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有人说过:会读书的人,能够把一本书读成一段话、一句话,甚至一个词。我想:能够达到这种境界,需要高度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如何培养这种能力?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3~4年级)的阅读有这样一些阶段目标: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的现状,从三年级开始,我尝试着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理解的方法。以下,举例说明。
一、把一篇课文读成一段话
有些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来构段成文的。一般情况下,文章开头有一个总起段,结尾处有一個总结段。学习这样的课文,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孩子用一段话来概括全文,他们很快能找到开头和结尾的段落。例如,课文《“东方之珠”》的第一段是这样的: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最后一段是: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按照要求“把一篇课文读成一段话”,孩子就可以将首尾两个自然段进行整合,变成一段完整的话来表述全文的内容。其中,一个孩子是这样说的:“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因为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类似的课文,孩子掌握了方法,就可以举一反三。
二、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
中低年级的课文比较浅显,很多段落是“总——分”或“分——总”结构,教给孩子抓住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段落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如:《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中有这么一段: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象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读完这段话,孩子们很容易找到中心句“原野热闹非凡”。以此为例,我告诉孩子们:“中心句善于藏猫猫,有时会藏在段首,有时会藏在段中,有时会藏在段尾,只要你的小眼睛够亮,一定能被你找到。”孩子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中心句再也藏不住了。
三、把一段话读成一两个词
写景或说理的文章很容易找到中心句,但是,大部分文章,如,叙事类,写人类,故事类,科普类……基本没有中心句可找。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又容易地概括段落内容呢?找中心词也是一个好方法。如《蒲公英》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
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这段话主要讲什么?找到中心词,概括段落就水到渠成了。通过读文,孩子们找到了“嘱咐”这个词,再把它变成一句话,就轻而易举了,同时,也理解了“嘱咐”一词的意思。
有的时候中心词比较好找到,有时就会出现争议。如:《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中有这么一段:
1816年,法国巴黎流行着可怕的肺结核病。有位名叫雷奈克的医生,看到许多病人痛苦地死去,心里十分难过。他想: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他整日思索着。
孩子们找到的中心词有:痛苦、难过、异常、思索。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中心词呢?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没有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再读读这段话,并且提醒他们思考:这段话主要讲谁?是雷奈克医生?还是病人?明确了表述的主体,中心词自然就水落石出了。在此基础上,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找到了中心词“思索”。
有时候,段落中找不到中心词,我们可以找出一两个关键词,再把他们用一句话串起来,也是一种很好的概括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不仅需要做减法,而且要教给方法,培养能力,才能练就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3~4年级)的阅读有这样一些阶段目标: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的现状,从三年级开始,我尝试着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理解的方法。以下,举例说明。
一、把一篇课文读成一段话
有些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来构段成文的。一般情况下,文章开头有一个总起段,结尾处有一個总结段。学习这样的课文,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孩子用一段话来概括全文,他们很快能找到开头和结尾的段落。例如,课文《“东方之珠”》的第一段是这样的: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最后一段是: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按照要求“把一篇课文读成一段话”,孩子就可以将首尾两个自然段进行整合,变成一段完整的话来表述全文的内容。其中,一个孩子是这样说的:“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因为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类似的课文,孩子掌握了方法,就可以举一反三。
二、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
中低年级的课文比较浅显,很多段落是“总——分”或“分——总”结构,教给孩子抓住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段落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如:《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中有这么一段: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象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读完这段话,孩子们很容易找到中心句“原野热闹非凡”。以此为例,我告诉孩子们:“中心句善于藏猫猫,有时会藏在段首,有时会藏在段中,有时会藏在段尾,只要你的小眼睛够亮,一定能被你找到。”孩子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中心句再也藏不住了。
三、把一段话读成一两个词
写景或说理的文章很容易找到中心句,但是,大部分文章,如,叙事类,写人类,故事类,科普类……基本没有中心句可找。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又容易地概括段落内容呢?找中心词也是一个好方法。如《蒲公英》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
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这段话主要讲什么?找到中心词,概括段落就水到渠成了。通过读文,孩子们找到了“嘱咐”这个词,再把它变成一句话,就轻而易举了,同时,也理解了“嘱咐”一词的意思。
有的时候中心词比较好找到,有时就会出现争议。如:《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中有这么一段:
1816年,法国巴黎流行着可怕的肺结核病。有位名叫雷奈克的医生,看到许多病人痛苦地死去,心里十分难过。他想: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他整日思索着。
孩子们找到的中心词有:痛苦、难过、异常、思索。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中心词呢?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没有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再读读这段话,并且提醒他们思考:这段话主要讲谁?是雷奈克医生?还是病人?明确了表述的主体,中心词自然就水落石出了。在此基础上,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找到了中心词“思索”。
有时候,段落中找不到中心词,我们可以找出一两个关键词,再把他们用一句话串起来,也是一种很好的概括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不仅需要做减法,而且要教给方法,培养能力,才能练就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