文字及段落基本排版、页面设置、表格制作与插入、图文混排等。学生需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份具有专业特色气息、页面布局合理、符合学生的审美意向的“旅游管理专业电子报”。
三、对混合式学习环境的分析。
确定混合式学习需要的技术性的支持。在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上,根据混合学习的特点,媒体的选择分为两个方面:课堂教学中,选择的媒体有课本、课件、计算机、投影仪;网络学习中,笔者使用Office FrontPage制作教学网站。以此建立了一个“旅游管理专业电子报”课程的学习支持平台。该平台分为课程导入(引言)、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在线交流(讨论区)、学习评价等几个模块。
笔者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将网络学习与课堂面授有机结合。有实时与非实时、同步与异步的教师讲授,可进行讨论学习、协作学习,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学习,还有传统和围绕网络开展的自主学习。
第二部分: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的设计
教师在教学网站的“引言”模块进行课程导入,通过给学生演示模块里面精美的“电子报”成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任务”模块给学生分组并分工。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教学网站平台的“过程”模块中的指导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上网搜索、面对面采访等方式收集资料,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按角色要求提交已经完成的阶段性任务,由教师在“评价”综合评价并进行总结。另外,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教师通过“讨论区”模块和在线交流工具(E-mail、QQ群、微信群)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安排适当时机再进行面对面讲授或在线实时讲授。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的设计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主导-主体相结合;2、集体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相结合;3、传统的评价方式与网络的评价方式相结合。
需要准备的教学资源包括: 1、配备投影仪的网络课室、图书馆;2、相关专业老师的联系方式;3、一些旅行社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阶段(1课时):动员和培训。
教师活动:
1、在教学网站展示几份已完成的符合学生审美角度的“电子报”作品,激起学生自己动手的兴致。
2、强调制作“电子报”所需运用到的知识点及制作步骤。 学生活动:
1、欣赏所演示的作品,相互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2、对老师所强调的步骤和知识点做好笔记。
第二阶段(1课时): 课题准备阶段——1、提出和选择课题;2、成立课题组;3、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教师活动:
1、布置任务:制作“旅游管理”专业电子报
2、指导学生分组;鼓励小组长充当好“小领导”角色;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3、在教学网站的“过程” 模块设计“小组成员分工表”;在“过程” 模块设计“任务完成进度表”。
学生活动:
1、接受老师布置的任务
2、学生自行分组,并选出小组长;各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的特长和兴趣爱好进行分工。包括:收集资料、采访、编辑、排版美化等。
3、各小组根据分工进行栏目板块的创新设计构思,并且形成整体构思的基本框架及个人分工,大体形成组内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并填写“小组成员分工表”上交到老师的教学网站的“过程” 模块。
第三阶段(6~8课时):课题实施阶段。
学生活动:
1、利用图书馆查阅、网络搜索采访等方法收集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资料。
2、整理所收集的资料,充分运用所的Word知识,进行文字录入、页面设计、图文混排、美化等工作,设计编排出赏心悦目的版面,并设计一个独具特色的作品名称。
3、各小组长每周按时把“任务完成进度表”提交到教学网站的“过程模块”。
4、各小组成果展示,讨论各种在研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解决方案,总结每小组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教师活动:
1、指导学生筛选收集的资料。
2、在学生的电子报制作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
3、及时对“任务完成进度表”做出评价,并在“评价”模块中呈现(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完成进度,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
4、各小组成果展出时,对各小组的“专业电子报”亮点给予表扬,并对各组成果的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方案。(总结性评价)
第三部分:教学评价与总结
把传统评价方式与网络评价方式(教学网站的“评价”和“总结”模块中实现)结合起来,具体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包括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每个阶段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过程记录和任务成果;总结性评价包括个人最后完成的任务成果和小组的绩效、成果等。在本课程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再次对本课程教学进行评价和总结,对原“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进行修正。进一步思考怎样在适当的时间,为适当的学习对象,提供适当的学习内容,并通过适当的学习方式以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通过教学评价,发现存在的教学问题,从而及时调整和修改教学策略和方式。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基本思想是面对面教学(Off line, Face to 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 E-learning)两种学习模式有机的整合[3]。混合式学习的提出为教育技术理论注入了新鲜元素,为学习过程中各种因素最有效的整合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从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4)
[2] 黄荣怀,《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實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3] 李克东、赵建华主编,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6月
[4] 郭成主编,课堂教学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5] 南国农、李运林主编,电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2
【关键词】混合学习理论;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课程
综观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教学设计的发展与学习理论的发展紧密相关,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学习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发展阶段,而这几种学习理论并不是一种替代的发展关系,而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派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影响巨大,并由此形成相应的教学设计观。这几种学习理论都有科学的一面,同样也有局限性的一面。
任何一种教学设计都不是万能的,并不存在绝对优或绝对劣的教学。由于不同的教学设计所完成的教学目标、使用的操作程序不同,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不尽相同。而笔者在此要探索的是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何为混合学习理论?目前关于混合学习理论的定义各持观点,就笔者个人观点,较倾向于何克抗教授关于混合学习的定义。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過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1]
混合学习主要强调的是将传统的教学理论与现在网络教学相融合,实现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多种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多种学习方式的混合。正如黄荣怀教授所说,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重点关注特定学习目标的成果,并针对“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应用“合适”的技术、根据“合适”的个人学习风格、传递“合适”的技能,对媒体通信(什么时候使用面对面,什么时候使用网络)的选择非常重要。[2]
笔者结合混合学习理论的学习分析,利用混合学习理论作指导,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在此笔者以信息技术课程之一的《office 2007办公软件应用》课程为例,开发基于混合学习的《office 2007办公软件应用》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预先分析;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的设计;教学评价与总结。
第一部分:混合学习教学设计预先分析
一、对学习者的分析。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中职学校,职校生的学习情绪、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中职生对知识类的学习认知活动缺乏兴趣,甚至根本没有兴趣,他们的兴趣集中在富有感官刺激与惊险好奇的、能满足他们感官需求的活动和事物。《office 2007办公软件应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中职二年级的学生,从预备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已经学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对计算机也有较大兴趣。通过一年的学习,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二、对学习内容的分析。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将不同的专业知识融入计算机办公软件的课程内容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办公软件的知识技能。本方案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办公软件教学设计方案。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在Office Word 2007中的文字及段落基本排版、页面设置、表格制作与插入、图文混排等。学生需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份具有专业特色气息、页面布局合理、符合学生的审美意向的“旅游管理专业电子报”。
三、对混合式学习环境的分析。
确定混合式学习需要的技术性的支持。在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上,根据混合学习的特点,媒体的选择分为两个方面:课堂教学中,选择的媒体有课本、课件、计算机、投影仪;网络学习中,笔者使用Office FrontPage制作教学网站。以此建立了一个“旅游管理专业电子报”课程的学习支持平台。该平台分为课程导入(引言)、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在线交流(讨论区)、学习评价等几个模块。
笔者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将网络学习与课堂面授有机结合。有实时与非实时、同步与异步的教师讲授,可进行讨论学习、协作学习,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学习,还有传统和围绕网络开展的自主学习。
第二部分: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的设计
教师在教学网站的“引言”模块进行课程导入,通过给学生演示模块里面精美的“电子报”成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任务”模块给学生分组并分工。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教学网站平台的“过程”模块中的指导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上网搜索、面对面采访等方式收集资料,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按角色要求提交已经完成的阶段性任务,由教师在“评价”综合评价并进行总结。另外,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教师通过“讨论区”模块和在线交流工具(E-mail、QQ群、微信群)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安排适当时机再进行面对面讲授或在线实时讲授。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的设计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主导-主体相结合;2、集体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相结合;3、传统的评价方式与网络的评价方式相结合。
需要准备的教学资源包括: 1、配备投影仪的网络课室、图书馆;2、相关专业老师的联系方式;3、一些旅行社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阶段(1课时):动员和培训。
教师活动:
1、在教学网站展示几份已完成的符合学生审美角度的“电子报”作品,激起学生自己动手的兴致。
2、强调制作“电子报”所需运用到的知识点及制作步骤。 学生活动:
1、欣赏所演示的作品,相互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2、对老师所强调的步骤和知识点做好笔记。
第二阶段(1课时): 课题准备阶段——1、提出和选择课题;2、成立课题组;3、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教师活动:
1、布置任务:制作“旅游管理”专业电子报
2、指导学生分组;鼓励小组长充当好“小领导”角色;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3、在教学网站的“过程” 模块设计“小组成员分工表”;在“过程” 模块设计“任务完成进度表”。
学生活动:
1、接受老师布置的任务
2、学生自行分组,并选出小组长;各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的特长和兴趣爱好进行分工。包括:收集资料、采访、编辑、排版美化等。
3、各小组根据分工进行栏目板块的创新设计构思,并且形成整体构思的基本框架及个人分工,大体形成组内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并填写“小组成员分工表”上交到老师的教学网站的“过程” 模块。
第三阶段(6~8课时):课题实施阶段。
学生活动:
1、利用图书馆查阅、网络搜索采访等方法收集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资料。
2、整理所收集的资料,充分运用所的Word知识,进行文字录入、页面设计、图文混排、美化等工作,设计编排出赏心悦目的版面,并设计一个独具特色的作品名称。
3、各小组长每周按时把“任务完成进度表”提交到教学网站的“过程模块”。
4、各小组成果展示,讨论各种在研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解决方案,总结每小组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教师活动:
1、指导学生筛选收集的资料。
2、在学生的电子报制作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
3、及时对“任务完成进度表”做出评价,并在“评价”模块中呈现(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完成进度,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
4、各小组成果展出时,对各小组的“专业电子报”亮点给予表扬,并对各组成果的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方案。(总结性评价)
第三部分:教学评价与总结
把传统评价方式与网络评价方式(教学网站的“评价”和“总结”模块中实现)结合起来,具体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包括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每个阶段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过程记录和任务成果;总结性评价包括个人最后完成的任务成果和小组的绩效、成果等。在本课程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再次对本课程教学进行评价和总结,对原“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进行修正。进一步思考怎样在适当的时间,为适当的学习对象,提供适当的学习内容,并通过适当的学习方式以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通过教学评价,发现存在的教学问题,从而及时调整和修改教学策略和方式。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基本思想是面对面教学(Off line, Face to 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 E-learning)两种学习模式有机的整合[3]。混合式学习的提出为教育技术理论注入了新鲜元素,为学习过程中各种因素最有效的整合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从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4)
[2] 黄荣怀,《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實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3] 李克东、赵建华主编,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6月
[4] 郭成主编,课堂教学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5] 南国农、李运林主编,电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